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米椒生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善文 孙永元 +4 位作者 张永吉 戴敏 缪宏 张燕军 高吉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为了提升小米椒的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对小米椒的物理及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测量,小米椒在15天内的含水率为86%~90%,且中部最高、首部次之、尾部最低。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小米椒断裂时的抗拉强度为0.679 MPa±0.03 MPa。... 为了提升小米椒的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对小米椒的物理及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测量,小米椒在15天内的含水率为86%~90%,且中部最高、首部次之、尾部最低。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小米椒断裂时的抗拉强度为0.679 MPa±0.03 MPa。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确定了加载速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极显著,小米椒直径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加载速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显著。通过轴向压缩和剪切试验,确定了小米椒首部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2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72 MPa;中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4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3.17 MPa;尾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1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64 MPa,小米椒剪切强度平均值为0.3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椒 力学特性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效应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的影响
2
作者 习海娇 李金泉 +6 位作者 张燕军 王瑞军 吕琦 梅步俊 王娜 苏蕊 王志英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1-581,共11页
旨在分析动物遗传评估模型中加入显性效应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256只个体的70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 旨在分析动物遗传评估模型中加入显性效应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256只个体的70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状(绒纤维直径和产绒量)生产性能数据和系谱记录,根据是否考虑显性效应,建立两个动物模型,利用BLUP和GBLUP方法进行遗传参数及育种值的估计,进一步通过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价绒毛性状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确定最佳遗传评估模型。最后建立多变量动物模型进行两个性状的遗传相关及育种值准确性估计,对比单性状和多性状模型下估计遗传参数及育种值准确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遗传评估模型中不考虑显性效应时,基于BLUP和GBLUP法估计产绒量的加性遗传力分别为0.156和0.215,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为27.58%和60.33%;绒纤维直径的加性遗传力为0.252和0.292,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为28.08%和62.33%。在动物模型中同时考虑加性和显性效应时,基于BLUP和GBLUP法估计产绒量的加性遗传力分别为0.150和0.200,显性遗传力为0.147和0.070,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为38.50%和72.62%;绒纤维直径的加性遗传力为0.263和0.290,显性遗传力为0.288和0.026,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为39.66%和65.97%。最佳模型下,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的遗传相关为0.3400,表型相关为0.0385。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比基于单性状下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提高9.81%~19.43%和14.01%~21.97%。综上所述,产绒量属于中等偏低遗传力,绒纤维直径属于中等偏高遗传力,两个性状的遗传相关相对较小,说明对产绒量的选育提高不会造成绒纤维直径的变粗。GBLUP法的估计的各性状育种值准确性显著高于BLUP法,产绒量提高了10.92%~12.29%,绒纤维直径提高了3.64%~11.58%。基于多性状动物模型下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于单性状动物模型。当模型中同时考虑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时,可以显著提高基因组预测准确性,说明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进行选育过程中应该考虑显性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绒纤维直径 产绒量 显性效应 育种值估计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羊重要经济性状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牛舒冉 潘剑锋 +5 位作者 戎友俊 敖晓芳 王一涵 尚方正 王瑞军 张燕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68-2481,共14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RNA分子,是由前体mRNA通过反向剪接形成共价闭合的环状结构,由于缺少帽子结构和PolyA尾巴使其稳定且不易被核酸外切酶降解。