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塌陷深积水区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瑞娅 邹勇 +3 位作者 吴云 肖武 关建均 刘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75,共3页
文章分析了采煤塌陷深积水区在全国分布的特点及其对耕地的影响,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淮北、淮南、济宁、菏泽四市,对其深水面的分布特点与损毁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四市各具特色的采煤塌陷深积水区治理方式,总结出了综合养殖模式... 文章分析了采煤塌陷深积水区在全国分布的特点及其对耕地的影响,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淮北、淮南、济宁、菏泽四市,对其深水面的分布特点与损毁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四市各具特色的采煤塌陷深积水区治理方式,总结出了综合养殖模式、平原水库模式、湿地生态公园模式、休闲观光旅游模式四种采煤塌陷深积水区复垦治理的典型模式,为以后采煤塌陷深积水区的治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深水区 复垦治理 综合养殖模式 边采边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模型构建与实例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瑞娅 肖武 胡振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25-2133,共9页
在进行边采边复规划设计过程中,实地复垦施工时耕地区应当采取的施工标高,关系到整个复垦工程的成败,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更好的指导复垦工程实地施工,以边采边复技术思想为指导,首先系统分析了影响耕地动态施工标高的三大因素,在此基础... 在进行边采边复规划设计过程中,实地复垦施工时耕地区应当采取的施工标高,关系到整个复垦工程的成败,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更好的指导复垦工程实地施工,以边采边复技术思想为指导,首先系统分析了影响耕地动态施工标高的三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耕地动态施工标高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动态沉陷模型和概率积分法,根据单一煤层和多煤层不同开采条件下地面沉陷特点,分别推导出了单一煤层和多煤层不同开采条件下,耕地动态施工标高的数学模型。最后以安徽某高潜水位煤矿为实例,分别对两个不同复垦施工时刻,耕地区A1,A2点的施工标高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当复垦施工时刻t_(s1)=210 d时,两点的施工标高分别为23.6,24.2 m,t_(s2)=296 d时两点的施工标高分别为22.9,23.7 m,结果表明耕地动态施工标高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这将促进边采边复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采边复 施工标高 沉陷 高潜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原始地形的采煤沉陷积水范围确定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瑞娅 肖武 +3 位作者 史亚立 陈慧玲 李文玉 袁冬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147,共5页
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沉陷后,将导致大面积积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对未来沉陷积水范围进行预测,常规做法是根据预计的下沉等值线和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采煤沉陷后的... 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沉陷后,将导致大面积积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对未来沉陷积水范围进行预测,常规做法是根据预计的下沉等值线和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采煤沉陷后的积水范围,由于没有考虑原始地形的影响,通过这种简单预测所获得的积水范围往往与实际积水范围有所差异。本文利用GIS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原始地形纳入地表沉陷分析中确定了煤炭开采后地面将出现的积水区域范围,并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实际积水信息,对以上两种方法确定的沉陷积水范围进行了精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原始地形后确定的沉陷积水范围与传统未考虑原始地形方法相比,其面积相对精度提高了约13%,位置精度也由传统方法的106提高到58,因此考虑原始地形确定沉陷积水范围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且更贴近于实际情况,这将为采煤沉陷地复垦规划与方案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从而促进复垦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 沉陷积水范围 原始地形 GIS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端逼近算法的边采边复基塘布局确定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瑞娅 胡振琪 +1 位作者 肖武 刘坤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6-213,共8页
为了优选确定采煤沉陷地边采边复规划设计中最佳基塘复垦布局、提高耕地恢复率、降低复垦成本,根据边采边复技术思想和采煤沉陷特征,分析了影响边采边复基塘布局的4个方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两端逼近算法的边采边复基塘布局确... 为了优选确定采煤沉陷地边采边复规划设计中最佳基塘复垦布局、提高耕地恢复率、降低复垦成本,根据边采边复技术思想和采煤沉陷特征,分析了影响边采边复基塘布局的4个方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两端逼近算法的边采边复基塘布局确定方法和流程,以安徽省淮南市某高潜水位煤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边采边复基塘布局确定方法简单有效,与传统复垦最终基塘布局相比耕地恢复率可以提高17.48%,更好地保护了当地珍贵的耕地资源,保障了粮食安全;与此同时在基塘比例一定的情况下,边采边复最终基塘布局能够节省约13.40%的外来充填土方费用,从而降低复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采边复 基塘布局 采煤 沉陷地 两端逼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煤矿开采沉陷预测与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石秀伟 李晶 +2 位作者 赵换新 王凤娇 张瑞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106,166,共5页
