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质岩隧道锚下穿隧道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
1
作者 陈芳平 张玉广 周科 《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为研究特大桥隧道锚的承载能力,文中基于原位试验相关岩土力学参数,通过FLAC^(3D)对澜沧江特大桥隧道锚施工和运营时与主线隧道相互作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缆力施加引起地表的最大位移约为0.35 mm,锚塞体的最大位移为0.97 mm;... 为研究特大桥隧道锚的承载能力,文中基于原位试验相关岩土力学参数,通过FLAC^(3D)对澜沧江特大桥隧道锚施工和运营时与主线隧道相互作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缆力施加引起地表的最大位移约为0.35 mm,锚塞体的最大位移为0.97 mm;缆力施加后,锚洞围岩和索鞍支座围岩的点安全度均有降低,而索鞍支座下方围岩的点安全度降低更明显;隧道锚施工后,主线隧道塑性区范围明显增大;缆力的施加引起主线隧道二衬的最大变位和最大主应力值均较低,对主线隧道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隧道锚 数值模拟 塑性变形区 拉格朗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高温压裂液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玉广 张浩 +4 位作者 王贤君 张宗雨 韩松 吕玲玲 郭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69,共5页
利用羟丙基瓜胶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复合增稠剂,引入具有延缓释放功能有机锆作为交联剂,开发新型超高温水基压裂液,并考察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引入复合增稠剂和具有延缓释放功能有机锆,能优化压裂液交联网络的结构;引入具有延缓释... 利用羟丙基瓜胶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复合增稠剂,引入具有延缓释放功能有机锆作为交联剂,开发新型超高温水基压裂液,并考察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引入复合增稠剂和具有延缓释放功能有机锆,能优化压裂液交联网络的结构;引入具有延缓释放功能有机锆使得压裂液在高温剪切过程中产生二次交联,从而极大提高压裂液的温黏性;在恒温200℃和剪切速率170 s-1条件下,连续剪切2 h以上,压裂液的剪切黏度大于80 mPa.s,可满足大庆油田4.7~5.0 km深层致密高温气藏增产改造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瓜胶 聚丙烯酰胺 缓释性交联剂 压裂液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瓜尔胶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玉广 肖丹凤 +2 位作者 张宗雨 张明慧 韩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8-121,共4页
针对低渗透储层压裂增产改造的需要,开发应用了一种新型羧甲基瓜尔胶压裂液。利用红外光谱、滴定和黏度等实验法表征了羧甲基瓜尔胶的结构、羧甲基的取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羧甲基瓜尔胶的水溶性以及羧甲基瓜尔胶压裂液的性能,... 针对低渗透储层压裂增产改造的需要,开发应用了一种新型羧甲基瓜尔胶压裂液。利用红外光谱、滴定和黏度等实验法表征了羧甲基瓜尔胶的结构、羧甲基的取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羧甲基瓜尔胶的水溶性以及羧甲基瓜尔胶压裂液的性能,并和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基团的引入导致瓜尔胶高分子链构象更加伸展,因此羧甲基瓜尔胶的水溶性更好,与羟丙基瓜尔胶相比较,水不溶物含量降低了一个数量级;羧甲基瓜尔胶的增稠效率更高,相同温度条件下羧甲基瓜尔胶压裂液增稠剂的含量比传统的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增稠剂含量降低一半以上,破胶后残渣含量降低了70%以上。在海拉尔油田低渗透储层现场应用44口井111层,施工成功率98.9%,平均单井初期Et产液5.61t,13产油2.72t,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瓜尔胶 残渣含量 流变性 低渗透储层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时间和泥饼改性剂对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玉广 李新宏 +3 位作者 高玉堂 刘霞 李天府 顾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建立了切合实际的固井二界面仿真实验系统和评价方法,包括仿地井筒制备、泥饼形成、样品养护和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测试。以取自油田的相关样品为基础,研究了养护时间和泥饼改性剂加量对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的影响。在38℃、75℃、90℃下... 建立了切合实际的固井二界面仿真实验系统和评价方法,包括仿地井筒制备、泥饼形成、样品养护和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测试。以取自油田的相关样品为基础,研究了养护时间和泥饼改性剂加量对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的影响。在38℃、75℃、90℃下,无论泥饼改性剂是2%或是3%,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均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从2 d到7 d增长较快,而从7 d到14 d增长趋于平缓,最大胶结强度达1.142 MPa。在上述不同温度、不同养护时间条件下,泥饼改性剂加量由0%增至3%,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逐渐增加。在3%泥饼改性剂加量、养护时间14 d的条件下低温养护下的二界面胶结强度高于高温养护下的强度。论述了泥饼改性剂和凝饼形成剂的联合作用所产生的胶凝效应和微骨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二界面 胶结强度 钻井液 泥饼仿地成凝饼(MTA) 泥饼改性剂 凝饼形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层水平井缝间干扰因素及干扰界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广 杨东 +3 位作者 唐鹏飞 张浩 顾明勇 李东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0-244,共5页
