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蒜兰形态生理特征对不同生长温度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贺膑 张石宝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为探究独蒜兰对温度的响应机制,对独蒜兰在昼夜温度为32/27℃(高温)、26/21℃(中温)和20/15℃(低温)3个温度处理下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和生物量分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高温处理会显著减少根系的生物量分配。(2)高温和低温处理显著... 为探究独蒜兰对温度的响应机制,对独蒜兰在昼夜温度为32/27℃(高温)、26/21℃(中温)和20/15℃(低温)3个温度处理下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和生物量分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高温处理会显著减少根系的生物量分配。(2)高温和低温处理显著降低叶片长度和气孔面积,但是可提高气孔密度。中温处理植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肉导度、电子传递速率、Rubisco的最大羧化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它2个处理,表明生长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对独蒜兰的光合能力产生抑制作用。(3)从膜稳定性来看,高温和低温处理均增加了独蒜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4)高温处理还使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升高,同时伴随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上升。可得结论:生长温度显著影响独蒜兰的生理功能和生物量分配,高温通过抑制光合作用、增加活性氧积累和膜指过氧化而引起独蒜兰的胁迫响应。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独蒜兰属植物的温度适应机制和制定人工栽培措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 高温 光合作用 活性氧 膜脂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南亚热带地区农业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石宝 普文法 +2 位作者 李树云 普琼芬 朱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1997~ 1999年在蒙自县草坝镇对水田、旱地的多种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指出在云南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地区种植模式安排的基本原则 :水田大春雨养种植为主 ,着重粮食生产 ,小春灌溉种植为主 ,种植经济作物 ,着重于经济效益 ;旱地大春雨... 1997~ 1999年在蒙自县草坝镇对水田、旱地的多种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指出在云南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地区种植模式安排的基本原则 :水田大春雨养种植为主 ,着重粮食生产 ,小春灌溉种植为主 ,种植经济作物 ,着重于经济效益 ;旱地大春雨养种植 ,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 ,小春采用节水栽培 ,着重生产粮食。中稻—大棚辣椒、中稻—冬玉米间黄豆、中稻—秋洋芋—冬玉米 (鲜食 )是水田的较好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地区 种植模式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瓣一品红嫩枝扦插繁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石宝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7-22,共6页
对重瓣一品红 (EuphorbiopulcherrimaWilld .)的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半木质化枝条生根快 ,成活率明显高于老基干和成熟枝条 ;叶和芽对一品红插条生根影响较大 ,全部去叶时其生根率仅 8 7% ,以去除下部叶及上部叶片的... 对重瓣一品红 (EuphorbiopulcherrimaWilld .)的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半木质化枝条生根快 ,成活率明显高于老基干和成熟枝条 ;叶和芽对一品红插条生根影响较大 ,全部去叶时其生根率仅 8 7% ,以去除下部叶及上部叶片的 1 /2并保留芽较为适宜 ;NAA和IBA对一品红插条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最适浓度质量分数比分别为 30 0× 1 0 -6和 5 0 0× 1 0 -6,但二者的混合液效果更好 ;以 1 /1 0 0 0的多菌灵和百菌清在插前处理插条 ,百菌清使生根率提高而多菌灵对生根有抑制作用 ;过强和过弱的光照均不利于生根 ,前期保持 40 %的相对光照 ,1 2d后透光量增加到 85 % .在所试验的 6种基质中 ,以红土 +炭渣 +腐殖土 ( 1∶1∶1 )生根效果最好 .插前将插条置于清水中浸泡 2h既能使插条吸足水分又可洗去切口上的白色汁液 ,因而对生根有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一品红 嫩技扦插 植物激素 光照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兜兰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杨颖婕 黄家林 +1 位作者 胡虹 张石宝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112,119,共6页
兜兰属植物最显著的特点是唇瓣呈拖鞋状。该属植物因花形独特、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花期持久而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兰花,吸引了众多的园艺爱好者。然而,由于生境破坏、过度采挖和非法贸易,兜兰属成为受威胁最严重的植物类群。该属全部... 兜兰属植物最显著的特点是唇瓣呈拖鞋状。该属植物因花形独特、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花期持久而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兰花,吸引了众多的园艺爱好者。然而,由于生境破坏、过度采挖和非法贸易,兜兰属成为受威胁最严重的植物类群。该属全部物种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I,受到最高等级的保护。本文从迁地保护、野外回归2个方面综述了兜兰属植物的资源保护措施,并从杂交育种、种苗繁殖、人工栽培及花期调控等4个方面概述了兜兰属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为了促进兜兰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今后应坚持对其野外重建种群的长期监测,不断优化幼苗的回归技术,扩大回归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应在种质创新、组织培养技术突破、生产技术优化以及产业化示范等方面开展持续研究和重点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 物种保护 野外回归 杂交育种 规模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贺高速公路石板尾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石宝 张鑫 施春晖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170-172,共3页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通过讨论石板尾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和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
关键词 隧道 新奥法 监控量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