随着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解释了许多circRNA在动...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RNA分子,是由前体mRNA通过反向剪接形成共价闭合的环状结构,由于缺少帽子结构和PolyA尾巴使其稳定且不易被核酸外切酶降解。随着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解释了许多circRNA在动植物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调控功能,如竞争性结合微小RNA(microRNA,miRNA)、调控基因转录、编码多肽以及与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RBP)相互作用等。近年来,circRNA因其自身特殊的结构以及在基因表达中发挥的重要调控作用,成为了畜禽遗传育种工作中的关注热点。羊作为中国饲养历史悠久的重要畜种,品种繁多且分布于全国各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畜之一。circRNA在羊的绒(毛)、肉质、泌乳、繁殖等性状中发挥着调控作用,且circRNA大多通过作为miRNA的分子海绵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羊的各个性状。作者综述了circRNA的来源、发展、合成机制、生物功能及其在羊重要经济性状方面的最新应用,旨在为深入探究circRNA在羊重要性状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在家畜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一帆 王俊懿 +7 位作者 李仕博 王浩栋 李金泉 苏蕊 吕琦 张燕军 王瑞军 王志英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1期35-50,共16页
拷贝数变异是基因组结构变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物种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SNP芯片技术和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技术发掘到许多对家畜的进化及复杂性状有着较大影响的拷贝数变异。目前... 拷贝数变异是基因组结构变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物种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SNP芯片技术和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技术发掘到许多对家畜的进化及复杂性状有着较大影响的拷贝数变异。目前,拷贝数变异影响家畜复杂性状的相关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然而,从拷贝数变异的形成机制、检测方法及如何影响家畜复杂性状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成果的综述较少。因此,该文系统地总结了拷贝数变异在牛、羊、猪上的研究进展情况,阐明了拷贝数变异影响家畜性状遗传变异的机理。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当下拷贝数变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也提出了拷贝数变异在家畜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前景,为研究家畜性状遗传机理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动物复杂性状 候选基因 动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
作者 许琦 高林豫 +8 位作者 刘一帆 周铂涵 何钰霄 张涛 李金泉 张燕军 吕琦 苏蕊 王志英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4期18-30,共13页
该研究旨在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的重要变异位点及候选基因,为该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分子标记。基于山羊70 k SNP芯片对2299只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个体进行基因分型,对表型、环境效应以... 该研究旨在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的重要变异位点及候选基因,为该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分子标记。基于山羊70 k SNP芯片对2299只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个体进行基因分型,对表型、环境效应以及个体基因型建立混合线性模型开展GWAS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基因组上共检测出24个与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定位到31个候选基因,其中与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前日增重和周岁重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有6、 11、 12和2个。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候选基因中最显著的生物学过程为分子功能的钙依赖性磷脂酶A2活性、通路为α-亚麻酸代谢通路和亚油酸代谢通路。