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锰对大豆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玉先 祁倩倩 +3 位作者 罗奥 崔洪秋 姜玉美 鲁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6-491,共6页
以大豆品种垦农4号为材料,在大田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EDTA-Mn浸种和在初花期(R1期)叶面喷施对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浸种处理(A)还是叶面喷施处理(B)中,中浓度... 以大豆品种垦农4号为材料,在大田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EDTA-Mn浸种和在初花期(R1期)叶面喷施对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浸种处理(A)还是叶面喷施处理(B)中,中浓度锰(即A3 1.54g/L和B3 20g/L)处理对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浸种处理对各指标影响效果逐渐减弱。同时,中浓度的锰处理有利于大豆单株粒数、荚数和单株产量的提高,从而达到大豆增产的目的,且能够使大豆的蛋脂总量明显提高。高浓度的锰(即A4 15.4g/L或B4 60g/L)处理则对上述指标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可溶性蛋白 硝态氮 游离氨基酸 硝酸还原酶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玉先 罗奥 +3 位作者 祁倩倩 姜玉美 崔洪秋 才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6,172,共5页
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2007—2008进行了秋旋、深松、春旋和原垄卡四种耕作措施以及中耕对土壤温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垄卡和深松能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在早上8:00温度较低的时候,提高地温0.5-1℃,在温度较高的下午14:00,... 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2007—2008进行了秋旋、深松、春旋和原垄卡四种耕作措施以及中耕对土壤温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垄卡和深松能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在早上8:00温度较低的时候,提高地温0.5-1℃,在温度较高的下午14:00,能减缓土壤温度升高过快。中耕在高温时能极显著提高地温1—2℃,但温度下降也很快,对调节土壤温度没有积极作用。综合来看,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原垄卡和深松且不中耕的耕作措施可使土壤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创造良好的农田小气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而旋耕措施不适宜该地区农业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耕作措施 土壤温度 中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真空干燥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玉先 刘云宏 +3 位作者 苗帅 张敏 李欣 李鑫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90-293,共4页
为揭示地黄真空干燥特性,对地黄进行了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的真空干燥研究,探讨了加热温度、干燥腔压力及物料厚度等干燥参数对干燥时间和产品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干燥温度、降低压力和减小物料厚度均有利于缩短干燥时间,加热温度及... 为揭示地黄真空干燥特性,对地黄进行了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的真空干燥研究,探讨了加热温度、干燥腔压力及物料厚度等干燥参数对干燥时间和产品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干燥温度、降低压力和减小物料厚度均有利于缩短干燥时间,加热温度及物料厚度对干燥时间有极显著影响,加热温度对色差△E的影响极显著;利用多元二次非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了干燥时间与产品色差的数学模型;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70℃、压力8000Pa、物料厚度4mm,最优条件下的结果为干燥时间为300min,色差△E为6.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真空干燥 干燥特性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玉-豆轮作制度下施肥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玉先 王孟雪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9-343,共5页
为了研究在麦-玉-豆轮作制度下,前茬作物的肥料残效对后期作物的施肥是否有影响,通过三年田间试验,测定分析了不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基础含量相比,连作制度下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增加6.2%,碱解氮含量增加40.2%,... 为了研究在麦-玉-豆轮作制度下,前茬作物的肥料残效对后期作物的施肥是否有影响,通过三年田间试验,测定分析了不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基础含量相比,连作制度下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增加6.2%,碱解氮含量增加40.2%,有效磷含量下降35.5%,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机质含量下降8.6%;轮作处理的全氮含量下降17.8%,碱解氮含量下降了6%,有效磷含量下降31.3%,速效钾含量增加了15.8%,有机质含量下降了14.1%。在麦-玉-豆轮作制度下,各处理的全氮、全磷及pH值差异均不显著;全钾含量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施肥量正常水平各处理间全钾含量普遍升高,施肥量为零的处理下的全钾含量高于1/2水平下的处理;各处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年际间调肥处理可以平衡土壤养分,有效改善根系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施肥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口服液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先 吴龙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3-214,共2页
