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低伤害合成聚合物冻胶压裂液体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汝生 卢拥军 +2 位作者 舒玉华 邱晓慧 杨艳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报道了题示压裂液体系的性能.合成聚合物稠化剂FA-200不含水不溶物,水溶液呈中性,被能造成酸性环境(pH值4~6)的交联剂AC-12交联而形成冻胶.依次增加稠化剂用量(0.25%~0.6%)和交联剂用量(0.5%~0.8%),加入1.0%乳化剂和1.0%助排剂,得到... 报道了题示压裂液体系的性能.合成聚合物稠化剂FA-200不含水不溶物,水溶液呈中性,被能造成酸性环境(pH值4~6)的交联剂AC-12交联而形成冻胶.依次增加稠化剂用量(0.25%~0.6%)和交联剂用量(0.5%~0.8%),加入1.0%乳化剂和1.0%助排剂,得到了适用温度为50℃、80℃、100℃、120℃、140℃的5个配方,在相应温度下剪切50~90 min保留粘度大于150、88、98、94、53 mPa·s,在变剪切之后粘度能恢复.该体系破胶剂为过硫酸铵,其加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破胶彻底,破胶液粘度低.0.5%稠化剂压裂液破胶后残渣含量为125.6 mg/L.该体系压裂液特别适用于碱敏性地层和CO2泡沫压裂.图5表2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聚合物压裂液 稠化剂 酸性介质交联 冻胶压裂液 耐温耐剪切性 配方研究 应用性能 产品研究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损害高弹性聚合物压裂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汝生 卢拥军 +2 位作者 汪永利 王丽伟 邱晓慧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4,81-82,共5页
介绍了新型低损害合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该压裂液体系采用的稠化剂FA-200A为几乎不含水不溶物的合成聚合物,体系的残渣少;使用交联剂AC-12A进行交联,交联时的pH值为5~6,形成的冻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不需要其它的pH值调节剂,既... 介绍了新型低损害合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该压裂液体系采用的稠化剂FA-200A为几乎不含水不溶物的合成聚合物,体系的残渣少;使用交联剂AC-12A进行交联,交联时的pH值为5~6,形成的冻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不需要其它的pH值调节剂,既适合于常规压裂,又适合于液氮助排。新型低损害合成聚合物压裂液适用温度大于50~90℃,与植物胶压裂液相比,新型低损害合成聚合物压裂液不使用杀菌剂。该压裂液的成本低于清洁压裂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合成聚合物 弱酸性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酸化用的两种添加剂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汝生 郭彬 +2 位作者 胡恩安 舒玉华 董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讨论了水平井酸化对酸液体系的基本要求。除酸液缓速、防粘土膨胀、铁离子稳定,破乳助排等与直井酸化相同的要求外,水平井酸化中使用的酸液体系应在长时间内保持低腐蚀速度,不产生点蚀,降阻效率高,而且要实行转向酸化。报道了... 本文讨论了水平井酸化对酸液体系的基本要求。除酸液缓速、防粘土膨胀、铁离子稳定,破乳助排等与直井酸化相同的要求外,水平井酸化中使用的酸液体系应在长时间内保持低腐蚀速度,不产生点蚀,降阻效率高,而且要实行转向酸化。报道了新开发的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酸化用的两种添加剂的应用性能:具有良好缓蚀性能并兼有破乳、降低表面张力等多项性能的多功能复合添加剂SHS1;不溶于酸而溶于油的悬浮液型转向剂(酸化暂堵剂)SH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碳酸盐岩油藏 化学添加剂 油层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基质酸化/酸压裂中形成虫孔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汝生 卢拥军 丁云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78,共3页
本综述基于1997~2000年发表的12篇美国SPE论文.前言中指出本论题的意义、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国外领先研究机构.第一大节中指出虫孔生长判据为Damkohler数,其表达式含有虫孔中酸流通量,最佳值主要决定于最大孔隙直径,最佳酸流通量与... 本综述基于1997~2000年发表的12篇美国SPE论文.前言中指出本论题的意义、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国外领先研究机构.第一大节中指出虫孔生长判据为Damkohler数,其表达式含有虫孔中酸流通量,最佳值主要决定于最大孔隙直径,最佳酸流通量与温度倒数间关系对酸液选择和现场施工有指导意义.第二大节中指出,非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基质酸化中只生成虫孔,酸压裂中只产生表面粗糙的裂缝,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中酸蚀虫孔的生成与裂缝宽度有关.第三大节简介了虫孔几何分布的实验研究结果,指出用计算机模拟法得到了按不同模型生长的虫孔三维图象.