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构目标和多层次BVMD特征融合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1
作者 肜瑶 张洋洋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1,共8页
针对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从特征提取和分类器两方面,提出结合目标重构和多层次二维变分模态分解(BVMD)特征决策融合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首先,提取待识别样本目标属性散射中心集,并据此对目标进行重构用于剔除原始图像中噪声、杂波... 针对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从特征提取和分类器两方面,提出结合目标重构和多层次二维变分模态分解(BVMD)特征决策融合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首先,提取待识别样本目标属性散射中心集,并据此对目标进行重构用于剔除原始图像中噪声、杂波等干扰;其次,在重构图像的基础上,采用BVMD进行分解,获取多模态表示用于描述目标多层次的细节和整体特征;最后,基于联合稀疏表示算法对多模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各类别重构误差对待识别样本的所属目标类别进行判定。基于MSTAR公开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目标识别 变分模态分解 目标重构 联合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硫酸镁和氯化镁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耿国涛 叶晓磊 +6 位作者 余小红 任涛 丛日环 李小坤 张洋洋 陆志峰 鲁剑巍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2-483,共12页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探明我国冬油菜主产区不同镁肥品种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油菜生产中镁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于2019—2020年在我国冬油菜主要种植区开展56个镁肥品种田间试验,设置不施镁(CK)、施用硫酸镁...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探明我国冬油菜主产区不同镁肥品种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油菜生产中镁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于2019—2020年在我国冬油菜主要种植区开展56个镁肥品种田间试验,设置不施镁(CK)、施用硫酸镁(MgSO_(4)·H2O,用量45kg·hm^(-2)(以MgO计,下同),表示为MgSO_(4))和施用氯化镁(MgCl_(2),用量45kg·hm^(-2),表示为MgCl_(2))3个处理,分析两种镁肥对油菜籽产量、产量构成因子、镁吸收量、部分油菜籽品质指标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MgSO_(4)和MgCl_(2)均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增产率分别为14.1%和11.8%。施镁主要通过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来提高籽粒产量。土壤镁含量是限制施镁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土壤硫含量对增产效果的影响较小。施镁提高了油菜各部位镁含量和镁累积量,显著改善了油菜籽品质,油脂、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了5.5%和4.8%(MgSO_(4)和MgCl_(2)处理,下同)、8.3%和7.7%、7.8%和11.4%,降低了硬脂酸、棕榈酸和芥酸的含量4.60%和26.1%(MgSO_(4)和MgCl_(2)处理,下同)、7.5%和13.9%、33.2%和24.1%。虽然MgSO_(4)处理显著增加了硫甙含量,但其低于国家规定的双低油菜食用菜籽油和饲用饼粕的限量。可见,在我国冬油主产区施用MgSO_(4)和MgCl_(2)均有显著的增产提质效果,且MgSO_(4)的效果略优于MgCl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肥品种 油菜籽 产量 品质指标 脂肪酸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际微生物及其对施肥响应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宋毅 陈航航 +6 位作者 张洋洋 廖世鹏 陆志峰 李小坤 丛日环 任涛 鲁剑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7-1032,共16页
叶际微生物(phyllosphere microorganisms)是定殖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特殊微生物群落,在植物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生态角色。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叶际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以... 叶际微生物(phyllosphere microorganisms)是定殖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特殊微生物群落,在植物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生态角色。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叶际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以“叶际微生物”和“phyllosphere microorganism”为主题词,分别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2000年1月至2023年6月发表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93篇,外文文献498篇。研究发现,植物病害防控和生物防治相关研究呈现高共现强度和持续性研究热度,已成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此外,土壤微生物、根际微生物与叶际微生物间的关系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已有研究表明,叶际微生物不仅能够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固氮作用,还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其定殖过程受到宿主因素(如植株形态、物质组分)和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的双重调控。