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兴平原吨粮田的土壤环境及其培育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益农 王国峰 +1 位作者 范俊方 黄锦法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17-220,共4页
嘉兴平原农田土壤以河湖相、湖沼相沉积物发育的黄斑田、青紫泥田为主,其特点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潜在肥力高,但土质粘闭,通透性差,地下水位高,土体内排水不良。本区农田实行以大麦(油菜)一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农作制,全年粮油复种指数达2... 嘉兴平原农田土壤以河湖相、湖沼相沉积物发育的黄斑田、青紫泥田为主,其特点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潜在肥力高,但土质粘闭,通透性差,地下水位高,土体内排水不良。本区农田实行以大麦(油菜)一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农作制,全年粮油复种指数达240%左右,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本文从土壤学角度,探讨浙北平原地区吨粮田的土壤环境及其培育途径,为吨粮田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吨粮田应具有的土壤环境和特征一、农田基本建设完善本区农田高程大多在3~4米(吴淞零点),土壤粘闭、滞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吨粮田 环境 培育 嘉兴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园间作浙贝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巢新冬 王雪根 +3 位作者 张林康 张益农 庄应强 蒋新法 《农业科技通讯》 1997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桑树 桑园 浙贝母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嘉湖平原桑园土壤调查研究
3
作者 周奇迹 张益农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85-287,共3页
浙江嘉湖平原是全国蚕桑重点产区,通过对嘉湖平原桑园土壤的调查研究与化验分析,明确了桑园土壤的成因、分类、理化特性及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桑园土壤基础理论研究及桑园地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嘉湖平原 桑园 土壤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高产稻区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兆登 张益农 +3 位作者 王雪根 张林康 徐富安 姚贤良 《科技通报》 1992年第5期309-312,共4页
对高产稻区土壤在氮、磷、钾化肥高水平施用条件下,投入有机物料后对土壤肥力及其产量的影响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增添有机物料后不仅使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而且对土壤的团聚水平、团聚度和结构稳定性、通气孔隙、水... 对高产稻区土壤在氮、磷、钾化肥高水平施用条件下,投入有机物料后对土壤肥力及其产量的影响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增添有机物料后不仅使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而且对土壤的团聚水平、团聚度和结构稳定性、通气孔隙、水容量等的土壤物理性状有显著提高;土壤内在的自动调控性能增强,其抗逆性也增加.而单施化肥区土壤有机质略有下降,速效磷增加.速效钾却亏缺.尽管单化区土壤团聚水平、团聚度比试前土壤有所增加,但孔隙水平仍与试前土壤基本类似.所以土壤内在的自动调控性能和土壤的抗逆性均不及稻厩,麦厩区.因此在灾年(多雨)是稻厩、麦厩区产量较单化区分别高10.60%和14.23%,而在正常年景其产量却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高水平化肥施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物料 土壤肥力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嘉兴平原几种稻田土壤肥力的评估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兆登 张益农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是针对浙北嘉兴平原地区特点,筛选出适宜该地区土壤的12个可测指标,通过相关矩阵统计、主组元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加以综合归类,把该地区几种土壤划分为高肥力型、稳肥力型、低肥力型三种。并相应提出高肥力型土壤要重视投入和产出的... 本文是针对浙北嘉兴平原地区特点,筛选出适宜该地区土壤的12个可测指标,通过相关矩阵统计、主组元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加以综合归类,把该地区几种土壤划分为高肥力型、稳肥力型、低肥力型三种。并相应提出高肥力型土壤要重视投入和产出的平衡,以保持土壤肥力。稳肥力型土壤要重视土壤物理性状的调节,以充分发挥土壤潜在肥力。低肥力型土壤要针对存在的障碍因子,采取水利、农业等综合措施,重点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以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土壤肥力 指标 嘉兴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低洼圩区农田暗管排水对土壤性状和供肥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陆建贤 张蚕生 +4 位作者 王国峰 张林康 张益农 黄锦法 范俊芳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4-28,共5页
浙北嘉湖平原位于长江三角州南缘,是我国农业高产区之一.本区农业集约经营,以麦(油)-稻-稻三熟制为主.中部和东北部地势低平、河流密布,被分割成许多低洼圩区.农田高程在3~4米(吴淞口零点),雨季河流水位常高于田面,致使农田滞水难排,... 浙北嘉湖平原位于长江三角州南缘,是我国农业高产区之一.本区农业集约经营,以麦(油)-稻-稻三熟制为主.中部和东北部地势低平、河流密布,被分割成许多低洼圩区.农田高程在3~4米(吴淞口零点),雨季河流水位常高于田面,致使农田滞水难排,作物深受涝、渍、潜“三水”危害,尤以渍害为重.为了建设水旱两宜的高产稳产农田,必须坚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塑料皮纹暗管 排水 土壤 供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平原水稻土的持水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林康 张益农 +3 位作者 陆建贤 王国锋 黄锦法 范俊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3-86,102,共5页