可见,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可筛选到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根据筛选的重要基因可有目标的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进行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 早期生长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生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张燕军 尹俊 +1 位作者 李长青 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1-768,共8页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构,在胎龄85~95d达到最厚;真皮厚度在胎龄95~125d增长幅度较大。胎龄55d见到初级毛囊原始体,胎龄65d见到次级毛囊原始体,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胎龄85d见到皮脂腺,胎龄95d绒、毛开始形成,见到汗腺,有粗毛长出体表,绒毛在胎龄115d长出体表。各部位初级毛囊在胎龄95~115d增长速度较快,次级毛囊在胎龄105~125d增长速度较快;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75~85d最大,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05~125d达到最大,S/P在胎龄115d至初生时达到最大。胎龄105d已经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胎儿期 皮肤 毛囊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Hox基因家族成员在毛囊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燕军 李金泉 +3 位作者 尹俊 高爱琴 张文广 赵艳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130,共3页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xa5、Hoxa6基因分别在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毛囊的不同部位表达,说明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HOX基因 毛囊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meobox基因对毛囊生长发育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燕军 李金泉 +3 位作者 尹俊 高爱琴 张文广 赵艳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8,共4页
Homeobox(Hox)基因作为一种重要转录因子,在调节动物体轴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Hoxc13基因被首次证明与毛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后,Hox基因家族其他成员也逐渐被认为在毛囊生长发育与周期变化过程中充当着一个重要角色。作者综述... Homeobox(Hox)基因作为一种重要转录因子,在调节动物体轴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Hoxc13基因被首次证明与毛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后,Hox基因家族其他成员也逐渐被认为在毛囊生长发育与周期变化过程中充当着一个重要角色。作者综述了Hox基因在毛囊生长中的作用机理,为今后绒毛用动物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obox基因 毛囊 生长发育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履带式智能施药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燕军 杨天 +3 位作者 徐勇 吕晓兰 缪宏 张善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104,共8页
为了满足篱架型黄瓜施药作业的高效化、无人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基于模糊PID理论,研制了温室履带式智能施药机器人,分析了不同速度对施药机器人行走和施药作业的影响。施药机器人主要由主控制器、驱动控制系统、施药系统和云监测系统4部... 为了满足篱架型黄瓜施药作业的高效化、无人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基于模糊PID理论,研制了温室履带式智能施药机器人,分析了不同速度对施药机器人行走和施药作业的影响。施药机器人主要由主控制器、驱动控制系统、施药系统和云监测系统4部分组成,可实现施药机器人自主导航、行驶路径的快速纠偏和自动施药。施药过程中,行走偏差、施药次数和施药量等数据在OneNET云端显示,具有远程云端监测功能。试验结果表明:①较之常规PID控制算法,本设计具有更为快速的导航纠偏能力,能够保证机器人运行时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的有效性;②行驶速度低于0.6m/s时,机器人施药雾滴的沉积密度与覆盖率能够满足施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施药机器人温室行走稳定性和黄瓜施药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施药机器人 履带式 路径纠偏 云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形态发生变化过程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燕军 李金泉 +3 位作者 尹俊 高爱琴 张文广 赵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95-1697,1711,共4页
在介绍毛囊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毛囊形态发生变化过程及其相关调控分子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毛囊 形态发生 分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轨迹对涂层结构及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燕军 张超 +1 位作者 邓思豪 廖汉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4-49,67,共7页