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施肥作为关键栽培管理措施,显著改变作物的生长状态和微环境,是影响作物叶际微生物群落构建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系统总结了肥料种类、用量及施用方式对作物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出通过优化施肥策略调控叶片形态以定向塑造叶际微生物群落,以及通过施肥维持“叶际稳态”实现植物健康的新思路。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未来研究方向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矿质养分对叶际微生物的调控机制;2)施肥驱动下微生物在土壤-植物连续体的传播规律;3)有机肥施用引发的叶际生物安全风险评估;4)具有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功能的叶际微生物资源挖掘。这些研究将为深入理解叶际微生物生态功能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际微生物 植物营养 文献计量学 施肥 叶际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吴雪兰 许倩倩 +3 位作者 张洋洋 龙红明 杨博 吴健辉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6-213,共8页
以钙基膨润土和钢渣为原料,425型水泥为粘结剂、尿素为致孔剂,通过挤出-滚圆-焙烧法分别制备膨润土、膨润土/钢渣吸附材料,并对比研究了膨润土与膨润土/钢渣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5.3,初始Cu^(2+... 以钙基膨润土和钢渣为原料,425型水泥为粘结剂、尿素为致孔剂,通过挤出-滚圆-焙烧法分别制备膨润土、膨润土/钢渣吸附材料,并对比研究了膨润土与膨润土/钢渣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5.3,初始Cu^(2+)浓度为100mg/L时,膨润土颗粒用量为50g/L,对Cu^(2+)的去除率达92.40%;而膨润土/钢渣颗粒用量为30g/L,对Cu^(2+)去除率达94.31%。膨润土颗粒对Cu^(2+)的吸附主要依靠离子交换作用,且该过程更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膨润土/钢渣颗粒对Cu^(2+)的吸附主要依靠沉淀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且该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热力学参数计算表明这两种颗粒对Cu^(2+)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熵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钢渣 吸附铜离子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轴向辗压形变热处理试验研究
5
作者 杨艳慧 刘逸凡 +3 位作者 张洋洋 冯彦凯 张博言 梁正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8-284,共7页
以540℃/3 h固溶+60%压下量轴向辗压+180℃/1.5~8 h时效的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与60%压下量镦粗+540℃/3h固溶+180℃/8 h时效处理对比,研究了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进行轴向辗压形变热处理后,合金内的位错密度增大,无沉... 以540℃/3 h固溶+60%压下量轴向辗压+180℃/1.5~8 h时效的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与60%压下量镦粗+540℃/3h固溶+180℃/8 h时效处理对比,研究了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进行轴向辗压形变热处理后,合金内的位错密度增大,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度有所减小,出现球化β″相;合金在时效时间2.5 h时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333 MPa,抗拉强度为359 MPa。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合金的晶粒尺寸变化不大,晶粒内部的颗粒状Mg_(2)Si析出相有所减少,晶界上出现少量粗大的颗粒状Mg_(2)Si析出相;拉伸断口处韧窝由大而深逐渐转变为小且浅,合金的塑性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形变热处理 轴向辗压成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串联式吸能管的缓冲吸能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筱 肖勇 +3 位作者 刘洪波 刘奇 杜小坤 张洋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11,共10页
针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碰撞载荷削峰减载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轴向串联式吸能管的吸能特性:首先基于材料高速拉伸试验,构建吸能管的材料Johnson-Cook动态本构参数,并对拟合参数有效性进行评估;随后通过数值模拟与高... 针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碰撞载荷削峰减载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轴向串联式吸能管的吸能特性:首先基于材料高速拉伸试验,构建吸能管的材料Johnson-Cook动态本构参数,并对拟合参数有效性进行评估;随后通过数值模拟与高速冲击试验研究高速撞击过程中吸能管的缓冲吸能特性,评估仿真与试验的一致性;最终通过数值模拟对吸能管轴向串联构型与单管构型之间的吸能评价指标开展对比分析。分析研究表明:数值模拟与冲击试验的变形模式、载荷曲线、吸能评价指标均吻合较好,材料性能参数准确,仿真预示方法有效,高速冲击试验方案合理可信;与相同结构参数的串联构型吸能管相比,单管构型吸能管在压缩过程中会出现非轴对称、不稳定的扭曲变形,单管构型的有效压缩行程减小了13%,峰值载荷提高了33.4%,撞击瞬间载荷提高了15%,平均压缩力提高了13%,载荷峰均比提高了17.7%;吸能管的串联构型是更为理想的缓冲吸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串联 吸能管 动态本构 有限元模拟 高速冲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元学习网络在海上船舶识别中的应用
