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模型在布鲁氏菌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焉鑫 李继文 +10 位作者 孙明军 孙翔翔 刘蒙达 张皓博 李嘉琪 靳继惠 黄孟锟 邵卫星 南文龙 樊晓旭 孙淑芳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我国当前重点防控的人兽共患病。布鲁氏菌毒力和致病机制研究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基础,而小鼠模型的应用极大促进了上述研究进程。感染途径、感染剂量、小鼠品系、年龄等均是布鲁氏菌小...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我国当前重点防控的人兽共患病。布鲁氏菌毒力和致病机制研究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基础,而小鼠模型的应用极大促进了上述研究进程。感染途径、感染剂量、小鼠品系、年龄等均是布鲁氏菌小鼠感染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其中腹腔注射感染途径是小鼠模型测试布鲁氏菌毒力的首选。布鲁氏菌在小鼠模型中的感染分为感染早期、急性感染期、慢性稳定期和慢性衰退期4个阶段,不同感染阶段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免疫学特征均有所差异。另外,在小鼠中很少发生布鲁氏菌水平和垂直传播。根据布鲁氏菌在小鼠感染和免疫方面的研究成果,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诊断试验与疫苗手册》明确规定了布病疫苗生产环节在小鼠模型上的残留毒力测试和免疫原性测试质量标准。本文总结了布鲁氏菌在小鼠模型中的感染模式、感染影响因素、水平传播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免疫学特征以及布病疫苗生产标准要求等,以期为布鲁氏菌的分子致病机制、疫苗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小鼠感染模型 感染影响因素 感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层析技术在布鲁氏菌病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陈明泽 焉鑫 +8 位作者 孙明军 邵卫星 田莉莉 张皓博 樊晓旭 杜秋明 梁晚枫 孙淑芳 南文龙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59-64,共6页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造成重大影响,快速准确诊断是防控该病的关键。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是一种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以及色谱原理相结合的快速检...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造成重大影响,快速准确诊断是防控该病的关键。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是一种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以及色谱原理相结合的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结果直观等优点,适用于布病的临场检测。研发ICA技术时,常选用脂多糖(LPS)、全菌蛋白、外膜蛋白这3类布鲁氏菌抗原。LPS是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技术开发时最常用的抗原,全菌蛋白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而外膜蛋白特异性好,可与其他细菌进行有效区分。ICA检测结果易受制备工艺、储存条件、使用方法等条件影响与限制,目前多用于布病初筛,病例确诊时可联合使用ELISA、荧光偏振试验(FPA)等方法。本文从抗体和病原检测两方面综述了该技术在布病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技术特点以及抗原抗体的选择,展望了其与新技术、新型仪器融合发展的趋势,以期为我国布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其他动物疫病的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免疫层析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毛迎雪 刘蒙达 +7 位作者 张皓博 曲瑶 南文龙 苏华彬 刘建柱 孙淑芳 胡莉萍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是一种恒温快速核酸扩增技术,是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中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检测技术,其弥补了现有核酸体外扩增技术需要热循环的局限性,使得核酸体外扩增更加简便快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检测。本文介绍...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是一种恒温快速核酸扩增技术,是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中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检测技术,其弥补了现有核酸体外扩增技术需要热循环的局限性,使得核酸体外扩增更加简便快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检测。本文介绍了RAA技术的检测原理、引物探针设计及优缺点,综述了其在病毒、细菌、寄生虫及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国内现有RAA技术标准及检测产品开发情况,以期为拓展RAA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扩增 等温扩增 病原检测 生物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抗原的犬布鲁氏菌病免疫层析胶体金抗体试纸条的制备和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晓涵 焉鑫 +11 位作者 邵卫星 殷德辉 闫昊 南文龙 樊晓旭 孙世雄 张培培 孙翔翔 刘蒙达 张皓博 孙淑芳 孙明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5期90-95,共6页
