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蝉益肾通络方对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及纤维化影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轶斐 曹梓静 +8 位作者 张泽钰 白雪慧 王嘉奕 吴宇琪 吴玲 丁少唯 刘忠杰 刘玉宁 刘伟敬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观察金蝉益肾通络方对气虚血瘀湿热型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焦亡指标、MMP9、TIMP1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金蝉益肾通络方,疗... 目的:观察金蝉益肾通络方对气虚血瘀湿热型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焦亡指标、MMP9、TIMP1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金蝉益肾通络方,疗程12周。临床检测肾功能指标(Scr、UREA、Cys-C、UA)、安全性指标(K^(+)、P^(3-)、ALT、AST、TP、Alb、WBC、RBC、HGB、PLT)、中医症候学评分、纤维化指标(MMP-9、TIMP-1)、炎症指标(IL-1β、IL-18)。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学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倦怠乏力、面色晦暗、肢体麻木、肌肤干燥、脘腹胀满、口中黏腻等症状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肾功能保护方面,观察组在降低Scr和UA水平方面更为明显(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P-9、TIMP-1、MMP-9/TIMP-1比值、IL-1β、IL-18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金蝉益肾通络方可安全有效地保护气虚血瘀湿热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肾功能,改善中医证候,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蝉益肾通络方 炎症 纤维化 慢性肾脏病 气虚血瘀湿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刘伟敬教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用药规律
2
作者 白雪慧 张轶斐 +7 位作者 张泽钰 曹梓静 张术姣 张帅星 吴玲 吴宇琪 娄利霞 刘伟敬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39-241,I0002,共4页
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发现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和抗Ⅰ型血小板域蛋白7A(THSD7A)抗体与之密切相关^([1])。近年PMN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4.1%... 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发现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和抗Ⅰ型血小板域蛋白7A(THSD7A)抗体与之密切相关^([1])。近年PMN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4.1%^([2]),在部分地区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该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蛋白尿,或伴有镜下血尿、血栓栓塞及高血压等症状,约40%~60%的患者可能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4])。现代医学对PMN多使用ACEI/ARB类药物、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当下的治疗方案存在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而中医药以其独到的诊治体系在PMN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5])。刘伟敬教授作为青年岐黄学者、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从事肾病相关医教研工作20余年,对于PMN疗效颇著。现拟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对刘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为PMN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PLA2R抗体 THSD7A抗体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ACEI/ARB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姜玉华 张泽钰 +6 位作者 郭敬 张娉娜 邱昱衡 罗倩 唐靖怡 刘玉宁 刘伟敬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596-603,共8页
目的:为系统评价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检索了七大医学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和Wa... 目的:为系统评价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检索了七大医学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和Wan Fang data,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3年11月20日,根据预先确定的纳排标准筛选益肾化湿颗粒联合ACEI/ARB治疗DKD的标准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提取相关临床数据。随后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偏倚评估和绘图的meta分析。最终共纳入13篇RCT,涉及1049例患者,其中实验组530例,对照组519例。结果:益肾化湿颗粒联合ACEI/ARB能提高DKD的总体有效率[RR=1.24,(95%CI:1.17,1.33),P<0.01],并且能够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MD=-23.29(95%CI:-26.93,-19.65),P<0.01]、24 h尿蛋白(24 h-UTP)[SMD=-0.31(95%CI:-0.52,-0.09),P<0.01]、血肌酐(Scr)[MD=-25.60(95%CI:-33.13,-18.07),P<0.01]和血尿素氮(BUN)[MD=-2.28(95%CI:-2.49,-2.07),P<0.01]等水平,同时在降低空腹血糖(FBG)水平[MD=-0.58(95%CI:-1.00,-0.17),P<0.01]和缓解不良反应方面上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联合ACEI/ARB治疗DKD患者相比于单独使用ACEI/ARB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充分发挥糖尿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但鉴于本次纳入研究数量较少,质量较低,因此该结论需开展更大样本的高质量、双盲的RCT研究来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湿颗粒 ACEI/ARB 糖尿病肾脏疾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拟谷盗在小麦粮堆内部分布特征研究
