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改性铁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汞离子的强化吸附
1
作者 李峰林 张燕娟 +3 位作者 黄祖强 梁兴唐 尹艳镇 胡华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78,共10页
针对污染水体中汞离子难以去除的问题,本文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载体,通过Fe-Mo-S复合物的自发形成,将[MoS_(4)]^(2-)化学固化于铁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FeMg-LDH)板层间,获得硫改性FeMg-LDH(S/FeMg-LDH)。以软-软配位作用的吸附机制,... 针对污染水体中汞离子难以去除的问题,本文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载体,通过Fe-Mo-S复合物的自发形成,将[MoS_(4)]^(2-)化学固化于铁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FeMg-LDH)板层间,获得硫改性FeMg-LDH(S/FeMg-LDH)。以软-软配位作用的吸附机制,将S/FeMg-LDH应用于溶液中汞离子Hg^(2+)的强化吸附。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S/FeMg-LDH进行表征,证明目标产物的成功制备。结果表明:S/FeMg-LDH对Hg^(2+)的吸附基本不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最大吸附量达550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基本不受共存Ca^(2+)、Mg^(2+)浓度的影响。由于硫活性基团通过化学键锚定于FeMg-LDH,避免其在吸附过程中流失,因此S/FeMg-LDH再生性强并可重复利用,循环4次后,Hg^(2+)去除率仍达到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改性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Cu-Bi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2
作者 周南 张燕娟 +2 位作者 黄祖强 甘涛 胡华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86,共5页
以钛酸四丁酯、硝酸铜、硝酸铋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溶液,经干燥、机械活化(MA)、煅烧处理,制备缺陷型Cu-Bi共掺杂TiO_(2)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TEM、XPS、BET、PL等进行表征,在可见光辐照下,对光催化剂降解的盐酸四... 以钛酸四丁酯、硝酸铜、硝酸铋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溶液,经干燥、机械活化(MA)、煅烧处理,制备缺陷型Cu-Bi共掺杂TiO_(2)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TEM、XPS、BET、PL等进行表征,在可见光辐照下,对光催化剂降解的盐酸四环素(TC)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A处理20 min,铜、铋掺杂量均为1%,用量0.25 g/L的条件下,120 min内TC降解率达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缺陷工程 机械活化 盐酸四环素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对铟铁酸锌溶解动力学及物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燕娟 黎铉海 +1 位作者 潘柳萍 韦岩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5-323,共9页
以人工合成的高纯度铟铁酸锌为研究对象,采用搅拌球磨对其进行机械活化。以锌的浸出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活化试样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特性和溶解动力学,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分别考察机械活化... 以人工合成的高纯度铟铁酸锌为研究对象,采用搅拌球磨对其进行机械活化。以锌的浸出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活化试样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特性和溶解动力学,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分别考察机械活化对铟铁酸锌晶体结构、颗粒形貌、粒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使铟铁酸锌的物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并由此提高了铟铁酸锌的反应活性。经机械活化30和60 min后,铟铁酸锌与硫酸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未活化时的76.4 kJ/mol分别降至58.6和51.8 kJ/mol,表观反应级数也由原来的0.79分别降至0.62和0.59。未活化铟铁酸锌的酸溶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活化后则为混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锌 机械活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抗纹枯病性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燕娟 袁红旭 +2 位作者 张建中 郭建夫 李宝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用2个雄性不育系和5个转几丁质酶基因抗病品系按NCП设计配制10个杂交组合,研究了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各抗性指标的一般配合力达极显著水平,但一般配合力的高低与其抗病性的强弱并不完全相关,而... 用2个雄性不育系和5个转几丁质酶基因抗病品系按NCП设计配制10个杂交组合,研究了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各抗性指标的一般配合力达极显著水平,但一般配合力的高低与其抗病性的强弱并不完全相关,而与其组合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转基因杂交稻抗纹枯病性的超亲优势强度小,但组合间抗性差异极显著,病级和病情指数的特殊配合力也达极显著水平;转基因杂交稻抗纹枯病性遗传力高,受加性和非加性遗传共同控制,以加性遗传较为重要,源于转基因父本的加性效应明显高于不育系母本的加性效应。转基因水稻E14-1和Pin4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抗病育种中有较大的利用价值;杂交组合Hai3S/Pin4和GD1/E14-1特殊配合力效应突出,是初步筛选出的优良抗性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纹枯病 抗病性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SiO_2系统着色涂层的研究
5