为建立针对犬布鲁氏菌病的免疫层析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从犬种布鲁氏菌菌株提纯的膜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外膜蛋白Omp31和BP26以及基于B细胞抗原肽的融合蛋白F14,分别制备了试纸条,然后采用犬布鲁氏菌病阳性和阴性血清,... 为建立针对犬布鲁氏菌病的免疫层析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从犬种布鲁氏菌菌株提纯的膜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外膜蛋白Omp31和BP26以及基于B细胞抗原肽的融合蛋白F14,分别制备了试纸条,然后采用犬布鲁氏菌病阳性和阴性血清,分别对上述试纸条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结果显示:Omp31抗原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F14和BP26,而全菌膜蛋白和全菌可溶性蛋白的敏感性较差;特异性上,使用由5种抗原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30份犬布鲁氏菌病阴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5种试纸条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大肠杆菌(H7)、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军团菌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另外,由F14和BP26制备的试纸条可识别羊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而由Omp31、全菌膜蛋白和全菌可溶性蛋白制备的试纸条均不能识别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综上所述,Omp31、F14和BP26可作为制备犬布鲁氏菌病免疫层析胶体金检测卡的备选抗原。本研究为粗糙型布鲁氏菌引起的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布鲁氏菌病 犬种布鲁氏菌 外膜蛋白 免疫层析胶体金检测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数谱法的潜艇模型声辐射特性分析
5
作者 张皓博 纪刚 谭路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4,39,共6页
潜艇的声辐射模态为潜艇的噪声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由于潜艇是非标准圆柱壳,基于圆柱壳的波数谱分析难以应用于不具备标准圆柱外形特征的实际潜艇结构,本文在潜艇模型外建立虚拟的圆柱面称作分析圆柱面,根据能量守恒定理,将潜艇声辐射... 潜艇的声辐射模态为潜艇的噪声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由于潜艇是非标准圆柱壳,基于圆柱壳的波数谱分析难以应用于不具备标准圆柱外形特征的实际潜艇结构,本文在潜艇模型外建立虚拟的圆柱面称作分析圆柱面,根据能量守恒定理,将潜艇声辐射问题转化为分析圆柱面上的声辐射问题,利用波数谱方法分析圆柱面的声辐射模式,从而给出潜艇结构的声辐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准圆柱形 潜艇结构 分析圆柱面 波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的意境之美
6
作者 张皓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8期70-72,共3页
石涛的绘画美学主旨可以归纳为写意美学。写意是中国画审美判断的主要价值标准,也一直是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目标。《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画中不仅体现了石涛的创作主旨,还集中呈现出石涛喜用点皴的个性特色。搜... 石涛的绘画美学主旨可以归纳为写意美学。写意是中国画审美判断的主要价值标准,也一直是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目标。《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画中不仅体现了石涛的创作主旨,还集中呈现出石涛喜用点皴的个性特色。搜尽奇峰是画家的创作态度,也是山水画取法自然、师法造化的重要方面,更是山水画创作的不二法门。石涛的山水画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现当代山水画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部分,对写意山水画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 石涛 意境 山水画 《搜尽奇峰打草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种布鲁氏菌Tat系统底物蛋白ErfK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7
作者 吴瑶 焉鑫 +14 位作者 孙明军 屈海龙 郭晓涵 闫昊 张培培 孙世雄 李嘉琪 孙翔翔 刘蒙达 张皓博 南文龙 邵卫星 王方昆 樊晓旭 孙淑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5期96-103,共8页
为分析羊种布鲁氏菌双精氨酸转运系统(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system,Tat system)毒力相关底物蛋白L,D-转肽酶ErfK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首先对布鲁氏菌M28毒株ErfK基因序列(WP_002963714.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序列设... 为分析羊种布鲁氏菌双精氨酸转运系统(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system,Tat system)毒力相关底物蛋白L,D-转肽酶ErfK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首先对布鲁氏菌M28毒株ErfK基因序列(WP_002963714.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序列设计引物,构建表达载体pET-30a(+)-ErfK,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和镍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ErfK(rErfK)蛋白进行抗原性鉴定;将rErfK蛋白免疫小鼠,分别在免疫后15、30和45 d收集血清和脾脏,检测蛋白免疫后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情况。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ErfK蛋白无跨膜结构,为亲水性蛋白,有多个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SDS-PAGE和Western blot均可获得25 kDa的蛋白条带,重组蛋白可与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证明rErfK有良好的抗原性;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rErfK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含量相比PBS组显著上升(P<0.05),且脾脏Th1型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转录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此外,rErfK免疫也能极显著诱导小鼠血清中总IgG和特异性IgG的产生(P<0.01)。上述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表达的布鲁氏菌rErfK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基于ErfK蛋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试剂和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Tat系统底物蛋白L D-转肽酶ErfK 抗原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的组合筛选比较
8
作者 毛迎雪 亓菲 +9 位作者 张皓博 曲瑶 南文龙 刘蒙达 苏华彬 姜志强 刘建柱 孙淑芳 胡莉萍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105-111,共7页
