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乳成分合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心河 李浩楠 +3 位作者 周潇 徐佳婧 张源淑 韩正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7-42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确定DZ作用浓度及时间;试验分为对照组(0μmol·L^(-1) DZ处理)、低浓度组(10μmol·L^(-1) DZ处理)、中浓度组(20μmol·L^(-1) DZ处理)、高浓度组(40μmol·L^(-1) DZ处理),并以生理剂量的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37℃、5%CO_(2)培养12 h后,进行如下试验:(1)测定细胞及分泌上清中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含量及脂滴染色变化;(2)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乳成分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3)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4)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5~80.0μmol·L^(-1 ) DZ处理后,细胞活力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20μmol·L^(-1 )DZ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显著,结合实验室前期结果,选择DZ作用的低、中和高浓度分别为10、20和40μmol·L^(-1),作用时间为12 h。(2)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及高浓度组DZ及E2处理后极显著提高了EpH4-Ev细胞及分泌上清中TG和GLU的含量,促进了脂滴的合成(P<0.01)。(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处理后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和β-酪蛋白(β-casein)的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DZ及E2处理后均提高脂肪酸合成酶(FASN)、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4)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增加了G2/M期和S期的细胞占比,上调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D3、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同时中浓度DZ组极显著增加了Bcl-2/Bax比值(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5)三个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上调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PI3K、p-mTOR、p-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DZ处理可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乳成分的合成。其机制与上调细胞增殖蛋白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大豆黄酮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 乳成分合成 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腹泻猪空肠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表达变化及与肠道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雪清 李志强 +2 位作者 吴雨龙 张崇昊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1-758,共8页
在现代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无论是断奶、换舍和换料等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还是细菌、病毒感染都极易影响消化道健康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炎症。本文通过研究临床腹泻猪空肠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bensin system,R... 在现代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无论是断奶、换舍和换料等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还是细菌、病毒感染都极易影响消化道健康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炎症。本文通过研究临床腹泻猪空肠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bensin system,RAS)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肠道炎症的关系。以临床上出现腹泻症状的保育猪为研究对象,截取其空肠组织,采用组织病理学、Western blot和RT-qPCR等方法,观察其空肠组织病理变化,明确RAS组分特别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表达变化,探究其对猪肠道炎症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腹泻保育猪的空肠组织中促炎性因子TNF-α、IL-1β显著升高,抗炎性因子IL-10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学显示,空肠上皮绒毛脱落,腺体增生,存在大量出血点;ACE2、MasR mRNA和蛋白水平及Ang(1-7)含量均降低,ACE和AT1R蛋白水平及Ang II含量均升高。结果提示,临床腹泻保育猪空肠组织局部RAS被激活,ACE-Ang II-AT1R轴的活性远高于ACE2-Ang(1-7)-MasR轴,ACE2抗炎性损伤作用处于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保育猪 空肠 临床腹泻 肠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食欲的产生及调节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欣雨 张源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对经济动物来说,对饲料的摄食选择及摄食量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品质及经济价值。随着集约化养殖和精饲料的广泛使用,饮食失衡导致的肥胖及营养代谢病已成为养殖业不容小觑的问题,而食欲是决定摄食选择及摄食量的关键,食欲的调控又涉及神经... 对经济动物来说,对饲料的摄食选择及摄食量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品质及经济价值。随着集约化养殖和精饲料的广泛使用,饮食失衡导致的肥胖及营养代谢病已成为养殖业不容小觑的问题,而食欲是决定摄食选择及摄食量的关键,食欲的调控又涉及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机体的能量与营养平衡。从最初胃肠道激素、食欲相关神经元的发现,再到小分子代谢物、能量激素、胃肠道微生物以及炎症相关因子的探索,食欲调控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地更新与细化,肥胖与抑郁等问题研究专家也将目光投向食欲研究,论文系统地讨论了食欲的产生机制及机体神经、体液信号及其他因素如何相互协调促进食欲的调节,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新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已发现并研究的影响食欲调控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探究低成本、结构均衡、能满足动物需求的饲料,以及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动物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欲 神经元 激素 能量 胃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的调控作用
