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在子宫颈癌增殖、迁移、侵袭及化疗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曹敏(综述) 张燕(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子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子宫颈癌的治疗预后有所改善,但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由于肿瘤复发和转移,生存率较低。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闭合环状非编码RNA,其表达异常可成为促癌因子或抑癌因子影响癌症进展。近年来,关于circRN... 子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子宫颈癌的治疗预后有所改善,但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由于肿瘤复发和转移,生存率较低。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闭合环状非编码RNA,其表达异常可成为促癌因子或抑癌因子影响癌症进展。近年来,关于circRNA在子宫颈癌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其表达异常可改变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不仅可作为子宫颈癌的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以用于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还可介导子宫颈癌化疗耐药。因此,深入研究circRNA在子宫颈癌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子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circRNA对子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节和化学耐药的调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环状RNA 生物学功能 化学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定位在Ⅱ型子宫内膜癌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珺 李星 +1 位作者 毛林(综述) 张燕(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2-915,共4页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推荐前哨淋巴结(SLN)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癌(EC)手术分期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替代方法。大量研究证明,SLN定位切除在早期EC分期术中安全可行,不影响肿瘤结局,同时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Ⅱ型EC具...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推荐前哨淋巴结(SLN)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癌(EC)手术分期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替代方法。大量研究证明,SLN定位切除在早期EC分期术中安全可行,不影响肿瘤结局,同时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Ⅱ型EC具有高度侵袭性,宫外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率高,危险因素不确定,预后差。准确识别淋巴结转移可为准确分期和预测预后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SLN定位应用于Ⅱ型EC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迅速,Ⅱ型EC患者采用SLN定位切除,既要考虑益处,又要谨慎风险。期待更多关于SLN定位技术与Ⅱ型EC的大规模研究,给患者提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Ⅱ型子宫内膜癌 前哨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慈沁雨(综述) 毛林 张燕(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4-847,共4页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PVMM)起源于黑色素母细胞,是一种发病率低但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一旦罹患,因其具有起病隐匿、误诊率高、恶性程度大、易转移、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对患者身心伤害极大。PVMM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阴道流血及异常分泌...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PVMM)起源于黑色素母细胞,是一种发病率低但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一旦罹患,因其具有起病隐匿、误诊率高、恶性程度大、易转移、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对患者身心伤害极大。PVMM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阴道流血及异常分泌物;诊断主要使用免疫组化检查及病理切片检查;早期患者首选手术治疗,而晚期患者首选包括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PVMM的病例文献报道及其他最新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最新诊断方式及可能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总结及分析,以期寻找未来可能的主流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曹明亮 马于涛(综述) 张燕(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3-516,共4页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早期症状多为绝经后阴道流血,目前常用辅助检查手段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等。但辅助检查存在盲目、漏诊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发展,疾病的预防、筛...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早期症状多为绝经后阴道流血,目前常用辅助检查手段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等。但辅助检查存在盲目、漏诊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发展,疾病的预防、筛查和诊断多了新的可能性。目前已有研究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疗中,旨在提高整体筛查率。本文从宫腔镜录像、盆腔磁共振成像图像和临床资料方面,对人工智能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研究综述,探讨其背景、现状及发展前景,为人工智能更好地参与到妇科领域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