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细胞癌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泽铖 曾蒙苏 +3 位作者 单飞 张澍杰 施楠楠 刘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比增强比(CER)及T1的下降百分比(T1d%)对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细胞癌(sHCC)的定量评估价值与鉴别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比增强比(CER)及T1的下降百分比(T1d%)对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细胞癌(sHCC)的定量评估价值与鉴别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Gd-EOB-DTPA腹部增强MRI检查,具有肝硬化背景且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30例肝硬化结节和36例sHCC的影像资料。测量两组病灶的ADC值、CER值及T1d%,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对肝硬化结节和sHCC的鉴别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建立3个定量参数联合诊断模型,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单一参数与联合参数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纳入66个病例共77个病灶,其中肝硬化结节组39个病灶,sHCC组38个病灶。肝硬化结节组的平均ADC值、CER值及T1d%分别为(1391.05±160.25)×10^(−3)mm^(2)/s、(97.47±48.37)%、(62.61±13.40)%,sHCC组的平均ADC值、CER值及T1d%分别为(1081.60±282.12)×10^(−3)mm^(2)/s、(51.10±18.98)%、(47.87±11.86)%,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98、5.563、5.105,P均<0.001)。3个参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791、0.789,鉴别诊断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242.70×10^(−3)mm^(2)/s、68.83%、59.24%。联合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高于单一参数的诊断效能(P均<0.05)。结论ADC值、CER值及T1d%对鉴别肝硬化结节和sHCC均有价值,定量参数联合诊断优于单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