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久式光纤监测技术在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回注井的应用
1
作者 邓成辉 曹波波 +2 位作者 党黎锋 宣涛 张玺亮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8-70,61,共4页
近期南海东部海域恩平油田我国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回注井正式投产,采油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被烘干压缩后回注至储层进行封存。为确保注入期间的安全性需要实时掌握注入参数判断井下情况,采用永久式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实现了全井筒温... 近期南海东部海域恩平油田我国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回注井正式投产,采油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被烘干压缩后回注至储层进行封存。为确保注入期间的安全性需要实时掌握注入参数判断井下情况,采用永久式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实现了全井筒温度剖面及井底压力的实时动态监测。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剖面与地层梯度测试温度剖面误差0.1%,光纤压力计监测结果与注入压力、地层压力误差0.05%,根据光纤数据监测的分布解释结果可反演二氧化碳回注剖面,从而指导注气参数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回注 永久式光纤 井筒完整性 管外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地面监测和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玺亮 党瑞荣 马认琦 《石油机械》 2015年第5期6-8,共3页
地面监测和控制系统是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指挥中心。针对偏心位移控制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论述了TMCS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流程、系统设计及现场试验情况。TMCS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旋转导向系统液压、机械、... 地面监测和控制系统是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指挥中心。针对偏心位移控制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论述了TMCS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流程、系统设计及现场试验情况。TMCS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旋转导向系统液压、机械、通信及供电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主要由主控制器MCU、压力负脉冲接收解码模块、工具面角及井斜测量模块、井下导向机构信号采集模块及CAN总线数据通信模块构成,系统使用CAN总线技术进行数据通信及测试接口管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TMCS系统可以较好地进行信息测量、采集及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 钻井工具 地面监测 控制系统 CAN总线 压力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石油仪器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玺亮 马认琦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7年第4期45-47,共3页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是采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电能和信号从井下石油仪器的旋转件传送到非旋转件、测量井下石油仪器状态参数及准确控制导向机构姿态调整。针对电能和信号在井下有线、无线传输等技术缺点,着重研究了适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是采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电能和信号从井下石油仪器的旋转件传送到非旋转件、测量井下石油仪器状态参数及准确控制导向机构姿态调整。针对电能和信号在井下有线、无线传输等技术缺点,着重研究了适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完成耦合器的结构设计和系统电路开发。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井下功率变换和数据通讯传统方法的束缚,降低了故障率,为井下非接触的、长时间的、稳定的供电和通讯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件 非接触 电能和信号传输 旋转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压力接收装置的电路设计应用
4
作者 张玺亮 马认琦 +1 位作者 李汉兴 陈红新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井下压力接收装置是为研究钻井液负脉冲在下传过程中衰减和抗干扰能力的一种装置,分析了装置的电路设计,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和元器件的选择,并针对脉冲信号干扰影响性较大的井深、信号传递方式、泵压、脉冲信号的振幅等主要因素,进行了... 井下压力接收装置是为研究钻井液负脉冲在下传过程中衰减和抗干扰能力的一种装置,分析了装置的电路设计,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和元器件的选择,并针对脉冲信号干扰影响性较大的井深、信号传递方式、泵压、脉冲信号的振幅等主要因素,进行了钻井循环作业下的井下试验压力数据采集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信号 信号下传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驱动式井下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认琦 陈建兵 张玺亮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0,9,共4页