4
作者 张崇昊 马畅 +2 位作者 李志强 伍钢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6-176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选取1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葡聚糖硫酸钠盐处理组(DSS组),等体积灌胃生理盐水。试验至第4天,DS... 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选取1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葡聚糖硫酸钠盐处理组(DSS组),等体积灌胃生理盐水。试验至第4天,DSS组小鼠在饮用水中添加DSS(终浓度为4%)制造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期间每天记录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和粪便隐血情况,并计算疾病活跃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DSS饮用至第8天,所有小鼠采血后剖检,量取结肠长度,取结肠组织等样品。进行如下试验:1)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2)ELISA法检测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A)及结肠组织中Ang1-7和AngⅡ的含量;3)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 2, 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质膜膜泡关联蛋白(plasmalemma vesicle associated protein, PLVAP)的表达;4)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ACE2、ACE与PLVAP表达变化的相关性以及Ang1-7、AngⅡ和VEGFA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成功建立了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表现为体重下降、DAI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极显著缩短(P<0.01)和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2)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表现肛门明显出血,结肠组织中PLVAP和VEGFA蛋白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CE2和ACE表达均极显著上调(P<0.01),Ang1-7和AngⅡ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4)相关性分析显示,ACE2、ACE的表达变化和PLVAP表达变化呈正相关,Ang1-7、AngⅡ含量变化与VEGFA含量变化也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DSS致小鼠结肠炎症过程中小鼠结肠血管屏障受损,结肠局部RAS均处于激活状态,ACE/AngⅡ通路的激活占优势,提示:AngⅡ参与了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的损伤过程。通过激活ACE2或过表达ACE2,增强其对AngⅡ的降解作用以缓解肠-血屏障的损伤,可能是治疗或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新的思路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小鼠 溃疡性结肠炎 肠血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源淑 邹思湘 刘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以本科生必修课“动物生物化学”的教改为背景,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动物生物化学”教改的几项措施,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动物生物化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酶解产生β-Casomorphin-7样物质的ELISA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源淑 钟海涛 +1 位作者 邹思湘 陈伟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35,共3页
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 对酪蛋白经胃蛋白酶作用 30,60,90,120和 150 min的酶解消化液中β-Casomorphin-7样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分别为29.5±4.08,47.6±4.17,75.4±4.57,118±7.12和(99.2±... 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 对酪蛋白经胃蛋白酶作用 30,60,90,120和 150 min的酶解消化液中β-Casomorphin-7样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分别为29.5±4.08,47.6±4.17,75.4±4.57,118±7.12和(99.2±5.69)ug/L;平均回收率为97.9%。ELISA方法检测结果表明,酪蛋白2h酶解消化液中β-Casomorphin-7样物质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胃蛋白酶 β-Casomorphin-7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检测 酶解产物 乳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酶解产物阿片样活性的细胞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源淑 邹思湘 陈伟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38,共3页
以富含δ 阿片受体的NG1 0 8-1 5杂交瘤细胞株 ,在有和无阿片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存在的情况下 ,与酪蛋白及其胃蛋白酶酶解消化液共同孵育。其细胞抽提液用 1 2 5I标记cAMP试剂盒进行放免测定 ,观察对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证... 以富含δ 阿片受体的NG1 0 8-1 5杂交瘤细胞株 ,在有和无阿片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存在的情况下 ,与酪蛋白及其胃蛋白酶酶解消化液共同孵育。其细胞抽提液用 1 2 5I标记cAMP试剂盒进行放免测定 ,观察对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证明 ,酪蛋白经胃蛋白酶处理后有阿片样活性物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杂交瘤细胞 阿片活性物质 鉴定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胃肠道食糜和血液中酪啡肽的检测及阿片样活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源淑 宗亚峰 +1 位作者 邹思湘 陈伟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3-1066,共4页
