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镀Pd Cu线键合工艺中Pd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滨海 钱开友 +4 位作者 王德峻 从羽奇 赵健 范象泉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由于Cu线热导率高、电性能好、成本低,将逐渐代替传统Au线应用于IC封装。但Cu线键合也存在Cu材料本身固有特性上的局限:易氧化、硬度高及应变强度等。表面镀Pd Cu线材料的应用则提供了一种防止Cu氧化的解决方案。然而,Cu线表面的Pd层很... 由于Cu线热导率高、电性能好、成本低,将逐渐代替传统Au线应用于IC封装。但Cu线键合也存在Cu材料本身固有特性上的局限:易氧化、硬度高及应变强度等。表面镀Pd Cu线材料的应用则提供了一种防止Cu氧化的解决方案。然而,Cu线表面的Pd层很可能会参与到键合界面形成的行为中,带来新的问题,影响到Cu线键合的强度和可靠性。对镀Pd Cu线键合工艺中Pd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用了SEM,EDS等分析手段对Cu线、烧结Cu球(FAB)、键合界面等处Pd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Pd的空间分布随着键合工艺的进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还对产生Pd分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 铜线键合 镀钯层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可压裂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171
2
作者 唐颖 邢云 +2 位作者 李乐忠 张滨海 蒋时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6-363,共8页
可压裂性是页岩在水力压裂中具有能够被有效压裂的能力的性质,是页岩开发中最关键的评价参数,影响因素包括页岩脆性、天然裂缝、石英含量、成岩作用及其他因素,目前常利用页岩矿物组成或岩石力学参数来表征,难以全面反映页岩在水力压裂... 可压裂性是页岩在水力压裂中具有能够被有效压裂的能力的性质,是页岩开发中最关键的评价参数,影响因素包括页岩脆性、天然裂缝、石英含量、成岩作用及其他因素,目前常利用页岩矿物组成或岩石力学参数来表征,难以全面反映页岩在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综合性质。采用极差变换和经验赋值方法将参数标准化,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因数对可压裂性影响的权重,使用标准化值与权重系数加权得到可压裂系数的数学模型可对页岩可压裂性进行定量评价。可压裂系数越大,页岩可压裂性越强。采用该模型计算渝东南地区渝页1井龙马溪组页岩可压裂系数为0.485 5,Barnett页岩可压裂系数为0.484 4,总体处于同一水平;同时,使用该模型将页岩可压裂性分为3个级别,可压裂系数在0.132 0~0.282 0的页岩可压裂性低,水力压裂效果不佳;可压裂系数在0.282 0~0.456 7的页岩可压裂性中等,水力压裂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压裂系数在0.456 7~0.784 0的页岩可压裂性高,是优质的可压裂层。水力压裂应选择可压裂系数大于0.360 7的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可压裂性 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数学模型 渝页1井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saClean低毒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29
3
作者 安文忠 张滨海 陈建兵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33-35,共3页
阐述了VersaClean低毒油基钻井液的基本配方、各种主要处理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钻井液的基本性能。给出了钻井液现场维护处理方法、固相控制及钻屑回注等技术方法。使用该低毒油基钻井液可以保护储层在钻完井作业过程中不受伤害,提高油田... 阐述了VersaClean低毒油基钻井液的基本配方、各种主要处理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钻井液的基本性能。给出了钻井液现场维护处理方法、固相控制及钻屑回注等技术方法。使用该低毒油基钻井液可以保护储层在钻完井作业过程中不受伤害,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钻井 油基钻井液 配方 性能 乳化剂 降滤失剂 蓬莱19-3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形联合井网整体压裂电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姣姣 贾宗文 +3 位作者 曲占庆 张滨海 李乐忠 唐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8612-8617,共6页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已处于开发后期,地层能量不断衰竭,了解地层流体的渗流规律、对现有开发井网进行改造,能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和区块产量。根据现有直井井网的布井方法,考虑水平井压裂的特点,优化设计了菱形联合压裂井网;并运用电模拟的...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已处于开发后期,地层能量不断衰竭,了解地层流体的渗流规律、对现有开发井网进行改造,能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和区块产量。