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产紫杉醇的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分类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田仁鹏 杨桥 +3 位作者 周国玲 谈静泉 张珞珍 方呈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1-545,共5页
从生长在湖北的南方红豆杉树皮中韧皮部分离出一批内生真菌,从中获得一株能产紫杉醇的菌株TPF6。对其形态特征的研究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bilog)结果表明,菌株TPF6与链格孢属有很大的相似性;与18SrDNA分析比对表明,菌株TPF6属... 从生长在湖北的南方红豆杉树皮中韧皮部分离出一批内生真菌,从中获得一株能产紫杉醇的菌株TPF6。对其形态特征的研究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bilog)结果表明,菌株TPF6与链格孢属有很大的相似性;与18SrDNA分析比对表明,菌株TPF6属于链格孢属,并与链格孢属其他种共享95%~99%的保守序列,其中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18SrDNA的保守度高达99%;全细胞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18:2CIS9、12/18:0a为TPF6的主要脂肪酸组分,该菌株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相似度最高,SIM值为59.8%。根据分类学研究结果,菌株TPF6属于半知菌门链格孢属,定名为交链格孢(A.a/ternata)。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结果表明,菌株TPF6发酵液中紫杉醇含量为84.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交链格孢 18S rDNA分析 脂肪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RT-PCR的杉树类植物中总RNA提取的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菁芳 黄劭毅 +2 位作者 田仁鹏 张珞珍 方呈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6期551-556,共6页
杉树类植物含大量的多糖、多酚类物质,这使得此植物的总RNA提取较困难。研究通过比较几种有代表性的提取植物总RNA的方法,建立了一种酸酚法和PEG8000沉淀法相结合的改良的CTAB法。此方法操作简单,使用的试剂均为常规试剂,成本低,能够有... 杉树类植物含大量的多糖、多酚类物质,这使得此植物的总RNA提取较困难。研究通过比较几种有代表性的提取植物总RNA的方法,建立了一种酸酚法和PEG8000沉淀法相结合的改良的CTAB法。此方法操作简单,使用的试剂均为常规试剂,成本低,能够有效去除植物组织中多糖和多酚类等次生物质,从而得到高质量的RNA。使用这种改良的方法制备的总RNA产物对P450基因成功地进行了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证明此方法是一种适用于RT-PCR的杉树类植物组织中总RNA提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树类植物 RNA提取 次生物质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辐射奇球菌抗辐射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桥 张俊祥 +3 位作者 朱石桥 范成鹏 张珞珍 方呈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467,共3页
本研究分析了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色素物质。紫外照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紫外辐射能力。紫外扫描、高压液相测定和显色反应表明这种抗辐射物质含有萜类双键,主要吸收峰在310nm处,保留... 本研究分析了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色素物质。紫外照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紫外辐射能力。紫外扫描、高压液相测定和显色反应表明这种抗辐射物质含有萜类双键,主要吸收峰在310nm处,保留时间为4.632min,其含量占总量的53.04%,初步确定这种色素物质为类胡萝卜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辐射奇球菌 紫外辐射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胞杆菌模式菌株细胞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邝玉斌 方呈祥 +3 位作者 张珞珍 郭爱玲 岳莹玉 陶天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70-273,共4页
通过气相色谱对 1 0个芽胞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 ,经 UPGMA,NTSYS- Pc系统聚类分析绘制的树状图谱可以清楚地将 4个属的菌株分成4个不同的类群 ,而且同一类群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 ,控制芽... 通过气相色谱对 1 0个芽胞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 ,经 UPGMA,NTSYS- Pc系统聚类分析绘制的树状图谱可以清楚地将 4个属的菌株分成4个不同的类群 ,而且同一类群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 ,控制芽胞杆菌的培养条件及生长状态 ,同样有效地使脂肪酸组分成为芽胞杆菌化学分类的重要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芽胞杆菌 模式菌株 脂肪酸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胞杆菌全细胞热裂解气相色谱聚类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郭爱玲 方呈祥 +3 位作者 张珞珍 卢永志 陶天申 邝玉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0-33,共4页
通过热裂解气相色谱对14 个芽胞杆菌模式菌株全细胞进行分析, 确定芽胞杆菌不同属间特征性谱峰;利用STATISTICA 系统对热裂解气相色谱图中30 个主要谱峰进行聚类分析, 绘制出的树状谱清楚地表明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热裂解 气相色谱 芽胞杆菌 模式菌株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对λ噬菌体紫外诱导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素华 方呈祥 +3 位作者 朱石桥 彭方 张珞珍 范成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3-386,共4页