将24头仔公猪分为对照组(正常哺乳28 d断奶)、试验I组(添喂β-酪啡肽-7)和试验Ⅱ组(添喂酪蛋白酶解物)。试验组于21 d断奶,再连续添喂酪蛋白胃蛋白酶解液或β-酪啡肽-7 10 d,每天2次(共20mL),至32 d,3组动物各随机取6头同时剖杀,取血、... 将24头仔公猪分为对照组(正常哺乳28 d断奶)、试验I组(添喂β-酪啡肽-7)和试验Ⅱ组(添喂酪蛋白酶解物)。试验组于21 d断奶,再连续添喂酪蛋白胃蛋白酶解液或β-酪啡肽-7 10 d,每天2次(共20mL),至32 d,3组动物各随机取6头同时剖杀,取血、胃食糜和空肠食糜。通过所建立的RP-HPLC方法,在胃食糜和空肠食糜中检测到β-酪啡肽-5、β-酪啡肽-7样物质。对照组、酪啡肽-7组和酪蛋白水解液组,β-酪啡肽-7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12±2.38,23.58±7.49、21.81±9.93μg/g胃食糜和16.99±3.48、19.08±2.85、21.36±4.85μg/g肠食糜;胃食糜中-βCM-7的含量高于空肠食糜,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在各组仔猪的血液中未检测到酪啡肽样物质。肠食糜的细胞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与喂仔猪料的对照组比较,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对细胞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7.9%和89.0%,抑制作用均能被纳洛酮反转,逆转率分别是43.2%和89.07%。提示在21日龄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酪啡肽或酪蛋白酶解物,其肠道中有酪啡肽释放,阿片总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啡肽 阿片活性 断奶仔猪 酪蛋白水解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somorphin-7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源淑 钟海涛 +1 位作者 邹思湘 陈伟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7,共4页
β-酪啡肽-7(β-Casomorphin-7)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乳源外啡肽,有调节动物消化道运动和采食、内分泌、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β-Casomorphin-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经戊二醛交联的复合物作为包被抗原;一抗为鸡抗β-Casomorphin-7... β-酪啡肽-7(β-Casomorphin-7)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乳源外啡肽,有调节动物消化道运动和采食、内分泌、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β-Casomorphin-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经戊二醛交联的复合物作为包被抗原;一抗为鸡抗β-Casomorphin-7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交联复合物的抗血清;酶标二抗为兔抗鸡IgG经戊二醛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交联的复合物。包被抗原和一抗的稀释度经方阵稀释实验确定。本实验所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的孔间差异为3.3%,板间差异为8.6%,检测灵敏度20ng/ml,检测范围20~320ng/ml,在实验浓度范围内。β-Casomor-phin-7的抗血清与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精氨酸降压素和神经降压素等活性肽未显示免疫交叉反应。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酪啡肽的体内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β-Casomorphin-7 ELISA 多克隆抗体 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酪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PLC测定酪蛋白酶解产物中的β-Casomorphin-7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源淑 陈伟华 邵思湘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7-38,共2页
自80年代初期发现动物和植物性饲料蛋白经酶处理可以产生各种生物活性肽以来,国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具有独特生理和药理作用的肽段均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蛋白质的多肽链中,可是在体内某些消化酶的作用下才会释放... 自80年代初期发现动物和植物性饲料蛋白经酶处理可以产生各种生物活性肽以来,国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具有独特生理和药理作用的肽段均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蛋白质的多肽链中,可是在体内某些消化酶的作用下才会释放出来,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最初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酶解产物 生物活性肽 活性肽 HPLC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构相似酪啡肽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源淑 邹思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4,共3页
β-酪啡肽(β-Casomorphinβ-CM)是β-酪蛋白经过酶解所释放的一类小肽,具有类似阿片肽的功能。本研究参考相关肽检测方法,以乙腈:水(3:1)为流动相,内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酸性调节剂,梯度洗脱,反相C8柱分离,215nm紫外检测。结果显示... β-酪啡肽(β-Casomorphinβ-CM)是β-酪蛋白经过酶解所释放的一类小肽,具有类似阿片肽的功能。本研究参考相关肽检测方法,以乙腈:水(3:1)为流动相,内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酸性调节剂,梯度洗脱,反相C8柱分离,215nm紫外检测。结果显示,酪啡肽-7在21.45min出峰,在0.125~1.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β-酪啡肽-7和β-酪啡肽-5纯度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7.29%和5.19%。应用本方法可快速准确分离分析酪啡肽,尤其是结构相似的小分子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酪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酪啡肽-7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源淑 钟海涛 +1 位作者 陈伟华 邹思湘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
β-酪啡肽-7 经戊二醛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交联后的复合物免疫伊莎蛋鸡5只。6个月后,对鸡血清、所产蛋的卵黄和卵黄氯仿抽提上清液进行琼扩效价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抗体的最高效价达到1∶8,后两者的效价为1∶4。