根据现有直井井网的布井方法,考虑水平井压裂的特点,优化设计了菱形联合压裂井网;并运用电模拟的方法,模拟不同井网和裂缝参数对水平井整体压裂井网的渗流规律及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菱形联合井网注水压力波及范围扩大,注水效率提高,能明显提高单井产量;裂缝长度增加有利于注水效率的提高,但裂缝过长会造成水驱前缘突进的现象,不利于油井的生产;裂缝方位对注水效率的影响随裂缝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裂缝方位为垂直时注水效果最好。研究成果对水平井菱形联合井网整体压裂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联合井网 水平井 整体压裂 渗流规律 电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线键合Cu/Al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兴杰 张滨海 +2 位作者 王德峻 从羽奇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0-884,共5页
由于铜线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卓越的电学性能以及较低的成本,被普遍认为将逐渐代替传统的金线而在IC封装的键合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铜线键合工艺中Cu/Al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与金线键合的Au/Al IMC生长情况有很大差别,本文针对球焊... 由于铜线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卓越的电学性能以及较低的成本,被普遍认为将逐渐代替传统的金线而在IC封装的键合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铜线键合工艺中Cu/Al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与金线键合的Au/Al IMC生长情况有很大差别,本文针对球焊键合中键合点的Cu/Al界面,将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理论与分析手段相结合,研究了Cu/Al界面IMC的生长行为及其微结构。文中采用SEM测试方法,观察了IMC的形貌特点,测量并得到了IMC厚度平方正比于热处理时间的关系,计算得到了生长速率和活化能数值,并采用TEM,EDS等测试手段,进一步研究了IMC界面的微结构、成分分布及其金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 铜线键合 微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线键合的抗氧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范象泉 王德峻 +2 位作者 从羽奇 张滨海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铜线键合的过程中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或在纯铜线表面涂覆金属钯防氧化层都可以改善铜线键合的抗氧化性能。为了评价上述两种方法对铜线键合抗氧化性能的改进情况,使用先进的材料表征方法分析不同保护气体流量情况下键合形成的金属熔球... 在铜线键合的过程中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或在纯铜线表面涂覆金属钯防氧化层都可以改善铜线键合的抗氧化性能。为了评价上述两种方法对铜线键合抗氧化性能的改进情况,使用先进的材料表征方法分析不同保护气体流量情况下键合形成的金属熔球的形貌,金属熔球表面的氧原子数分数和表面氧化层的厚度。研究表明,保护气体流量为0.51 L/min时,可以在保证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抗氧化效果。通过XPS和TEM分析发现,铜线表面涂覆金属钯可以延长铜线的存储寿命,降低键合界面的氧含量,提高键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线键合 铜线 氧化 镀钯 保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深层井段地层岩性对固井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江林 许明标 张滨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41,共3页
在固井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固井质量总不够理想,特别在高压深层井段问题更为严重。为此,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JHT-02高温高压固井质量评价仪(物理模型按10∶1缩小,并制作了相应的缩小换能器),模拟高压深层井段不同孔隙度与渗透率... 在固井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固井质量总不够理想,特别在高压深层井段问题更为严重。