作者 张燕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5-1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_2O_3-SiO_2系统的着色涂层。对其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衍射、红外反射光谱及紫外,可见、近红外透过光谱的分析,并确定了涂层中Fe的状态和含量。此外,对透过曲线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玻璃 着色 涂层 三氧化二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C_4H_9)_4水解制备TiO_2纤维的凝胶化和热处理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奇 崔景巍 +3 位作者 宋鹂 陈玮 周梅芳 张燕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本文研究了 Ti(OC_4H(?))_4水解制备 TiO_2纤维的凝胶化行为和热处理。测定了水解和缩聚过程中纤维的可拉丝性。在 r<2时(r=H_2O/Ti(OC_4H_9)_4摩尔比),随乙醇量增加、盐酸量减小,T_(gel)变短;当r≥2时,随乙醇量增加、盐酸量减小,T_(... 本文研究了 Ti(OC_4H(?))_4水解制备 TiO_2纤维的凝胶化行为和热处理。测定了水解和缩聚过程中纤维的可拉丝性。在 r<2时(r=H_2O/Ti(OC_4H_9)_4摩尔比),随乙醇量增加、盐酸量减小,T_(gel)变短;当r≥2时,随乙醇量增加、盐酸量减小,T_(gel)延长。当溶液粘度达到500kPa.s 时,就显示出可拉丝性。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发生了非晶态至锐钛矿、然后转变成金红石的相变过程,并且 TiO_2纤维的直径缩减了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纤维 溶胶凝胶法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铟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韦岩松 吴志鸿 +2 位作者 张燕娟 黎铉海 潘柳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3-75,共3页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硫酸初浓度为400g/L,反应时间为120min,反应温度为120℃,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液固比为8,反应压强为0.5MPa,搅拌器转速为400r/min。在此条件下,锌渣氧粉的铟浸出率可达到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渣氧粉 加压氧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固相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冼学权 黄爱民 +5 位作者 胡华宇 杨梅 刘万东 黄祖强 冯振飞 张燕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72-76,共5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棕榈酸为酯化剂、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固相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以产品的取代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对产品进行表征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木薯淀粉用量30.0 g、棕榈酸用量12%、催化剂2.0 ...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棕榈酸为酯化剂、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固相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以产品的取代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对产品进行表征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木薯淀粉用量30.0 g、棕榈酸用量12%、催化剂2.0 mol/L、盐酸用量1.0%、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60℃时,制备的酯化产品取代度为0.0108。XRD分析表明,淀粉结晶结构破坏,结晶度下降;红外光谱表明,淀粉已成功酯化;性能分析表明,酯化淀粉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和热稳定性、较低的糊化温度及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木薯淀粉 棕榈酸淀粉酯 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氧化对锌渣氧粉中铟和锌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韦岩松 吴志鸿 +1 位作者 张燕娟 黎铉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3-185,190,共4页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和锌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中铟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和锌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中铟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初浓度400g/L,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120℃,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在此条件下,铟浸出率可达到90.6%。同时,加压氧化浸出工艺对锌渣物料中锌的浸出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渣氧粉 加压氧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氧化酯化硬脂酸淀粉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爱民 孙宁钊 +6 位作者 李大玉 沈芳 何壮漳 胡华宇 梁景 张燕娟 黄祖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35-1241,共7页
为研究同步氧化酯化长链淀粉酯产品在应用性能上的变化规律,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硬脂酸为酯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强化手段干法制备氧化硬脂酸淀粉酯,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对产品应用性能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EM显示机... 为研究同步氧化酯化长链淀粉酯产品在应用性能上的变化规律,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硬脂酸为酯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强化手段干法制备氧化硬脂酸淀粉酯,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对产品应用性能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EM显示机械活化氧化酯化淀粉颗粒表面有明显破坏;XRD表明:氧化酯化淀粉结晶度明显下降;产品冷水溶解度、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均较原淀粉明显提高,粘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氧化 酯化 木薯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竹粉复合材料制备 被引量:4
11