7
作者 付瑞玲 曹桂州 +1 位作者 张洋洋 乐丽琴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7-1194,共8页
为提高多场景环境下的海上船舶目标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样本元学习网络的海上船舶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一组共享权重的卷积神经网络VGG-16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将海上船舶图片映射到深度全局和局部特征空间,构造多尺度特征;... 为提高多场景环境下的海上船舶目标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样本元学习网络的海上船舶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一组共享权重的卷积神经网络VGG-16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将海上船舶图片映射到深度全局和局部特征空间,构造多尺度特征;然后,借助船舶图片的真实mask分离目标船只的前景和背景,并利用一种粗细结合的语义学习策略获取前景和背景区域中目标的类特定语义表示;最后,利用一种无参数的度量学习计算所学类特定语义表示与查询图片中目标映射特征之间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值预测目标特征图对应的目标区域。通过在构建的远洋船舶数据集和开源数据集HRSC2016上进行测试,所提模型分别可以实现81.64%和78.93%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mIoU),相比主流的海上船舶识别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识别 小样本元学习 Swin Transformer 度量学习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相关指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洋洋 谭丽艳 +1 位作者 南晓利 柳扬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32-35,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由血管动脉硬化和炎症引起。DR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发现,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患病率,并改善血脂紊乱,减慢DR病情的进展。脂肪细胞可与巨噬细胞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由血管动脉硬化和炎症引起。DR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发现,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患病率,并改善血脂紊乱,减慢DR病情的进展。脂肪细胞可与巨噬细胞共同作用增加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促凝物质纤维蛋白原的分泌,并减少脂联素等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进一步导致代谢紊乱以及DR的进展。当糖尿病患者单个血脂指标正常时,仍会出现血管相关并发症,因此血脂相关复合指标的监测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以及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和DR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技术下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9
作者 张洋洋 《通讯世界》 2025年第1期74-76,共3页
为解决课程思政教学吸引力较弱、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完善考核模式等影响课程思政教学的问题,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研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AIGC)对课程思政的影响,分析AIGC技术在数字... 为解决课程思政教学吸引力较弱、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完善考核模式等影响课程思政教学的问题,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研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AIGC)对课程思政的影响,分析AIGC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探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AIGC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中应用的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AIGC 人工智能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风城1井区油源对比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刘冠伯 陈世加 +1 位作者 何文军 张洋洋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1-633,共13页
随着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乌夏断裂带常规油气勘探进入后期,近两年来该区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不断深化研究风城组常规油藏和页岩油藏富集规律的过程中,发现以前对风城1井区油源认识存在不妥之处,之前勘探工作者们认... 随着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乌夏断裂带常规油气勘探进入后期,近两年来该区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不断深化研究风城组常规油藏和页岩油藏富集规律的过程中,发现以前对风城1井区油源认识存在不妥之处,之前勘探工作者们认为该井区原油均来自风城组烃源岩。为此,对该区现有探井二叠系烃源岩及原油的各类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开展了系统分析整理,应用油气源对比地球化学理论和石油地质理论,主要利用烃源岩与原油的色谱、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数据,再结合单井模拟烃源岩热演化史结果,重新对比该井区各个出油层系的油源。