关键词 β-酪啡肽-7 伊莎蛋鸡 免疫扩散实验 多克隆抗体 制备 酪蛋白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阿片肽活性物质对动物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源淑 邹思湘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3期14-15,21,共3页
关键词 乳源阿片肽活性物质 动物 消化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源淑 史远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4期12-15,共4页
本文根据近几年国外有关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的研究报导,较系统地讨论了该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和防制措施。同时,对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了阐述。
关键词 生殖 呼吸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源生物活性肽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源淑 邹思湘 《国外畜牧科技》 1998年第4期33-36,共4页
乳中酪蛋白质中的某些肽类,它们具有阿片活性、免疫调节、与金属离子结合、抗高血压和抗凝血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这些肽的来源、排列顺序及位置都已经确定,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或在药理学方面加以应用。
关键词 酪蛋白 生物活性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 2在奶牛乳腺中的表达定位及其抗炎性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小倩 刘颖 +3 位作者 荣超 王鲲 肖航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2-560,共9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内外试验,明确ACE 2在奶牛乳腺中的表达定位,并对其在高精料饲喂致内源性奶牛乳房炎中的抗损伤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体外试验分别选用牛乳腺组织样品和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CE 2在...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内外试验,明确ACE 2在奶牛乳腺中的表达定位,并对其在高精料饲喂致内源性奶牛乳房炎中的抗损伤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体外试验分别选用牛乳腺组织样品和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CE 2在奶牛乳腺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ACE 2蛋白在Mac-T细胞中的定位。体内试验,选用6头健康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精料饲喂组,饲喂20周后,活体采集乳腺组织及乳。测定乳中LPS含量、体细胞数及相关炎性指标;制作乳腺组织学切片;分析乳腺组织中ACE、AT1、ACE2、MasR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Ang II、Ang1-7含量。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乳腺中ACE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有表达,细胞学定位在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体内试验结果显示,高精料长期饲喂,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和LPS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乳中NAGase和AKP酶活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PO活力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乳腺组织学表现出一定炎性损伤变化;其中Ang1-7含量显著增高(P<0.05),Ang II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ACE、AT 1、ACE 2、MasR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ACE2/ACE mRNA比值高于对照组。本研究首次证实奶牛乳腺组织中有ACE 2的存在。在高精料长期饲喂造成奶牛乳房炎性损伤时,乳腺组织中RAS处于激活状态,ACE/ACE2比例失衡,以ACE 2-Ang1-7-MasR轴的活力处于优势状态,即ACE 2的抗损伤作用占优势。ACE 2可能通过降解AngII,产生Ang1-7发挥抗损伤作用,对乳腺组织炎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 奶牛乳腺组织 表达 抗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粗饲料对泌乳中期山羊氨基酸的代谢流向及乳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树坤 姜雪元 +3 位作者 倪迎冬 沈向真 庄苏 张源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65,共8页
通过检测泌乳中期山羊血浆及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机体中氨基酸(aminoacids,AA)的代谢流向及乳蛋白的影响。选用泌乳中期山羊7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日粮,颈静脉血管... 通过检测泌乳中期山羊血浆及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机体中氨基酸(aminoacids,AA)的代谢流向及乳蛋白的影响。选用泌乳中期山羊7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日粮,颈静脉血管瘘采血,手工挤奶取奶样。Bradford法测定乳中总蛋白质浓度,RP-HPLC检测山羊血浆和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2组山羊血浆中均分离出14种游离氨基酸,乳中分离出8种游离氨基酸,不同精粗比饲料对血液或乳中游离氨基酸谱无明显影响。不同精粗比日粮情况下,除丙氨酸外,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乳中同种氨基酸的含量;且血液中生酮氨基酸(Leu,Lys)、兼性氨基酸(Phe,Ile)和支链氨基酸(Leu,Ile和Val)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乳中。高精料组除Gly和Ala外,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低精料组;乳中总蛋白浓度略高于低精料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血液中游离氨基酸为乳蛋白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和能量保证。饲喂高精料日粮,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不利于乳蛋白含量和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日粮 泌乳中期山羊 血浆 乳蛋白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时奶牛血液中游离氨基酸流向与乳蛋白下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艾阳 曹洋 +2 位作者 谢正露 张源淑 沈向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热应激时奶牛血液中氨基酸与乳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6头相同泌乳期奶牛,正常饲喂和饮水,实验期35 d(6月29日—8月5日)。