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薇花粉贮藏及花粉活力的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照坤 丰震 +2 位作者 戴庆敏 李艳艳 张宝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2期43-44,共2页
分析了3个紫薇品种花粉活力及不同贮藏温度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紫薇品种鲜花粉活力存在极显著差别。低温有效地延长了花粉活力的保持时间,在4℃条件下,花粉活力保持164.278 h;在-20℃条件下,花粉活力保持141.278 h;在室温条件... 分析了3个紫薇品种花粉活力及不同贮藏温度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紫薇品种鲜花粉活力存在极显著差别。低温有效地延长了花粉活力的保持时间,在4℃条件下,花粉活力保持164.278 h;在-20℃条件下,花粉活力保持141.278 h;在室温条件下,紫薇花粉活力仅保持18.44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薇 花粉 生活力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顶面缺陷表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照坤 陈飞翔 +3 位作者 可奥 杨兴 张园园 胡骏 《中国港湾建设》 2020年第9期22-25,共4页
以深中通道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为研究背景,通过单仓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工作性,掌握了混凝土浇筑时缺陷产生的位置和原因,并采用图像二灰度处理法和石粉填充法测试了混凝土浇筑顶面的缺陷面积占比、体积占比... 以深中通道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为研究背景,通过单仓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工作性,掌握了混凝土浇筑时缺陷产生的位置和原因,并采用图像二灰度处理法和石粉填充法测试了混凝土浇筑顶面的缺陷面积占比、体积占比、最大/平均缺陷深度、主要缺陷分布等参数,较大缺陷往往集中出现在下料口附近、顶面加劲肋背面,为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的后续施工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壳沉管 自密实混凝土 单仓缩尺模型 缺陷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配浇筑混凝土接触面摩擦系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富强 田唯 +1 位作者 刘占国 张照坤 《中国港湾建设》 2014年第12期34-38,共5页
对不同接触应力水平及干湿状态下匹配浇筑混凝土摩擦系数进行了试验测定,得到摩擦系数实测数据样本共计130个,并对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摩擦力位移特性和反复滑移下的摩擦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混凝土 摩擦系数 接触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下二叠统茅口组古构造演化与控藏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天军 陈聪 +4 位作者 张玺华 于童 杨巍 张萌 张照坤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7-477,共11页
利用钻井、测井、岩心、野外剖面和地震等资料,开展川西北二叠系茅口组成藏期古构造恢复及控藏作用研究。研究表明:川西北茅口组台缘滩和台内滩发育,寒武系和二叠系烃源岩在区内分布较广;晚二叠世茅口组顶古构造整体呈“南高北低”格局... 利用钻井、测井、岩心、野外剖面和地震等资料,开展川西北二叠系茅口组成藏期古构造恢复及控藏作用研究。研究表明:川西北茅口组台缘滩和台内滩发育,寒武系和二叠系烃源岩在区内分布较广;晚二叠世茅口组顶古构造整体呈“南高北低”格局,发育NW—SE向的低幅隆起;早中三叠世该古构造转变为“西高东低”格局,剑阁地区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古构造圈闭;早侏罗世该古构转变为“东高西低”格局,构造高点向东迁移至九龙山地区,后经喜山期调整为盆地边缘高,中部地区凹陷的格局。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分析表明,茅口组存在4期油气运移。结合区域生烃演化史,研究认为:晚二叠世茅口组台缘带是原油运移的有利区,早中三叠世形成的剑阁地区古圈闭能够较好地捕获油气,晚三叠世天然气主要向NE方向的剑阁、九龙山和元坝地区形成的低幅度背斜圈闭运移,喜山期天然气进一步向高部位聚集并调整形成现今气藏。剑阁—柘坝场的台缘带与烃源岩和古构造的匹配关系好,具有较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古构造 茅口组 下二叠统 川西北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台内薄层白云岩发育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文杰 谭秀成 +6 位作者 李明隆 夏吉文 隆辉 倪佳 李军 肖笛 张照坤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90,共16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取心和钻井老资料复查发现,中二叠统栖霞组发育规模性滩相薄层白云岩,且多口井在该套白云岩中获工业气流,因此厘清白云岩成因与分布规律对指导栖霞组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内岩心和测井、录井资... 通过对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取心和钻井老资料复查发现,中二叠统栖霞组发育规模性滩相薄层白云岩,且多口井在该套白云岩中获工业气流,因此厘清白云岩成因与分布规律对指导栖霞组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内岩心和测井、录井资料,开展白云岩岩石学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栖霞组薄层白云岩宏观产状上可分为豹斑状白云岩和层状白云岩两类,白云石晶粒多以细—中晶为主,残余生屑颗粒幻影明显,原岩主要为具微生物粘结灰泥组构的亮晶生屑灰岩。白云岩单层厚度薄,一般为1~4m,累计厚度可达3~16m;纵向发育受沉积旋回控制明显,主要分布在旋回中上部且具有多期叠置的特征。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栖霞组白云石化流体以准同生期咸化海源流体为主,仅局部孔洞状白云岩受到一定程度的深部热液叠合改造。对比沉积期古地理隆坳格局与薄层白云岩钻遇井分布耦合关系,发现薄层白云岩往往分布于台内隆坳的坡折处,提出丘滩体叠置迁移和海水受限的环境促使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台内多期叠置的丘滩体为白云岩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准同生期岩溶作用有利于提升丘滩体孔渗条件并为白云石化流体提供优势运移通道。研究结果证实台内薄层白云岩具有环洼不连续带状规模性分布规律,为拓展栖霞组台内白云岩储层勘探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白云岩 分布规律 白云岩成因 栖霞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凌 张照坤 +5 位作者 李明隆 倪佳 耿超 唐思哲 杨文杰 谭秀成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46,共15页
通过岩心、岩屑和测录井资料,对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指明了有利储层分布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可识别出2个Ⅰ型层序界面(梁山组底界面和栖霞组顶界面)... 通过岩心、岩屑和测录井资料,对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指明了有利储层分布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可识别出2个Ⅰ型层序界面(梁山组底界面和栖霞组顶界面)和2个Ⅱ型层序界面(栖一段顶界面和栖二b段顶界面),据此将栖霞阶划分为层序SQ1,SQ2和SQ3,分别对应梁山组+栖一段、栖二b段、栖二a段。(2)研究区栖霞阶层序格架和平面分布特征显示,底部地层(SQ1)具有向沉积前古地貌高地超覆的特征,中上部地层(SQ2和SQ3)由沉积期地貌高地不断向低处迁移,呈现出“底超、中上部迁移”的层序充填规律。(3)研究区SQ2和SQ3高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古地貌高地和坡折带发育厚度大、横向连续性较好的丘滩复合体,奠定了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该时期海平面频繁升降,丘滩复合体发生高频暴露岩溶作用,使得储集性能得到改善,叠加白云岩化作用后形成抗压溶骨架,有利储层发育。(4)沉积相和岩溶作用控制了白云岩薄储层的发育和分布,栖霞阶沉积期高地和坡折带为下一步勘探的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古地貌高地 坡折带 相控 岩溶作用 白云岩薄储层 栖霞阶 二叠系 威远—高石梯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5年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及措施