以山东平原矿区某新开发矿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概率积分法的MSPS软件对其首采区的开采沉陷情况进行了模拟开采预测;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图形显示功能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和三维立体显示;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沉陷情况进行... 以山东平原矿区某新开发矿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概率积分法的MSPS软件对其首采区的开采沉陷情况进行了模拟开采预测;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图形显示功能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和三维立体显示;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沉陷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开采沉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可为该新开发矿区的采煤塌陷的提前治理及压煤村庄的搬迁选址提供真实、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ARCGIS 概率积分法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评价在高潜水位矿区复垦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源 赵艳玲 +4 位作者 石秀伟 侯占东 张瑞娅 苗慧玲 王宇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68,共3页
为了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土地,为编制科学合理的采煤塌陷治理规划及复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对高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潜力评价进行了研究。以东部高潜水位平原某矿区为例,主要针对其塌陷易积水的特点,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其复垦为... 为了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土地,为编制科学合理的采煤塌陷治理规划及复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对高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潜力评价进行了研究。以东部高潜水位平原某矿区为例,主要针对其塌陷易积水的特点,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其复垦为耕地的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最终评价结果为适宜复垦为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 采煤塌陷地 模糊评价 复垦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潘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朱琦 肖武 +3 位作者 张瑞娅 张建勇 胡振琪 陈永春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76-79,共4页
以淮南潘集矿区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该区域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和未沉陷农田土壤样品,分析Pb、Cd、Cr、Zn、Cu、As、Hg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受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由此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煤矸石充填复... 以淮南潘集矿区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该区域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和未沉陷农田土壤样品,分析Pb、Cd、Cr、Zn、Cu、As、Hg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受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由此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与未沉陷农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复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重金属指标也不存在显著差异;7种重金属含量间无显著正相关关系,推测无明显同源性;研究区域内普遍存在Zn、Cr复合污染现象,单因子污染指数Zn>Cr>Cd>As>Cu>Pb>Hg,综合污染程度介于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之间;潘集矿区复垦土地和未沉陷农田土壤中全部7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小于4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充填复垦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燃煤矸石山温度场构建及四维显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史亚立 张瑞娅 +3 位作者 丁晴 苏伟 陈雯 李晶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4-147,共4页
表面温度监测是寻找自燃煤矸石山着火点位置并对其针对性治理的基础。本文创建了红外成像仪结合全站仪对自燃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场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使用三角形内插原理对数据处理,完成了温度场的构建并且进行精度验证,证明了此方法可行... 表面温度监测是寻找自燃煤矸石山着火点位置并对其针对性治理的基础。本文创建了红外成像仪结合全站仪对自燃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场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使用三角形内插原理对数据处理,完成了温度场的构建并且进行精度验证,证明了此方法可行性。运用Matlab的Griddata函数对温度场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contour函数绘制等温线,分析出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变化走向;利用surf函数将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场四维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仪 全站仪 三角形内插 煤矿石 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石秀伟 程琳琳 +1 位作者 张瑞娅 王宇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6,共3页