为此,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JHT-02高温高压固井质量评价仪(物理模型按10∶1缩小,并制作了相应的缩小换能器),模拟高压深层井段不同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砂岩与泥岩,进行了水泥与不同岩性地层胶结性能的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及现场测井曲线,发现:对于深井中存在异常高压的井段,地层岩性和孔渗性能影响水泥与地层的胶结强度,随着孔渗性能的变化,水泥与泥岩和砂岩地层的胶结强度变化规律一致,随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增加胶结强度下降;在高压常温环境下,水泥与砂岩地层的胶结强度要低于水泥与泥岩地层的胶结强度;对于相同渗透率的泥岩地层,高压带较低压带胶结更理想;建议在高压常温井段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防止水泥浆在高渗地带过多失水,以提高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质量 地层岩性 物理模拟 胶结强度 X12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尾管固井技术优化及其在渤中25-1油田中深丛式井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房恩楼 孙东征 +3 位作者 张滨海 黄家华 吕东升 霍洪山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4期266-268,共3页
渤中25-1油田沙河街组油藏属于中深层高温高压油藏,制约了常规尾管固井技术的应用。对生产尾管固井技术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中深丛式井生产尾管固井作业安全、质量与时效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非钻机时间候凝和电测固井质量,显著提高了钻井作... 渤中25-1油田沙河街组油藏属于中深层高温高压油藏,制约了常规尾管固井技术的应用。对生产尾管固井技术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中深丛式井生产尾管固井作业安全、质量与时效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非钻机时间候凝和电测固井质量,显著提高了钻井作业时效。该项技术成果对于渤海中深层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25-1油田 中深丛式井 生产尾管固井 技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含气量测井解释方法参数选择及适用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颖 李乐忠 +3 位作者 蒋时馨 张滨海 仲米虹 孙玉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8,共5页
多元线性回归及BP神经网络是煤层含气量测井解释的常用方法。基于澳大利亚Galilee盆地和沁水盆地煤层测井资料和实测含气量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筛选了和含气量相关的测井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含气量与测井参数的解释... 多元线性回归及BP神经网络是煤层含气量测井解释的常用方法。基于澳大利亚Galilee盆地和沁水盆地煤层测井资料和实测含气量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筛选了和含气量相关的测井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含气量与测井参数的解释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理论,通过网络训练和测试,建立了煤层含气量和测井参数的非线性解释模型。讨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选择方法,并对两种解释方法的误差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多元线性回归法和BP神经网络法是煤层含气量解释的常用方法,前者的解释误差比后者大;多元线性回归法解释精度与煤层含气量相关,适用于含气量较高的井;BP神经网络法解释精度普遍较高,在含气量高和低的井中均可适用,解释效果受输入层样本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样本数量越多,区域代表性越强,解释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测井 煤层含气量 多元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参数选择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低渗储层压裂高起裂压力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滨海 朝举 +1 位作者 陈峥嵘 孔祥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3-408,共6页
东海HY-A1井H8b气藏为异常高温、高压地层,压裂设计的预测起裂压力与压裂施工不一致,作业中出现高起裂现象;考虑裂缝内流体压力、主应力、井壁渗透率、裂缝倾角等因素,建立了东海低渗储层压裂高起裂压力数学模型;通过现场验证,起裂压力... 东海HY-A1井H8b气藏为异常高温、高压地层,压裂设计的预测起裂压力与压裂施工不一致,作业中出现高起裂现象;考虑裂缝内流体压力、主应力、井壁渗透率、裂缝倾角等因素,建立了东海低渗储层压裂高起裂压力数学模型;通过现场验证,起裂压力计算误差为4.9%,具有一致性。