文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管道机器人的技术特点,分析了管道机器人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面对井下复杂作业环境的局限性。介绍了国外几种石油管道机器人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液压驱动式井下机器人的设计思路,着重描述了其动力总成和井下... 文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管道机器人的技术特点,分析了管道机器人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面对井下复杂作业环境的局限性。介绍了国外几种石油管道机器人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液压驱动式井下机器人的设计思路,着重描述了其动力总成和井下电控总成的设计过程。通过研究,能够满足海上油田开发对大牵引力、高爬行速度及具有超强越障能力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液压驱动 大牵引力 井下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轮式水平井牵引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超群 刘晨阳 +2 位作者 刘明尧 张凤辉 张玺亮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1期63-67,共5页
针对水平井作业工具输送困难的问题,设计了基于螺旋驱动原理的牵引机器人。提出了一种平行四边形支撑杆机构,采用丝杠螺母调节机构和弹簧柔性支撑来适应管径变化。对扶正机构轮与管壁的正压力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机器人的牵引力模型。应用... 针对水平井作业工具输送困难的问题,设计了基于螺旋驱动原理的牵引机器人。提出了一种平行四边形支撑杆机构,采用丝杠螺母调节机构和弹簧柔性支撑来适应管径变化。对扶正机构轮与管壁的正压力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机器人的牵引力模型。应用Pro/E和ADAMS软件建立牵引机器人的虚拟样机,对驱动轮的正压力和牵引力进行仿真分析,搭建了管道试验环境进行机器人牵引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在内径125 mm的管道中平稳行进,最大牵引力能达到5 400 N。研究结果对于设计较大牵引力的水平井推进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驱动 水平井 牵引机器人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牵引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马认琦 张玺亮 +1 位作者 史红娟 张凤辉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5年第4期8-10,共3页
井下牵引器能够在深井、超深井、大斜度井以及大位移水平井中输送测井仪器或井下工具到井下需求的位置,并为其提供电能与通讯。文章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井下牵引器国内外主流产品的结构特点、技术指标以及应用情况;并结合目前钻完井工... 井下牵引器能够在深井、超深井、大斜度井以及大位移水平井中输送测井仪器或井下工具到井下需求的位置,并为其提供电能与通讯。文章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井下牵引器国内外主流产品的结构特点、技术指标以及应用情况;并结合目前钻完井工艺技术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具有大尺寸、大牵引力、高速度、越障及自动解卡能力的井下牵引器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井下工具 输送 井下牵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S的注水井吸水剖面解释方法
8
作者 张玺亮 李昂 +3 位作者 吴杰 王利军 左凯 张志虎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37-547,共11页
针对注水井分层注水量诊断技术难题,提出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DTS)的注水井吸水剖面解释方法。建立考虑微量热效应的注水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模拟分析注水量、注水时间、储层导热系数等7个因素对温... 针对注水井分层注水量诊断技术难题,提出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DTS)的注水井吸水剖面解释方法。建立考虑微量热效应的注水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模拟分析注水量、注水时间、储层导热系数等7个因素对温度剖面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模拟分析,确定不同因素对注水井温度剖面的影响程度从强到弱分别为注入水温度、注水时间、注水量、井筒半径、储层导热系数、井筒倾斜角度、注水层渗透率,明确影响注水井温度剖面的主控因素为注入水温度、注水时间和注入量。采用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算法建立注水井DTS数据反演模型,对一口注水井现场实测DTS数据进行反演,获得较为准确的吸水剖面,单层最大吸水量误差百分比14.25%,平均误差11.09%,验证该反演方法的可靠性。通过DTS数据反演可以实现注水井吸水剖面定量解释,为注水效果评价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剖面 DTS 反演模型 注水井 SA算法 温度剖面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钻柱扭摆导向钻井的理论建模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丁恒 易先中 +4 位作者 周元华 马苏南 陈志湘 张玺亮 王利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6,共10页