研究结果发现,下二叠统佳木河组下部灰黑色、黑色泥岩段厚约95 m,沉积环境和母质类型与风城组相似,但前者母质类型相对偏向腐殖型,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为一套高成熟偏腐泥型好—优质烃源岩。风城1井风城组一段上部成熟原油源于风城组烃源岩,下部两个油层和风城011井佳木河组油层的高熟原油主要来自佳木河组烃源岩,其次混有少量来自风城组烃源岩的烃类,而非只源于风城组。推测佳木河组烃源岩在空间上有较大分布范围,可为乌夏断裂带常规油气成藏提供一定量的油气资源,故该区应加强佳木河组烃源岩厚度展布研究,从而为寻找新的油气勘探领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风城组 佳木河组 下二叠统 风城1井区 乌夏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钾素供应和光强对油菜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紫瑶 陈其睿 +7 位作者 胡文诗 谷贺贺 宋毅 叶晓磊 张洋洋 陆志峰 任涛 鲁剑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3-854,共12页
为明确钾素供应和光强对油菜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钾素供应和光强两因素的试验设计,其中钾素供应设计3个水平,分别为严重缺钾(0.03 mmol·L^(-1)KCl)、轻度缺钾(0.09 mmol·L^(-1)KCl)和充足钾供应(2.00 mmol... 为明确钾素供应和光强对油菜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钾素供应和光强两因素的试验设计,其中钾素供应设计3个水平,分别为严重缺钾(0.03 mmol·L^(-1)KCl)、轻度缺钾(0.09 mmol·L^(-1)KCl)和充足钾供应(2.00 mmol·L^(-1)KCl),光强设置2个水平,分别为低光强(LL,~200μmol·m^(-2)·s^(-1))和高光强(HL,~400μmol·m^(-2)·s^(-1)),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钾素供应和光强处理油菜叶片的生长、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特征以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特征,以期为多变环境条件下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钾素供应和光强显著影响油菜叶片的生长。相同的钾素供应下,高光强处理油菜叶片厚度和比叶重较低光强分别增加了19.6%~24.3%和57.1%~73.6%,而在严重缺钾胁迫时,净光合速率较低光强条件降低了63.8%。严重缺钾胁迫叶片在高光强条件下受到光抑制,实际光化学效率、最大羧化速率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等光合关键参数明显降低,叶绿体发育不良,同时缺钾导致叶肉细胞间空隙比例减小,叶肉导度降低,进而使得叶片光合能力显著下降。综上所述,钾素供应和光强共同调节叶片形态结构,影响光合能力,高光强下钾素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油菜的生长,合理施用钾肥有利于提高油菜对光强变化的适应性,保持光合能力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 叶绿体超微结构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PO的侧风着陆训练策略优化
12
作者 李嘉伟 高振兴 +2 位作者 孙瑾 张洋洋 孔维武 《航空计算技术》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传统侧风着陆训练依赖于经验式讲解,在复杂的侧风条件下训练质量较低。为提升民用飞机侧风着陆任务的安全性,提出一种改进侧风着陆训练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复杂飞行动作构建混合动作决策网络,结合飞行手册安全要求设计了奖励函数,提出使... 传统侧风着陆训练依赖于经验式讲解,在复杂的侧风条件下训练质量较低。为提升民用飞机侧风着陆任务的安全性,提出一种改进侧风着陆训练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复杂飞行动作构建混合动作决策网络,结合飞行手册安全要求设计了奖励函数,提出使用动作分离近端策略优化算法训练策略网络生成侧风着陆下的最优决策动作序列;进一步,基于模式序列挖掘算法得到最大频繁动作序列模式,通过与飞行员训练实际操作动作序列对比指导飞行员侧风着陆训练。在不同侧风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训练的决策网络可以实现既定的着陆策略,同时通过挖掘得到的最大频繁动作序列模式与飞行员操作对比,能及时发现飞行员错漏、多余、偏时等问题,有利于提升飞行员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风着陆 仿真 强化学习 近端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Fe_(2)O_(3)纳米棒驱动的高性能质谱分析用于构建PM_(2.5)暴露鼠的代谢指纹图谱
13
作者 张怡涵 滑天宇 +6 位作者 侯士姣 张洋洋 殷丹 姬向波 张岩皓 裴聪聪 张书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149,共10页
激光解吸电离质谱(LDI MS)对复杂样本中代谢物的检测受限于基质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结构调控可以进一步提高基质材料的检测性能.尖端结构能够有效增强电荷转移和光热转换效率,有望提升纳米材料在LDI MS代谢物检测中的电离和解吸能力.因此... 激光解吸电离质谱(LDI MS)对复杂样本中代谢物的检测受限于基质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结构调控可以进一步提高基质材料的检测性能.尖端结构能够有效增强电荷转移和光热转换效率,有望提升纳米材料在LDI MS代谢物检测中的电离和解吸能力.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尖端结构Fe_(2)O_(3)纳米棒(Nr-Fe_(2)O_(3))的LDI MS平台.Nr-Fe_(2)O_(3)具有纳米表面粗糙、光吸收强、可增强电离能力和光热转换等特性,显著提高了LDI MS对代谢物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与Fe_(2)O_(3)纳米颗粒(Np-Fe_(2)O_(3))相比,信号增强3~10倍;与商业化有机基质相比,信号增强10~15倍)].在实际样本检测中,将基质材料Nr-Fe_(2)O_(3)用于直径<2.5μm的大气颗粒物(PM_(2.5))暴露前后大鼠的血清代谢指纹图谱采集,并联合T检验成功筛选了暴露前后具有显著波动的差异性代谢特征值.本文方法为后续设计高性能基质材料提供了新思路,也为PM_(2.5)暴露毒理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分析 激光解吸电离质谱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修饰硅胶复合材料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振 汤紫霞 +4 位作者 张洋洋 曹钰晨 付培可 吕美 王利涛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0,共8页