4
作者 张泽钰 周国鑫 +1 位作者 崔淼 汪中明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9-225,共7页
利用新型害虫探管诱捕器,采集分析赤拟谷盗在试验仓内小麦粮堆中的活动和分布情况,探究其在粮堆内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虫口密度评估方程,为其准确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赤拟谷盗的每日捕获数不会随时间出现明显变... 利用新型害虫探管诱捕器,采集分析赤拟谷盗在试验仓内小麦粮堆中的活动和分布情况,探究其在粮堆内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虫口密度评估方程,为其准确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赤拟谷盗的每日捕获数不会随时间出现明显变化。当虫口密度较小时,赤拟谷盗主要在粮堆内的顶层和中层聚集分布;当虫口密度较大时,赤拟谷盗在粮堆内均匀分布。赤拟谷盗表现出趋温性和趋湿性,其适宜活动的温度为22~30℃,相对湿度为40%~53%。综合分析害虫时空分布的规律以及温度、湿度的影响,可根据探管透捕器捕获害虫数量对实际虫口密度做出估算,其虫口密度评估方程为:y=10.566-0.321×x_(1)-0.017×x_(2)+0.026×x_(3),x_(1)为温度(℃)、x_(2)为相对湿度(%)、x_(3)为捕获数(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拟谷盗 探管诱捕器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虫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调控方式对马铃薯块茎大小调控功能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静儇 孙磊 +3 位作者 于洪涛 毕诗婷 张泽钰 邰枫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5-640,共6页
2014年和2015年分别以尤金和克新13号脱毒原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6万穴/hm^2、9万穴/hm^2、12万穴/hm^2播种穴数和1、3个主茎/穴(2014年)以及6万穴/hm^2、8万穴/hm^2、10万穴/hm^2播种穴数和1、2个主茎/穴(2015年)等... 2014年和2015年分别以尤金和克新13号脱毒原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6万穴/hm^2、9万穴/hm^2、12万穴/hm^2播种穴数和1、3个主茎/穴(2014年)以及6万穴/hm^2、8万穴/hm^2、10万穴/hm^2播种穴数和1、2个主茎/穴(2015年)等处理,研究密度调控方式对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及产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播种穴数或单穴主茎数都将增加30~150 g的块茎产量,降低150 g以上的块茎产量。早熟品种尤金的种薯生产采用12万穴/hm^2、3主茎/穴的播种方式,并于苗后60 d左右收获,可获得较高150 g以下块茎产量;商品薯生产采用6万穴/hm^2、3主茎/穴的播种方式可获得较高商品薯产量。中晚熟品种克新13号的种薯生产采用8万穴/hm^2、2主茎/穴的播种方式,苗后80 d左右收获,可获得较高150 g以下块茎产量;商品薯生产采用6万穴/hm^2、2主茎/穴的播种方式可获得较高商品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播种穴数 主茎数 密度调控 块茎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合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自噬及Akt/mTOR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张术姣 张帅星 +7 位作者 张泽钰 白雪慧 郑慧娟 邓媛媛 张赛 刘伟敬 张勉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1041-1044,I0009,I0010,共6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合剂(SM)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自噬及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0.9 g·kg^(-1)·d^(-1),DA)组... 目的:探讨五味子合剂(SM)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自噬及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0.9 g·kg^(-1)·d^(-1),DA)组、SM高剂量(6 g·kg^(-1)·d^(-1),SM-H)组、SM中剂量(3 g·kg^(-1)·d^(-1),SM-M)组及SM低剂量(1.5 g·kg^(-1)·d^(-1),SM-L)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STZ单次腹腔注射构建DN模型。造模成功后,干预12周。连续观测大鼠血糖(Glu)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变化。干预结束后,检测肾功能,肾脏指数(KI),与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中自噬泡标记蛋白(LC3)、自噬底物(P62)、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以及磷酸化mTOR(p-mTOR)的蛋白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中LC3、P6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Glu、24 h UTP、Scr、BUN及KI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加重;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量比值降低,P62蛋白表达量以及p-Akt/Akt、p-mTOR/mTOR表达量比值(P<0.05或P<0.01)升高。与模型组相比,SM各剂量组及DA组Glu、24 h UTP、Scr、BUN及K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SM-H组上述变化最为明显;并且SM-H组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量比值升高,P62蛋白表达量以及p-Akt/Akt、p-mTOR/mTOR表达量比值(P<0.05或P<0.01)降低。结论:SM可激活DN大鼠肾脏自噬,促进自噬降解,从而发挥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合剂 糖尿病肾病 补肾活血法 自噬 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