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灾害发生期的犯罪预防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滋生
汤啸天
-
机构
上海大学法学院
-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10-14,共5页
-
文摘
本文探讨了灾害发生期的犯罪预防对策,认为在灾害发生期的不同时间进程中,犯罪预防工作有不同的重点和策略。灾害预报已经发出,灾害破坏作用尚未显露时,防范的重点是造谣惑众及封建迷信活动。灾害爆发时,对犯罪的首次打击效应十分重要。灾害爆发后,一定要迅速恢复和强化政法机关的职能活动,组织群众开展群防群治。随着灾害的持续或衰减,财产类犯罪开始抬头,且暴力倾向明显,此时应采取坚决措施,从重从快予以打击。
-
关键词
灾害发生期
预防犯罪
误传
自然灾害
-
Keywords
Disaster moments Crime prevention First strike Severe and quick approach Mass prevention-control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
-
题名资格刑探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滋生
汤啸天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66-70,共5页
-
文摘
资格刑探析张滋生,汤啸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这一措施,除对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弥补...
-
关键词
资格刑
剥夺政治权利
犯罪人
刑满释放人员
重新犯罪
职务犯罪
探析
犯罪分子
有期徒刑
独立适用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简论被害预防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滋生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6期39-40,共2页
-
文摘
预防犯罪的研究十多年来有较快的发展,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减少引起犯罪的原因和挽救、教育潜在的犯罪人方面。而对犯罪行为恶果的直接承受者——被害人的不良状态及被事预防则注意甚少。本文试作探索。被害预防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分析具体犯罪发生过程中发现,在有预谋的犯罪中,一般来说,犯罪人在犯罪动机形成之后,犯罪行为实施之前,还耍选择犯罪对象、衡量作案条件,考虑逃避惩罚等。犯罪人寻找侵害对象,主要看对方是否处于不良状态。扒窃者往往先在公共场所物色扒窃对象,从他们的年龄、服饰。
-
关键词
基本要求
被害预防
犯罪人
不良状态
犯罪行为
犯罪对象
犯罪动机
预防犯罪
被害人
发生过程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关于经济犯罪及其预防的思考
- 4
-
-
作者
张滋生
-
机构
上海大学法学院科研处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2-44,共3页
-
文摘
关于经济犯罪及其预防的思考张滋生一、经济犯罪发生于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犯罪的术语是187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预防与遏制犯罪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由英国学者希尔首先提出的.1932年德国学者林德曼又从刑法角度阐述了经济犯罪的概念,1939年美国学者苏遮兰从...
-
关键词
经济犯罪
刑事犯罪
犯罪预防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检察机关
犯罪形态
经济犯罪案件
非法经济活动
法律防范
经济诈骗
-
分类号
D917.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经济犯罪的被害预防
- 5
-
-
作者
张滋生
-
机构
上海大学法学院科研处
-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6年第6期12-15,共4页
-
文摘
论经济犯罪的被害预防张滋生一、经济犯罪被害的特殊性经济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发生在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制度的行为和现象。其犯罪目的是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因此经济犯罪被害就具有以下特殊性:1.犯罪行为模糊,往往在不知不觉中...
-
关键词
经济犯罪
经济合同诈骗
法人机构
非法集资
被害预防
犯罪被害人
法定代表人
诈骗者
自然人
“地下钱庄”
-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