借助二分法对模型求解,结果表明,随井斜角度的增大,当方位角<45°时,起裂压力变化随井斜角的增大并不明显,当方位角≥45°时,起裂压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方位角的增大起裂角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直至为零,起裂压力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方位角增大,起裂压力存在最低峰值,最低峰值区间的方位角在50°~80°之间;井斜角α=0°直井段时,方位角φ=71°时,最低起裂压力峰值为58.5 MPa,在东海本区块属于高起裂;在一定的方位角度上起裂角存在最大峰值,起裂角最大峰值区间的方位角在60°~80°之间;应力差值大、泊松比小、异常高压是高起裂压力的关键因素;在压裂设计中,满足施工需求同时,尽可能设计方位角及井斜角靠近起裂压力最小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低渗储层 起裂压力 起裂角 弹性模量 水平主应力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动态地应力建模方法及其在寿阳区块煤层气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滨海 陈峥嵘 +4 位作者 艾传志 李莹莹 彭成勇 朱海燕 唐煊赫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151,共8页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层气主产区15#煤层前期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开发井出现低产气、高产水等问题,为了提高该区块煤层气采收率,需要对当前地应力状态及变化趋势进行评估以满足加密调整和二次压裂等开发调整方案需求。结合有限差分油藏模拟器...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层气主产区15#煤层前期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开发井出现低产气、高产水等问题,为了提高该区块煤层气采收率,需要对当前地应力状态及变化趋势进行评估以满足加密调整和二次压裂等开发调整方案需求。结合有限差分油藏模拟器CMG和有限元模拟器ABAQUS,提出了渗流-应力耦合的四维动态地应力建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寿阳南燕竹A2区块煤层动态地应力特征,结果表明:地应力反演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误差小于10%,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四维动态地应力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南燕竹A2区块两相邻单井地应力变化趋势相近,证明了该区块煤层储层连通性较好,但产量或孔隙压力的变化分布强弱对地应力变化和储层压实仍有一定影响;根据A2区块9口在排井地应力变化强弱对比结果,认为SYNY-136井地应力偏转程度最高,二次压裂时容易产生新裂缝,而SYNY-173井地应力偏转程度最低,二次压裂时不易产生新裂缝。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煤层气排采制度调整、加密井井壁稳定性分析、二次压裂优化设计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寿阳区块 动态地应力 煤层气 二次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喷射压裂射流密封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宇雄 王海柱 +1 位作者 黄中伟 张滨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26-3931,共6页
超临界CO_(2)(SC-CO_(2))喷射压裂技术有望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手段。为了探明其射流密封机理,开展了SC-CO_(2)喷射压裂作业时环空、孔眼及裂缝中的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SC-CO_(2)喷射压裂作业时SC-CO_(2)射流在环空附... 超临界CO_(2)(SC-CO_(2))喷射压裂技术有望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手段。为了探明其射流密封机理,开展了SC-CO_(2)喷射压裂作业时环空、孔眼及裂缝中的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SC-CO_(2)喷射压裂作业时SC-CO_(2)射流在环空附近形成低压区,促使环空流体进入地层孔眼而不进入已压开裂缝中,从而实现射流密封;SC-CO_(2)喷射压裂的射流密封效果与喷嘴压降和喷嘴直径正相关,与套管孔径和环空压力反相关,而受到SC-CO_(2)流体温度的影响极小;在相同的模拟条件下,SC-CO_(2)喷射压裂的射流密封效果强于水力喷射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射流 压裂 密封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关键参数优选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百烈 周建良 +2 位作者 曹砚锋 金衍 张滨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130,157,共4页
针对致密气藏压裂效果差的问题,综合考虑排量、射孔摩阻、压裂后生产数据等参数,运用弹性力学方法,建立诱导应力计算模型。结合实际井数据,优选了簇间距、射孔数、射孔位置等参数。结果表明:簇间距的选取受施工净压力与地应力差的限制;... 针对致密气藏压裂效果差的问题,综合考虑排量、射孔摩阻、压裂后生产数据等参数,运用弹性力学方法,建立诱导应力计算模型。结合实际井数据,优选了簇间距、射孔数、射孔位置等参数。结果表明:簇间距的选取受施工净压力与地应力差的限制;单段总射孔数受排量、地应力差的影响,单簇射孔数与簇数需根据实际条件调节;最佳射孔位置为含气量高、天然裂缝发育、地应力差较低的区域。该文对致密气藏现场选取合理射孔参数,提高压裂效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分段多簇压裂 诱导应力 簇间距 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庄区块钻完井工程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贾宗文 刘书杰 +2 位作者 耿亚楠 张滨海 于姣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188,共7页