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高稳定性、易修饰性和结构可设计性等优点,被视为新型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有力选择。尽管COFs用作色谱固定相的应用尚在初始阶段,但开发新型固定相材料,以实现高效的分离,依旧是分离科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重要难题... 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高稳定性、易修饰性和结构可设计性等优点,被视为新型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有力选择。尽管COFs用作色谱固定相的应用尚在初始阶段,但开发新型固定相材料,以实现高效的分离,依旧是分离科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重要难题。COFs与硅胶(SiO_(2))的复合材料(COFs-SiO_(2))结合了COFs孔道可调节的特性与SiO_(2)的强机械稳定性和耐压性,在色谱分离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COFs作为固定相材料的优势,并详细介绍了COFs-SiO_(2)复合材料通过三嗪环、亚胺键、腙键和硼键等不同连接方式的设计及其在手性化合物、异构体分离以及复杂样品(市售药品、环境水样)中的应用。进一步展望了COFs-SiO_(2)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高效液相色谱 固定相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的土壤钾的有效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洋洋 鲁剑巍 +5 位作者 王筝 邹娟 王寅 任涛 丛日环 李小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0-608,共9页
以122个油菜钾肥田间试验的籽粒产量和植株吸钾量为标准,分别采用1 mol L-1“中性醋酸铵、1mol L-1。沸硝酸和0.2mol L-1。四苯硼钠3种浸提剂测定试验基础土壤的钾素含量,并按浸提剂种类和速效钾、缓效钾将其分类,通过相关性分析探... 以122个油菜钾肥田间试验的籽粒产量和植株吸钾量为标准,分别采用1 mol L-1“中性醋酸铵、1mol L-1。沸硝酸和0.2mol L-1。四苯硼钠3种浸提剂测定试验基础土壤的钾素含量,并按浸提剂种类和速效钾、缓效钾将其分类,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索土壤有效钾的准确测定方法,行建立与之对应的土壤钾素丰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提取能力有所不同,沸硝酸钾含量〉四苯硼钠钾含量〉醋酸铵钾含量。用醋酸铵法和四苯硼钠法测得的土壤钾素的生物有效性均较好,其中又以四苯硼钠法更好。氏江流域冬油菜区醋酸铵法浸提的土壤钾素“低”、“中”、“高”和“极高”指标分别为〈45mgkg、45-115mgkg-1、115~190mgkg-1。和〉190mgkg;四苯硼钠法浸提的土壤钾素“低”、“中”、“高”和“极高”指标分别为〈125mgkg、125~415mgkg、415~755mgkg。和〉755mgkg。综合结果表明四苯硼钠法和醋酸铵法测得的土壤钾索含量与油菜相对产量和相对吸钾量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据此建立的土壤钾素丰缺指标可以用来指导长江流域油菜的测土配方施肥,另外此区域应该重视并合理的施用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土壤有效钾 浸提剂 四苯硼钠法 生物有效性 土壤钾素丰缺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流电路实现浪涌抑制的高集成软启动电路设计
16
作者 汪西虎 张洋洋 +3 位作者 刘卓 郭仲杰 孙梦凡 刘畅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针对发光二极管驱动转换器在芯片上电启动时易出现浪涌电流损坏电路,且软启动电路占面积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限流电路实现浪涌抑制的高集成软启动电路。在电路启动前期,通过降低限流电路阈值限制电感峰值电流,进而限制脉冲宽度调制电... 针对发光二极管驱动转换器在芯片上电启动时易出现浪涌电流损坏电路,且软启动电路占面积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限流电路实现浪涌抑制的高集成软启动电路。在电路启动前期,通过降低限流电路阈值限制电感峰值电流,进而限制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输出占空比,减缓芯片输出电压上升速率,保障平稳启动,使浪涌电流最小化。采用东部0.18μm工艺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版图仅占0.0057 mm^(2),芯片输出缓慢上升,电感电流在软启动阶段受限,初始涌流仅126 mA,1.6 ms后完成软启动,适用于多种直流-直流转换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直流转换器 发光二极管驱动 浪涌电流 软启动 限流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ubfatin、spexin结合APN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预测分析
17
作者 闫珊珊 王利娟 张洋洋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 分析血清subfatin、spexin结合脂联素(APN)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48例GDM患者为疾病组,另同期选取在该院进行产检的24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 目的 分析血清subfatin、spexin结合脂联素(APN)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48例GDM患者为疾病组,另同期选取在该院进行产检的24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疾病组与对照组的血清subfatin、spexin、APN水平。对疾病组患者随访至完成分娩,根据围产儿结局将其分为不良结局组和良好结局组,比较两组血清subfatin、spexin、APN水平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ubfatin、spexin、APN单项及联合预测GDM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的价值。