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页岩储层裂缝识别及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以四川盆地南部为例
1
作者 邱小雪 石学文 +5 位作者 廖茂杰 张洞君 高翔 杨杨 钟光海 刘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55,共10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深层页岩储层断裂发育,直接影响页岩气水平井的工程施工和有效建产。基于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心,开展岩石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得到了不同尺度、不同产状、不同充填物质的裂缝声学响应特征,分...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深层页岩储层断裂发育,直接影响页岩气水平井的工程施工和有效建产。基于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心,开展岩石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得到了不同尺度、不同产状、不同充填物质的裂缝声学响应特征,分析了裂缝对声波衰减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了1套页岩气水平井裂缝识别和有效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纵波、横波和斯通利波的振幅衰减受裂缝倾角和裂缝宽度的共同影响,其衰减能力随裂缝宽度增加呈指数增加,随裂缝倾角的增加而降低。斯通利波对充填流体裂缝敏感,可识别和评价含气、含水的有效裂缝;纵波和偶极横波对充填方解石裂缝敏感,可识别和评价充填方解石的无效裂缝。基于反射波成像识别的裂缝结果与成像测井、岩心识别裂缝类型一致,验证了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页岩气水平井实测资料,精细评价了页岩气水平井断裂风险位置,有效保障了“一段一策”压裂分段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深层页岩 阵列声波 振幅衰减 有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加权L1的ATpV正则化叠前反演方法
2
作者 潘树林 陈耀杰 +2 位作者 尹成 苟其勇 张洞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6,共14页
地震叠前反演能够准确获取地下储层介质的各类参数,是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重要技术之一。然而,地震反演是典型的病态问题,为了克服此问题,通常使用正则化约束目标函数,来减轻反演问题的病态性。但是正则化约束忽略了地层边界的振幅信息,... 地震叠前反演能够准确获取地下储层介质的各类参数,是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重要技术之一。然而,地震反演是典型的病态问题,为了克服此问题,通常使用正则化约束目标函数,来减轻反演问题的病态性。但是正则化约束忽略了地层边界的振幅信息,使用重加权方法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问题,更好地恢复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加权L1的ATpV正则化叠前三参数反演方法(ATpV-L1方法),首次将重加权L1方法与ATpV方法结合,并引入到叠前反演中。采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建立反演框架,对目标函数进行分块优化,有效提高了收敛速度。首先,介绍ATpV-L1方法,建立了基于ATpV-L1的叠前反演目标函数;然后,应用理论模拟数据对比新方法和ATpV方法反演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效果;最后,使用实际数据进行实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ATpV-L1方法的反演精度及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ATpV-L1方法可以有效恢复反演结果的稀疏性,提高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加权L1方法 ATpV正则化 叠前反演 稀疏约束 交替方向乘子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方位地震数据在多尺度断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常德双 郑建雄 +3 位作者 朱斗星 张洞君 张胜 张婷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34-140,231,共8页
目前针对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低效产层的开发主要通过水平井钻探实现,水平井钻遇中、小尺度断层时容易发生垮塌、卡钻和漏失等工程事故,严重影响开发效率。因此,精细预测断层的展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常规方法依据地震波在HTI介质不同... 目前针对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低效产层的开发主要通过水平井钻探实现,水平井钻遇中、小尺度断层时容易发生垮塌、卡钻和漏失等工程事故,严重影响开发效率。因此,精细预测断层的展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常规方法依据地震波在HTI介质不同方向传播过程中表现的速度、振幅、走时等参数的特征差异,利用垂直断裂走向的部分方位叠加数据识别断层,但复杂构造带断层的走向复杂多变,常规分方位叠加方法无法实现叠加道集方位与所有的断层都垂直。为此,提出应用“两宽一高”道集数据进行OVT域偏移处理,根据其速度、振幅以及走时等参数变化,自适应地提取地下每一点对应的受断裂影响最大的方位道集,重构形成断裂优势方位地震数据体。自动提取的垂直断层走向的道集(或叠加)数据不仅适用于多期次、多方向的复杂断裂发育区,还能进一步提高断层预测的精度,使断裂刻画尺度更小、细节更丰富,预测结果为水平井导向和压裂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断裂 OVT道集 自适应 各向异性 优势方位 蚂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应分析的地震属性油气检测方法
4
作者 韦学锐 张洞君 王晓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由于目前采用的油气检测方法和技术多为定性或半定量,油气检测结果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将对应分析方法引入油气检测中,研究出一种基于对应分析技术的地震属性油气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把多种地震属性变量作线性组合、变换得出... 由于目前采用的油气检测方法和技术多为定性或半定量,油气检测结果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将对应分析方法引入油气检测中,研究出一种基于对应分析技术的地震属性油气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把多种地震属性变量作线性组合、变换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相互独立的新变量,用以表征所有观测变量变化的主要信息,通过主要变量与已钻井油气显示信息建立对应关系进行油气检测。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表明,其检测油气符合率高于现有的其他烃类检测技术,在勘探阶段的油气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检测 对应分析 地震属性 R型因子分析 Q型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域地震属性的Ⅰ类页岩储层快速识别技术
