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IPV用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模拟计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佳男
张玮皓
冯晓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为研究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与透明度的关系,该文分别采用转移矩阵和AMPS-1D模拟软件进行了计算,建立了两者的定量关系。建立1个兼顾透明度与效率的评价指标,评估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的性能。分析了氧化铟...
为研究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与透明度的关系,该文分别采用转移矩阵和AMPS-1D模拟软件进行了计算,建立了两者的定量关系。建立1个兼顾透明度与效率的评价指标,评估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的性能。分析了氧化铟锡(ITO)电极厚度对电池透明度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最优的非晶硅和微晶硅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分别为4.7%、4.6%,其可见光透明度分别为56%、49%,适当的ITO厚度可以使电池透明度提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
半透明电池
硅基薄膜电池
效率
透明度
转移矩阵
AMPS-1D
氧化铟锡
电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纳米粒子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坤鹏
陈佳男
+1 位作者
张玮皓
冯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在标准太阳光下模拟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上有序排列的Ag或Au纳米颗粒对电池的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金属颗粒的直径和粒子周期性间距等不同条件,光吸收的增强效应有规律地变化。结合AMPS-1D模...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在标准太阳光下模拟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上有序排列的Ag或Au纳米颗粒对电池的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金属颗粒的直径和粒子周期性间距等不同条件,光吸收的增强效应有规律地变化。结合AMPS-1D模拟软件对非晶硅电池的电学性能进行计算,在标准太阳光下,使用直径为200 nm、周期性间距为600 nm的Ag纳米粒子可以使非晶硅电池效率的提高幅度达到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有限时域差分
光吸收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阴极缓冲层对有机太阳能器件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彭晓晨
张玮皓
+1 位作者
张剑
冯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4,共4页
分别选用LiF、8羟基喹啉铝(Alq_3)和浴铜灵(BCP)作为阴极缓冲层,制备结构为氧化铟锡(ITO)/酞菁铜(CuPc)/富勒烯(C_(60))/阴极缓冲层/Al的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并研究有无缓冲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缓冲层后,器件的开路电...
分别选用LiF、8羟基喹啉铝(Alq_3)和浴铜灵(BCP)作为阴极缓冲层,制备结构为氧化铟锡(ITO)/酞菁铜(CuPc)/富勒烯(C_(60))/阴极缓冲层/Al的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并研究有无缓冲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缓冲层后,器件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密度及填充因子均有很大的提高。缓冲层的厚度对器件的性能影响很大,通过优化缓冲层厚度,以LiF、Alq_3和BCP为缓冲层的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相比没有缓冲层时分别提高了374%、362%和1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器件
阴极缓冲层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PV用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模拟计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佳男
张玮皓
冯晓东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文摘
为研究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与透明度的关系,该文分别采用转移矩阵和AMPS-1D模拟软件进行了计算,建立了两者的定量关系。建立1个兼顾透明度与效率的评价指标,评估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的性能。分析了氧化铟锡(ITO)电极厚度对电池透明度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最优的非晶硅和微晶硅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分别为4.7%、4.6%,其可见光透明度分别为56%、49%,适当的ITO厚度可以使电池透明度提高3%。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
半透明电池
硅基薄膜电池
效率
透明度
转移矩阵
AMPS-1D
氧化铟锡
电极厚度
Keywords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semitransparent cell
silicon thin film solar cell
efficiency
transparency
transfer matrix
AMPS-1D
indium tin oxide
electrode thickness
分类号
TM9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纳米粒子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坤鹏
陈佳男
张玮皓
冯晓东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文摘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在标准太阳光下模拟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上有序排列的Ag或Au纳米颗粒对电池的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金属颗粒的直径和粒子周期性间距等不同条件,光吸收的增强效应有规律地变化。结合AMPS-1D模拟软件对非晶硅电池的电学性能进行计算,在标准太阳光下,使用直径为200 nm、周期性间距为600 nm的Ag纳米粒子可以使非晶硅电池效率的提高幅度达到23.4%。
关键词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有限时域差分
光吸收增强
Keywords
amorphous silicon solar cells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light absorption enhancement
分类号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阴极缓冲层对有机太阳能器件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彭晓晨
张玮皓
张剑
冯晓东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4,共4页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文摘
分别选用LiF、8羟基喹啉铝(Alq_3)和浴铜灵(BCP)作为阴极缓冲层,制备结构为氧化铟锡(ITO)/酞菁铜(CuPc)/富勒烯(C_(60))/阴极缓冲层/Al的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并研究有无缓冲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缓冲层后,器件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密度及填充因子均有很大的提高。缓冲层的厚度对器件的性能影响很大,通过优化缓冲层厚度,以LiF、Alq_3和BCP为缓冲层的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相比没有缓冲层时分别提高了374%、362%和1086%。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器件
阴极缓冲层
能量转换效率
Keywords
organic photovohaic devices
cathode buffer layers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IPV用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模拟计算
陈佳男
张玮皓
冯晓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属纳米粒子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的理论模拟
王坤鹏
陈佳男
张玮皓
冯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阴极缓冲层对有机太阳能器件性能的影响
彭晓晨
张玮皓
张剑
冯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