热喷涂技术是表面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重要的表面防护和强化技术之一。针对热喷涂轨迹对涂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综述了热喷涂过程中喷枪移动路径、移动速度、倾斜角度以及喷涂距离等工艺参数对平面和曲面涂层厚度均匀性、孔隙率、应... 热喷涂技术是表面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重要的表面防护和强化技术之一。针对热喷涂轨迹对涂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综述了热喷涂过程中喷枪移动路径、移动速度、倾斜角度以及喷涂距离等工艺参数对平面和曲面涂层厚度均匀性、孔隙率、应力分布、沉积效率等指标的作用;将基体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类型,归纳了喷涂轨迹参数对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对热喷涂轨迹规划的未来研究重点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轨迹规划 涂层性能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燕军 张彦斌 +1 位作者 刘仁伟 徐国志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8-81,共4页
针对当神经网络输入端维数比较大造成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BP神经网络结构庞大,从而影响到诊断速度以及正确率的问题,结合粗糙集理论和神经网络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建立了一个基于粗糙集理论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模... 针对当神经网络输入端维数比较大造成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BP神经网络结构庞大,从而影响到诊断速度以及正确率的问题,结合粗糙集理论和神经网络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建立了一个基于粗糙集理论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对某装备位置调节器板的故障诊断过程表明,该模型简化了网络数据样本的维数,优化了神经网络结构,提高了系统的诊断正确率与诊断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离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烧蚀磨损理论的某新型高炮内弹道性能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燕军 祖健 +1 位作者 徐旭 李荣祥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29-31,共3页
以某新型高炮为研究对象,基于火炮烧蚀磨损理论展开内弹道性能预测研究。对现有计算方法进行局部改进,分析火药气体作用下的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与弹丸受力。建立了身管烧蚀磨损后的内弹道仿真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分别得到了径向磨... 以某新型高炮为研究对象,基于火炮烧蚀磨损理论展开内弹道性能预测研究。对现有计算方法进行局部改进,分析火药气体作用下的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与弹丸受力。建立了身管烧蚀磨损后的内弹道仿真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分别得到了径向磨损量与炮口相对初速下降量、最大膛压下降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磨损 内弹道 性能预测 径向磨损量 射击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触控姿势对飞行员手臂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燕军 徐勇 +2 位作者 张夏 孙有朝 刘智健 《人类工效学》 2020年第6期6-10,35,共6页
目的探索飞行过程中采取不同触控姿势对飞行员手臂肌肉疲劳的影响,同时也为触摸屏在驾驶舱中的合理布置提供工效学理论。方法邀请10名男性青年基于模拟飞行触控平台进行静坐,以及在手臂伸直和上臂保持水平且前臂分别屈曲30°、45... 目的探索飞行过程中采取不同触控姿势对飞行员手臂肌肉疲劳的影响,同时也为触摸屏在驾驶舱中的合理布置提供工效学理论。方法邀请10名男性青年基于模拟飞行触控平台进行静坐,以及在手臂伸直和上臂保持水平且前臂分别屈曲30°、45°、70°、90°姿势下完成触控操作。通过肌肉硬度测量、表面肌电测试技术、主观调查等三种方法,测试被试者完成各项试验后的肱二头肌硬度值、表面肌电指标和主观疲劳感受。结果数据分析表明,与静坐状态比较,各触控姿势操作后的sEMG各项指标(iEMG、RMS、MF及MPF)、肌肉硬度都有显著变化(P<0.05);且各触控姿势在试验前、后的sEMG各项指标、肌肉硬度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以手臂伸直和前臂屈曲90°姿势操作后疲劳感较强,前臂屈曲45°姿操作后疲劳感较轻。结论各测量指标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能有效评价飞行员采用不同触控姿势对手臂肌肉疲劳的影响程度,在驾驶舱布置触摸屏时应考虑到不同触控姿势会导致肌肉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触摸屏 民航 航天医学工程 职业健康 飞行员 触控 肱二头肌 表面肌电技术 肌肉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国产氢原子钟的设计改进及其在守时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燕军 吴轶东 +2 位作者 蔡勇 张一平 张为群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1-266,共6页
氢原子钟是一种稳定的频率标准,环境温度变化及微波谐振腔的老化比较容易引起其输出频率的变化,从而导致钟的长期性能变差.上海天文台针对这些年来许多氢钟出现的相关的问题,结合国外氢钟实验室的经验,对谐振腔自动调谐器、温度控制的... 氢原子钟是一种稳定的频率标准,环境温度变化及微波谐振腔的老化比较容易引起其输出频率的变化,从而导致钟的长期性能变差.上海天文台针对这些年来许多氢钟出现的相关的问题,结合国外氢钟实验室的经验,对谐振腔自动调谐器、温度控制的设计进行了改进以改善氢原子钟的长期性能.描述了为国家授时中心守时系统所研制的氢原子钟的技术改造特点与所达到的性能指标及在守时中的应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氢原子钟 腔自动调谐 频率稳定度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Homeoboxc9基因在皮肤毛囊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燕军 李金泉 +3 位作者 尹俊 张文广 苏蕊 王瑞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共5页
