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灯的祭祀、日常与清代江南村落的民间纠纷
1
作者
张盛满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作为重要的仪式用品与日常器物,灯在清代江南广泛地参与了“村落共同体”的营造,通过“挂灯设祭”“鼓乐迎灯”等方式使人们结成彼此互助的纽带。与此同时,灯又因其特殊的社会属性和广泛的流动性,成了村落冲突的重要根源。从纠纷发生的...
作为重要的仪式用品与日常器物,灯在清代江南广泛地参与了“村落共同体”的营造,通过“挂灯设祭”“鼓乐迎灯”等方式使人们结成彼此互助的纽带。与此同时,灯又因其特殊的社会属性和广泛的流动性,成了村落冲突的重要根源。从纠纷发生的区域来看,灯导致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宗族内部、村落之间等“熟人圈”。由此可见,在江南村落中,灯一方面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推动了民间互助,但又因各种日常“细故”导致冲突频频发生。对于灯的考察,有助于了解器物在清代江南的社会功能,也可为学界讨论传统社会的具体形态提供不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
江南村落
民间纠纷
熟人社会
地方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造伎艺:社会变迁下的上海评弹艺人及其伎艺表达(1949—1953)
2
作者
张盛满
董天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4-30,140,共8页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期,作为上海地方文化的特征之一,评弹面对着的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语境以及国家制度。在这种新的历史环境下,评弹艺人们不单在日常惯习上面临着被更改的可能,甚而对自己谙习的伎艺,也必须进行再次甄别乃至重新塑...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期,作为上海地方文化的特征之一,评弹面对着的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语境以及国家制度。在这种新的历史环境下,评弹艺人们不单在日常惯习上面临着被更改的可能,甚而对自己谙习的伎艺,也必须进行再次甄别乃至重新塑造。在他们的伎艺即将被国家征调的前提下,艺人们伎艺表达的对象及表演模式被作了重新设定。然而,在国家的强力形塑下,艺人的心理选择与国家也并非完全一致。他们在伎艺表达上的越轨,无形中也在构建自己的私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国家权力
评弹
艺人
伎艺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书人与乡绅社会:晚清民国江南县域地区的文化入境与文人应对
3
作者
张盛满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71,共10页
江南县域地区一直是说书人涉足最广的就业场,也是乡绅群体最基本的权力空间。从乡绅对说书艺术的接受史来看,射利谋存的说书人与砥名励节的乡绅集团并非两支天然对立的势力。说书人的娱乐属性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的文化涵养,疏通了...
江南县域地区一直是说书人涉足最广的就业场,也是乡绅群体最基本的权力空间。从乡绅对说书艺术的接受史来看,射利谋存的说书人与砥名励节的乡绅集团并非两支天然对立的势力。说书人的娱乐属性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的文化涵养,疏通了与乡绅的对话渠道,缓解了两者的对抗关系。清末以降,在绅权认定体系日趋瓦解、乡绅权力部分失效以及俗文化在社会改造过程中异军突起的历史语境中,说书人以世俗文化入境,对乡绅掌握的文化主权造成了挑战。为了避免权力的遗失,乡绅通过文化嫁接、身份让渡,甚至介入说书人与地方势力的纠纷,适时向对方暗示了权力的在场,明确了文化阶序,并且重新调整出了两者的生态界线,使具有传统儒教秩序的“乡望”体系得以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书人
乡绅社会
文化入境
权力维护
地方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灯的祭祀、日常与清代江南村落的民间纠纷
1
作者
张盛满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华传统手工艺术语整理、诠释与图释研究”(22VJXT00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县报搜集、整理与研究”(21&ZD22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重要的仪式用品与日常器物,灯在清代江南广泛地参与了“村落共同体”的营造,通过“挂灯设祭”“鼓乐迎灯”等方式使人们结成彼此互助的纽带。与此同时,灯又因其特殊的社会属性和广泛的流动性,成了村落冲突的重要根源。从纠纷发生的区域来看,灯导致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宗族内部、村落之间等“熟人圈”。由此可见,在江南村落中,灯一方面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推动了民间互助,但又因各种日常“细故”导致冲突频频发生。对于灯的考察,有助于了解器物在清代江南的社会功能,也可为学界讨论传统社会的具体形态提供不同的路径。
关键词
灯
江南村落
民间纠纷
熟人社会
地方秩序
Keywords
lanterns
Jiangnan villages
local disputes
acquaintance society
local order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造伎艺:社会变迁下的上海评弹艺人及其伎艺表达(1949—1953)
2
作者
张盛满
董天艺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4-30,140,共8页
文摘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期,作为上海地方文化的特征之一,评弹面对着的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语境以及国家制度。在这种新的历史环境下,评弹艺人们不单在日常惯习上面临着被更改的可能,甚而对自己谙习的伎艺,也必须进行再次甄别乃至重新塑造。在他们的伎艺即将被国家征调的前提下,艺人们伎艺表达的对象及表演模式被作了重新设定。然而,在国家的强力形塑下,艺人的心理选择与国家也并非完全一致。他们在伎艺表达上的越轨,无形中也在构建自己的私语体系。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国家权力
评弹
艺人
伎艺再造
Keywords
society change,national authority,Ping Tan,artistry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J609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书人与乡绅社会:晚清民国江南县域地区的文化入境与文人应对
3
作者
张盛满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71,共10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浙江评弹文献整理与社会史研究”(15NDJC253YB)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浙江评弹史与文化跨域传播研究”(16YJCZH15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江南县域地区一直是说书人涉足最广的就业场,也是乡绅群体最基本的权力空间。从乡绅对说书艺术的接受史来看,射利谋存的说书人与砥名励节的乡绅集团并非两支天然对立的势力。说书人的娱乐属性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的文化涵养,疏通了与乡绅的对话渠道,缓解了两者的对抗关系。清末以降,在绅权认定体系日趋瓦解、乡绅权力部分失效以及俗文化在社会改造过程中异军突起的历史语境中,说书人以世俗文化入境,对乡绅掌握的文化主权造成了挑战。为了避免权力的遗失,乡绅通过文化嫁接、身份让渡,甚至介入说书人与地方势力的纠纷,适时向对方暗示了权力的在场,明确了文化阶序,并且重新调整出了两者的生态界线,使具有传统儒教秩序的“乡望”体系得以维系。
关键词
说书人
乡绅社会
文化入境
权力维护
地方纠纷
Keywords
storyteller
country gentry society
cultural entry
power maintenance
local dispute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灯的祭祀、日常与清代江南村落的民间纠纷
张盛满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造伎艺:社会变迁下的上海评弹艺人及其伎艺表达(1949—1953)
张盛满
董天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说书人与乡绅社会:晚清民国江南县域地区的文化入境与文人应对
张盛满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