多缝压裂所造的裂缝虽起增产作用,但缝间干扰现象更明显,而且各参数的相互干扰很难全面分析确定.建立压裂裂缝数值模型模拟确定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影响裂缝干扰的主次因素,确定不同储层条件下的干扰界限.研究认为:在其他参数一定时,... 多缝压裂所造的裂缝虽起增产作用,但缝间干扰现象更明显,而且各参数的相互干扰很难全面分析确定.建立压裂裂缝数值模型模拟确定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影响裂缝干扰的主次因素,确定不同储层条件下的干扰界限.研究认为:在其他参数一定时,缝间干扰随原油流度和压力系数的增加而增加;裂缝长度对缝间干扰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研究成果对水平井压裂裂缝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致密油藏 缝间干扰 影响因素 水平井 压裂参数优化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应力敏感储层的试油压差优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玉广 韩松 +2 位作者 陈勉 王新海 赵海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7,共5页
对于疏松应力敏感储层,试油压差的优选需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在所选压差下生产时出砂量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二是在出砂量处在允许范围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排液速度。采用岩石力学方法建立了出砂量和压差的关系以及排液速度和压差的关系。... 对于疏松应力敏感储层,试油压差的优选需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在所选压差下生产时出砂量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二是在出砂量处在允许范围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排液速度。采用岩石力学方法建立了出砂量和压差的关系以及排液速度和压差的关系。研究表明,生产压差小于出砂临界压差时,地层不出砂;当生产压差超过出砂临界压差,地层开始稳定出砂;随着生产压差的进一步增大,引起地层大量出砂。产液量随生产压差的增大并不是单调增大的,而是存在一个拐点,此时排液速度达到最大。根据出砂量与生产压差的关系曲线和排液速度与生产压差曲线可以得到优化的试油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储层 出砂量 排液速度 试油压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火山岩油气资源现状及前景预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玉广 刘永建 +4 位作者 霍进杰 于浩业 寇彧 姜洪福 师永民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5,共3页
近年来,我国松辽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火山岩中均发现了亿t级大型油气田。本文针对我国火山岩油气藏地质和分布特点,分析了目前火山岩油气资源现状,并对今后待发现的区块和资源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火山岩油气藏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前... 近年来,我国松辽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火山岩中均发现了亿t级大型油气田。本文针对我国火山岩油气藏地质和分布特点,分析了目前火山岩油气资源现状,并对今后待发现的区块和资源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火山岩油气藏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前景,是今后油气发展的重要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油气资源 油气藏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深层天然气井(含CO2)增产改造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玉广 唐鹏飞 +1 位作者 刘宇 张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9-242,共4页
火山岩储层一般都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自然产能低,需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气流。常规的压裂增产技术不能适应火山岩储层,主要表现为人工压裂裂缝启裂和延伸机理难于认识,部分储层高压下仍无法破裂与延伸,裂缝复杂、裂缝窄,无... 火山岩储层一般都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自然产能低,需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气流。常规的压裂增产技术不能适应火山岩储层,主要表现为人工压裂裂缝启裂和延伸机理难于认识,部分储层高压下仍无法破裂与延伸,裂缝复杂、裂缝窄,无法加入支撑剂,压裂优化设计缺乏针对性;没有耐高温的压裂液体系。为提高压裂优化设计的针对性和提高压裂液携砂性能,建立了火山岩压裂破裂与延伸物理、数学模型,形成了火山岩天然裂缝储层压裂设计基础理论;配套了超高温压裂液体系,满足了压裂施工的需要;形成了测试压裂现场快速解释诊断技术、火山岩人造裂缝延伸控制技术,有效地保证了主裂缝的形成,大大提高了施工成功率。为徐深气田提交火山岩天然气2457.45×10^8m^3探明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火山岩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箱模型试验的加筋土挡墙合理布筋方式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玉广 罗强 +2 位作者 张良 蒋良潍 谭小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82,87,共8页