本文通过研究抗坏血酸对紫外诱导λ噬菌体的影响 ,从自由基角度探讨了λ噬菌体紫外诱导过程的机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可有效抑制紫外对λ噬菌体的诱导 ,抑制效果具有明显的量效性。抗坏血酸浓度为 31 .8μmol/L时 ,抑制率高达 98%。细... 本文通过研究抗坏血酸对紫外诱导λ噬菌体的影响 ,从自由基角度探讨了λ噬菌体紫外诱导过程的机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可有效抑制紫外对λ噬菌体的诱导 ,抑制效果具有明显的量效性。抗坏血酸浓度为 31 .8μmol/L时 ,抑制率高达 98%。细胞密度影响试验表明细胞密度为 4× 1 0 8cells/m L时 ,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最高。随着细胞密度的逐渐增加或减少 ,噬菌斑形成单位数均呈下降趋势。利用电子自旋共振及自旋捕捉技术 ,检测到紫外诱导过程中的自由基信号 ,其强弱与细胞密度密切相关 ,1 0 8cells/m L时自由基的信号明显强于 1 0 10 cells/m L。抗坏血酸的加入可消除所产生的自由基信号。由此可得出结论 :λ噬菌体的诱导裂解与自由基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Λ噬菌体 紫外诱导 自由基 裂解 溶原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走马楼东吴竹简蚀斑微生物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曾维政 陈锐 +10 位作者 宋少华 方北松 谈静泉 唐雅丽 罗雪松 汪杨 张珞珍 辛晓红 汪力工 金平 方呈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0-56,共7页
竹简为我国古代早期文字记录的一种重要载体。湖南长沙竹简博物馆珍藏了一大批走马楼出土的三国时期东吴竹简,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吴简为材料,从竹简中分离微生物,获得10株细菌纯培养,并对这些分离菌株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根据... 竹简为我国古代早期文字记录的一种重要载体。湖南长沙竹简博物馆珍藏了一大批走马楼出土的三国时期东吴竹简,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吴简为材料,从竹简中分离微生物,获得10株细菌纯培养,并对这些分离菌株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根据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脂肪酸组份的测定以及部份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10个菌株划归为4个属。这些菌株可作为进一步探讨竹制品文物的微生物腐蚀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马楼东吴竹简分离与鉴定全细胞脂肪酸组份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模式菌株细胞极性脂组分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爱玲 方呈祥 +3 位作者 邝玉斌 陶天申 岳莹玉 张珞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通过双相薄层层析对 1 4株芽孢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极性脂组分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大多数芽孢杆菌含有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和含糖的磷酸类脂 ,获得的极性脂图谱分成 5种不同的类型 ,不同属的芽孢杆菌其细胞极性脂的类型不同 ,而同一... 通过双相薄层层析对 1 4株芽孢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极性脂组分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大多数芽孢杆菌含有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和含糖的磷酸类脂 ,获得的极性脂图谱分成 5种不同的类型 ,不同属的芽孢杆菌其细胞极性脂的类型不同 ,而同一属中不同的种 ,其极性脂图谱略有差异。实验结果一方面表明极性脂可以作为芽孢杆菌化学分类的重要指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层析 芽孢杆菌 模式菌株 极性脂 组分分析 细胞 化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粒在大肠杆菌宿主细胞中的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海燕 方呈祥 +1 位作者 张珞珍 陶天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0-193,197,共5页
对几种不同的质粒在相同宿主中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压力下,4种不同的质粒在大肠杆菌宿主细胞中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pUCG418最稳定,该质粒失去的速率仅为0.5%;pEMBLYe23R次之;pUC9很不稳定,在群体细胞... 对几种不同的质粒在相同宿主中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压力下,4种不同的质粒在大肠杆菌宿主细胞中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pUCG418最稳定,该质粒失去的速率仅为0.5%;pEMBLYe23R次之;pUC9很不稳定,在群体细胞中,无质粒细胞高达65.8%;而质粒pG418最不稳定,当细胞增殖到29代时,细胞丢失该质粒的比例高达100%.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这几种质粒的不稳定为分离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大肠杆菌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产生菌──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的液氮保藏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呈祥 张珞珍 +5 位作者 岳莹玉 陶天申 段乃先 徐春华 徐文 郑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21,共4页
以甘油作保护剂,用程序控制降温仪控制降温速率,对谷氨酸产生菌短杆菌(Bre-vibacteriumsp.)F9114衍生菌株进行液氮保藏。分别取保藏3~5个月的菌种进行形态观察,未见明显改变。经液氮保藏的菌种和按常规... 以甘油作保护剂,用程序控制降温仪控制降温速率,对谷氨酸产生菌短杆菌(Bre-vibacteriumsp.)F9114衍生菌株进行液氮保藏。分别取保藏3~5个月的菌种进行形态观察,未见明显改变。经液氮保藏的菌种和按常规分纯的菌种进行发酵生产的比较,结果表明液氮保藏的菌种较常规的菌种发酵周期短1.47%,产酸水平和转化率分别高2%和3.9%。由于液氮保藏能使菌种的主要特性稳定,不需再次分纯,保证随时提供优良菌种用于发酵生产。同时,这种方法避免了因传代过多菌种退化之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生产菌 短杆菌 程控降温 液氮保藏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