每日10:00和18:00记录气温,统计产奶量,每周取全天奶样,Foss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蛋白含量。于实验开始... 目的:探讨热应激时奶牛血液中氨基酸与乳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6头相同泌乳期奶牛,正常饲喂和饮水,实验期35 d(6月29日—8月5日)。每日10:00和18:00记录气温,统计产奶量,每周取全天奶样,Foss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蛋白含量。于实验开始第1周和最后1周采集颈静脉血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随着气温的升高(由26℃升高至最高38℃),实验奶牛日均产奶量由15.2 kg/d下降至10 kg/d,乳蛋白产量由0.47 kg/d下降至0.31 kg/d。血液中Glu、Asp、Gly和Val等主要的生糖氨基酸(参与糖异生作用)以及Leu、Ile等生酮氨基酸均升高或显著升高(0.01<P<0.05);总支链氨基酸(Val、Ile、Leu,主要参加免疫反应)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必需氨基酸中所占的比例由54.75%增至67.89%。结论: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奶牛可发生热应激,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均降低,但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特别是支链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提示热应激时奶牛血液中高水平的游离氨基酸并未完全用于乳蛋白的合成,还发挥了除此之外的其他作用,而后者的作用优先于参与乳蛋白的合成,即可能优先作为功能性氨基酸参与了机体的其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泌乳奶牛 乳蛋白 血浆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料诱导的SARA对泌乳期山羊血液和瘤胃液中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贾媛媛 王绍庆 +6 位作者 常广军 张源淑 庄苏 倪迎冬 沈向真 陈杰 赵茹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9-266,共8页
选择7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山羊,2×2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4和4∶6的饲料,通过饲喂精粗比6∶4饲料建立泌乳期山羊瘤胃亚急性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模型,研究SARA时山羊血液和瘤胃液中皮质醇... 选择7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山羊,2×2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4和4∶6的饲料,通过饲喂精粗比6∶4饲料建立泌乳期山羊瘤胃亚急性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模型,研究SARA时山羊血液和瘤胃液中皮质醇浓度、肝脏皮质醇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表达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精粗比6∶4日粮饲喂2周后成功诱导SARA状态(SARA组),采食后瘤胃液pH值低于5.8持续时间约6h,而精粗比为4∶6组山羊瘤胃液pH均高于6.0(对照组)。高精料日粮处理对瘤胃pH和乳酸以及瘤胃液和血浆内的脂多糖、皮质醇浓度有显著性影响(P<0.05),采食前SARA组山羊瘤胃液中乳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食后0~4h乳酸含量下降,6~10h时逐渐增加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间瘤胃液中脂多糖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SARA组血浆脂多糖浓度在采食前和采食后6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食前SARA组山羊血液中皮质醇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采食后6h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山羊瘤胃液中皮质醇浓度在采食后2,4和6h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采食前和采食后10h无显著差异(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SARA组山羊肝脏中GR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泌乳期山羊发生SARA时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负反馈下调肝脏GR的表达水平,提示SARA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引起肝脏的物质代谢和营养物质重分配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皮质醇 肝脏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料饲喂产生脂多糖对奶山羊血浆游离氨基酸分配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树坤 姜雪元 +4 位作者 谢正露 倪迎冬 庄苏 张源淑 沈向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3-418,共6页
为了探讨高精料饲喂产生LPS对奶山羊血浆游离氨基酸重分配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选用奶山羊6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的日粮,交叉试验设计,分2期进行,每期14d。在试验第3周测定瘤胃液pH、血液中... 为了探讨高精料饲喂产生LPS对奶山羊血浆游离氨基酸重分配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选用奶山羊6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的日粮,交叉试验设计,分2期进行,每期14d。在试验第3周测定瘤胃液pH、血液中LPS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自第3周,高精料组山羊开始出现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外周血液中LPS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中各氨基酸含量均发生变化,表现为Glu、Al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Gln、Arg、Thr、Lys、总非必需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总生糖氨基酸均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精饲料比例增加,血浆氨基酸发生重分配,其机理可能与瘤胃pH下降和血液中LPS含量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料 奶山羊 SARA LPS 氨基酸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