以天麻及土蜂蜜为主要原料,研制了天麻口服液。在对天麻和土蜂蜜初步提取工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天麻和土蜂蜜的含量来达到口服液所要求的色泽、口感、沉淀度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几种主要因素对口服液质量的影响,经过多... 以天麻及土蜂蜜为主要原料,研制了天麻口服液。在对天麻和土蜂蜜初步提取工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天麻和土蜂蜜的含量来达到口服液所要求的色泽、口感、沉淀度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几种主要因素对口服液质量的影响,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了天麻口服液的最佳配方和主要工艺参数,对天麻类似产品的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土蜂蜜 正交试验 口服液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红小豆幼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玉先 金喜军 +5 位作者 屈春媛 张明聪 栗文霞 张俊杰 薛远财 金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0-14,65,共6页
试验小丰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氮素水平对红小豆幼苗生长相关形态指标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处理(N0和N50)限制了红小豆幼苗生长相关形态指标和保护酶活性的提高;高氮处理(N200)虽显著提高了红小豆... 试验小丰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氮素水平对红小豆幼苗生长相关形态指标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处理(N0和N50)限制了红小豆幼苗生长相关形态指标和保护酶活性的提高;高氮处理(N200)虽显著提高了红小豆幼苗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叶面积,促进了叶片、茎部、根部SOD、POD、CAT活性,并降低了叶片中MDA含量,但对茎粗、根长、须根数和须根总长、根系鲜重和干重均起抑制作用。中氮处理(N100和N150)在形态指标、保护酶活性、MDA含量方面均表现良好。综合分析认为,中氮处理(100~150 mg·L-1)可促进红小豆幼苗全面发育,有利于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红小豆 生长 保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方式对黑土肥力持续效应影响的研究Ⅰ.土壤氮素持续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玉先 余国锋 +1 位作者 王艳杰 韦永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1986~1997年),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在黑土地区不同培肥方式条件下,对土壤氮素持续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培肥阶段除不施肥区外,土壤全氮量都有所增加。进入耗竭阶段后,土壤全氮又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是不同...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1986~1997年),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在黑土地区不同培肥方式条件下,对土壤氮素持续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培肥阶段除不施肥区外,土壤全氮量都有所增加。进入耗竭阶段后,土壤全氮又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是不同处理变化速度不同而已。不同培肥方式的全N变化,在培肥阶段的贡献和耗竭阶段的残效,均依次为农肥(化肥(秸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肥 化肥 秸秆 黑土 持续效应 土壤肥力 培肥方式 土壤氮素 氮素残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覆膜技术研究与应用Ⅰ.对地温、土壤水分、生育进程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玉先 郑殿峰 +2 位作者 王海泽 张国军 于秀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7-20,共4页
作者于1998~1999年在国营八五三农场试验站内,采取大面积对比的方法,对大豆覆膜技术增产机理进行广泛研究。在大豆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大豆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形态指标进行定点测定,结果表明:覆膜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 作者于1998~1999年在国营八五三农场试验站内,采取大面积对比的方法,对大豆覆膜技术增产机理进行广泛研究。在大豆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大豆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形态指标进行定点测定,结果表明:覆膜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增加耕层土壤含水量,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大豆株高、分枝粒数、总荚数、产量都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覆膜 环境条件 机械化精点覆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对大豆苗建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先 鲁巍 +1 位作者 崔洪秋 赵玖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5-9,共5页
