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胁迫程度对不同耐旱型玉米品种强弱势籽粒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晨 任景全 +8 位作者 张丽华 张宇航 李前 朱末 齐泽鑫 王洪君 张治安 赵洪祥 边少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51,共14页
为探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玉米强势粒和弱势粒发育的生理响应机制,在控制条件下开展连续两年的池栽玉米试验,选用两个耐旱型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耐旱型品种+不胁迫(T1)、耐旱型品种+中度水分胁迫(T2)、耐旱型品种+重度水分胁迫(T3)、干... 为探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玉米强势粒和弱势粒发育的生理响应机制,在控制条件下开展连续两年的池栽玉米试验,选用两个耐旱型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耐旱型品种+不胁迫(T1)、耐旱型品种+中度水分胁迫(T2)、耐旱型品种+重度水分胁迫(T3)、干旱敏感型品种+不胁迫(T4)、干旱敏感型品种+中度水分胁迫(T5)、干旱敏感型品种+重度水分胁迫(T6)共计6个处理,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玉米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特性、淀粉合成、激素含量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影响玉米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进程,干旱敏感型玉米品种弱势粒在灌浆后期(45 d、55 d)的灌浆速率与各取样时期的百粒重下降幅度均高于耐旱型玉米品种,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的灌浆速率分别平均下降了30.73%和35.36%。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下降幅度均高于耐旱型玉米品种,其中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最大灌浆速率分别平均下降了24.97%和39.68%,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下降了23.54%和36.70%。水分胁迫可显著影响玉米强弱势粒淀粉含量、酸性蔗糖转化酶、淀粉合成酶、蔗糖合酶和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以干旱敏感型玉米品种弱势粒变化幅度为最高。与未经水分胁迫处理相比,干旱敏感型玉米品种的产量、穗长、穗直径和穗粒数下降幅度均较高,其中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的玉米产量平均下降9.83%和18.57%,成熟期弱势粒百粒重下降幅度均较高,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平均下降23.51%和36.34%。综上所述,水分胁迫通过影响玉米弱势粒的淀粉合成与灌浆充实对玉米最终产量产生显著影响,且重度水分胁迫对其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强弱势粒 淀粉合成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胁迫对萌发大豆种子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治安 王振民 徐克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0-673,共4页
以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5、10、30、50μmol·L-1)Cd胁迫对萌发大豆种子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5μmol·L-1)Cd处理下,在萌发初期(1~3d)大豆种子中O2-产生速率、H2O2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萌发第3d大豆种子中... 以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5、10、30、50μmol·L-1)Cd胁迫对萌发大豆种子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5μmol·L-1)Cd处理下,在萌发初期(1~3d)大豆种子中O2-产生速率、H2O2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萌发第3d大豆种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萌发第4~6dCd对SOD、CAT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同时MAD含量和种子外渗电导率显著升高;高浓度(10、30、50μmol·L-1)Cd处理下,萌发2~6d种子中O2-产生速率、H2O2含量、MDA含量和外渗电导率显著增加,S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Cd对萌发大豆种子中过氧化物酶(POD)具有激活效应,且随着Cd浓度的增加激活效应逐渐增强。大豆种子萌发受Cd胁迫伤害过程中,活性氧代谢失衡,从而造成膜脂过氧化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子 活性氧代谢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超大容量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治安 杨邦朝 +1 位作者 邓梅根 胡永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30-33,共4页
超大容量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它比传统电容器具有更高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比电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超大容量电容器的储能机理、特点,综述了金属氧化物超大容量电... 超大容量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它比传统电容器具有更高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比电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超大容量电容器的储能机理、特点,综述了金属氧化物超大容量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发展状况,以及改善氧化钌基电容器的方法和廉价材料(如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锰、氯化钼等)替代氧化钌电极的研究进展情况,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容量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 赝电容 电极材料 金属氧化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对镉胁迫下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治安 陈展宇 徐克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a对30μmol/L和50μmol/L Cd胁迫下的大豆幼苗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适量的L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胁迫所导致的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光合速率、叶绿体Mg2+-ATPase活性的降低;能有效增强...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a对30μmol/L和50μmol/L Cd胁迫下的大豆幼苗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适量的L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胁迫所导致的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光合速率、叶绿体Mg2+-ATPase活性的降低;能有效增强或保护叶片抗氧化能力,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组织自动氧化速率和H2O2含量,防止膜透性的增加;适量的La能保持大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的相对稳定,维持活性氧的代谢平衡。La对30μmol/L Cd胁迫的缓解能力较强,而对50μmol/L Cd胁迫的缓解能力较弱。La的最佳作用浓度为0.30μmol/L,高于0.50μmol/L的La则加剧Cd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镉胁迫 光合作用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对大豆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治安 王振民 徐克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50,共5页