为比较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qPCR)不同引物探针组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临床检测效果,选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文献报道的11组qPCR鉴定引物探针组合,采用牛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参考菌株核酸和临床奶样对... 为比较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qPCR)不同引物探针组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临床检测效果,选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文献报道的11组qPCR鉴定引物探针组合,采用牛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参考菌株核酸和临床奶样对其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显示:11组引物探针均无非特异性扩增,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国标IS1081引物检测灵敏度最高,最低检测限可达1.4×10^(-1);除国标Mtb(结核分枝杆菌)引物外,其他引物探针组合重复性良好(CV<10%);30份临床样品中国标IS1081引物阳性样品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引物。结果表明,国标IS1081引物探针组合特异、灵敏、临床检测效果更优,推荐用于实验室qPCR检测牛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牛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PCR 引物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9
作者 姜治强 刘蒙达 +7 位作者 孙翔翔 亓菲 南文龙 邵卫星 常璐 孙淑芳 张皓博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0期53-62,共10页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引起,对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MTBC成员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较高,鉴别难度较大。而现有诊断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早期诊断、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活...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引起,对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MTBC成员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较高,鉴别难度较大。而现有诊断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早期诊断、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状态鉴别、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新的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不断被发掘。本文从结核病病原和宿主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DNA、RNA、脂阿拉伯糖甘露聚糖(LAM)、蛋白质、细胞因子、代谢产物等结核病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以期为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及相关诊断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结核病 诊断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的人兽共感染脓肿分枝杆菌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斯奇 刘蒙达 +5 位作者 张皓博 亓菲 屈秀超 孙淑芳 屈勇刚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9期71-79,共9页
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cscessus,MAB)是一种高度耐药的机会致病菌,也是最主要的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动物医学领域,目前尚缺乏对MAB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医学领域的MAB生物学特性、耐药性、感染特性和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 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cscessus,MAB)是一种高度耐药的机会致病菌,也是最主要的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动物医学领域,目前尚缺乏对MAB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医学领域的MAB生物学特性、耐药性、感染特性和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MAB的人兽共感染风险,提出在动物医学领域应深入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包括深入研究MAB在不同宿主中的致病机理和免疫逃逸机制,加强对野生动物和家畜的MAB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强化跨学科合作,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旨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高对MAB在“同一健康”理念上的相关认知,减少MAB对人类和动物生命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VDF的装药水下爆炸能量近场测试技术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辉 于鹏 +1 位作者 张皓博 高天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685,I0002,共10页