为了得到柿庄区块目标区块钻完井工程因素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该区块220余口开发井的钻完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钻井液体系及储层保护情况、固井质量、井径扩大率及压裂液用量、砂比、压降、煤粉等影响因素,通过对比不同... 为了得到柿庄区块目标区块钻完井工程因素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该区块220余口开发井的钻完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钻井液体系及储层保护情况、固井质量、井径扩大率及压裂液用量、砂比、压降、煤粉等影响因素,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产气井的钻完井资料及生产情况,得出这些因素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钻井工程中的钻井液污染、固井质量差、井径扩大率超标等均会对煤层气排采产生不良影响;压裂工程中,煤层气产量与入井液量、砂比成正比关系,与施工压降、煤粉产出量呈反比关系。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结合分析结果对目标区块煤层气井的钻采工程提出了合理建议,建议钻井工程中采用清洁钻井液体系,如改性清水钻进、无固相盐水钻井液体系等,可减少钻井液造成的储层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完井工程 压裂工程 煤层气产能 柿庄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区块致密气储层压裂损害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翠沛 张滨海 +3 位作者 李紫晗 黄晶 董子标 岳前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6,共6页
为明确临兴区块致密气储层压裂损害影响因素,以储层岩心渗透率损害率为评价指标开展室内实验,分析储层敏感性、水锁效应、胍胶压裂液破胶残液和残渣含量对储层的损害程度。结果表明:储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弱—中等偏弱程度酸敏和碱敏;... 为明确临兴区块致密气储层压裂损害影响因素,以储层岩心渗透率损害率为评价指标开展室内实验,分析储层敏感性、水锁效应、胍胶压裂液破胶残液和残渣含量对储层的损害程度。结果表明:储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弱—中等偏弱程度酸敏和碱敏;储层水锁指数为85%~100%,损害程度为强—极强;当使用单一过硫酸铵作为破胶剂,温度低于30℃时破胶黏度较大,对储层损害程度较强;压裂液残渣对储层渗透率损害率较低。临兴致密气压裂储层损害因素的损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水锁损害、破胶残液损害、储层敏感性损害、压裂液残渣损害。该研究对临兴致密气压裂液体系和储层保护措施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胍胶压裂液 储层损害 水锁 破胶 临兴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粒径支撑剂回流实验及在临兴致密气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昊田 许冬进 +3 位作者 张滨海 李紫晗 黄晶 智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0,共4页
压裂施工结束后须将储层中的压裂液进行快速返排以减少对地层的伤害。合理的返排制度是压后高产的关键,返排速度过低或返排不及时会对储层造成伤害,速度过高易产生支撑剂回流,损害裂缝的导流能力。为了控制支撑剂回流造成的损失,以临兴... 压裂施工结束后须将储层中的压裂液进行快速返排以减少对地层的伤害。合理的返排制度是压后高产的关键,返排速度过低或返排不及时会对储层造成伤害,速度过高易产生支撑剂回流,损害裂缝的导流能力。为了控制支撑剂回流造成的损失,以临兴致密气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两种粒径支撑剂混合铺砂后的回流规律与两种粒径单独铺砂时进行对比;为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分别用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研究石英砂替代陶粒后,石英砂支撑剂在回流时达到陶粒支撑剂临界流速所对应的铺砂浓度倍数。实验结果表明,混合铺砂时的临界流速变化趋势与两种粒径单独铺砂时相同;用石英砂替代陶粒,可高效返排,控制支撑剂回流,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回流 混合粒径 降本增效 等效替代法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屑回注技术及其在国内油田的首次应用 被引量:30
17
作者 安文忠 陈建兵 +2 位作者 牟小军 张滨海 许永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给出了钻屑回注技术的定义,详细介绍了钻屑回注的方式及主要设备,针对该技术在蓬莱19-3油田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措施。钻屑回注技术在国内海洋钻井中首次应用并获得成功,不但实现了海洋钻井过程中油基钻井液的零排... 给出了钻屑回注技术的定义,详细介绍了钻屑回注的方式及主要设备,针对该技术在蓬莱19-3油田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措施。钻屑回注技术在国内海洋钻井中首次应用并获得成功,不但实现了海洋钻井过程中油基钻井液的零排放,也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屑回注技术 中国 油田 应用 海上钻井 岩屑 回注 油基钻井液 环境保护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煤层气储层四维地应力演化模型及规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英君 朱海燕 +3 位作者 唐煊赫 孙晗森 张滨海 陈峥嵘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92,共11页