针对加筋土挡墙中拉筋水平和垂直间距、筋带宽度和拉筋长度的合理布设问题,根据拉筋所受土压力相等的等土压应力面积法,提出了拉筋水平等间距、垂向沿埋深逐层加密的布置方式及相应的计算式;采用砂箱模型试验,以墙体处于极限稳定状态下... 针对加筋土挡墙中拉筋水平和垂直间距、筋带宽度和拉筋长度的合理布设问题,根据拉筋所受土压力相等的等土压应力面积法,提出了拉筋水平等间距、垂向沿埋深逐层加密的布置方式及相应的计算式;采用砂箱模型试验,以墙体处于极限稳定状态下的最少用筋面积为条件,探讨了加筋土挡墙的合理布筋方式。试验分析表明:采用与土压力沿深度逐渐增大相适应的拉筋"上疏下密"布置形式可实现筋带均衡受力,在"窄筋密布"的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用筋量更少;与墙后填土潜在破裂楔体呈上宽下窄形状相适应的筋带"上长下短"布置方式稳定性优于"上下等长"布置;采用"窄筋长布"的方式较"宽筋短布"能增加筋带有效锚固面积,提高挡墙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砂箱模型 合理布筋方式 等土压应力面积法 潜在破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G函数”模型在火山岩测试压裂参数解释中的应用——以大庆油田徐深气田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玉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5,共5页
松辽盆地大庆油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气层由于天然裂缝发育及局部构造变化大,从而导致压裂中出现高滤失、高停泵压力梯度以及近井高摩阻等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疑难储层改造的施工成功率,基于以往对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测试压裂方法(传统... 松辽盆地大庆油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气层由于天然裂缝发育及局部构造变化大,从而导致压裂中出现高滤失、高停泵压力梯度以及近井高摩阻等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疑难储层改造的施工成功率,基于以往对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测试压裂方法(传统"G函数"模型,二维)研究的成果,建立了更适合该气田的火山岩储层压裂参数解释的扩展"G函数"模型(三维)。选取11口井共31层段进行现场实验,包括了天然裂缝较发育、天然裂缝极其发育、低滤失、高度衰退、复合型5种"G函数"图版类型,其中仅有4个层设计加砂符合率低于80%,其余27层设计加砂符合率均高于80%。现场应用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新理论模型使得压裂设计加砂符合率由72.4%提高到87.1%,从而更好地解决了火山岩难压储层改造成功率低的问题,为该类储层压裂成功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水力压裂技术在裂缝性火山岩储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徐深气田 火山岩 压裂 测试 扩展“G函数”理论模型 应用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箱模型试验的加筋土挡墙最优布筋方式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玉广 何强 +2 位作者 李佶敏 李义杰 王德玺 《路基工程》 2014年第1期58-61,65,共5页
为探讨最小加筋材料面积的加筋土挡墙最优布筋方式,开展了以纸质作为挡墙面板和加筋材料的砂箱模型试验,测试了加筋土填料和加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了布筋密度、筋带宽度及长度等因素对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 为探讨最小加筋材料面积的加筋土挡墙最优布筋方式,开展了以纸质作为挡墙面板和加筋材料的砂箱模型试验,测试了加筋土填料和加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了布筋密度、筋带宽度及长度等因素对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的加筋土挡墙,采用"窄筋密布"、"窄筋长布"方案的用筋量均小于"宽筋疏布"、"宽筋短布"方式;在用筋量相同条件下,采用"上长下短"布置方式的稳定性高于"上下等长"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最优布筋方式 砂箱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息多反馈工具研发解决方案快速研制压裂工具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玉广 张宏岩 +1 位作者 马梓涵 尚进 《油气井测试》 2018年第6期57-62,共6页
针对现有井下压裂工具研发周期长、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全息多反馈工具研发解决方案(FIMS)。该方案是一整套完善的全生命周期辅助研发解决方案,综合应用三维模型生成、计算机模拟装配、流场分析、应力分析、计算机模拟、激光快速成... 针对现有井下压裂工具研发周期长、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全息多反馈工具研发解决方案(FIMS)。该方案是一整套完善的全生命周期辅助研发解决方案,综合应用三维模型生成、计算机模拟装配、流场分析、应力分析、计算机模拟、激光快速成型(3D打印)、计算机远程控制等多项高端技术,实现了CAD/CAE/CAM和生产配套系统的集成。该技术实现了套管固井试油压裂滑套设计一次性成功,达到了缩短开发周期的预期目标,降低研发成本。设计研制的压裂滑套在低渗透致密油水平井应用8口井,开关性能稳定。