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e-HMS介孔材料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态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珍容 张世英 +2 位作者 万隆 魏坤 李云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6-780,共5页
为了制备新型负载型Pd催化剂,采用合成后组装法和浸渍法室温合成了Pd/Ce-HMS介孔材料,产物用XRD、N2吸附、FTIR及XPS谱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Pd引入后六方介孔结构仍保持完好。产物的BET表面积为742.9m2.g-1,孔容0.803cm3.g-1,... 为了制备新型负载型Pd催化剂,采用合成后组装法和浸渍法室温合成了Pd/Ce-HMS介孔材料,产物用XRD、N2吸附、FTIR及XPS谱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Pd引入后六方介孔结构仍保持完好。产物的BET表面积为742.9m2.g-1,孔容0.803cm3.g-1,表面Pd、Ce物种主要以PdO2和CeO2形式存在。研究表明,Ce前驱体通过与孔表面富集的Si—OH基团作用而嵌入骨架或键合于孔表面,Pd担载时由于模板剂仍留在孔道中,因而没有造成孔道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介孔氧化硅 合成后组装 浸渍 表面化学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介孔纳米材料主-客体组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珍容 魏坤 +1 位作者 张世英 唐绍裘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4-26,共3页
本文论述了以MCM-41和HMS为代表的有序介孔纳米材料的主-客体自组装体系以及它们在化学催化、环境保护、光学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主-客体组装有序介孔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有序介孔材料 主—客体 自组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Al_2O_3/SiO_2超微孔材料的结构及表面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珍容 万隆 +2 位作者 张世英 石棋 魏坤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4,共4页
采用原位掺入法合成出CeO2-Al2O3/SiO2超微孔材料,并采用XRD、N2吸附、TG-DSC和FT-IR等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物性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在2θ为2.90处出现特征衍射峰,其d100值为3.05nm;样品经沸水处理48h后孔结构仍保持完好。低... 采用原位掺入法合成出CeO2-Al2O3/SiO2超微孔材料,并采用XRD、N2吸附、TG-DSC和FT-IR等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物性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在2θ为2.90处出现特征衍射峰,其d100值为3.05nm;样品经沸水处理48h后孔结构仍保持完好。低温N2吸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Ⅰ型,BET比表面积为635.6m2/g。在493.9K,730.6K和829K左右出现的放热峰分别是由模板剂分解,Ce3+发生氧化反应及Al2O3的相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孔 表面特性 水热稳定性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立方介孔SiO_2薄膜诱导沉积碳磷灰石层
4
作者 张珍容 姚异渊 +2 位作者 罗凯 万隆 刘宣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5-731,共7页
采用浸渍-提拉法在预处理纯钛表面制备立方介孔Si O2薄膜,通过评价体外诱导类骨碳磷灰石层形成能力研究其生物活性。利用小角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N2吸附、电镜和能谱等测试技术对模板剂去除前后、模拟体液浸泡前后介孔薄膜... 采用浸渍-提拉法在预处理纯钛表面制备立方介孔Si O2薄膜,通过评价体外诱导类骨碳磷灰石层形成能力研究其生物活性。利用小角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N2吸附、电镜和能谱等测试技术对模板剂去除前后、模拟体液浸泡前后介孔薄膜结构、组成与形貌进行了研究;利用固体表面Zeta电位仪研究薄膜表面荷电性质。结果表明,介孔薄膜具有三维立方介孔结构,在模拟体液(1.5SBF)中浸泡14 d即能诱导碳磷灰石层在其表面沉积,显示出良好的生物活性。介孔薄膜独特的孔道结构以及孔表面Si-OH在体液中呈负电性对其生物活性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立方相 介孔SiO2薄膜 浸渍-提拉 碳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Al_2O_3/SiO_2微孔材料的结构及表面特性
5
作者 张珍容 万隆 +2 位作者 魏坤 石棋 唐绍裘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64-168,共5页
以十二胺(DDA)为模板剂,采用原位掺入法制备了CeO2-Al2O3/SiO2微孔材料,并采用XRD、TEM、N2吸附,TG-DSC等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物性表征,考察了样品在沸水中的水热稳定性。XRD表明,在2θ为2.90处存在一个特征衍射峰,对应的d100值... 以十二胺(DDA)为模板剂,采用原位掺入法制备了CeO2-Al2O3/SiO2微孔材料,并采用XRD、TEM、N2吸附,TG-DSC等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物性表征,考察了样品在沸水中的水热稳定性。XRD表明,在2θ为2.90处存在一个特征衍射峰,对应的d100值为3.05nm,Ce、Al的掺入引起SiO2骨架结构有序性降低;合成样品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经沸水处理48h后仍能保持孔结构。由TEM图可见颗粒成球形。N2吸附分析表明,N2吸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Ⅰ型,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为635.6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 表面特性 水热稳定性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有序SiO_2介孔薄膜的制备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世英 张珍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1,166,共5页
有序介孔薄膜材料在催化、吸附与分离、化学传感器、发光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孔道定向性角度综述了高度有序SiO2介孔薄膜制备和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介孔薄膜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有序SiO2 介孔薄膜 孔道定向 制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介孔S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7
作者 肖文 万隆 +3 位作者 张珍容 胡伟达 王志起 翟浩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5,共4页
以表面构筑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金属钛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浸渍-提拉技术涂覆介孔SiO2薄膜,构建了TiO2纳米管/介孔SiO2复合膜。利用SAXRD、FTIR、HRTEM和FESEM等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微观形貌。研究表明,在高度有序、规整排列的TiO2... 以表面构筑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金属钛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浸渍-提拉技术涂覆介孔SiO2薄膜,构建了TiO2纳米管/介孔SiO2复合膜。利用SAXRD、FTIR、HRTEM和FESEM等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微观形貌。研究表明,在高度有序、规整排列的TiO2纳米管阵列基底上,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浸渍-提拉技术涂覆有六方相介孔SiO2薄膜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有序介孔SiO2薄膜 溶胶-凝胶 浸渍-提拉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