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还原的观念--胡塞尔的诸还原概念及其共同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浩军
(
译
)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4期85-103,197,198,共21页
还原是一种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这一方法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现象学生涯。从《逻辑研究》到《经验与判断》,胡塞尔至少提出了六种还原的观念,分别是:第一,《逻辑研究》中提出的“向实项组成部分的还原”;第二,《观念I》...
还原是一种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这一方法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现象学生涯。从《逻辑研究》到《经验与判断》,胡塞尔至少提出了六种还原的观念,分别是:第一,《逻辑研究》中提出的“向实项组成部分的还原”;第二,《观念I》中提出的先验还原;第三,《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中提出的向个体对象之明见性的还原;第四,《笛卡尔式的沉思》中提出的原初还原;第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提出的向前科学的生活世界的还原;第六,《经验与判断》中提出的向前述谓经验的还原。在上述六种还原中,虽然胡塞尔并未把第三、第五、第六种研究方法称作“还原”,而是称作“回退”或“回溯”,但这三种研究方法与其他三种还原具有相同的方法论意义,即:如果要证明一个论断,那么在证明的过程中既不能明显地也不能隐含地使用这个论断,否则就会陷入循环论证。还原是为了避免论证的“循环”或构造分析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设定
回溯
构造
合法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原的观念--胡塞尔的诸还原概念及其共同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浩军
(
译
)
机构
德国科隆大学哲学系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4期85-103,197,198,共2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象学与分析哲学比较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17BZX085)。
文摘
还原是一种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这一方法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现象学生涯。从《逻辑研究》到《经验与判断》,胡塞尔至少提出了六种还原的观念,分别是:第一,《逻辑研究》中提出的“向实项组成部分的还原”;第二,《观念I》中提出的先验还原;第三,《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中提出的向个体对象之明见性的还原;第四,《笛卡尔式的沉思》中提出的原初还原;第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提出的向前科学的生活世界的还原;第六,《经验与判断》中提出的向前述谓经验的还原。在上述六种还原中,虽然胡塞尔并未把第三、第五、第六种研究方法称作“还原”,而是称作“回退”或“回溯”,但这三种研究方法与其他三种还原具有相同的方法论意义,即:如果要证明一个论断,那么在证明的过程中既不能明显地也不能隐含地使用这个论断,否则就会陷入循环论证。还原是为了避免论证的“循环”或构造分析的“循环”。
关键词
还原
设定
回溯
构造
合法性审查
Keywords
reduction
position
going back to
constitution
examination of the right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还原的观念--胡塞尔的诸还原概念及其共同的“方法论”意义
张浩军
(
译
)
《哲学分析》
CSSCI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