结果表明,FIMS方法对压裂工具的研发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提高企业自动化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工具 工具研发 3D打印 计算机模拟 三维模型 滑套 设计效率 试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监测的边坡稳定性及加固方案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玉广 张国发 +1 位作者 彭小勇 邹启民 《交通科技》 2021年第4期93-98,共6页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的高边坡滑移变形进行地表位移监测,分析坡体不同区域的变形特征、临空面与滑面变化趋势,以及岩体结构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结合降雨量和监测数据,探讨降雨与边坡位移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反倾软质岩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的高边坡滑移变形进行地表位移监测,分析坡体不同区域的变形特征、临空面与滑面变化趋势,以及岩体结构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结合降雨量和监测数据,探讨降雨与边坡位移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反倾软质岩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监测数据表明,受降雨、临空面开挖及岩体结构的影响,边坡出现牵引区和变形区2种变形特征区域;变形区存在3个阶段:①坡体变形随时间而匀速增长的线性变形期;②裂缝后缘及两侧坡体随之加速变形的失稳期;③坡体应力重分布形成二次应力场的固结稳定期。而牵引区整个过程变形较小;反倾软质岩边坡变形受层面影响,但不受层面控制;地表水渗入则是坡体变形的主要诱因,工程设计中注意地表排水及深层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 反倾软质岩边坡 滑坡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Pro3D的特高位危岩体灾变特征及运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玉广 杨远翔 +2 位作者 彭小勇 张国发 吁燃 《交通科技》 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
危岩崩塌已成为我国山区三大地质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预测难度大及冲击破坏性大等特点。文中通过对四平隧道上方危岩分布情况和形态特征现场调查,结合精测地形和RocPro3D三维数值模拟,分析3个危岩带崩塌块石的堆积位置、落石运动轨... 危岩崩塌已成为我国山区三大地质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预测难度大及冲击破坏性大等特点。文中通过对四平隧道上方危岩分布情况和形态特征现场调查,结合精测地形和RocPro3D三维数值模拟,分析3个危岩带崩塌块石的堆积位置、落石运动轨迹及影响范围,得出合理的拦挡措施设置位置。结果表明,研究区特高位危岩体主要以悬臂拉裂倾倒式、错断坠落式及压裂倾倒式3种失稳模式发生崩塌破坏;在雨水侵蚀和风化作用下,危岩带底部岩体压裂或岩腔内侧扩展,卸荷裂隙竖向延伸扩展,逐渐形成独立塔柱状危岩和壁挂式危岩;危岩拦挡设置可根据落石轨迹与弹跳高度、运动速度、冲击能量关系进行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位危岩体 RocPro3D 灾变特征 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旋喷桩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玉广 朱吉斌 《交通世界》 2020年第35期84-85,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根据高压旋喷桩的加固原理及适用范围,对高压旋喷桩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中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注意事项,并对施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高压旋喷桩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 结合工程实例,根据高压旋喷桩的加固原理及适用范围,对高压旋喷桩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中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注意事项,并对施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高压旋喷桩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旋喷桩 高速公路 软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储层保护技术与钻井完井液 被引量:16
16
作者 顾军 张玉广 +2 位作者 高玉堂 李天府 刘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2,共6页
综述了裂缝性储层保护技术与钻井完井液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论题包括裂缝性油气藏分类,应力敏感性评价、裂缝宽度预测、损害机理、暂堵机理、钻井完井液。指出许多问题有待探索:①应力敏感性和闭合滞后效应评价方法;②有效应力条件下... 综述了裂缝性储层保护技术与钻井完井液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论题包括裂缝性油气藏分类,应力敏感性评价、裂缝宽度预测、损害机理、暂堵机理、钻井完井液。指出许多问题有待探索:①应力敏感性和闭合滞后效应评价方法;②有效应力条件下裂缝宽度的实用性预测模型;③损害机理和保护机理;④保护裂缝性储层的切实可行的钻井完井液体系。参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储层 应力敏感性 裂缝宽度 损害机理 暂堵机理 钻井完井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油层非达西渗流压裂水平井非定常渗流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维耀 王明 +2 位作者 刘合 张玉广 王文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建立了反映特低渗透油层基质-裂缝非达西渗流条件下水平井耦合非定常流动的渗流数学模型,形成了非达西渗流条件下压裂水平井非定常渗流产能预测新方法。