利用蛭石为基质,采取发芽盒培养的方法,综合评价了不同锰水平对大豆(垦农18号)的形态及物质积累的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适宜浓度的锰(0.0001~0.1mg·L-1)具有促使大豆根系发达和促进地上部生长的作用;缺锰或施锰过多均... 利用蛭石为基质,采取发芽盒培养的方法,综合评价了不同锰水平对大豆(垦农18号)的形态及物质积累的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适宜浓度的锰(0.0001~0.1mg·L-1)具有促使大豆根系发达和促进地上部生长的作用;缺锰或施锰过多均抑制大豆的苗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长发育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元素对不同基因型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玉先 谢甫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研究施锰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和蛋白质质含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垦农18高油大豆无论拌种还是叶面喷施,随着锰使用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有上升趋势;东农42大豆无论拌种还是叶面喷施,随着锰使用量增加,脂肪含量先上升... 研究施锰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和蛋白质质含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垦农18高油大豆无论拌种还是叶面喷施,随着锰使用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有上升趋势;东农42大豆无论拌种还是叶面喷施,随着锰使用量增加,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垦农4双高大豆无论拌种还是叶面喷施,随着锰使用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而蛋白质含量各拌种处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叶面喷施各处理间达到5%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方式对黑土肥力持续效应影响的研究 Ⅱ.土壤磷、钾持续效应
11
作者 张玉先 王根林 李胜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4-18,共5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1986~1997年),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在黑土地区不同培肥方式条件下,对土壤磷、钾持续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培肥阶段除不施肥区外,土壤磷、钾量都有所增加。进入耗竭阶段后,土壤磷、钾又不同程度的下降,只...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1986~1997年),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在黑土地区不同培肥方式条件下,对土壤磷、钾持续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培肥阶段除不施肥区外,土壤磷、钾量都有所增加。进入耗竭阶段后,土壤磷、钾又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是不同处理变化速度不同而已。不同培肥方式的磷、钾变化,在培肥阶段的贡献和耗竭阶段的残效,均依次为农肥>化肥>秸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肥 化肥 秸秆 黑土 持续效应 土壤钾 土壤磷 培肥方式 磷肥 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及烯效唑对大豆形态、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韩毅强 石英 +4 位作者 高亚梅 郑殿峰 杜吉到 张玉先 冯乃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0-827,共8页
为了解赤霉素GA_3和烯效唑的壮苗效果,采用GA_3和烯效唑浸种处理大豆种子,调查大豆茎秆、节长、叶柄、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两年结果显示,GA_3和烯效唑对大豆株高有调控作用,但具有时效性。苗期,GA_3处理增加株高,烯效唑抑制株高... 为了解赤霉素GA_3和烯效唑的壮苗效果,采用GA_3和烯效唑浸种处理大豆种子,调查大豆茎秆、节长、叶柄、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两年结果显示,GA_3和烯效唑对大豆株高有调控作用,但具有时效性。苗期,GA_3处理增加株高,烯效唑抑制株高;盛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处理与对照之间株高无显著差异;收获期GA_3处理降低了第1、3、10、12、13、14节节长,从而显著降低大豆株高,烯效唑降低第1节节长,不影响株高。GA_3和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增加大豆茎粗,增强大豆抗倒伏性。GA_3处理降低了8~10节叶柄长度、增加了14~18节叶柄长度;烯效唑增加7~12节叶柄长度。两种调节剂从节长和叶柄两个方面改变了大豆冠层结构,叶柄长度的变化量与同节位的产量贡献率的变化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 622和0. 585,P <0. 05。烯效唑浸种处理能够增加7d、14d叶绿素含量,14d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和产量,两年平均增产15. 14%。说明烯效唑处理可能通过改变大豆冠层结构和光合性质影响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烯效唑 节长 叶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中绿原酸含量及提取检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吴龙奇 朱文学 +2 位作者 张玉先 符丹丹 张仲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87-192,共6页
分析了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布及提取、分离纯化、检测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杜仲中绿原酸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尽管对绿原酸各个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入,但目前有关技术和工艺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大规模杜仲绿原酸分离企业还没... 分析了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布及提取、分离纯化、检测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杜仲中绿原酸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尽管对绿原酸各个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入,但目前有关技术和工艺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大规模杜仲绿原酸分离企业还没有出现。虽然绿原酸的纯品价格很高,但杜仲中绿原酸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取与分离。目前对杜仲的加工只有零星的杜仲茶一类低端产品,每年需求量不大,大量杜仲资源白白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开发实用生产技术是当前杜仲研究者面临的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绿原酸 提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盐碱种质资源鉴定 被引量:23