作者 玉澜 陈燕萌 +2 位作者 黄祖强 胡华宇 张燕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在固相反应器中对竹粉进行机械活化乙酰化改性,将改性竹粉与聚氯乙烯(PVC)混合均匀,热压成型制备PVC/竹粉复合材料。考察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乙酸酐用量、机械活化时间和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的竹粉及其复合材料断... 在固相反应器中对竹粉进行机械活化乙酰化改性,将改性竹粉与聚氯乙烯(PVC)混合均匀,热压成型制备PVC/竹粉复合材料。考察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乙酸酐用量、机械活化时间和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的竹粉及其复合材料断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乙酸酐与改性竹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1、机械活化温度为80℃、机械活化时间为60 min、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乙酸酐质量的0.5%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41.29 MPa,拉伸强度为20.87 MP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竹粉被成功进行乙酰化改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机械活化降低了竹粉结晶度,无定形区增加,提高了反应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在机械力作用下,竹粉纤维束被打断,比表面积增加;改性竹粉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分析表明,竹粉在PVC中分散较均匀,无团聚现象,复合材料断面上没有空隙,改性竹粉与PVC粘结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竹粉 聚氯乙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氢氧化钙协同作用对甘蔗渣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梅 丁琳 +6 位作者 张燕娟 陈东 黄慨 伍娟 沈芳 胡华宇 黄祖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76-1981,共6页
为研究机械活化/氢氧化钙协同预处理对甘蔗渣结构及木质素脱除的影响,以木质素脱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氢氧化钙用量、机械活化时间、机械活化温度对木质素脱除效果的影响,采用FTIR、XRD和SEM表征,研究甘蔗渣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为研究机械活化/氢氧化钙协同预处理对甘蔗渣结构及木质素脱除的影响,以木质素脱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氢氧化钙用量、机械活化时间、机械活化温度对木质素脱除效果的影响,采用FTIR、XRD和SEM表征,研究甘蔗渣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钙用量为甘蔗渣质量的15%、活化时间60 min、活化温度为80℃的最适宜预处理条件下,木质素脱除率为23.06%,比不活化的样品提高了6.9倍;氢氧化钙皂化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酯键;机械活化破坏了甘蔗渣的晶体结构,结晶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机械活化 氢氧化钙 预处理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固相共反应剂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爱民 孙宁钊 +7 位作者 吴志盛 胡华宇 余颖 贤娟伶 尹航 梁景 张燕娟 黄祖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5-1258,共4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硬脂酸为酯化剂,乙酸酐为共反应剂,采用机械活化共反应剂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共反应剂用量、酯化剂用量、预反应温度、预反应时间、酯化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核...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硬脂酸为酯化剂,乙酸酐为共反应剂,采用机械活化共反应剂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共反应剂用量、酯化剂用量、预反应温度、预反应时间、酯化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表明,硬脂酸和乙酸酐摩尔比1∶1.5,酯化剂用量为30%淀粉干基,预反应温度80℃,预反应时间1h,机械活化温度60℃,机械活化时间1h,得到淀粉酯最高取代度为0.0867。红外光谱与核磁表明淀粉成功酯化,并同时含有乙酰基与硬脂酸基两种不同长度的碳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共反应 硬脂酸淀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木薯酒糟苯酚液化物合成酚醛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政达 黄祖强 +1 位作者 胡华宇 张燕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0-383,共4页
在碱为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经过机械活化预处理的木薯酒糟苯酚液化物与甲醛进一步反应合成酚醛树脂,考察机械活化时间、甲醛用量、氢氧化钠用量等因素对合成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酚醛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木薯酒糟活化60 min... 在碱为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经过机械活化预处理的木薯酒糟苯酚液化物与甲醛进一步反应合成酚醛树脂,考察机械活化时间、甲醛用量、氢氧化钠用量等因素对合成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酚醛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木薯酒糟活化60 min、物料量的比(苯酚∶氢氧化钠∶甲醛)1∶0.6∶1.8,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酚醛树脂固含量为57.62%,游离甲醛含量为0.41%。在热压温度为130℃、热压时间为6 min时,测得该酚醛树脂的胶合强度为1.65 MPa,木破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木薯酒糟 苯酚 液化 酚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复合炭处理硝基苯废水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华宇 张赵馨 +7 位作者 李子贤 朱香香 朱森 舒仲哲 宋佳 张燕娟 黄祖强 梁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46-2050,共5页
以甘蔗渣和FeSO_(4)为原料,机械活化为强化手段,制备甘蔗渣磁性复合炭材料,进行硝基苯废水的处理。XRD表明制备出FeS/Fe复合炭;SEM-EDX分析表明Fe、FeS颗粒镶嵌在甘蔗渣炭孔中;VSM分析表明制备的复合炭具有磁性,且机械活化法(MA)较浸渍... 以甘蔗渣和FeSO_(4)为原料,机械活化为强化手段,制备甘蔗渣磁性复合炭材料,进行硝基苯废水的处理。XRD表明制备出FeS/Fe复合炭;SEM-EDX分析表明Fe、FeS颗粒镶嵌在甘蔗渣炭孔中;VSM分析表明制备的复合炭具有磁性,且机械活化法(MA)较浸渍法(IM)磁强度高。在pH为5,炭材料添加量为1.0 g/L,温度30℃,吸附时间50 min条件下,MAC和IMC对硝基苯的去除率分别为89.8%和84.3%;不同因素条件下,MAC的PhNO_(2)去除率均高于IMC,表明机械活化能有效强化炭材料的吸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机械活化 磁性复合炭材料 硝基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球磨法的茂金属PE/石墨/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芳 余聪 +6 位作者 李庆华 胡华宇 朱云鹏 梁景 黄祖强 张燕娟 覃宇奔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6-1109,共4页