为了提高水中兵器爆炸毁伤能力评估的准确性,解决现有技术方法无法准确反映近场爆炸能量的问题,开展基于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的爆炸能量近场测试技术研究;利用PVDF薄膜优异的压电性能设计近场压力传感器,并开展水... 为了提高水中兵器爆炸毁伤能力评估的准确性,解决现有技术方法无法准确反映近场爆炸能量的问题,开展基于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的爆炸能量近场测试技术研究;利用PVDF薄膜优异的压电性能设计近场压力传感器,并开展水下爆炸试验验证了冲击波压力采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绝缘防护和隔热效果,实现了亚吉帕级压力测量,适用于装药水下爆炸能量的近场测量;压力测量系统能在3.4倍装药半径位置处采集到峰值达500 MPa的完整压力时程曲线,测量结果与Josef Henrych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最大偏差为7.3%,最小偏差为0.3%;基于试验测量的近场压力时程曲线,得到TNT炸药在3.4倍装药半径处的平均比冲击波能为0.991 MJ/kg,验证了设计的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适用于精确测量装药的近场水下爆炸能量。研究成果可为装药水下爆炸能量精确测量提供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水下爆炸 近场测量 PVDF压电薄膜 近场爆炸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与思考——我眼中的建筑学
12
作者 张皓博 《水利天地》 2011年第4期26-27,共2页
学习五年"建筑学",期间接触手工绘图、素描、水彩、国画、毛笔字等基本功训练和计算机制图,以及各类软件的使用,经历了毕业实习。可以说,这三个阶段大体上知晓了今后工作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 建筑学 计算机制图 基本功训练 手工绘图 毕业实习 学习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产衣原体RA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李嘉琪 王亚鹏 +5 位作者 张皓博 张研博 张培培 孙世雄 亓菲 孙翔翔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流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是一种可造成羊、牛、猪等多种动物和人感染的原核微生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畜牧业最严重的衣原体病原之一。为实现流产衣原体的快速准确鉴别,提高检测效率,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根据流产衣原体ompA... 流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是一种可造成羊、牛、猪等多种动物和人感染的原核微生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畜牧业最严重的衣原体病原之一。为实现流产衣原体的快速准确鉴别,提高检测效率,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根据流产衣原体omp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流产衣原体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该方法仅需在39℃条件下扩增20 min,即可完成检测;最低检测限可达1.13 copies/μL,且与常见细菌核酸无交叉反应;8次重复试验组内变异系数(CV)约为5%;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AA方法与荧光PCR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AA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为流产衣原体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衣原体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疾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皓博 樊晓旭 +5 位作者 刘蒙达 迟庆安 刘婷婷 亓菲 孙淑芳 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6期82-89,共8页
近几年兴起的纳米孔测序技术(nanopore sequencing)为新一代测序技术,又称第三代测序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细菌、病毒、抗生素耐药及动物疫病等多个领域的检测。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瓶颈,包括测序精度不高、样品制备过程需要优化等... 近几年兴起的纳米孔测序技术(nanopore sequencing)为新一代测序技术,又称第三代测序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细菌、病毒、抗生素耐药及动物疫病等多个领域的检测。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瓶颈,包括测序精度不高、样品制备过程需要优化等,但该技术在疾病检测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包括可直接检测碱基修饰,超长读长、高分辨率和实时测序以及强大的生物信息学支持。未来,随着准确性的提高和性能的不断改进,加之在成本、测序时间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面的明显优势,纳米孔测序技术有望在临床实验室成为疾病检测的重要选择。本文通过综述该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在疾病检测中的优势,以期为纳米孔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测序 疾病诊断 原理 应用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在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樊晓旭 张皓博 +5 位作者 刘蒙达 迟庆安 亓菲 刘婷婷 孙淑芳 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7期73-78,共6页
单分子免疫阵列(single molecule array,Simoa)技术,又称"数字ELISA",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数字免疫分析方法,将单分子计数用于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该方法可测量各种不同基质(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细胞提取物等)... 单分子免疫阵列(single molecule array,Simoa)技术,又称"数字ELISA",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数字免疫分析方法,将单分子计数用于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该方法可测量各种不同基质(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细胞提取物等)中的蛋白质,检测限可达飞摩尔(fg/mL)数量级,灵敏度较传统ELISA提高约1000倍。目前,该技术在一些重大传染病,如新冠肺炎、结核病、艾滋病、朊病毒病诊断中的优势逐渐凸显。Simoa技术可帮助监测新冠病毒感染进程,有望实现早期高灵敏度诊断,以区分新冠肺炎轻症和重症患者;有望帮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并可以监测结核病治疗效果;可更准确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免疫相关蛋白含量变化,提高早期诊断的灵敏性;可在羊瘙痒病临床症状出现前检测活体动物血清,提高痒病早期检测能力,从而有望用于人类克雅氏症诊断。未来,通过开发相关病种的检测试剂盒,有望利用Simoa技术提高疫病的综合诊断能力,还可进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为疫病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 传染病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沙水雷结构抗水下非接触爆炸性能分析
