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8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心得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真榕 刘德若 +5 位作者 郭永庆 石彬 田燕雏 宋之已 张海涛 梁朝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23-528,共6页
背景与目的早期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目前已经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常规术式。本文对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已完成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中应急处理情况以... 背景与目的早期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目前已经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常规术式。本文对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已完成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中应急处理情况以及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围手术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进行的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48例,其中完全胸腔镜(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CVATS)组117例,胸腔镜辅助(assisted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AVATS)组131例。其中CVATS中转为AVATS或开放手术(open lobectomy,OPEN)共13例。中转术式的最常见原因依次为肺动脉或其分支出血、胸腔粘连、血管解剖变异、奇静脉出血、中叶静脉出血等。入组OPEN手术患者共129例。与OPEN组相比,VATS组的住院时间较短(20天vs27天,P=0.015)、术中失血量较少(197mLvs250mL,P=0.005),患者术后疼痛较轻(4.6vs6.2,P=0.003)。结论胸腔镜手术具有风险小、安全性较高、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代替传统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肺肿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真榕 刘德若 +3 位作者 郭永庆 石彬 宋之乙 田燕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81-78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p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尚不一致。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影响因素与pIIIa/N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5月13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以外科干预为主的综合治疗后...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p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尚不一致。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影响因素与pIIIa/N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5月13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以外科干预为主的综合治疗后的无瘤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研究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跳跃转移、淋巴结转移站数、手术类型、病理分型、辅助治疗等。应用SPSS16.0软件统计生存率。结果 133例pIIIa/N2期入组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32.33%,单站淋巴结转移亚组与多站淋巴结转移亚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9.62%和27.50%;临床N0-1分期(cN0-1)亚组与临床N2分期(cN2)亚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7.78%和20.93%。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站数(P=0.013,OR=0.490,95%CI:0.427-0.781)及cN0-1(P=0.009,OR=0.607,95%CI:0.372-0.992)与N2患者预后呈正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cN分期、淋巴结转移站数目与pIIIa/N2期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在严格入组条件下,可以对选择性pIIIa/N2患者进行以外科治疗为主、联合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并可获得较满意的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犬肺灌注保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真榕 刘德若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温度灌注和保存犬肺对肺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4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供、受体各6只。实验组以23℃低钾右旋糖酐(LPD)液灌注后切取右肺保存于10℃LPD液,对照组以4℃LPD液灌注后切取右肺保存于4℃LPD液,其... 目的评价不同温度灌注和保存犬肺对肺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4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供、受体各6只。实验组以23℃低钾右旋糖酐(LPD)液灌注后切取右肺保存于10℃LPD液,对照组以4℃LPD液灌注后切取右肺保存于4℃LPD液,其后两组均行左肺移植术。比较两组供体肺组织不同时间段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湿/干重量比(W/D),比较两组受体犬移植前后不同时间肺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并比较病理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肺组织灌注后各时间段的MPO活性、丙二醛含量及W/D较低(P<0.05)。实验组受体犬移植后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较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水肿及损伤等病理变化较对照组减轻。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与4℃灌注+4℃保存相比,23℃灌注+10℃保存的温度对犬肺具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更适用于实验肺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灌注 器官保存 器官移植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实性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飞 余其多 +2 位作者 张真榕 刘德若 梁朝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3,共8页
背景与目的数学预测模型是判断肺小结节恶性概率的有效工具。伴随肺癌流行病学趋势的改变,以非实性肺小结节为影像学表现的早期肺癌检出率逐年升高,准确鉴别并及时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本研究旨在专门针对非实性肺小结节构建新型恶... 背景与目的数学预测模型是判断肺小结节恶性概率的有效工具。伴随肺癌流行病学趋势的改变,以非实性肺小结节为影像学表现的早期肺癌检出率逐年升高,准确鉴别并及时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本研究旨在专门针对非实性肺小结节构建新型恶性概率预测模型,为有创诊疗提供客观依据,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及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2018年4月,单中心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362例非实性肺小结节病例资料,包括临床基本资料、血清肿瘤标记物和影像学特征等。病例分两组,应用建模组数据做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判定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应用验证组数据验证模型预测价值并与其他模型比较。结果 362例非实性肺小结节病例中,313例(86.5%)确诊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或浸润性腺癌,49例诊断为良性病变。年龄、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和Cyfra21-1、肿瘤实性成分比值(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 CTR)、分叶征和钙化被确定为独立危险因素。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94。预测灵敏度为87.6%,特异度为69.7%,阳性预测94.8%,阴性预测值为46.9%。经验证模型预测价值显著优于VA、Brock和GMUFH模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型非实性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具备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经初步验证,其预测价值优于传统模型。未来经大样本验证后,可用作高危非实性肺小结节活检或手术切除前的初筛方法,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肺肿瘤 预测模型 恶性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查发现的小体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相关的问题探讨——术中定位、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德若 张真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7-350,共4页
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广泛应用,以及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逐渐开展,越来越多的"小肺癌"被发现及诊断。"小肺癌"具有的术中定位困难、侵袭性弱、近期和远期预后较好的特点为肺癌的外科治... 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广泛应用,以及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逐渐开展,越来越多的"小肺癌"被发现及诊断。"小肺癌"具有的术中定位困难、侵袭性弱、近期和远期预后较好的特点为肺癌的外科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着重从肺癌的筛查、小结节定位、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对"小肺癌"带来的挑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筛查 肺叶切除 亚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C-GP2在汽车防撞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生毅 马宗敏 +1 位作者 李康康 张真榕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18,共4页
为了解决以单片机为主控制器的倒车防碰撞系统精度不高、拓展性不强等问题,结合超声波测距原理,提出基于FPGA和TDC-GP2高精度的倒车防碰撞系统设计。该系统以FPGA芯片为主控制器,采用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利用TDCGP2高精度时差测量芯片... 为了解决以单片机为主控制器的倒车防碰撞系统精度不高、拓展性不强等问题,结合超声波测距原理,提出基于FPGA和TDC-GP2高精度的倒车防碰撞系统设计。该系统以FPGA芯片为主控制器,采用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利用TDCGP2高精度时差测量芯片测量超声波传播时差计算车尾与障碍物的垂直距离,使得系统测量距离实现mm级精度,同时实现距离语音提示和距离LED直观显示。经测试,该系统工作稳定、性能良好、精度高,可以成功应用于汽车的倒车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系统 FPGA 超声波测距 TDC-GP2 时差法 倒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