选用6种代表性水稻土,用水分能量观点,研究了持水特征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持水性能与饱和容重、物理性粘粒、有机质及收缩率等呈高度相关,由此而探明了土壤遭受渍害的内因。
关键词 水稻土 田间持水量 土壤持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嘉湖平原沉积环境与土壤发育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范俊方 黄锦法 +2 位作者 王伯先 张益农 王国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2-59,共8页
浙北嘉湖平原发育,深受全新世中,后期沉积环境所制约。本文以该区分布最广的四个水稻土土属(湖成白土田、黄斑田、小粉田、青紫泥田)为研究对象,从颗粒参数、孢粉微体古生物组合、矿物成分、粘粒矿物、^(14)C、古遗址等方面的测定、分... 浙北嘉湖平原发育,深受全新世中,后期沉积环境所制约。本文以该区分布最广的四个水稻土土属(湖成白土田、黄斑田、小粉田、青紫泥田)为研究对象,从颗粒参数、孢粉微体古生物组合、矿物成分、粘粒矿物、^(14)C、古遗址等方面的测定、分析推断,把本区沉积环境类型概分为滨湖相、陆相、海陆交互相、湖沼相四类。再进一步把沉积环境与土壤发育联系起来研究,以揭示本区几种水稻土的分布规律、形成特点和基本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湖平原 沉积环境 土壤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湖平原吨粮田建设中若干土壤物理性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陆建贤 王国峰 +3 位作者 张林康 张益农 黄锦法 范俊方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25-228,238,共5页
嘉湖平原位处太湖湖群洼地的南缘,中部和东北部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农田高程大多在3.5~4米(吴淞高程),河港年平均水位3~3.2米,雨季水位往往高于田面,农田大多建有围圩.土壤以河湖相、湖沼相沉积物发育的黄斑田、青紫泥田为主,约占水稻... 嘉湖平原位处太湖湖群洼地的南缘,中部和东北部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农田高程大多在3.5~4米(吴淞高程),河港年平均水位3~3.2米,雨季水位往往高于田面,农田大多建有围圩.土壤以河湖相、湖沼相沉积物发育的黄斑田、青紫泥田为主,约占水稻面积的65%,质地粘重,养分丰富,潜在肥力高.农田集约经营,实行以大麦(油菜)-连作稻三熟为主的农作制,生产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 物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水网平原中低产田土壤供肥特点及施肥效应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国峰 陆建贤 +4 位作者 张蚕生 张益农 张林康 范俊方 黄金法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5-58,共4页
浙北平原中低产田土壤含有机质、氮水平较高,而磷、钾水平较低,土壤养分不平衡矛盾突出。在大麦-连作稻三熟制下周年土壤生产力平均每亩751.2kg,地力贡献率68.35%。周年土壤供肥量:氮12.72kg,磷2.45kg... 浙北平原中低产田土壤含有机质、氮水平较高,而磷、钾水平较低,土壤养分不平衡矛盾突出。在大麦-连作稻三熟制下周年土壤生产力平均每亩751.2kg,地力贡献率68.35%。周年土壤供肥量:氮12.72kg,磷2.45kg,钾12.59kg,虽低于高产田,但仍有较高潜在肥力,只要消除障碍,强化地力培育,就能向高产农田转化。施肥制度应按土壤供肥特点,重视有机肥,采取氮磷钾三元配施,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施肥效应,管理得当,周年亩产可达吨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北平原 土壤供肥 施肥效应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嘉湖平原农田渍害的土壤因素及其指标
11
作者 张益农 张林康 +3 位作者 陆建贤 王国峰 黄锦法 范俊方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3-225,共3页
农田渍害是制约嘉湖平原农业综合经营及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农田渍害形成的外因是地势低洼、降雨集中、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等;其内因是土壤颗粒匀细、粘闭持水,通气孔隙少、无效孔隙多、土壤长期处于饱和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之间等... 农田渍害是制约嘉湖平原农业综合经营及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农田渍害形成的外因是地势低洼、降雨集中、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等;其内因是土壤颗粒匀细、粘闭持水,通气孔隙少、无效孔隙多、土壤长期处于饱和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之间等因素。通过总结、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湖平原 渍害 渍害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烂田耕作对土壤粘闭的影响
12
作者 张林康 张益农 +3 位作者 陆建贤 王国锋 黄锦法 范俊芳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8-61,共4页
选用3种代表性粘质水稻土,模拟烂田耕作造成土壤粘闭,研究在麦—稻—难多熟制状况下,对土壤物理性状、供肥能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粘闭对土壤物理性影响很大,易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而对土壤养分贮量无显著影响。粘闭降... 选用3种代表性粘质水稻土,模拟烂田耕作造成土壤粘闭,研究在麦—稻—难多熟制状况下,对土壤物理性状、供肥能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粘闭对土壤物理性影响很大,易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而对土壤养分贮量无显著影响。粘闭降低土壤供肥性及作物产量,其影响程度依次是大麦>早稻>晚稻。粘闭在这三种粘质水稻土之间所造成的影响比较一致而差异并不显著。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减少粮闻为害的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 水稻土 耕作 土壤粘闭 物理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