16
作者 张皓博 陈高杰 张永坤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94-197,共4页
利用水下爆炸分析法对近场非接触爆炸载荷下的填沙水雷结构响应进行数值计算,能够得出结构毁伤情况与起爆方位、爆距的关系,估算出临界破损距离,由此可分析造成毁伤的结构运动方式,预判结构抗爆性能并给出增强抗爆性能的结构优化建议。
关键词 水下爆炸 抗冲击 结构毁伤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数字PCR及其在疾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曲瑶 张皓博 +8 位作者 刘蒙达 孙淑芳 亓菲 孙翔翔 刘永夏 毛迎雪 李俊华 胡莉萍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0期74-81,共8页
数字PCR(dPCR)是一种新兴的核酸检测技术,继承了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的优点,并开创了新的发展方向。dPCR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在无需标准曲线的情况下,对核酸样本实现绝对定量分析。而多重数字PCR(mdPCR)更是dPCR的主要发展方向。... 数字PCR(dPCR)是一种新兴的核酸检测技术,继承了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的优点,并开创了新的发展方向。dPCR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在无需标准曲线的情况下,对核酸样本实现绝对定量分析。而多重数字PCR(mdPCR)更是dPCR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众多研究领域中,特别是疾病检测方面,mdPCR已展现出卓越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dPCR和mdPCR的原理,探讨了mdPCR在细菌检测、病毒检测、癌症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深入分析了mdPCR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未来mdPCR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数字PCR 疾病检测 优缺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皓博 《中国新通信》 2019年第1期144-144,共1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新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个行业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也有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新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个行业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也有深刻的影响,电子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工作越来越方便快捷,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电子信息是时代发展趋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电子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 应用特点 生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畜间布鲁氏菌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迟庆安 林明江 +12 位作者 孙明军 邵卫星 王牌 王刚 王璟 孙淑芳 樊晓旭 张皓博 田莉莉 孙翔翔 李庆霞 谢有志 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1期15-20,共6页
2021年6月,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一村民被诊断为布鲁氏菌病。为查明畜间疫情情况,及时控制疫情,通过现场走访、实地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该村共有羊养殖户4户,调查时共计存栏120只。对该村的4户养... 2021年6月,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一村民被诊断为布鲁氏菌病。为查明畜间疫情情况,及时控制疫情,通过现场走访、实地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该村共有羊养殖户4户,调查时共计存栏120只。对该村的4户养殖户以及1户流行病学关联养殖场户采集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均发现布鲁氏菌病阳性。对村养羊户主及密切接触者采集血清20人份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结果9人确诊为阳性。病原分离鉴定发现,分离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3型。经与布鲁氏菌MLVA国际数据库的菌株信息比对发现,该菌株的MLVA8、MLVA11基因型为我国北方地区和中亚地区羊种布鲁氏菌常见基因型,而该菌的MLVA16基因型在数据库中没有匹配的菌株信息,说明该基因型为新发现的基因型。调查表明,此起疫情病原由外地传入的可能性较大,并有在本地定殖趋势,人畜再次感染风险较大。因此,海南省需加强动物检疫监管,采取多项防控措施,开展综合防控,消除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情,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20
作者 亓菲 刘蒙达 +3 位作者 张皓博 范伟兴 孙淑芳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8期66-72,共7页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一种糖脂,可使巨噬细胞失活,并清除氧化自由基。LAM存在于结核病患者的尿液、血清和肺部,因此人们开发了以LAM作为生物标志物...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一种糖脂,可使巨噬细胞失活,并清除氧化自由基。LAM存在于结核病患者的尿液、血清和肺部,因此人们开发了以LAM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床旁检测(point-of-care-testing,POCT)方法,以减少诊断延迟,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治疗措施阻断结核病传播。与检测单纯结核病患者相比,LAM检测技术对于诊断晚期免疫缺陷和CD4细胞计数低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关结核病患者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对于这部分患者以及无法产生痰液的儿童、重症结核病患者等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介绍LAM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 结核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