在对被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采煤塌陷状况、地表水系、地质构造及区位条件等影响因子,建立了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利用GIS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 在对被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采煤塌陷状况、地表水系、地质构造及区位条件等影响因子,建立了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利用GIS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划分出了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基本农田因子的情况下,研究区内的宜建土地面积为59.12km2,占研究区面积的57.4%,不仅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可为压煤村庄搬迁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采煤塌陷 建设适宜性评价 村庄搬迁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炭对露天矿表土替代材料改良效果初报 被引量:6
10
作者 纪妍 位蓓蕾 +3 位作者 杨洁 林杉 张瑞娅 胡振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1,146,共4页
利用草炭作为露天矿排土场表土的替代材料的改良剂,通过对苗期紫花苜蓿生理性能的响应研究草炭的改良效果。以紫花苜蓿为供试作物,采用矿区的深层土作为表土替代材料进行盆栽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草炭按照0、10、30、50 g/kg的干... 利用草炭作为露天矿排土场表土的替代材料的改良剂,通过对苗期紫花苜蓿生理性能的响应研究草炭的改良效果。以紫花苜蓿为供试作物,采用矿区的深层土作为表土替代材料进行盆栽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草炭按照0、10、30、50 g/kg的干土进行配比,同时以当地的表土作为对照,测定了苗期紫花苜蓿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草炭对苗期紫花苜蓿的叶面积、株高、根长、生物量、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和细胞膜透性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当草炭添加量为50 g/kg时,草炭对提高苗期紫花苜蓿的生理和抗逆性能最为明显,对表土替代材料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复垦 表土替代材料 草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工作面不同煤厚开采下边采边复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景平 胡振琪 +2 位作者 刘东文 袁冬竹 张瑞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5-149,共5页
我国井工煤矿开采导致了地面沉陷问题的出现,地面土地损伤严重,传统采煤沉陷地稳沉后再复垦的方式存在恢复土地率低、复垦周期长等问题。随着边采边复理论的提出,边采边复技术在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地的应用展现了一定的优越性。边采边复... 我国井工煤矿开采导致了地面沉陷问题的出现,地面土地损伤严重,传统采煤沉陷地稳沉后再复垦的方式存在恢复土地率低、复垦周期长等问题。随着边采边复理论的提出,边采边复技术在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地的应用展现了一定的优越性。边采边复技术要在沉陷过程中采取复垦措施,需要对其动态沉陷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而不同采厚下导致的地面沉陷过程及规律有所不同,因此对不同采厚下边采边复的模拟研究很有必要。文章采用室内模拟方法,以东滩煤矿单一工作面为模拟试验区,利用开采沉陷预计软件(MSPS)对不同采厚(2m,5m,8.65m,10m)在各开采阶段下的动态沉陷进行预计,基于该地面沉陷特征,设计了不同采厚下的边采边复复垦方案,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采厚 边采边复 开采沉陷 单一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集煤矿开采对地表水系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顺 张瑞娅 +2 位作者 肖武 陈慧玲 李星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87,共4页
选择淮南矿业丁集煤矿为例,预测了研究区自2014年到2035年的采煤沉陷情况,并将原始地形纳入到地表沉陷分析中,从而构建了两个时期的地表DEM。在此基础上利用Arc GIS软件的Hydrology功能模块,分别模拟分析了2014年和2035年的地表水系及... 选择淮南矿业丁集煤矿为例,预测了研究区自2014年到2035年的采煤沉陷情况,并将原始地形纳入到地表沉陷分析中,从而构建了两个时期的地表DEM。在此基础上利用Arc GIS软件的Hydrology功能模块,分别模拟分析了2014年和2035年的地表水系及其特征。通过对比发现:由于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地形变化,从而影响地表单元栅格的水流方向、各级别水系的水流总长度,主要地表水系条数减少,最长水系的长度缩短,其中一条水系的整体汇流方向甚至发生了反转,流域盆地更是发生了合并、扩张或缩小,进而改变了原有汇水空间格局。这些研究分析将为未来区域水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复垦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 地表水系 原始地形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台县煤粮复合区耕地演变预测及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景平 胡振琪 +2 位作者 袁冬竹 张瑞娅 许涛 《矿业科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25-433,共9页
以安徽省凤台县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GIS将耕地资源分布图、煤炭资源分布图及矿井建设图进行叠加,分析凤台县煤粮复合区特征。基于概率积分法基本原理,利用MSPS沉陷软件对凤台县内因采煤沉陷引起的耕地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进而预测... 以安徽省凤台县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GIS将耕地资源分布图、煤炭资源分布图及矿井建设图进行叠加,分析凤台县煤粮复合区特征。基于概率积分法基本原理,利用MSPS沉陷软件对凤台县内因采煤沉陷引起的耕地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进而预测耕地损毁导致的粮食减产量,并估算其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凤台县煤粮复合区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8.39%,占含煤区面积的77.25%,县域内井田面积占煤粮复合区面积的50.66%。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全县煤粮复合区内的耕地面积将不断减少,耕地受损程度将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产量、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据预测,到闭矿时损毁耕地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68%,采煤损毁耕地导致粮食减产量达13.48万吨,农业经济损失达3.04亿元,将造成大量农民无地可种,从而引发社会矛盾。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粮复合区 耕地演变预测 粮食减产量 农业经济损失 概率积分法 采煤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