为探明镍对大豆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效果,研究了0.5、1.0、1.5、3.0μmol/L的Ni2+处理大豆离体叶片,结果表明,大豆离体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叶绿素、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光苷肽(GSH)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 为探明镍对大豆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效果,研究了0.5、1.0、1.5、3.0μmol/L的Ni2+处理大豆离体叶片,结果表明,大豆离体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叶绿素、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光苷肽(GSH)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明显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剧,丙二醛(MDA)含量和阴离子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明显升高。Ni2+处理能显著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提高了上述保护酶活性和抗氧化剂AsA、GSH含量;使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下降,从而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镍能延缓大豆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离体叶片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治安 陈展宇 +3 位作者 武志海 蔚荣海 张美善 徐克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10-2511,共2页
介绍了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治安 王姣丽 +1 位作者 赖延清 李劼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29,共4页
Li4Ti5O12是一种尖晶石结构的可嵌锂材料,具有比能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等特点,是电化学储能器件理想的电极材料。综述了Li4Ti5O12用作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结构特点、储能原理、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以及改性研究。针对Li4Ti5O1... Li4Ti5O12是一种尖晶石结构的可嵌锂材料,具有比能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等特点,是电化学储能器件理想的电极材料。综述了Li4Ti5O12用作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结构特点、储能原理、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以及改性研究。针对Li4Ti5O12作为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负极材料大电流充放电时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改进Li4Ti5O12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 LI4TI5O12 合成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联结卷积递归神经网络的RGB-D图像识别算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治安 张旭东 张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2-588,共7页
RGB-D传感器能够同时获取图像的彩色信息和深度信息,深度信息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图像分类的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联结卷积神经网络的RGB-D图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以卷积递归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and recursive neural networ... RGB-D传感器能够同时获取图像的彩色信息和深度信息,深度信息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图像分类的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联结卷积神经网络的RGB-D图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以卷积递归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and recursive neural networks,CNN-RNN)深度学习网络为基础,利用一种尺度归一化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并且对CNN滤波器层进行改进;在CNN滤波器层,通过加速稳健特征(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算子得到归一化图像中特征点的位置;然后以特征点为中心选取图像块,对所有训练图像的图像块进行训练,从而获取CNN滤波器组层的卷积核;以归一化图像的SURF点为中心确定滤波器层在图像的感受野,所得感受野与卷积核形成局部联结网络,构成了CNN的滤波器组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图像的识别精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D图像 目标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递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某些株型性状的演变 被引量:29
9
作者 郑洪兵 徐克章 +6 位作者 赵洪祥 李大勇 王晓慧 张治安 杨光宇 杨春明 陆静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6-281,共6页
对吉林省1923年以来生产上主推的9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叶柄长度、茎直径和比叶重(SLW)等参数的研究表明:大豆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茎直径和比叶重(SLW)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老品种的冠层结构呈伞型... 对吉林省1923年以来生产上主推的9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叶柄长度、茎直径和比叶重(SLW)等参数的研究表明:大豆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茎直径和比叶重(SLW)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老品种的冠层结构呈伞型,新品种的冠层结构呈宝塔型;大豆产量与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和茎直径呈显著相关(P≤0.05),株型可以作为大豆高产、高光效育种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遗传改良 叶面积 茎直径 比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和表面改性对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邓梅根 张治安 +2 位作者 胡永达 汪斌华 杨邦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用KOH为活化剂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活化;用浓硝酸为氧化剂对活化CNTs进行表面改性.通过TEM、BET和IR对经过活化和表面改性的CNTs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活化和表面改性对CNTs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KOH为活化剂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活化;用浓硝酸为氧化剂对活化CNTs进行表面改性.通过TEM、BET和IR对经过活化和表面改性的CNTs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活化和表面改性对CNTs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活化使CNTs表面积增大,从而使其比电容从未活化时的43 F·g-1提高到73 F·g-1;通过表面改性引进赝电容,使电容器的比电容进一步提高到94 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超级电容器 活化 表面改性 比表面积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大勇 徐克章 +2 位作者 张治安 赵颖君 陆静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5,共5页