利用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研究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分布、水平井长度、裂缝间距、... 建立了反映特低渗透油层基质-裂缝非达西渗流条件下水平井耦合非定常流动的渗流数学模型,形成了非达西渗流条件下压裂水平井非定常渗流产能预测新方法。利用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研究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分布、水平井长度、裂缝间距、裂缝导流能力等对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揭示了压裂水平井基质-裂缝耦合两相流动开采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与试验动态数据变化规律相符,有效指导矿场压裂水平井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方法 非达西渗流 压裂水平井 特低渗透油层 非稳态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一直井组合井网产量计算及优化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志平 朱维耀 +3 位作者 高英 张玉广 岳明 王春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8,共6页
低、特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流体流动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流体从地层流到压裂井内渗流规律复杂。以等值渗流阻力法及叠加原理为基础,采用流场划分原则,划分渗流区域,建立了考虑压裂水平井多条横向裂缝相互干扰的压裂水平井一垂直井... 低、特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流体流动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流体从地层流到压裂井内渗流规律复杂。以等值渗流阻力法及叠加原理为基础,采用流场划分原则,划分渗流区域,建立了考虑压裂水平井多条横向裂缝相互干扰的压裂水平井一垂直井组合井网产量预测模型。模型考虑了流体从基质流向裂缝,从裂缝流向水平井筒的多场耦合流动,既体现了储层物性复杂的问题,又考虑了水平井压裂多条横向裂缝、裂缝参数不同和裂缝间存在相互干扰的影响,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低、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的产量预测,指导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压裂水平井开发实践。模拟结果表明:裂缝条数越多,裂缝干扰越强,水平井压裂存在一个最优裂缝条数;压裂裂缝沿水平井筒等间距排布靠近两端,且两端长中间短的方式开发效果最好;压裂水平井一直井组合矩形七点井网,水平井压裂裂缝与水平井筒最优夹角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横向压裂 裂缝干扰 多场耦合 组合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复杂裂缝压裂技术 被引量:18
19
作者 金成志 张玉广 +1 位作者 尚立涛 邓大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大庆油田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直井采用常规凝胶加砂压裂技术施工13口井,存在施工规模大、压裂后产量低的问题。分析认为由于储层致密,有效渗流距离短且应力差大,压裂形成单一裂缝,导致改造体积较小。因此,结合储层岩石脆性高的特点,利用... 大庆油田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直井采用常规凝胶加砂压裂技术施工13口井,存在施工规模大、压裂后产量低的问题。分析认为由于储层致密,有效渗流距离短且应力差大,压裂形成单一裂缝,导致改造体积较小。因此,结合储层岩石脆性高的特点,利用水平井人工裂缝的相互干扰来降低应力差,并采用复杂裂缝压裂工艺扩大裂缝改造体积,提高单井产能。通过参数对比,水平井施工规模为直井7.8倍,压裂后产量是直井的17倍。应用情况表明该压裂增产工艺技术可行,为致密气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裂缝体系 脆性指数 人工裂缝干扰 致密气藏改造 压裂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井二界面泥饼仿地成凝饼与凝灰岩成岩的关联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顾军 杨卫华 +3 位作者 张玉广 高玉堂 刘霞 李天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8,73,共6页
为了解固井二界面泥饼仿地成凝饼(MTA)的地质成岩作用,采用XRD、TG、SEM+EDX和XRF荧光分析测试技术对MTA与凝灰岩火山沉积作用成岩反应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饼改性剂在MTA成岩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与火山碎屑物质在凝灰岩成岩反应... 为了解固井二界面泥饼仿地成凝饼(MTA)的地质成岩作用,采用XRD、TG、SEM+EDX和XRF荧光分析测试技术对MTA与凝灰岩火山沉积作用成岩反应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饼改性剂在MTA成岩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与火山碎屑物质在凝灰岩成岩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且物相和化学组成基本一致;凝饼形成剂将凝灰岩火山沉积作用成岩流体的缓慢形成过程直接化为一种现存成岩流体,加快了成岩反应速度,控制了反应产物的类型,二者的特征成岩现象和反应产物均有相似性,且均存在FeS2垃圾矿物析晶现象;随着养护时间延长,MTA凝饼的硅和铝含量均降低,而钙含量增加,即MTA的固化反应过程与火山灰质材料被碱激发后发生的'脱铝—结硅—吸钙'化学反应模式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二界面 泥饼仿地成凝饼(MTA) 凝灰岩 成岩反应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