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代青花瓷器研讨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志刚
郭演仪
+2 位作者
陈尧成
张浦生
朱戢
《陶瓷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65-72,87-88,共10页
本文从近年来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器中选出了三片代表性样品,分析了其胎、釉和色料化学组分,测定了其物理性能,并借助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探针鉴定了显微结构。综合研究的结果如下: 1.从出土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出土地层及伴随出土...
本文从近年来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器中选出了三片代表性样品,分析了其胎、釉和色料化学组分,测定了其物理性能,并借助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探针鉴定了显微结构。综合研究的结果如下: 1.从出土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出土地层及伴随出土物表明这批青花瓷器的年代为唐代中晚期。 2.这批青花瓷器的彩饰是以低锰钴矿为其着色剂的釉下彩,与唐代河南巩县唐三彩兰釉料极相似。 3.胎、釉的化学组分以及烧成温度亦与唐代河南巩县窑白瓷相似。 4.从其时代特征、造型纹饰及胎、釉和色科的化学组分等综合分析,可以推断,这批唐代青花瓷器是采用了与唐三彩相同的兰色料,绘在巩县白瓷上制成的产品,无疑为巩县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瓷
青花瓷
釉下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景德镇历代釉里红和“填红”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福康
张浦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永乐、夏德及雍正朝所制的带有红三鱼、红三果或红莲织装饰的白瓷通常都称为釉里红。科学检测的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装饰系用“填红”法制成而不是用釉下彩绘法制成,其图案有凸起感,两种不同的装饰工艺产生不同的艺术外观、显微织构...
永乐、夏德及雍正朝所制的带有红三鱼、红三果或红莲织装饰的白瓷通常都称为釉里红。科学检测的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装饰系用“填红”法制成而不是用釉下彩绘法制成,其图案有凸起感,两种不同的装饰工艺产生不同的艺术外观、显微织构和化学组成。作者对此了系统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里红
填红
铜红釉
苔点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代越窑的烧制工艺及其对南方地区某些青瓷窑场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福康
张浦生
《文博》
1995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浙江省是中国南方青瓷的发祥地。早在商周时代,原始瓷就首先在这一地区烧制成功。商周以后,又在原始瓷的基础上继续取得提高和发展,其中尤以浙东地区的越窑最为突出。越窑始烧于东汉,晚唐、五代为鼎盛期。这一时期的越窑以其历史、技术...
浙江省是中国南方青瓷的发祥地。早在商周时代,原始瓷就首先在这一地区烧制成功。商周以后,又在原始瓷的基础上继续取得提高和发展,其中尤以浙东地区的越窑最为突出。越窑始烧于东汉,晚唐、五代为鼎盛期。这一时期的越窑以其历史、技术、规模及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对当代和后世中国瓷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瓷窑场
烧制工艺
南方地区
越窑
耀州窑
化学组成
还原率
釉层厚度
外观特征
原始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青花瓷器研讨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志刚
郭演仪
陈尧成
张浦生
朱戢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文化部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65-72,87-88,共10页
文摘
本文从近年来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器中选出了三片代表性样品,分析了其胎、釉和色料化学组分,测定了其物理性能,并借助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探针鉴定了显微结构。综合研究的结果如下: 1.从出土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出土地层及伴随出土物表明这批青花瓷器的年代为唐代中晚期。 2.这批青花瓷器的彩饰是以低锰钴矿为其着色剂的釉下彩,与唐代河南巩县唐三彩兰釉料极相似。 3.胎、釉的化学组分以及烧成温度亦与唐代河南巩县窑白瓷相似。 4.从其时代特征、造型纹饰及胎、釉和色科的化学组分等综合分析,可以推断,这批唐代青花瓷器是采用了与唐三彩相同的兰色料,绘在巩县白瓷上制成的产品,无疑为巩县生产。
关键词
古瓷
青花瓷
釉下彩
Keywords
Ancient porcelain
Blue-and-White porcelain
Underglaze colour
分类号
TQ174-55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德镇历代釉里红和“填红”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福康
张浦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文摘
永乐、夏德及雍正朝所制的带有红三鱼、红三果或红莲织装饰的白瓷通常都称为釉里红。科学检测的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装饰系用“填红”法制成而不是用釉下彩绘法制成,其图案有凸起感,两种不同的装饰工艺产生不同的艺术外观、显微织构和化学组成。作者对此了系统测试。
关键词
釉里红
填红
铜红釉
苔点绿
Keywords
Underglaze red 'Fill-in red' Copper red glaze Moss green spots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代越窑的烧制工艺及其对南方地区某些青瓷窑场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福康
张浦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出处
《文博》
1995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文摘
浙江省是中国南方青瓷的发祥地。早在商周时代,原始瓷就首先在这一地区烧制成功。商周以后,又在原始瓷的基础上继续取得提高和发展,其中尤以浙东地区的越窑最为突出。越窑始烧于东汉,晚唐、五代为鼎盛期。这一时期的越窑以其历史、技术、规模及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对当代和后世中国瓷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青瓷窑场
烧制工艺
南方地区
越窑
耀州窑
化学组成
还原率
釉层厚度
外观特征
原始瓷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代青花瓷器研讨
张志刚
郭演仪
陈尧成
张浦生
朱戢
《陶瓷学报》
CAS
198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景德镇历代釉里红和“填红”的研究
张福康
张浦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五代越窑的烧制工艺及其对南方地区某些青瓷窑场的影响
张福康
张浦生
《文博》
199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