5
作者 张洞君 石学文 +1 位作者 文山师 王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8-138,共1页
1.目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当前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最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层系。数值模拟与生产实践统计结果表明,物性好、可压性好的Ⅰ类页岩储层厚度薄、TOC≥3%、有效孔隙度不低于4%、含气量不低于3 m3/t、... 1.目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当前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最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层系。数值模拟与生产实践统计结果表明,物性好、可压性好的Ⅰ类页岩储层厚度薄、TOC≥3%、有效孔隙度不低于4%、含气量不低于3 m3/t、脆性矿物含量不低于55%,是该区页岩气水平井获得高产的地质主控因素之一。当前,地震上主要基于岩石物理分析,采用密度反演定量描述Ⅰ类页岩储层。上述方法要求地震资料经过高保真、高保幅处理且具有足够的入射角,项目运行周期长,并且不适用于“弱三维地震采集参数区”和二维地震资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有效孔隙度 岩石物理分析 地震属性 二维地震资料 保幅处理 含气量 可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屏蔽下薄储层高精度预测研究--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顾雯 章雄 +4 位作者 徐敏 梁虹 张洞君 罗晶 郑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单层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受T2界面强反射层屏蔽作用影响,目的层砂体无明显地震反射特征。如何降低强屏蔽层的调谐影响,突出薄砂体并进行精细刻画,一直是困扰本区勘探开发的技术难...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单层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受T2界面强反射层屏蔽作用影响,目的层砂体无明显地震反射特征。如何降低强屏蔽层的调谐影响,突出薄砂体并进行精细刻画,一直是困扰本区勘探开发的技术难题。研究发现强屏蔽现象主要与反射系数的干涉作用有关,地震波是反射系数干涉作用形成的,当地层中存在较大反射系数时,由于地震波主频较低,会突出强阻抗界面的影响,弱反射系数被淹没,解决强屏蔽效应问题主要应减少地震波干涉效应的影响。由于提高分辨率处理手段局限性较大,经研究分析及试验,采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即利用地震波形的横向变化信息代替传统变差函数,实现高频成分的井震联合反演,降低地震强阻抗界面的影响,有效解决了研究区强屏蔽下的薄储层预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层 强屏蔽 干涉效应 变差函数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率约束的分频含气性预测技术
7
作者 罗晶 巫芙蓉 +5 位作者 张洞君 徐敏 陈辉 樊军 张黎明 赵振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38,共6页
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礁滩储层气水关系复杂,导致钻井成功率低,部分井不得不侧钻甚至二次侧钻,高精度气水识别成为提高钻探成功率的关键。为此,以该盆地东部T工区二叠系生物礁气藏为例,针对性利用对气水判别敏感的深/浅电阻率信息作... 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礁滩储层气水关系复杂,导致钻井成功率低,部分井不得不侧钻甚至二次侧钻,高精度气水识别成为提高钻探成功率的关键。为此,以该盆地东部T工区二叠系生物礁气藏为例,针对性利用对气水判别敏感的深/浅电阻率信息作为约束,以非线性算法为桥梁,充分挖掘地震资料对含气性敏感的频率信息,再结合全频带相对波阻抗信息,建立深/浅电阻率对数差曲线与地震波形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开展储层含气性预测,形成叠后含气性预测方法,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和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深/浅电阻率指示气层的信息不仅具有验证井作用,而且还可以被提取作为先验信息用于地震资料的约束;②分频信息增大了多元频率数据体与深/浅电阻率对数差的映射关系,有色反演为更加合理的全频带相对波阻抗地震数据,更有利于气水识别;③通过非线性映射关系得到气层敏感因子数据体,量化气层的值域范围,可实现定量的含气性表征。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含气性预测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叠后含气性预测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三叠纪 礁滩储层 深/浅电阻率 分频 相对波阻抗 含气性预测 非线性算法 叠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全程各向异性地震成像新方法
8
作者 郑马嘉 周祺 +6 位作者 林杨 陆林超 彭浩 张洞君 邓绍强 梅杰 向大蔚 《天然气工业》 2025年第5期69-78,共10页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是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有利建产区,该区寒武系构造表现为由威远背斜向北东向下倾的单斜构造,且筇竹寺组发育多组系高角度走滑断层,断层纵横向断距小,加之筇竹寺组内小层非均质性强且各向异性差异大,常规网格层...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是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有利建产区,该区寒武系构造表现为由威远背斜向北东向下倾的单斜构造,且筇竹寺组发育多组系高角度走滑断层,断层纵横向断距小,加之筇竹寺组内小层非均质性强且各向异性差异大,常规网格层析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无法精细准确刻画构造展布特征,导致井震误差大,制约了该层系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效果。为了提升该区筇竹寺组页岩气水平井靶体钻遇率,以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多信息融合为基础,以构造成像建模与网格层析成像为核心,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筇竹寺组页岩的各向异性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技术流程,大幅提高了筇竹寺组页岩的成像精度,并在威远—资阳地区寒武系页岩气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多信息融合建立了符合该区地质规律的各向异性初始速度模型;②在各向异性参数参与层析反演基础上,将基于构造的沿层层析反演、小尺度网格层析反演、全方位角度域网格层析反演三者相结合,有效提高了速度反演的精度,然后采用角度域成像技术提高了成像精度;③将该流程应用于筇竹寺组实际资料处理中,筇竹寺组反射特征横向保真性好,成像效果佳,纵向高角度断裂成像清楚,地震和钻井吻合程度明显提升。结论认为,全程各向异性地震资料成像技术可大幅提高速度建模精度和该区筇竹寺组页岩小断裂的成像品质,该技术为威远—资阳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资阳地区 筇竹寺组 页岩气 全程各向异性 高精度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