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与药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董留洋 乔丽东 +2 位作者 申培伦 张添富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和战略金属,具有熔点高、密度大、硬度高以及耐磨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机械与医药等领域,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的钨资源储量约占世... 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和战略金属,具有熔点高、密度大、硬度高以及耐磨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机械与医药等领域,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的钨资源储量约占世界钨储量的一半,十分丰富且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由于易开采的钨资源被大量利用,白钨矿资源逐渐出现“贫、细、杂”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微细粒白钨矿的有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微细粒白钨矿具有性脆,且与含钙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和磷灰石等)共生的特点,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且拥有相同的钙离子活性位点,使浮选药剂在它们表面的吸附不具有选择性,导致微细粒白钨矿的回收利用变得更加困难。详细阐述了微细粒白钨矿浮选的难点以及对微细粒白钨矿的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进行分析整理,同时展望了未来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研究方向,可以为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的优化以及环保型浮选药剂的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白钨矿 浮选分离 浮选工艺 浮选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含银铅锌硫化矿优先浮选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添富 韩俊伟 +3 位作者 刘维 肖俊 薛凯 李文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7,52,共8页
某含银铅锌硫化矿含铅1.66%、含锌1.63%、含银12.3 g/t,铅锌含量低,矿物单体粒度小且嵌布不均匀,单体解离困难。为了给该矿石的铅、锌、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铅锌优先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为-74... 某含银铅锌硫化矿含铅1.66%、含锌1.63%、含银12.3 g/t,铅锌含量低,矿物单体粒度小且嵌布不均匀,单体解离困难。为了给该矿石的铅、锌、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铅锌优先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70%条件下,铅粗选以25号黑药为捕收剂,硫酸锌为抑制剂;锌粗选以石灰为p H值调整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YS为抑制剂;铅锌系统各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作业,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70.35%、含锌3.48%、含银292.00 g/t、铅回收率96.59%、银回收率51.11%的铅精矿和锌品位43.84%、含铅0.32%、含银32.20 g/t、锌回收率86.60%、银回收率8.08%的锌精矿,铅锌分离效果较好,银在铅精矿和锌精矿中总回收率达到5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方铅矿 优先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硫化铅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文华 韩俊伟 +2 位作者 刘维 薛凯 张添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68,共4页
新疆某硫化铅矿石铅品位为2.63%,锌品位为0.37%。铅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部分呈白铅矿、铅矾、铅铁矾形式存在。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硫化钠+碳酸钠+硫酸锌为抑制剂(给入球磨机中),在磨矿细度... 新疆某硫化铅矿石铅品位为2.63%,锌品位为0.37%。铅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部分呈白铅矿、铅矾、铅铁矾形式存在。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硫化钠+碳酸钠+硫酸锌为抑制剂(给入球磨机中),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4%条件下,以25#黑药+乙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3扫闭路浮选,得到的铅精矿铅品位为63.66%、回收率为92.71%,锌品位为1.02%。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矿石选矿工艺流程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铅矿石 浮选 浮铅抑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沉淀法回收锌浸出液中的铜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琛 韩俊伟 +2 位作者 刘维 张添富 朱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5,108,共5页
基于不同金属硫化物在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采用硫化沉淀法从锌酸性浸出液中选择性回收铜,并对不同沉淀剂(Na_2S与ZnS)的沉铜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沉淀剂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铜沉淀率以及沉淀渣中铜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不同金属硫化物在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采用硫化沉淀法从锌酸性浸出液中选择性回收铜,并对不同沉淀剂(Na_2S与ZnS)的沉铜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沉淀剂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铜沉淀率以及沉淀渣中铜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S是较好的沉淀剂;ZnS用量为理论用量的5倍、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 min时,铜沉淀率为99.17%,沉铜渣中铜、锌含量分别为10.17%和4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沉淀 硫化沉淀法 硫化钠 硫化锌 浸出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浸出渣银浮选回收试验初探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琛 韩俊伟 +2 位作者 刘维 张添富 朱林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39,共5页
某锌浸出渣中含银228. 24 g/t,该浸出渣具有粒度细、酸性强、银的物相分布复杂等特点。针对该浸出渣,试验采用添加乳化煤油选择性絮凝矿浆中的微细颗粒增大表观粒度,并通过洗矿调节矿浆pH值以及降低矿浆中锌离子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在... 某锌浸出渣中含银228. 24 g/t,该浸出渣具有粒度细、酸性强、银的物相分布复杂等特点。针对该浸出渣,试验采用添加乳化煤油选择性絮凝矿浆中的微细颗粒增大表观粒度,并通过洗矿调节矿浆pH值以及降低矿浆中锌离子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在p H值5. 47的条件下,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丁基铵黑药为捕收剂,MIBC为起泡剂,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含银3 439 g/t,回收率为76. 54%的浮选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银浮选 综合回收 二次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锌还原-氧化选择性分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邬桂婷 刘维 +1 位作者 韩俊伟 张添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了解决铁酸锌还原分解后锌、铁分离难题,提出一种强化铁酸锌选择性分解新工艺:先通过还原焙烧将铁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铁氧化物,然后冷却至低温,在CO_2气氛下利用氧化亚铁在低温下化学活性强、不稳定的特性,将过还原的氧化亚铁转化为... 为了解决铁酸锌还原分解后锌、铁分离难题,提出一种强化铁酸锌选择性分解新工艺:先通过还原焙烧将铁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铁氧化物,然后冷却至低温,在CO_2气氛下利用氧化亚铁在低温下化学活性强、不稳定的特性,将过还原的氧化亚铁转化为磁性四氧化三铁。研究结果表明,铁酸锌强化还原分解的最佳条件为:CO浓度20%、还原温度750℃、V_(CO)/(V_(CO)+V_(CO_2))比67%、焙烧时间90 min,该条件下铁酸锌分解率达到96.63%;然后对铁酸锌分解产物进行磁化焙烧,最佳磁化焙烧条件为:氧化温度600℃、氧化时间75 min、CO_2气体流量1.2 L/min,此条件下焙烧产物比磁化率从未磁化前的5.30×10^(-11)m^3/kg增大至1.17×10^(-10)m^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分解 还原焙烧 氧化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矾渣综合利用技术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林 韩俊伟 +2 位作者 刘维 张添富 李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在有色冶炼的沉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矾渣,直接堆存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目前国内外对于铁矾渣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是通过火法工艺、湿法工艺、选矿工艺及联合工艺等回收Zn、Pb、Ag、In、Fe等有价金属,其次... 在有色冶炼的沉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矾渣,直接堆存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目前国内外对于铁矾渣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是通过火法工艺、湿法工艺、选矿工艺及联合工艺等回收Zn、Pb、Ag、In、Fe等有价金属,其次利用铁矾渣制作功能材料和建筑材料,以及最终无害化固化处置。认为在铁矾渣处置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硫和废水排放,避免重金属污染,实现主要有价金属回收的同时减少尾渣数量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矾渣 综合利用 火法工艺 湿法工艺 功能材料 建筑材料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