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酸化 酸压裂 虫孔生成 碳酸盐岩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液缓蚀剂对地层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汝生 郭彬 杨振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工作中使用了4种商品缓蚀剂:A,醛酮胺缩合物;B,咪唑啉类;C,吡啶季铵盐类;D,杂多胺类。缓蚀剂溶于2%KCl水溶液中,以20PV的量反向流经短岩心(长5—6cm),然后正向注煤油,测油相渗透率,计算渗透率损害率... 本工作中使用了4种商品缓蚀剂:A,醛酮胺缩合物;B,咪唑啉类;C,吡啶季铵盐类;D,杂多胺类。缓蚀剂溶于2%KCl水溶液中,以20PV的量反向流经短岩心(长5—6cm),然后正向注煤油,测油相渗透率,计算渗透率损害率ηd。在60℃和90℃时B由于分散性差,引起的损害最大;在120℃时A由于结焦而成为损害最大的缓蚀剂。损害率随温度的变化因缓蚀剂类型而有不同。缓蚀剂浓度增大时造成的损害加大。加入互溶剂使损害减小,特别是A和B的损害。在25.4cm长岩心流动实验中,分段测得的C在90℃的ηd沿缓蚀剂注入方向逐段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酸化液添加剂 油层 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破胶胶囊型压裂屏蔽暂堵保护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汝生 王增宝 +4 位作者 赵梦云 刘长印 孙志宇 纪圆 赵修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5-229,共5页
为降低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滤失侵入储层、破胶后的固相残渣等给储层带来的伤害,基于屏蔽暂堵油气层保护理论,结合微胶囊破胶剂的特点,以有机酸为芯材、乙基纤维素为囊材、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致孔剂、聚乙烯醇为保护剂,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了... 为降低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滤失侵入储层、破胶后的固相残渣等给储层带来的伤害,基于屏蔽暂堵油气层保护理论,结合微胶囊破胶剂的特点,以有机酸为芯材、乙基纤维素为囊材、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致孔剂、聚乙烯醇为保护剂,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了助破胶胶囊型压裂屏蔽暂堵保护剂TD-1,优选了制备工艺条件,评价了TD-1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聚乙烯醇加量2.0%、乙基纤维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加量4.0%、搅拌速率为500r/min的条件下制得的TD-1主要粒径约为300μm,包覆芯材有机酸的含量为34.1%,释放率为69.0%。TD-1有助于压裂液的破胶,可使压裂液破胶液黏度降低35.6%,固相残渣含量降低44.9%,并对压裂液黏度与破胶时间的影响较小。TD-1可在储层表面形成暂堵带,降低压裂液滤液、固相物质侵入储层造成伤害,提高渗透率恢复率11.32%,使岩心渗透率恢复率达82.47%,具有良好的屏蔽暂堵保护油气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微胶囊 屏蔽暂堵 破胶剂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哈南油田油井复合解堵酸化液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汝生 蒋建方 +3 位作者 舒玉华 胡恩安 赵强 张满库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哈南油田属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物性差,油层总厚度虽然大,但储层多而且单层薄。由于粘土运移及蜡和胶质沥青质垢的生成,近年来油井产量逐年下降。因此决定在解除地层有机伤害和无机伤害的同时提高地层基质渗透率,采用有机解堵剂和... 哈南油田属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物性差,油层总厚度虽然大,但储层多而且单层薄。由于粘土运移及蜡和胶质沥青质垢的生成,近年来油井产量逐年下降。因此决定在解除地层有机伤害和无机伤害的同时提高地层基质渗透率,采用有机解堵剂和深度基质酸化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油井产量。在室内对酸液、添加剂进行了优选,确定采用有机酸和盐酸为前置酸,有机酸、盐酸和氢氟酸为主体酸,有机酸和盐酸为后置酸;选择由分散剂、有机溶剂和破乳剂等组成的FAX-1油垢清洗剂,能将垢(除无机质外)完全、快速地溶解并不产生乳状液;采用廊坊分院压裂酸化中心的FAH缓蚀剂;开发了高性能的FAD综合添加剂。前置酸、后置酸和主体酸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80℃下静置48 h后,无异常变化;动态腐蚀速率为6.23 g/m2·h(80℃);表面张力为25.96 mN/m;20 min内完全破乳。先后进行了3口井的酸化,酸化后表皮系数降低,产油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哈南油田 油井 复合解堵 酸化液 研究 应用 酸化 增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型酸液稠化剂的合成与酸降解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汝生 林鑫 +2 位作者 陈奎 李洁华 谭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揭示两性离子酸液稠化剂在高温酸液中的降解行为,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合成了一种两性离子共聚物酸液稠化剂CXS,通过降解前后的黏度、分子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的变化研究了... 