为了了解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我们对跨越70多年的4个老大豆[Glycine max(L.) Merr.]品种和4个新大豆品种的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产量比老品种提高了91%,新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 为了了解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我们对跨越70多年的4个老大豆[Glycine max(L.) Merr.]品种和4个新大豆品种的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产量比老品种提高了91%,新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也不同程度高于老品种,其中以净光合速率增加最多(17.3%),而胞间CO2浓度却低于老品种。在盛花期和盛荚期,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它光合特性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光合作用 叶绿素含量 比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耐盐性的快速鉴定法及不同时期耐盐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鹏 徐晨 +4 位作者 徐克章 张治安 李大勇 季平 冯引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2-578,共7页
为了探索大豆品种耐盐性的简易鉴定方法,了解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耐盐性的表现,从种子萌发开始用80mmol/L盐溶液对99个大豆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鉴定和生长观测。结果表明,80mmol/L盐溶液浸泡72h后的大豆发芽率可较好地反映大豆品种的耐盐... 为了探索大豆品种耐盐性的简易鉴定方法,了解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耐盐性的表现,从种子萌发开始用80mmol/L盐溶液对99个大豆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鉴定和生长观测。结果表明,80mmol/L盐溶液浸泡72h后的大豆发芽率可较好地反映大豆品种的耐盐性。种子萌发后根系的长度、侧根数量、根的干重和鲜重与品种的耐盐性密切相关。苗期大豆对盐胁迫的处理最为敏感,在营养生长期(V2和V4期)盐胁迫显著降低植株的高度和生物量,R2和R4期大豆品种的耐盐性最强,是生物量下降最小的时期。盐胁迫对R6期植株的伤害最大,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表现与植株生长后期的耐盐性基本一致,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可以作为抗盐性的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盐胁迫 发芽率 筛选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作导电剂对LiFePO_4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柯昌春 李劼 +1 位作者 张治安 赖延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02-1208,共7页
考察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对LiFePO4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液态锂离子电池工艺制备063048型LiFePO4锂离子电池,利用XRD,SEM及充放电方法对电池电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 考察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对LiFePO4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液态锂离子电池工艺制备063048型LiFePO4锂离子电池,利用XRD,SEM及充放电方法对电池电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的极片压实密度与未添加的相比提高了5%,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导电网络,电池内阻较小,电池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1.8 mA.h/g,而未添加碳纳米管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24.6 mA.h/g;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电池的循环性能较好,12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而未添加碳纳米管的电池经1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4.1%。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电池的倍率性能优异,其6C的放电容量是0.5C的81.8%(其中,C为电流倍率),未添加碳纳米管的电池6C的放电容量是0.5C的75%。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的电池,电极界面阻抗比未添加碳纳米管的电池的界面阻抗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碳纳米管 导电剂 倍率性能 循环性能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某些农艺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22
14
作者 田伟华 徐克章 +4 位作者 邴鑫 翟俊峰 张治安 陈展宇 武志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两年来对吉林省1923~2005年生产上主推的16个大豆品种的生物量、产量、收获指数以及种子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研究表明:大豆植株的生物量从苗期到R6期逐渐增加,R6期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老品种比现代品种下降速度快。大豆品种的生物... 两年来对吉林省1923~2005年生产上主推的16个大豆品种的生物量、产量、收获指数以及种子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研究表明:大豆植株的生物量从苗期到R6期逐渐增加,R6期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老品种比现代品种下降速度快。大豆品种的生物量、产量和收获指数均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其中产量和收获指数平均每年分别增加14.84kg/hm^2(1.27%)和0.23%。种子脂肪含量随育成年代增加,平均每年增加0.04%;而蛋白质含量随年代降低,平均每年下降0.06%。产量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种子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本文结果表明,大豆育种工作者以高产为选择目标的同时使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得到提高。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可以作为高产品种选育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物量 产量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叶片氮含量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大勇 陈展宇 +4 位作者 徐克章 张治安 武志海 季平 张鹏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8,共8页
为了解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对吉林省1923-2004年间育成的21个大豆品种的叶片氮含量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氮含量与育成年代在R2期和R6期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但在R4期呈不显... 为了解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对吉林省1923-2004年间育成的21个大豆品种的叶片氮含量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氮含量与育成年代在R2期和R6期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但在R4期呈不显著负相关。在R2期和R6期,大豆品种间叶片单位叶面积氮含量增长率明显大于净光合速率增长率,导致了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与育成年代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在R4期,现代品种叶片单位叶面积氮含量低于老品种,而净光合速率仍高于老品种,导致了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与育成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叶片氮含量高,叶绿素含量就高,净光合速率也高,但氮素光合利用效率却低;可将R4期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作为高产品种选育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片氮含量 净光合速率 氮素光合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处理对春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晨 闫伟平 +7 位作者 孙宁 刘晓龙 赵洪祥 谭国波 武志海 张治安 张丽华 边少锋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探究半干旱区玉米在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华农887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全生育期设定4个灌溉定额:500(CK)、900(Q1)、1 700(Q2)和2 500 m3/hm2(Q3),开展了灌溉定额对玉米氮素积累、籽粒灌浆特性、... 