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维维 徐哲昀 张治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306-308,共3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又称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1]。主要症状包括月经异常、血清促性腺激素(FSH)水平升高以及雌激素水平下降。根据传统诊断标准,如果40岁以下的女性月经异常超过4个月,血清FSH水...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又称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1]。主要症状包括月经异常、血清促性腺激素(FSH)水平升高以及雌激素水平下降。根据传统诊断标准,如果40岁以下的女性月经异常超过4个月,血清FSH水平在间隔4周的两次检测中均>25 IU/L,可诊断为POI[2]。POI患者生育能力下降,同时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出现一系列绝经相关症状,如潮热、盗汗、失眠、阴道干涩、焦虑和抑郁等。此外,患者还面临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出现神经退行性变化,如老年性痴呆等[3]。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强大的再生能力、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应激、组织修复等功能,在再生医学领域被视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4]。本文将综述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POI的研究数据及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旨在为POI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异常 治疗机制 阴道干涩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老年性痴呆 早发性 卵巢早衰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的临床应用(综述)
2
作者 张治芬 蒋月英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84-187,共4页
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首先由Donini等从绝经后妇女的尿中提取得,1962年Lunenfeld等试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60年代起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于1983年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东风试剂厂合作研制成功,... 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首先由Donini等从绝经后妇女的尿中提取得,1962年Lunenfeld等试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60年代起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于1983年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东风试剂厂合作研制成功,目前已有小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促性腺激素 H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去势大鼠SIR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红艳 岑加萍 +3 位作者 黄坚 邓妙 刘元伟 张治芬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去势大鼠大脑、心脏和肝脏等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衰老作用。方法:选取3个月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33只,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以建立大鼠去势模型,以部分模拟更年期的...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去势大鼠大脑、心脏和肝脏等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衰老作用。方法:选取3个月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33只,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以建立大鼠去势模型,以部分模拟更年期的某些病理生理改变,分为实验组、去卵巢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1只),实验组灌胃给予雌二醇(E2),去卵巢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12周。满12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大鼠血卵泡刺激素(FSH)、E2水平,处死大鼠后取大脑、心脏、肝脏等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实验(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织SIRT1 m RNA及其蛋白水平,分析比较各组间SIRT1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灌胃12周后,去卵巢对照组FSH水平高于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P<0.001),E2水平低于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P<0.001)。在大鼠心脏、肝脏和脑组织中,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IRT1蛋白及m RNA水平均高于去卵巢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IRT1蛋白及m 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中,心脏SIRT1蛋白水平高于肝脏和脑组织(P<0.05),肝脏组织SIRT1蛋白量高于脑组织(P<0.05);而去卵巢对照组的心脏和肝脏组织SIRT1蛋白水平高于脑组织(P<0.05),但心脏和肝脏组织SIRT1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脏和脑组织SIRT1 m RNA水平均低于肝脏组织(P>0.05)。结论:雌激素可显著提高去势大鼠SIRT1蛋白及m RNA水平,进而发挥其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抗衰老酶 更年期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干预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双双 张治芬 +5 位作者 黄哲人 何轶然 吴红艳 刘文华 汤姗姗 黄坚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模型,外源性补充雌激素,探讨雌二醇(E_2)的骨保护作用及其对胞质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表达的影响。方法:12周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实验组(OVX+E_2组),每组10只。... 目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模型,外源性补充雌激素,探讨雌二醇(E_2)的骨保护作用及其对胞质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表达的影响。方法:12周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实验组(OVX+E_2组),每组10只。OVX+E__2组给予17β-E_2皮下注射,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6周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E_2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骨组织中NFATc1表达量,微型计算机断层成像(Micro-CT)分析大鼠胫骨平台处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结果:Sham组、OVX+E_2组与OVX组相比,BMD、Tb.Th、Tb.N、BV/TV、血清E_2水平升高,NFATc1水平下降(均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NFATc1的表达减缓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动物 实验 胞质活化T细胞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去势MCAO雌性大鼠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哲人 魏双双 +4 位作者 黄坚 刘文华 汤珊珊 何轶然 张治芬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8,13,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雌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局灶性脑缺血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3个月龄Wistar雌性大鼠60只,采用去势雌性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 目的:研究外源性雌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局灶性脑缺血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3个月龄Wistar雌性大鼠60只,采用去势雌性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17β-雌二醇,皮下注射,300μg/(kg·d)],每组20只。2,3,5-三苯基四唑氮红(TTC)染色法评估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左侧大脑皮质结肠腺瘤样息肉病(APC)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雌激素组梗死体积[(255.43±51.43)mm3]比模型组[(490.75±93.38)mm3]小,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5,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模型组APC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雌激素组β-连环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雌激素组APC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β-连环蛋白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可以通过下调皮质区APC蛋白表达,激活经典Wnt信号通路,进而发挥在去势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为绝经激素治疗降低围绝经期妇女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绝经期 脑缺血 再灌注 WNT蛋白质类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信号传导 大脑中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月英 张治芬 +3 位作者 周馥贞 姚芷芳 李蕴芝 宋伊丽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对96例卵巢早衰(POF)患者进行了病因探讨,经有关检查提示,家族倾向、染色体异常和卵巢发育不全导致原始生殖细胞数少或缺乏可能为POF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生殖细胞遭受各种因素破坏和通过免疫机制使滤泡加速闭锁.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病因学 卵巢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互联网+健康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苏俊 朱旭红 张治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40-44,共5页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一旦发生骨折治疗费用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中医“治未病”理论包含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层涵义,...