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rbanSim的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互动模拟--以宜昌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史进 童昕 +1 位作者 张洪谋 陶栋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5-1074,共10页
以宜昌市为例,从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采用基于微观模拟的大尺度城市模型UrbanSim,模拟城市未来的空间动态。结果表明,2010—2015年,宜昌市的人口和就业共同向沿江重点城镇化区域集聚。通过家庭区位选择模型和就业区位选... 以宜昌市为例,从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采用基于微观模拟的大尺度城市模型UrbanSim,模拟城市未来的空间动态。结果表明,2010—2015年,宜昌市的人口和就业共同向沿江重点城镇化区域集聚。通过家庭区位选择模型和就业区位选择模型的标定,以共享影响因素的形式,突破了UrbanSim在家庭区位选择模型和就业区位选择模型上分离执行的局限,从微观个体层面实现了居住空间与就业空间的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就业空间 互动 UrbanSim 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沟阶地扶杨油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军 闫文雯 +10 位作者 徐通 白雪晶 张洪谋 马继升 杨威 杨裕庆 赵强 薛东安 李卓 李思涵 丛琳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6,共13页
基于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典型河道砂岩岩心样品,利用CT扫描物理实验和数字岩心重建技术,开展低渗透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及渗流机理分析。通过矿物组分定量分析和扫描电镜拼图成像技术,识别出岩心矿物种类及其含量,划分出粒间孔、粒... 基于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典型河道砂岩岩心样品,利用CT扫描物理实验和数字岩心重建技术,开展低渗透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及渗流机理分析。通过矿物组分定量分析和扫描电镜拼图成像技术,识别出岩心矿物种类及其含量,划分出粒间孔、粒内孔和填隙物内孔共3种孔隙类型。针对总孔隙空间进行等效半径分布曲线计算,呈现明显的双峰结构,峰值主要集中在约50μm和约1μm。利用重构的数字岩心模型模拟油水两相渗流,模拟结果显示,扶余油层油水共渗区较宽,残余油饱和度为30%~45%;杨大城子油层油水共渗区较窄,残余油饱和度为40%~55%。在毛管力和亲水性的作用下,水相优先进入小孔道,小孔道先于大孔道形成水锁,相较于扶余油层,杨大城子油层的喉道半径小,数量多,更易形成水锁,残余油饱和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层 杨大城子油层 数字岩心 孔隙结构 渗流机理 朝阳沟阶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