【目的】探究半干旱区玉米在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华农887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全生育期设定4个灌溉定额:500(CK)、900(Q1)、1 700(Q2)和2 500 m3/hm2(Q3),开展了灌溉定额对玉米氮素积累、籽粒灌浆特性、叶片氮代谢酶活性、根系伤流强度和产量的研究。【结果】①玉米籽粒的平均灌浆速率和各阶段的百粒质量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加,Q2与Q3处理的平均灌浆速率和百粒质量均显著高于Q1处理与CK。②灌溉定额的增加使玉米根系伤流强度增加,Q2与Q3处理的伤流强度要显著高于Q1处理与CK。③含氮量呈籽粒>叶片>茎秆的变化趋势,Q2与Q3处理的籽粒、茎秆、叶片和植株总的含氮量要显著高于Q1处理与CK。④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增加,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下降,Q2与Q3处理的GS活性在灌浆期显著高于Q1处理与CK,GDH活性显著低于Q1处理与CK。⑤玉米的产量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加,Q2与Q3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Q1处理与CK。上述指标在Q2与Q3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灌溉定额为1 700 m3/hm2时,玉米籽粒的灌浆特性、根系伤流强度、植株氮素积累特性、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和产量均表现较佳,该灌溉定额可作为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全生育期灌溉的参考定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灌溉定额 灌浆特性 伤流液 氮积累 氮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定额条件下玉米的产量形成及灌溉增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晨 赵洪祥 +6 位作者 闫伟平 李前 刘晓龙 王俊鹏 历艳璐 张治安 边少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6,31,共6页
为了探明玉米产量形成特性、经济效益及灌溉增产潜力对灌溉的响应,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灌溉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4个灌溉定额下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利用Hybrid-Maize模型模拟了这一地区玉米的灌溉增产潜力。结果表... 为了探明玉米产量形成特性、经济效益及灌溉增产潜力对灌溉的响应,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灌溉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4个灌溉定额下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利用Hybrid-Maize模型模拟了这一地区玉米的灌溉增产潜力。结果表明:120 mm(Q1)、170 mm(Q2)和250 mm(Q3)处理的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50 mm(Q0)处理;Q2与Q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和株高均显著高于Q0处理;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值与Q2和Q3处理的实测产量差异较小,与Q0处理的实测产量差异较大,所有处理的实测产量均与光温生产潜力值差异较大。170 mm可作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的灌溉参考值,Hybrid-Maize模型可作为预测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变化趋势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半干旱地区玉米 灌溉增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 Hybrid-Maize模型 玉米农艺性状 玉米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晓慧 徐克章 +5 位作者 张治安 陈展宇 武志海 陆静梅 杨光宇 杨春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7-420,共4页
对吉林省1923年以来主栽的28个大豆品种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研究表明,随着品种进化,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分别提高了18.03%和21.20%;而丙二醛含量则呈下降趋势,降低了26.20%。这些特性可能与现... 对吉林省1923年以来主栽的28个大豆品种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研究表明,随着品种进化,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分别提高了18.03%和21.20%;而丙二醛含量则呈下降趋势,降低了26.20%。这些特性可能与现代大豆品种抗逆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野生和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大勇 王晓慧 +5 位作者 张治安 陈展宇 武志海 徐克章 杨光宇 杨春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对半野生、半栽培及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指标的比较研究表明,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和栽培大豆叶面积指数依次降低,而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随品种的进化而增加;从生育期的变化来看,3种类型大豆叶片比叶重和叶... 对半野生、半栽培及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指标的比较研究表明,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和栽培大豆叶面积指数依次降低,而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随品种的进化而增加;从生育期的变化来看,3种类型大豆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苗期和结荚期较低,开花期较高,最大值出现在鼓粒期;3种类型大豆的光合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型变化,但以栽培大豆日变化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光合作用 比叶重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纤维的界面聚合法合成及电化学电容行为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赖延清 卢海 +3 位作者 张治安 李晶 李劼 刘业翔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0-1114,共5页
利用盐酸和四氯化碳的水/油两相界面,通过界面聚合法合成具有良好纳米纤维结构的聚苯胺,用这种聚苯胺纳米纤维为活性物质制备电极,以1 mol/L H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组装超级电容器,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技术研究其电化... 利用盐酸和四氯化碳的水/油两相界面,通过界面聚合法合成具有良好纳米纤维结构的聚苯胺,用这种聚苯胺纳米纤维为活性物质制备电极,以1 mol/L H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组装超级电容器,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技术研究其电化学电容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聚苯胺的直径为50~100 nm,长度为500nm至几微米不等,且纤维之间相互交织缠绕,形成网状形貌;聚苯胺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功率特性与循环性能优于用传统化学氧化法合成的颗粒状聚苯胺材料的性能,在5 mA放电电流下,其比电容可达317 F/g,20mA放电电流下比电容仍维持300 F/g左右,500次循环容量衰减在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纤维 界面聚合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