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一旦发生骨折治疗费用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中医“治未病”理论包含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层涵义,契合健康管理的三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预防,疾病管理临床预防。对于该类人群,在现代医学模式及中医思想指导下,应用医学和管理学知识与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开展“互联网+”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杭州市围绝经期妇女保健中心、杭州市更年期保健规范化专科门诊管理平台、杭州市妇幼保健专科联盟,通过互联网医院女性更年期关怀服务包,建立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分层为基础,以三级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为主体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防控体系,实现慢病的全程长期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围绝经期 骨质疏松症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盆腔探查对原发和继发不育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林 黄坚 +1 位作者 王婷婷 张治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2期2010-2012,共3页
目的 观察原发不育和继发不育患者在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中的盆腔不同表现以及治疗差异,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在不育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的不育症女性523例,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不... 目的 观察原发不育和继发不育患者在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中的盆腔不同表现以及治疗差异,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在不育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的不育症女性523例,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不育患者进行盆腔探查,分析检出疾病类型、盆腔粘连程度、输卵管通液及治疗情况.结果 不育患者分别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多囊卵巢、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患者中存在盆腔粘连413例,原发不育组202例,继发不育组211例;原发不育粘连比例76.8%,继发不育粘连比例81.1%,孕产1次患者粘连比例79.1%,孕产2次患者粘连比例81.9%,孕产≥3次患者粘连比例87.2%,其中继发不育病例中,≥3次孕产史的中度粘连比例29.8%,重度粘连比例达38.3%;术中共行输卵管通液检查1046条.原发不育组输卵管治疗再通概率为17.98%,继发不孕组输卵管治疗再通概率为19.65%.结论 盆腔粘连是引起不育的重要因素,原发不育患者中也存在较高比例的盆腔、输卵管病变.反复的孕产史明显增加盆腔、输卵管病变,是引起继发不育的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不育 继发不育 腹腔镜 宫腔镜 盆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rs6822844)和IL-2Ra(rs210428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妙 张红艳 +3 位作者 王冲 刘元伟 盛祝梅 张治芬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59-462,529,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及其受体α(IL-2R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对中国浙江地区145例URSA患者及220例健康对照IL-2(r...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及其受体α(IL-2R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对中国浙江地区145例URSA患者及220例健康对照IL-2(rs6822844)G/T及IL-2Rα(rs2104286)A/G进行分析。结果:URSA组IL-2Rα(rs2104286)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等位基因携带者URSA患病风险是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倍(OR=2.06,95%CI:1.34~3.16,P=0.001),AA基因型较AG+GG基因型URSA患病风险增加约1倍(OR=2.27,95%CI:1.40~3.68,P=0.001)。URSA组及对照组IL-2(rs6822844)GG基因型频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Rα(rs2104286)A等位基因可能是浙江地区URSA的遗传易感基因,IL-2(rs6822844)基因多态性与浙江地区URSA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单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下调MCP-1及RhoA表达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华 张治芬 +3 位作者 汤珊珊 陈临节 黄哲人 魏双双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势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 A)水平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3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n=10)、假...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势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 A)水平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3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n=10)、假手术组(SHAM,n=10)、去势对照组(OVX,n=12)和去势实验组(OVX+E_2,n=13)。去势实验组给予200μg/(kg·d)17β-雌二醇灌胃,余3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6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MCP-1及Rho A水平;ELISA法检测心脏组织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组织MCP-1及Rho A水平。结果:灌胃16周后去势实验组血清及心脏组织MCP-1、Rho A水平低于去势对照组(P<0.05);去势实验组心脏组织匀浆SIRT1、AMPK水平高于去势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17β-雌二醇可下调去势雌性大鼠血清及心脏组织MCP-1、Rho A表达水平,从而发挥其心血管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17β-雌二醇通过上调AMPK/SIRT1调控MCP-1及Rho A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沉默调节蛋白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影响
11
作者 徐孜惟 王仟文 张治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0期1535-1537,共3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症,以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月经紊乱为特征,病情进展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糖脂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研究表明,自身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症,以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月经紊乱为特征,病情进展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糖脂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可能参与POI的发病过程,并作为P0I发生的前驱状态,引起卵巢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减退 免疫功能失调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月经紊乱 糖脂代谢异常 骨质疏松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换标志物对绝经女性骨质疏松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怡洁 杜旖旎 +3 位作者 王雪 张红艳 黄坚 张治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150-152,共3页
骨转换标志物(BTMs)是反映骨细胞活性与骨基质代谢水平的指标,分为骨吸收标志物和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主要反映破骨细胞活性与骨吸收水平,骨形成标志物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水平.临床上可以通过测量血液和尿液中BTMs的浓度评... 骨转换标志物(BTMs)是反映骨细胞活性与骨基质代谢水平的指标,分为骨吸收标志物和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主要反映破骨细胞活性与骨吸收水平,骨形成标志物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水平.临床上可以通过测量血液和尿液中BTMs的浓度评估骨吸收和形成状态.BTMs通过协助骨密度(BMD)监测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从而反映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估生活方式干预后的骨代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活性 骨转换标志物 抗骨质疏松药物 服药依从性 生活方式干预 骨吸收 骨形成标志物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施岚 吴晓瑜 +1 位作者 邓妙 张治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2期1841-1844,共4页
卵巢早哀(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又称为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0I),是指女性青春期后至40岁之前卵巢功能的减退,主要表现为血清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月经稀发、闭经、生育能力减退等[1]。目... 卵巢早哀(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又称为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0I),是指女性青春期后至40岁之前卵巢功能的减退,主要表现为血清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月经稀发、闭经、生育能力减退等[1]。目前,P0F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针对其卵巢组织结构受损、储备功能减退尚无有效的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女性青春期 月经稀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早衰 功能减退 恢复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