在滑动导向钻井中,钻柱的扭摆可以将钻井过程中井眼与钻柱的静摩擦改为滑动摩擦,可有效减少钻探摩阻,并缓解滑动钻井中普遍存在的“托压”情况。基于滑动钻井技术,分区域构建了钻柱扭摆运动控制方程,通过理论模型研究扭摆角度(100°... 在滑动导向钻井中,钻柱的扭摆可以将钻井过程中井眼与钻柱的静摩擦改为滑动摩擦,可有效减少钻探摩阻,并缓解滑动钻井中普遍存在的“托压”情况。基于滑动钻井技术,分区域构建了钻柱扭摆运动控制方程,通过理论模型研究扭摆角度(100°~600°)和扭摆速度(20~80 r/min)对扭摆深度、钻压及工具面变化的影响,并利用钻柱扭摆试验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扭摆角度、扭摆速度的增加,扭摆深度不断增加,钻压趋于平稳,扭摆减阻效果更好;过度增加扭摆角度、扭摆速度会造成工具面波动,影响钻井效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工具面平稳度高符合率达到96%,防“托压”效果明显,能够满足现场作业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钻柱扭摆导向钻井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钻柱 扭摆导向钻井 导向控制模型 扭摆角度 扭摆速度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油管电驱切割装置设计与应用
10
作者 张玺亮 郝宙正 +3 位作者 黄毓祥 左凯 张云弛 张凤辉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针对海上油气田油管切割作业受井斜限制,且割断后不易判断的难题,研制了一种油管电驱切割装置。该装置包括地面控制系统和井下切割仪器串两部分,配备电驱马达和支撑锚定,可在油管内任意位置切割管柱,并通过数值模拟对锚定机构进行了强... 针对海上油气田油管切割作业受井斜限制,且割断后不易判断的难题,研制了一种油管电驱切割装置。该装置包括地面控制系统和井下切割仪器串两部分,配备电驱马达和支撑锚定,可在油管内任意位置切割管柱,并通过数值模拟对锚定机构进行了强度校核。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井下油管电驱切割装置锚定可靠、切削铁屑为碎末,断面整齐;地面控制系统界面数据可视、易于判断是否完全切割。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3口井油管切割作业,各项指标及性能良好,切割成功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切割 切割控制 锚定机构 切割刀头 监测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GZ97型万米超深井钻机死绳固定器研制与安全性研究
11
作者 秦赛博 易先中 +3 位作者 蔡星星 张徐文 王利军 张玺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2,共7页
针对死绳固定器绳轮强度、安全裕度不足和结构失稳等安全问题,根据JZG97型万米超深井钻机死绳固定器绳轮受力及结构特点,提出采用增加腹板的方法来解决死绳固定器绳轮存在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腹板绳轮的结构力学性... 针对死绳固定器绳轮强度、安全裕度不足和结构失稳等安全问题,根据JZG97型万米超深井钻机死绳固定器绳轮受力及结构特点,提出采用增加腹板的方法来解决死绳固定器绳轮存在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腹板绳轮的结构力学性能,三腹板绳轮的强度、安全裕度均满足钻井作业时的安全要求,确定采用三腹板绳轮。实物测试试验中,三腹板绳轮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2.95%,综合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线性屈曲分析表明,最大死绳拉力作用下的三腹板绳轮临界屈曲载荷为绳轮实际受载的48.8倍,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研究表明,三腹板绳轮可以解决死绳固定器绳轮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万米超深井钻机结构设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绳固定器绳轮 万米深井钻机 腹板 绳轮增强设计 试验测试 安全性 线性屈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钻井用铁钻工机械臂的工作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秦赛博 易先中 +4 位作者 张徐文 蔡星星 陈志湘 王利军 张玺亮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82,共9页
随着石油勘探开采逐渐由陆地转向海洋,浅海转向深海、超深海,常规的陆地铁钻工已无法在深水海洋平台直接应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海底钻井系统配套的铁钻工机械臂结构,运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铁钻工机械臂结构的强度、疲劳强度... 随着石油勘探开采逐渐由陆地转向海洋,浅海转向深海、超深海,常规的陆地铁钻工已无法在深水海洋平台直接应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海底钻井系统配套的铁钻工机械臂结构,运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铁钻工机械臂结构的强度、疲劳强度、刚度、稳定性、抗振性展开安全性分析。研究表明:海底钻井用铁钻工机械臂结构在危险姿态(伸出1.8 m)时的最大von Mises应力为195.45 MPa(小于许用应力[σ]=320 MPa),疲劳强度安全系数n=4.63(大于许用安全系数[n]=2.0);危险姿态下机械臂结构的总弯曲刚度,x、y和z轴方向上的弯曲刚度分别为1.11×10^(10)、1.62×10^(12)、2.43×10^(13)、7.34×10^(10)N·m^(2),符合机械臂结构的刚度要求;机械臂结构的屈曲临界载荷Pcr=915.80 kN,为实际受载的45.79倍,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随机振动激励作用下机械臂结构有68.23%的概率最大von Mises应力不超过179.77 MPa,满足材料强度安全要求。研究结果验证了新型海底钻井用铁钻工机械臂的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可为海底钻井用铁钻工机械臂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钻井 铁钻工机械臂 危险姿态 结构强度 疲劳强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液控智能采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薛德栋 张凤辉 +3 位作者 王立苹 杨万有 张玺亮 晁圣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1,共6页