14
作者 韩毅强 高亚梅 +4 位作者 杜艳丽 张玉先 杜吉到 张文慧 潘绍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6-1024,共9页
盐碱胁迫伴随作物生长各个阶段,筛选获得全生育期耐盐碱大豆资源意义重大。试验通过测定大庆地区盐碱土含盐碱种类、含盐量及pH值等指标,确定筛选用盐碱种类、浓度。在培养皿、发芽袋和盆栽试验筛选中,通过大豆芽期发芽率、芽苗期物质... 盐碱胁迫伴随作物生长各个阶段,筛选获得全生育期耐盐碱大豆资源意义重大。试验通过测定大庆地区盐碱土含盐碱种类、含盐量及pH值等指标,确定筛选用盐碱种类、浓度。在培养皿、发芽袋和盆栽试验筛选中,通过大豆芽期发芽率、芽苗期物质生长量、成熟期物质生长量鉴定耐盐碱大豆种质。结果显示大庆地区盐碱土壤为硫酸盐苏打盐碱土,确定盐碱溶液为NaCl、Na_(2)CO_(3)、NaHCO_(3)和Na_(2)SO_(4)(摩尔比为1∶1∶9∶9)的混合盐碱溶液,以Na离子含量计算总盐浓度为80 mmol·L^(-1),溶液pH值为8.9,盆栽筛选用土壤盐含量为3.3‰,pH值为8.9。鉴定的887份种质资源中种皮颜色有黑、褐、红、绿、黄及双色等,相关性分析发现大豆耐盐碱性与大豆种皮颜色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芽期耐盐碱鉴定,887份大豆资源中筛选获得296份耐以上资源,进一步芽苗期筛选有123份显示高耐,再经过全生育期筛选获得7份高耐资源,5份来源于南方,2份来源于黄淮,62份耐资源,盆栽筛选比例为56.10%。本研究建立了从芽期、芽苗期到全生育期的逐级筛选方法,从887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获得69份耐盐碱资源,为耐盐碱育种与耐盐碱基因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资源 全生育期 耐盐碱 筛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的抑菌与抗炎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金英 杜洁 +4 位作者 李彤辉 任国艳 王萍 张玉先 李政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0-193,共4页
采用BG-11培养液,悬浮培养发状念珠藻,提取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通过测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大小,研究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抑菌作用;通过研究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及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探究它的抗... 采用BG-11培养液,悬浮培养发状念珠藻,提取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通过测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大小,研究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抑菌作用;通过研究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及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探究它的抗炎性能。结果表明,发状念珠藻多糖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研究的几种细菌及青霉和红曲霉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对根霉无抑制作用;其能够有效缓解二甲苯和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耳部与足部炎症。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状念珠藻 胞外多糖 抑菌性 抗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腐病菌对大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郑殿峰 梁喜龙 +4 位作者 左豫虎 张玉先 冯乃杰 杜吉到 丁希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61,共5页
利用垂直板发芽试验研究了大豆于幼苗期被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xysporum)侵染后幼苗形态建成、总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动态变化,并对其致病机制和寄主的抗病机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大... 利用垂直板发芽试验研究了大豆于幼苗期被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xysporum)侵染后幼苗形态建成、总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动态变化,并对其致病机制和寄主的抗病机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xysporum)在侵染过程中会使大豆侧根原基的产生进程出现滞缓,子叶的营养物质输出受阻,胚根的生长速度减慢,根冠比的动态平衡被破坏,胚根中的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通过分析,认为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可作为抗病育种和药剂调控与保护的研究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永生花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文学 钟莉娟 +3 位作者 董铁有 段续 张玉先 易军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2-57,共6页