以茂金属PE为基体,以石墨和碳纳米管为导电填料,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茂金属PE/石墨/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考察球磨时间、球磨温度、球磨转速和石墨含量等对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时间60 min,球磨温度50℃,球磨转速150 ... 以茂金属PE为基体,以石墨和碳纳米管为导电填料,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茂金属PE/石墨/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考察球磨时间、球磨温度、球磨转速和石墨含量等对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时间60 min,球磨温度50℃,球磨转速150 r/min、导电填料15%石墨、5%碳纳米管的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降到1.36Ω·cm,可作为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应用于电子元器件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PE 机械球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醋酸丁酸纤维素导电复合膜制备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覃杏珍 潘旭 +6 位作者 黄爱民 胡华宇 黄祖强 伍娟 张燕娟 沈芳 杨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1,共4页
以机械活化固相法制备的醋酸丁酸纤维素(CAB)为基底,充分溶解后与苯胺均匀混合,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聚苯胺(PANI)/CAB(PANI/CAB)导电复合膜。探讨苯胺加入量、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配合比、盐酸浓度以及... 以机械活化固相法制备的醋酸丁酸纤维素(CAB)为基底,充分溶解后与苯胺均匀混合,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聚苯胺(PANI)/CAB(PANI/CAB)导电复合膜。探讨苯胺加入量、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配合比、盐酸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导电复合膜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B用量0.5g,苯胺单体加入量1.25g,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配合比为1∶1,盐酸浓度1.5mol/L,反应时间11h条件下,制得的PANI/CAB导电复合膜的导电性最好,电导率达到0.255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聚苯胺 醋酸丁酸纤维素 导电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在磷酸溶液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铉海 卢渝文 +1 位作者 张燕娟 文衍宣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2,共3页
在用过量的五硫化二磷净化磷酸的工艺中,为确定五硫化二磷的最佳投加量和净化的工艺条件,采用气相单循环法,测定了常压下不同温度和不同硫化氢分压下硫化氢气体在磷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硫化氢的溶解度随温度... 在用过量的五硫化二磷净化磷酸的工艺中,为确定五硫化二磷的最佳投加量和净化的工艺条件,采用气相单循环法,测定了常压下不同温度和不同硫化氢分压下硫化氢气体在磷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硫化氢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和磷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硫化氢分压的增加而增加,且呈线性关系,符合一般气体的溶解度规律。用I.H.Cho模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和计算,关联式的显著性水平达0.01,实验值与理论值的平均偏差为1.60%。该结果对磷酸的净化工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磷酸溶液 磷酸净化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和SiO_2-V_2O_5导电膜的制备及性质
19
作者 杜永娟 张燕娟 +2 位作者 王坚 周梅芳 刘晓东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A00期54-59,共6页
离子交换法制得V_2O_5凝胶和SiO_2含量低于50%(mol)的SiO_2-V_2O_5凝胶。借助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仪,研究了凝胶的结构,并用DTA-EGA和XRD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凝胶的物理化学变化。浸涂法制得V_2O_5和SiO_2-V_2O_3导电膜。凝胶具纤维状结... 离子交换法制得V_2O_5凝胶和SiO_2含量低于50%(mol)的SiO_2-V_2O_5凝胶。借助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仪,研究了凝胶的结构,并用DTA-EGA和XRD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凝胶的物理化学变化。浸涂法制得V_2O_5和SiO_2-V_2O_3导电膜。凝胶具纤维状结构并含有V_2O_5·H_2O晶子。热处理温度影响膜的状态和电导率。电导率随温度升高,在305~315℃达最大值0.3 Ω^(-1)cm^(-1),温度进一步提高时将导致V_2O_5晶化和电导率下降。SiO_2的掺入提高膜的抗划伤强度并阻缓V_2O_5晶化,但是降低了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制备 导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4
20
作者 罗海燕 周靖 +3 位作者 张燕娟 胡华宇 黄祖强 沈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76,180,共6页
采用改进Hummers法以石墨粉为原料制备氧化石墨烯(GO),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其官能团、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研究所制备的GO对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RB)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GO用量、吸附温度和溶... 采用改进Hummers法以石墨粉为原料制备氧化石墨烯(GO),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其官能团、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研究所制备的GO对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RB)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GO用量、吸附温度和溶液初始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吸附RB的适宜条件为:吸附时间70min、GO用量0.01g、温度30℃、pH=3,GO对RB的最大吸附量为2002.71mg/g。由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模型分析可知,GO对RB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吸附 罗丹明B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