重复压裂是缓解煤层气产量下降,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解决传统三维静态模型无法预测强非均质性储层在生产过程中地应力变化的问题,以沁水盆地东南部煤层气储层为例,围绕煤层气开采条件下渗流—应力耦合的四维地应力演化问题,... 重复压裂是缓解煤层气产量下降,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解决传统三维静态模型无法预测强非均质性储层在生产过程中地应力变化的问题,以沁水盆地东南部煤层气储层为例,围绕煤层气开采条件下渗流—应力耦合的四维地应力演化问题,创建了煤层气藏有限差分渗流矩形正交网格和有限元地质力学三维四面体网格的数据动态相互映射子程序,结合煤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和煤层气藏地质模型,建立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煤层气储层四维地应力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应力反演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误差小于8%,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四维地应力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准确度;②经过14年的开采,目标区内孔隙压力下降了约0.70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下降了1.14~1.54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下降了1.79~1.87 MPa;③天然气产量较高的井周附近,地应力方向有明显偏转;对比6口重复压裂备选井地应力变化强弱,P9井地应力偏转程度高,对该井3#煤层重复压裂施工,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结论认为,研究成果可为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藏的排采制度调整、加密井井壁稳定性分析、重复压裂优化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煤层气 四维地应力 多物理场耦合 沁水盆地 重复压裂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致密气藏压裂水锁伤害评价与措施优化 被引量:13
19
作者 程宇雄 彭成勇 +1 位作者 周建良 张滨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5-139,共5页
针对临兴致密气水锁伤害问题,利用水相圈闭指数法和总水体积法,对该地区压裂层位进行水锁伤害评价。采用考虑启动压力的理论模型计算出液氮用量的理论值,分析了液氮用量与压裂后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水锁解除措施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 针对临兴致密气水锁伤害问题,利用水相圈闭指数法和总水体积法,对该地区压裂层位进行水锁伤害评价。采用考虑启动压力的理论模型计算出液氮用量的理论值,分析了液氮用量与压裂后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水锁解除措施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临兴地区较多层位存在水锁风险;对于易水锁、临界水锁层位,充足的液氮量有利于解除水锁,建议临兴地区液氮用量经验系数取4.0~5.0。该研究可为临兴致密气压裂水锁解除措施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水锁伤害 水相圈闭指数法 总水体积法 液氮伴注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气井测试临界携液条件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玉发 李紫晗 +2 位作者 张滨海 高飞 李莹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3-70,共8页
在深水气井测试设计中,通常采用定值曳力系数悬浮液滴理论模型判断气井测试流量是否具备携液能力。由于对深水气井全井筒携液能力预测缺乏针对性的研究,上述方法设计的携液临界条件较为保守,导致结果误差偏大,实际作业中存在着积液风险... 在深水气井测试设计中,通常采用定值曳力系数悬浮液滴理论模型判断气井测试流量是否具备携液能力。由于对深水气井全井筒携液能力预测缺乏针对性的研究,上述方法设计的携液临界条件较为保守,导致结果误差偏大,实际作业中存在着积液风险,影响了深水气井现场测试的安全性。为此,通过全域拟合方法采用雷诺数修正曳力系数得到计算关联式,据此确定适合深水气井条件的较高精度天然气物性参数,最终建立了修正参数临界携液模型。基于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修正参数模型能够满足深水气井测试临界携液条件设计需要,有效解决了现有悬浮液滴理论模型采用定值曳力系数对全井段进行携液预测临界值偏小等问题,提高了预测精度。结论认为,修正参数模型针对温度、压力、凝析液气比及测试管柱内径等进行敏感性分析,较为直观了解深水气井测试管柱内临界携液条件变化趋势,为优化深水气井测试安全高效参数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气井 测试 携液理论 临界携液模型 测试参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