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茶为马鞭草科植物Lippia javanica(Burm.f.)Spreng.,原产于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疟疾、腹泻、痢疾等疾病。采用外来中药研究方法,本文对Web of Science、PubMed、CNKI等数据库中发热茶的文献进行研究,以临...发热茶为马鞭草科植物Lippia javanica(Burm.f.)Spreng.,原产于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疟疾、腹泻、痢疾等疾病。采用外来中药研究方法,本文对Web of Science、PubMed、CNKI等数据库中发热茶的文献进行研究,以临床应用文献为导向,结合中医药理论对发热茶的中药药性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和综合归纳,将发热茶的中药药性概括为辛、苦、凉,归肺、大肠经,可疏散风热、清热燥湿、杀虫截疟,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湿热泻痢、虫积腹痛、疟疾寒热;外治湿疹湿疮,蜱虫。水煎服,每日用量为1~2 g;外用适量。发热茶药理作用和治病特点突出,又可内外同治,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本文首次赋予发热茶中药药性,明确其中药性能有利于辨证施治,便于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为推广扩大其应用奠定基础。展开更多
本文基于CNKI、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网络公开应用信息,筛选设计合理、结论可靠的临床科学研究文献及应用情况检索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对新外来中药奇亚籽的中药药性进行分析探讨。奇亚籽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本文基于CNKI、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网络公开应用信息,筛选设计合理、结论可靠的临床科学研究文献及应用情况检索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对新外来中药奇亚籽的中药药性进行分析探讨。奇亚籽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Ⅱ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症,具有降血脂、减肥、降血糖、降血压、抗菌等药理作用,并有与中药配伍的产品应用。依据中医药基本理论研究探讨,奇亚籽中药名称及药性可以为:奇亚子,味甘、淡,性平,归脾、肝经,具有健脾祛湿、降脂化浊、平抑肝阳的功效。本研究首次探讨奇亚籽的中药属性,为进一步开展产品研发和促进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对促进新外来中药的创新研究、丰富中药资源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发热茶为马鞭草科植物Lippia javanica(Burm.f.)Spreng.,原产于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疟疾、腹泻、痢疾等疾病。采用外来中药研究方法,本文对Web of Science、PubMed、CNKI等数据库中发热茶的文献进行研究,以临床应用文献为导向,结合中医药理论对发热茶的中药药性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和综合归纳,将发热茶的中药药性概括为辛、苦、凉,归肺、大肠经,可疏散风热、清热燥湿、杀虫截疟,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湿热泻痢、虫积腹痛、疟疾寒热;外治湿疹湿疮,蜱虫。水煎服,每日用量为1~2 g;外用适量。发热茶药理作用和治病特点突出,又可内外同治,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本文首次赋予发热茶中药药性,明确其中药性能有利于辨证施治,便于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为推广扩大其应用奠定基础。
文摘本文基于CNKI、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网络公开应用信息,筛选设计合理、结论可靠的临床科学研究文献及应用情况检索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对新外来中药奇亚籽的中药药性进行分析探讨。奇亚籽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Ⅱ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症,具有降血脂、减肥、降血糖、降血压、抗菌等药理作用,并有与中药配伍的产品应用。依据中医药基本理论研究探讨,奇亚籽中药名称及药性可以为:奇亚子,味甘、淡,性平,归脾、肝经,具有健脾祛湿、降脂化浊、平抑肝阳的功效。本研究首次探讨奇亚籽的中药属性,为进一步开展产品研发和促进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对促进新外来中药的创新研究、丰富中药资源品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