7
作者 张照坤 马明柱 +1 位作者 许青青 张玉英 《农技服务》 2021年第12期86-88,共3页
陵城区为传统农业大区,随着机构改革的实施,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职能已由抓粮食、畜产品、水产品生产向全面负责农业、农民、农村工作转变。为更好适应陵城区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能转变,推进陵城区农业农村部门有序开展“三农”工作提供参考,... 陵城区为传统农业大区,随着机构改革的实施,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职能已由抓粮食、畜产品、水产品生产向全面负责农业、农民、农村工作转变。为更好适应陵城区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能转变,推进陵城区农业农村部门有序开展“三农”工作提供参考,对2021-2025年陵城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及措施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粮食生产 产业结构调整 品牌建设 陵城区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除草剂药害防治对策探析
8
作者 张照坤 张新盟 +1 位作者 李宝国 祁士军 《农技服务》 2015年第4期116-116,114,共2页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应用和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玉米田化学除草剂越来越被农民接受并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近几年,我国除草剂发展迅速,尤其是玉米除草剂,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除草效果,还会对玉米产...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应用和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玉米田化学除草剂越来越被农民接受并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近几年,我国除草剂发展迅速,尤其是玉米除草剂,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除草效果,还会对玉米产生药害。一旦遭受药害,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予以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除草剂 药害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洪霞 刘守诚 +1 位作者 王爱静 张照坤 《山西农经》 2019年第6期81-81,共1页
农业保险是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举措。分析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 政策性保险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二点委夜蛾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宝国 李建华 +1 位作者 张照坤 张新盟 《农技服务》 2018年第2期86-86,共1页
二点委夜蛾主要以幼虫危害玉米茎基和根部,造成玉米心叶萎蔫、植株倒伏而枯死,其危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防治难度大,近几年危害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供生产上防治二点委夜蛾参考,介绍了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和防治... 二点委夜蛾主要以幼虫危害玉米茎基和根部,造成玉米心叶萎蔫、植株倒伏而枯死,其危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防治难度大,近几年危害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供生产上防治二点委夜蛾参考,介绍了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二点委夜蛾 规律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市陵城区自然条件简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玉英 祝艳玲 +1 位作者 王丙军 张照坤 《现代化农业》 2021年第8期32-33,共2页
1气象条件陵城区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7℃,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21.8℃。年平均风速3.0m/s,最大风速24m/s。年均降水量570.3mm,年最大降水量1088.1 mm,年最小降水量220.3mm,年均蒸发量207... 1气象条件陵城区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7℃,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21.8℃。年平均风速3.0m/s,最大风速24m/s。年均降水量570.3mm,年最大降水量1088.1 mm,年最小降水量220.3mm,年均蒸发量2076.4mm。陵城区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达205d,最长可达234d,平均初霜为10月24日,终霜为4月1日,年日照时数2647.4h,最大冻土层5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最高气温 最大降水量 年平均气温 大陆季风气候 极端最低气温 年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光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齐黄34在山东的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黑东红 刁延宾 +1 位作者 张照坤 吴涛 《农技服务》 2019年第3期69-69,71,共2页
齐黄34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多抗、耐涝、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从培肥土地、精选种子、播种、苗期管理、浇水、施肥和防治害虫等方面阐述了齐黄34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齐黄34 栽培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灾害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俊明 杨冬梅 +1 位作者 孙玉智 张照坤 《农技服务》 2020年第5期97-98,共2页
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农业灾害应急处置提供参考,介绍了农业灾害的类型与等级,分析了农业灾害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业灾害 应急 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陵城区农业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建议
14
作者 张新盟 董文岭 张照坤 《农技服务》 2019年第2期96-97,共2页
为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该区实际,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行动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农业 农产品质量 品牌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述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发展现状
15
作者 刘守成 王刚 +1 位作者 史润超 张照坤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1期53-54,共2页
德州市陵城区作为农业大县,近几年在农业发展上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建设、一二三产融合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下功夫,走出了一条有陵城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农业 发展现状 陵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