结果 随访期间疾病组共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5例,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1.16%(51/241)。疾病组血清subfatin、spexin、AP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结局组孕前体重指数(BMI)、入院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高于良好结局组(P<0.05),血清subfatin、spexin、APN水平均低于良好结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较高为GDM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ubfatin、spexin、APN水平较高为GDM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subfatin、spexin、APN联合预测GDM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12%、85.79%、0.958,其中AUC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血清subfatin、spexin、APN均对GDM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subfatin spexin 脂联素 围产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反向阻断型限流电路设计
18
作者 唐威 孙梦凡 +3 位作者 刘静 张洋洋 刘畅 单光宝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针对汽车安全充电应用需求,设计了一款具有反向阻断功能的高精度过流保护电路,采用0.18μm BCD工艺实现。电路中,功率管采用两个MOS管以“背靠背”方式连接,当输出端电压高于输入端电压时,其寄生体二极管能有效阻断反向电流通路。为提... 针对汽车安全充电应用需求,设计了一款具有反向阻断功能的高精度过流保护电路,采用0.18μm BCD工艺实现。电路中,功率管采用两个MOS管以“背靠背”方式连接,当输出端电压高于输入端电压时,其寄生体二极管能有效阻断反向电流通路。为提高采样精度,增加采样管的沟道长度,有效抑制其沟长调制效应;预放大电路保证了采样管与功率管的源端电位一致,输入级引入横向双极性晶体管,以降低输入噪声并提高运放增益,输出级采用双极性晶体管与MOS管组成的负反馈结构,有效抑制电流温漂,进一步提升限流精度;补偿电路通过在过流瞬间减小采样电流,限制功率管的通流能力,进一步保护内部电路免受过流冲击。测试结果表明,在-40℃条件下,输入电压为5.5 V,外接电阻20 kΩ时,限流精度最低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阻断 高精度 限流电路 电流采样 限流值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城区门诊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洋洋 马俊义 +4 位作者 鲍洁 丁翠敏 韩靖雯 王瑜玲 袁雅冬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城区门诊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并对影响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调查2007年8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在石家庄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采用医生与患者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根...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城区门诊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并对影响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调查2007年8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在石家庄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采用医生与患者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显示,184例哮喘患者中,未得到控制的111例(60.3%),达到良好控制以上的73例(39.7%);过去的近1年内,因哮喘加重住院69例(37.5%),急诊就诊62例(33.7%);将Speaman相关分析中P<0.05的因素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经后退法筛选后显示:吸烟情况(OR=5.202)、过敏史(OR=2.559)、经济负担情况(OR=1.626)、未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复合制剂(OR=3.354)、焦虑自评量表(SAS,OR=12.599)及抑郁自评量表(SDS,OR=5.270)评分情况是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P<0.01或<0.05)。结论对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积极推广规范化治疗。吸烟情况、过敏史、经济负担情况、没有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复合制剂、SAS及SDS评分情况是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问卷调查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物-铝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洋洋 张群力 +2 位作者 赵庆新 吴凯 常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2-130,共9页
硫铝酸盐水泥作为我国第三系列水泥,既是一种低碳绿色水泥,又是一种海工修补加固水泥。铝凝胶(AH_(3))是其最重要的水化产物之一,可有效提升该系列水泥石的宏观力学性能。本文结合化工中AH_(3)的基础研究,阐述了硫铝酸盐水泥石中AH_(3)... 硫铝酸盐水泥作为我国第三系列水泥,既是一种低碳绿色水泥,又是一种海工修补加固水泥。铝凝胶(AH_(3))是其最重要的水化产物之一,可有效提升该系列水泥石的宏观力学性能。本文结合化工中AH_(3)的基础研究,阐述了硫铝酸盐水泥石中AH_(3)的形成过程,归纳了AH_(3)的一般性特征,对比了化工中AH_(3)与硫铝酸盐水泥石中AH_(3)的异同点,具体分析了各类因素对AH_(3)微纳结构及含量的影响,总结了目前AH_(3)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铝凝胶 形成过程 微纳结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