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焦平面式偏振相机偏振误差分析及偏振定标
1
作者 汪伟 张海裕 +3 位作者 柯链宝 康晴 李健军 毕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9,共12页
分析了相机结构和测量原理,建立了相机响应模型,理论推导了相对透过率和偏振方位角对偏振测量的影响。采用积分球光源测量了相对透过率,采用旋转线偏振片法和马吕斯定律测量了偏振方位角,最后进行了偏振测量精度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经... 分析了相机结构和测量原理,建立了相机响应模型,理论推导了相对透过率和偏振方位角对偏振测量的影响。采用积分球光源测量了相对透过率,采用旋转线偏振片法和马吕斯定律测量了偏振方位角,最后进行了偏振测量精度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偏振定标后,偏振度测量误差约为0.44%。该检测方案可以定标分焦平面式偏振相机性能,定标精度高,能够为分焦平面式偏振相机高精度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分焦平面偏振相机 测量 相对透过率 偏振方位角 偏振定标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中耳内耳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海裕 郑姝 倪广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0-376,共7页
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内耳及听觉中枢等组成,具有精密的复杂结构。对于中、内耳的测量技术分辨率越高,越有利于识别中耳和内耳的空间结构以及研究其工作原理。耳科学中常见的成像及测振方法包括:①激光多普勒测振(laser doppler vibro... 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内耳及听觉中枢等组成,具有精密的复杂结构。对于中、内耳的测量技术分辨率越高,越有利于识别中耳和内耳的空间结构以及研究其工作原理。耳科学中常见的成像及测振方法包括:①激光多普勒测振(laser doppler vibrometry,LDV),LDV的发展为测量鼓膜振动带来新的希望,可以在非侵入的条件下对鼓膜表面进行测量,且能够识别受试者的听骨链病变情况[1];②频闪全息术(stroboscopic holography,SH)用以测量鼓膜的振动幅值与相位,从而得以观察到整个鼓膜三维表面的振动,克服了LDV仅限于表面且全范围测量耗时过长的缺点[2],但频闪全息术无法获取内部形态结构,缺乏空间信息;③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得益于它们穿透力强的特点,目前临床上以CT和MRI作为听觉系统相关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但CT与MRI的空间分辨率为500μm左右,无法达到内耳微观结构的检测极限,所以它们均不具备识别耳蜗微观结构的能力[3];④超声技术(ultrasonic technology,UT),超声成像也可用于耳蜗成像,其分辨率达100~500μm,增加频率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会降低穿透能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手段 计算机断层扫描 耳科学 核磁共振成像 激光多普勒测振 听觉中枢 听觉系统 检测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掺技术混凝土配合比的预测模型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超 杨强斌 张海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29,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混凝土材料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以及强度等级,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耗,从混凝土双掺技术出发,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参合物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预测数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混凝土材料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以及强度等级,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耗,从混凝土双掺技术出发,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参合物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预测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矿物掺量对混凝土强度有重要影响,可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掺杂物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控制掺杂物添加量,保证混凝土强度要求.在不影响混凝土使用性能前提下,应最大化使用掺杂物体替代水泥,从而有效降低水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掺技术 矿物掺合料 混凝土强度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