海上油田开发以水平井大斜度井居多,开发井层数多,层间矛盾大。针对目前开发方式无法实现对油层进行精细开采的现状,提出了海上油田液控智能采油工艺技术。该工艺利用八挡位井下液压滑套配合液压解码器可以实现多层的精细开采,同时设计... 海上油田开发以水平井大斜度井居多,开发井层数多,层间矛盾大。针对目前开发方式无法实现对油层进行精细开采的现状,提出了海上油田液控智能采油工艺技术。该工艺利用八挡位井下液压滑套配合液压解码器可以实现多层的精细开采,同时设计的水嘴结构可以实现多层流量精细的调节与大产液量的调节。井下液压解码器利用排列组合的原理,在降低管线数量的同时,实现了井下层位的选择与高压控制液引导,并通过计算管线摩阻,为现场管线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试验结果表明:油嘴结构可以实现0~800 m 3/d的精细调节;井下液压滑套换向功能可靠,换向压力稳定在2 MPa左右,可实现0~2800 m 3/d的产量调节。该工艺不受水深和井斜等限制,最多实现了6层井的精细开采,提高了作业效率,可为海上油田精细化开采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也可为深水油田的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智能完井 智能采油 八挡位液控阀 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电控液驱分层注采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薛德栋 杨万有 +3 位作者 张凤辉 邹信波 熊书权 张玺亮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1,共6页
为保障精细分层开采工艺可靠性及实现井下参数的测试,根据电控设备快速、集成化及液压设备稳定性好、扭矩大的特点,开发了一种电控液驱分层注采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控制系统、电控解码监测装置与液压驱动多级滑套等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为保障精细分层开采工艺可靠性及实现井下参数的测试,根据电控设备快速、集成化及液压设备稳定性好、扭矩大的特点,开发了一种电控液驱分层注采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控制系统、电控解码监测装置与液压驱动多级滑套等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技术特点,进行了电控液驱分层注采现场选井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实现了井下大于6层注采层位快速、可靠的控制及参数监测;电控解码监测装置解码响应时间由纯液控的5 min降至毫秒级,单层液控滑套的调整时间由20 min缩短至1 min以内;设计的液压驱动多级滑套采用旋转换挡形式,可以实现8个开度的精细调节,配注量最大误差为5%。研究结论可以为油藏开发决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液驱 电控解码 液控滑套 分层注采 参数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在河涌混凝土工程中的运用
15
作者 张玺亮 《广东水利水电》 2002年第A02期55-56,共2页
通过实际工程的试验对比 。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混凝土工程 外加剂 试验 河涌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完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瑞丰 刘传刚 +3 位作者 张亮 刘景超 张玺亮 杨建义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16期65-68,共4页
智能完井技术是智能油田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井下数据监测、数据分析解释、生产动态优化计算及远程井下流体控制最终实现闭环式的油井生产智能化管理,在提高采收率及降低油气井后期生产调控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国... 智能完井技术是智能油田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井下数据监测、数据分析解释、生产动态优化计算及远程井下流体控制最终实现闭环式的油井生产智能化管理,在提高采收率及降低油气井后期生产调控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国外Well Dynamics和Baker Hughes公司在智能完井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内在智能完井技术方面的研究尚属初级阶段,未见标准智能完井技术在现场产业化推广应用相关报道。论文基于n+1直接液力式智能完井技术控制原理,提出了直控电测的智能完井系统方案,形成了一套适用9-5/8″套管井2层独立控制的智能完井关键工具产品,为海上油田的智能高效开发提供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完井技术 直接液力控制 电缆测量 地面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扣气密检测工艺及工具研制
17
作者 李清涛 黄毓祥 +2 位作者 陈杰 张玺亮 刘传刚 《石油矿场机械》 2019年第3期58-62,共5页
油气井存在油管刺漏、井口油套带压现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为保证气井、深水井等复杂井生产管柱在井下的安全,利用干式气密性检测方法与原理,进行了油管扣气密性检测工艺技术研究。验漏封隔器采取无卡瓦结构,双套密封结构... 油气井存在油管刺漏、井口油套带压现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为保证气井、深水井等复杂井生产管柱在井下的安全,利用干式气密性检测方法与原理,进行了油管扣气密性检测工艺技术研究。验漏封隔器采取无卡瓦结构,双套密封结构。该工艺及工具经地面功能性测试,以及中海油钻采试验井成功应用,证明工具的性能可靠,工艺可行,具备现场应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扣 气密性 检测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