试验通过原位杂交检测Homeoboxc9(Hoxc9)基因在皮肤毛囊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oxc9在胚胎期75d的上皮细胞中表达,伴随着毛囊的生长发育,Hoxc9基因分别在初级毛囊的毛母质、毛乳头、内根鞘、外根鞘和毛干几个部位表达;在次级毛囊的内根... 试验通过原位杂交检测Homeoboxc9(Hoxc9)基因在皮肤毛囊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oxc9在胚胎期75d的上皮细胞中表达,伴随着毛囊的生长发育,Hoxc9基因分别在初级毛囊的毛母质、毛乳头、内根鞘、外根鞘和毛干几个部位表达;在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和绒干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毛囊角质化细胞大量增殖,表明在毛囊发育中Hoxc9基因对于角质化细胞的增殖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Homeoboxc9基因 毛囊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踏板力对驾驶员腿部肌肉疲劳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燕军 徐勇 +2 位作者 张夏 孙有朝 丁翔杰 《人类工效学》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探索驾驶过程中不同踏板力对驾驶员腿部肌肉疲劳的影响,同时也为脚操纵装置在设计时考虑人因方面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邀请10名具有驾驶经验的男性青年基于模拟驾驶平台模拟驾驶过程中踩油门和踩刹车时的动作,完成静坐和制动踏板力分... 目的探索驾驶过程中不同踏板力对驾驶员腿部肌肉疲劳的影响,同时也为脚操纵装置在设计时考虑人因方面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邀请10名具有驾驶经验的男性青年基于模拟驾驶平台模拟驾驶过程中踩油门和踩刹车时的动作,完成静坐和制动踏板力分别在0N、80~159N、160~239N、240~319N和320~400N状况下的驾驶任务,每项任务时限均为40m。通过腿部肌肉硬度测量、表面肌电测试技术、主观调查等三种方法,测试被试者完成各项任务后的腿部肌肉硬度值、表面肌电指标和主观疲劳感受。结果随着制动踏板力增加,右腿腓肠肌硬度值增大,试验人员越易感疲劳;与静坐任务比较,其他任务完成后sEMG的各项指标(iEMG、RMS、MF及MPF)都有显著变化(P<0.05);且制动踏板力在240N以上时腿部疲劳明显加重。结论选用的各测量指标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能够有效评价汽车不同踏板力设计方案的脚操纵装置对腿部疲劳的影响程度,在设计驾驶脚操纵装置时应充分考虑肌肉疲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人机交互 驾驶员 踏板力 肌肉硬度 表面肌电技术 腿部肌肉疲劳 职业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规模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燕军 张彦斌 成娟娟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4期71-73,共3页
大规模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先用定位向量初定位故障子网络,再用神经网络定位故障子网络元件级故障。诊断分测前和测后,测前先将每个子电路的各种故障情况用Multisim模拟,求得各可及节点电压并作为BP的训练样本,再对所测电压信号分别归一... 大规模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先用定位向量初定位故障子网络,再用神经网络定位故障子网络元件级故障。诊断分测前和测后,测前先将每个子电路的各种故障情况用Multisim模拟,求得各可及节点电压并作为BP的训练样本,再对所测电压信号分别归一化处理,定义网络的故障定位向量。最后用BP网络分析故障特征,进行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电路 故障诊断 定位向量 人工神经网络 故障子网络 元件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冷分析途径在风冷柴油机温度过高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燕军 梅晨 +2 位作者 周厚强 张永强 朱云博 《内燃机》 2013年第6期53-56,共4页
针对轮式装甲车柴油机温度过高的故障,提出不但从风冷途径,更重要的要结合油冷途径进行综合分析排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找出导致柴油机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装备机动过程中的实例对排除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轮式装甲车 柴油机 风冷式 油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N和氯反应动态学及产物振动态分布的计算
20
作者 张燕军 李宗和 曹晓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自洽场分子轨道UHF/6-311G**从头计算法,获得了HCN+Cl→HCl+CN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IRC)。沿着IRC,计算了反应的动态学性质,根据传统过渡态、变分过渡态理论,得到了反应的理论速率常数,可供实验工作者参考,利用SCP-IOS... 采用自洽场分子轨道UHF/6-311G**从头计算法,获得了HCN+Cl→HCl+CN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IRC)。沿着IRC,计算了反应的动态学性质,根据传统过渡态、变分过渡态理论,得到了反应的理论速率常数,可供实验工作者参考,利用SCP-IOS近似下的产物振动跃迁几率公式,自编程序计算了HCN(004,302)+Cl→HCl+CN反应中产物CN的振动态分布,获得了和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氢酸 产物态分布 反应动态学 氰根 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