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玻切术后硅油填充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瑞帆 刘三梅 钟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02/11对43例43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术中均Ⅰ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02/11对43例43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术中均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共39例(91%),最高矫正视力达0.6,视力无提高者4例(9%)。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后囊膜破裂、硅油残留、角膜内皮失代偿、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人工晶状体移位、继发性青光眼、锯齿缘离断等并发症。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微切口 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 睫状体平坦部 硅油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应用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瑞帆 吴峥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常规行3.0 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术,术毕时随机分为2组:戴镜组(106例145眼)和敷料组(110例159眼)。戴镜组术毕时予硅水凝胶角膜...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常规行3.0 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术,术毕时随机分为2组:戴镜组(106例145眼)和敷料组(110例159眼)。戴镜组术毕时予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置入结膜囊,术后1 h立即开始予抗炎眼液和人工泪液滴眼(1次·h-1至睡前),并于术后1 d取出;敷料组术毕时予常规敷料包眼。观察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量、主观症状评分、眼前节体征(包括角膜水肿、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辉)评分以及白内障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戴镜组在术后1 d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4.80±0.15和4.82±0.20,均高于敷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在术后1周、1个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组在术后1 d BUT为(5.27±3.59)s,而敷料组为(3.37±2.6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均比术前缩短。2组间基础泪液分泌量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较术前增加,术后1周、1个月均较术前减少。主观症状和眼前节体征戴镜组在术后1 d均比敷料组轻,2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比术前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在术后均未发现白内障术后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术后早期配戴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配合开放滴眼,不仅使患者在术后即刻拥有视力,还可安全、有效减轻早期眼前节炎症,促进泪膜稳定,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硅水凝胶 角膜接触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防盲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瑞帆 杨绍伟 +2 位作者 万灵 乔利峰 吴峥峥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大规模防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四川省贫困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3例(403只眼)和改良组459例(459只眼),分别在表面麻醉下行常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大规模防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四川省贫困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3例(403只眼)和改良组459例(459只眼),分别在表面麻醉下行常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脱盲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 d常规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482,改良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57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403例中脱盲387例、脱盲率为96.03%;改良组459例中脱盲445例,脱盲率为96.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值得在大规模防盲手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小切口 劈核 防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瑞帆 杨绍伟 吴峥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066-2068,共3页
目的:观察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眼行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04/12对53例74眼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1,3mo最佳矫正视力和手术并发症发生... 目的:观察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眼行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04/12对53例74眼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1,3mo最佳矫正视力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1,3mo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与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视网膜脱离、虹膜损伤、瞳孔变形、黄斑囊样水肿、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微切口 超声乳化术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系统评估不同近视患者行FS-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静 刘治容 +3 位作者 张瑞帆 陈波 陈斌 吴峥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采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价不同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共收集行FS-LASIK的患者65例130眼,分为低、中、高度近视三组。采用OQAS系统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视觉... 目的:采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价不同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共收集行FS-LASIK的患者65例130眼,分为低、中、高度近视三组。采用OQAS系统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视觉质量参数的变化。结果:低度近视组术后10dOV100%、MTFcutoff值高于高度近视组,OV20%、OV9%值高于中、高度近视组(均P<0.017)。术后1d低度近视组和术后1、10、30d中、高度近视组OSI和MeanOSI均比术前显著升高,而MTFcutoff、SR、OV100%、OV20%、OV9%均比术前显著降低(均P<0.0083)。MeanOSI与OV100%、OV20%、OV9%、SR、MTFcutoff均呈负相关,与OSI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FS-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下降,泪膜功能与视觉质量变化趋势一致,低度近视比中、高度近视患者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 角膜磨镶术 视觉质量 双通道技术 客观散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