在牡丹花红色素理化性质和干燥过程中牡丹花色变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牡丹花预处理、预冻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和预冻方式对牡丹花冷冻干燥的影响。然后利用LG-0.2型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了牡丹花的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研究,得到... 在牡丹花红色素理化性质和干燥过程中牡丹花色变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牡丹花预处理、预冻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和预冻方式对牡丹花冷冻干燥的影响。然后利用LG-0.2型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了牡丹花的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牡丹花的较优工艺和冻干曲线,获得了较为优良的干花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冷冻干燥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片气调热泵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磊 支梓鉴 +4 位作者 刘云宏 朱文学 张玉先 王强 朱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7,共5页
研究苹果片充氮低氧热泵干燥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切片厚度对其干燥速率影响较大,风速和氧体积分数对干燥速率影响较小。通过干燥曲线的对数转换及线性拟合,确定苹果片的薄层干燥模型为Page方程。利用逐步回归法,确定由干燥温度... 研究苹果片充氮低氧热泵干燥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切片厚度对其干燥速率影响较大,风速和氧体积分数对干燥速率影响较小。通过干燥曲线的对数转换及线性拟合,确定苹果片的薄层干燥模型为Page方程。利用逐步回归法,确定由干燥温度、物料厚度、风速及氧体积分数表示的干燥常数k、n的表达式。通过实验值与计算值的比较,可知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很好地描述苹果片充氮低氧热泵干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干燥 苹果片 充氮低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浸种对盐胁迫下糜子萌发和幼苗质量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金喜军 张盼盼 +5 位作者 屈春媛 张玉先 金毅 张俊杰 薛远财 李沅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154,共6页
试验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盐胁迫下不同糜子品种萌发和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CK1)和蒸馏水浸种(CK2)相比,烯效唑浸种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粘丰5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而对齐黍1号的作用不显著,且高浓度浸种起抑制作用;烯效... 试验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盐胁迫下不同糜子品种萌发和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CK1)和蒸馏水浸种(CK2)相比,烯效唑浸种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粘丰5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而对齐黍1号的作用不显著,且高浓度浸种起抑制作用;烯效唑浸种处理明显抑制了盐胁迫下两个供试品种糜子幼苗株高,并且抑制作用随浸种浓度的提高而加重;除粘丰5号的T5处理外,其它浸种处理均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了盐胁迫下两个供试品种幼苗侧根数和侧根总长;不同浓度浸种处理均对盐胁迫下粘丰5号主根长起抑制作用,而高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T4和T5)则对齐黍1号主根长起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盐胁迫下粘丰5号叶和齐黍1号叶、根中SOD活性起抑制作用,而T1和T2对粘丰5号根中SOD活性起一定促进作用,而适当浓度烯效唑浸种(25∽100 mg·L-1)可有效提高两个供试品种叶和根的APX活性。综合分析可知,T3处理(100 mg·L-1)虽对盐胁迫下两个供试糜子品种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是最显著,甚至起到抑制作用,但可明显促进幼苗重量、侧根发育、保护酶活性,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加大播种量的方法保证苗齐、苗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烯效唑 盐胁迫 萌发 幼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芸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动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景伟 金喜军 +2 位作者 杜文言 史振声 张玉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0,200,共5页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芸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建立动态方程,以奶花芸豆2242为材料,设计了一个三因素盆栽实验,进行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程度、不同时间的干旱胁迫。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籽粒干物质积累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芸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建立动态方程,以奶花芸豆2242为材料,设计了一个三因素盆栽实验,进行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程度、不同时间的干旱胁迫。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籽粒干物质积累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时期,苗期最终表现为等量补偿效应,始花期和结荚期表现为部分补偿效应,说明在苗期可适当进行干旱胁迫,而在始花期和结荚期进行干旱胁迫则会影响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强度,籽粒干物质积累规律为正常供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不同时间,胁迫5 d>胁迫10 d。籽粒干物质动态变化均为"S"型曲线,可用Logistic模型描述,并用特征参数描述积累过程特征,且拟合效果较好,决定系数均达0.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芸豆 干物质积累 LOGISTIC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