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排采数据的煤层气井排水-降压-产气有效性研究——以黔西织金区块为例
1
作者 郭晨 史康 +9 位作者 秦勇 袁航 陈贞龙 高为 卢玲玲 李猴强 张旭阳 王祥 何红斌 张润涵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0-384,共15页
煤层气井排水、降压、产气是一个递进过程,可分解为排水降压与降压解吸产气2个环节,任一环节失效均会导致产气受限。通过分析排采数据剥离上述2个环节的有效性,明确解吸产气的主要制约因素,对于促进煤层气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构... 煤层气井排水、降压、产气是一个递进过程,可分解为排水降压与降压解吸产气2个环节,任一环节失效均会导致产气受限。通过分析排采数据剥离上述2个环节的有效性,明确解吸产气的主要制约因素,对于促进煤层气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一种基于累计产水量与井底流压、累计产气量与井底流压、以及累计产水量与累计产气量3条关系曲线的排采有效性分析方法,具有水侵识别、水源劈分、气藏参数获取与关键环节剥离等功能,将其应用于黔西织金区块煤层气井排采动态分析,取得一定成效。基于累计产水量与井底流压关系曲线,上凹型代表水侵井,下凹型代表非水侵井。面向开发需求,将含气系统概念延伸为产气系统,指具有相近水文地质条件、开发动态及生产规律的含气系统及其组合,不同产气系统合采兼容性差。织金区块含煤地层可划分为上部(1~9号煤层)与下部(10~35号煤层)2套产气系统,上部产气系统水文地质开启程度高,易发生水侵,而下部产气系统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封闭,无明显水侵现象,有利于高效降压与产气。气藏属性参数计算结果显示,水侵井具有启抽压力低,弹性产水指数高的特点,非水侵井与之相反。水侵井的水侵产水量大于弹性产水量,总产水量高;非水侵井主要产出弹性水,总产水量低。产水能量驱动类型的差异决定了排水降压有效性,进而影响了气井的产能潜力。限制或避免水侵、提高排水降压有效性将是织金区块老井提产改造与新井开发设计的基本思路。研究成果可为叠置煤层气系统发育背景下的煤层气井排采动态分析与产能主控因素诊断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排采 水侵识别 产气系统 合采 储层流体效应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的电力系统谐波信号频率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润涵 扈罗全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7,共3页
谐波污染对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产生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当电力信号中存在强大的噪声成分时,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无法准确提取出谐波成分。该文在信号稀疏表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稀疏表示的电力系统谐波... 谐波污染对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产生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当电力信号中存在强大的噪声成分时,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无法准确提取出谐波成分。该文在信号稀疏表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稀疏表示的电力系统谐波信号频率分析方法,并设计出谐波频率分析快速算法。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提取谐波成分的频率,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 频率分析 稀疏表示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木薯品种对重金属Cu Zn Cd累积差异及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曾露苹 秦俊豪 +2 位作者 董淑玉 张润涵 黎华寿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4-1052,共9页
木薯在污染土壤上的生物修复和能源植物利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探究不同木薯品种重金属Cu、Zn、Cd的吸收转运差异及人体暴露风险评估,选取华南地区生产上常用的三个木薯品种(华南5号、华南205号、华南8号)进行污染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木薯在污染土壤上的生物修复和能源植物利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探究不同木薯品种重金属Cu、Zn、Cd的吸收转运差异及人体暴露风险评估,选取华南地区生产上常用的三个木薯品种(华南5号、华南205号、华南8号)进行污染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华南8号在三个木薯品种中产量最高,在宁西样地可达53 125 kg·hm^(-2),三个木薯品种各组织器官中Cu、Zn、Cd的含量均表现为:茎>叶>块根;进一步比较发现,华南8号对三种重金属的总富集量系数最大,其中Cu为4.30、Zn为2.86、Cd为2.80,适宜在中轻度污染土壤上推广种植。靶标危害系数方法(THQ)计算结果显示,宁西样地三个木薯品种通过块根途径暴露接触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均具潜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品种 土壤重金属 Cu ZN CD 植物修复 健康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的三轴数值模拟及宏细观变形分析
4
作者 张润涵 张凌凯 崔熙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1-174,31,共5页
筑坝料的力学特性能够直接影响心墙坝的沉降变形及结构稳定性,为究其根本原因,采用宏细观相结合的手段探究土石混合体的力学性能及内部变形破坏机制。以西藏澜沧江如美水电站工程为例,基于离散元颗粒流法开展大型三轴数值模拟试验,结果... 筑坝料的力学特性能够直接影响心墙坝的沉降变形及结构稳定性,为究其根本原因,采用宏细观相结合的手段探究土石混合体的力学性能及内部变形破坏机制。以西藏澜沧江如美水电站工程为例,基于离散元颗粒流法开展大型三轴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随块石形态的不规则度提高,应力峰值出现节点提前、峰值强度明显增大并伴有显著软化特征,剪缩性不明显,剪胀性突出;剪切带由单一“工”字型向复杂“工”字型破坏形态演化,厚度由45 mm增至105 mm,最终鼓胀破坏面积成倍递增至35000 mm^(2);力链强度极值增大且数目增多。增大含石量也是提高试样峰值强度的关键;含石量较低时试样剪缩特性突出,剪胀特性不明显;随含石量增大,块石“齿轮”效应增强,剪切带破坏形态由光滑反“S”型向多条不规则剪切带过渡,厚度由47.5 mm增为105 mm,鼓胀破坏区面积从12800 mm^(2)演化至35000 mm^(2),强力链数目增长,力链强度极值由10.49 kN提高至164.30 kN。可选择不规则度高的块石并提高含石量以增强结构强度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后期稳定性评价及拟建大坝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试验 土石混合体 离散元 宏观变形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