为揭示两性离子酸液稠化剂在高温酸液中的降解行为,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合成了一种两性离子共聚物酸液稠化剂CXS,通过降解前后的黏度、分子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的变化研究了CXS在120℃高温和不同酸浓度条件下的降解行为,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酸浓度的增加,CXS降解程度增大,降解产物中低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增加,CXS在2%HCl中降解后的黏度降幅小于40%,在10%HCl中降解后的黏度降幅大于80%;CXS共聚物在酸和高温的作用下主要以主链的断链为主、伴有酯键和酰胺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液稠化剂 两性离子共聚物 酸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VES-70工艺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卢拥军 方波 +3 位作者 房鼎业 丁云宏 张汝生 舒玉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 70压裂液由复配表面活性剂VES 70和粘土稳定剂组成 ,其中VES 70为C16、C18烷基三甲基季铵盐与有机酸、异丙醇等的复配物。实验考察了VES 70胶束凝胶压裂液的应用性能。在 30℃下 ,VES 70溶液的表观粘度 (170s-1)随V...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 70压裂液由复配表面活性剂VES 70和粘土稳定剂组成 ,其中VES 70为C16、C18烷基三甲基季铵盐与有机酸、异丙醇等的复配物。实验考察了VES 70胶束凝胶压裂液的应用性能。在 30℃下 ,VES 70溶液的表观粘度 (170s-1)随VES 70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并趋于恒定值 :2 %溶液为 5 7mPa·s,4 %溶液为 175mPa·s,5 %溶液为 180mPa·s;4 %VES 70溶液的表现粘度随 pH值增大而增大 ,pH =1时不增粘 ,pH为 2~7时迅速增粘 ,pH为 9~ 11时增粘减慢。在 6 5℃、170s-1进行的 90min耐温剪切测试中 ,4 %VES 70溶液粘度降至 6 0mPa·s左右并保持稳定 ,这是VES压裂液的一个特点。在振荡频率为 6 .2 4rad/s时 ,随温度升高 (2 5~70℃ ) ,4 %VES 70压裂液的G′减少 ,G″增大 ,在 5 3℃时由G′ >G″变为G″ >G′ ,但G′值均 >2 .0Pa。 4 %VES 70压裂液以不同体积比与吉林原油混合 ,在 6 5℃破胶时间为 31.2~ 14 .1min ,破胶液粘度 5 .6~ 6 .1mPa·s ;与柴油等体积混合 ,6 5℃破胶时间 13.6min ,破胶液粘度 2 .7mPa·s ,表面张力 2 9.6mN/m ,界面张力 0 .33mN/m。在 6 5℃、3.5MPa下 4 %VES压裂液在低渗 (0 .0 80 7× 10 -3 μm2 )储层岩心中动态滤失系数为 7.5 2× 10 -4m/min0 .5,初滤失量为 2 .11×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压裂液 VES-70 长链烷基季铵盐 有机酸 异丙醇 V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泡沫压裂液粘弹性与触变性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卢拥军 方波 +3 位作者 江体乾 房鼎业 舒玉华 张汝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80,共3页
文章针对低效油气藏存在低压、水敏等问题,开发了CO2泡沫压裂液技术。该压裂液以气液两相组成,外相为液态交联瓜尔胶,内相为气态二氧化碳。实验仪器为控制应力流变仪,分析了CO2泡沫压裂液的流变学特性,包括泡沫流体的粘弹性和触变性,并... 文章针对低效油气藏存在低压、水敏等问题,开发了CO2泡沫压裂液技术。该压裂液以气液两相组成,外相为液态交联瓜尔胶,内相为气态二氧化碳。实验仪器为控制应力流变仪,分析了CO2泡沫压裂液的流变学特性,包括泡沫流体的粘弹性和触变性,并采用粘弹-触变性本构方程描述典型的泡沫压裂液流体的触变环,采用广义Maxwell粘弹性本构方程描述泡沫压裂液流体的粘弹性。泡沫压裂液同时具有剪切变稀、粘弹性和触变性, 采用5个参数粘弹触变性本构方程可描述典型的泡沫压裂液流体的触变环,用广义Maxwell粘弹性本构方程可描述泡沫压裂液流体的粘弹性,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本构方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泡沫压裂液 粘弹性 触变性 Maxwell 本构方程 表征 流变学特性 二氧化碳 控制应力 实验仪器 泡沫流体 剪切变稀 油气藏 相组成 瓜尔胶 流变仪 实验值 计算值 适应性 广义 水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尔胶低分子量化降解条件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丽伟 卢拥军 +1 位作者 单文文 张汝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了制备压裂液用低分子量瓜尔胶,以反应液25℃、170s^-1黏度减小幅度△η为控制指标,实验考察了用β甘露聚糖酶降解瓜尔胶的条件,确定瓜尔胶水溶液浓度10g/L(黏度291mPa·s.分子量2.435×10^6);pH值7;酶用量0.2g/L... 为了制备压裂液用低分子量瓜尔胶,以反应液25℃、170s^-1黏度减小幅度△η为控制指标,实验考察了用β甘露聚糖酶降解瓜尔胶的条件,确定瓜尔胶水溶液浓度10g/L(黏度291mPa·s.分子量2.435×10^6);pH值7;酶用量0.2g/L;降解温度45℃;降解时间视对瓜尔胶分子量的要求而定,约40min。随pH值升高(4~11)和温度升高(10~80℃),△η/经过最大值。将原料瓜尔胶在0.2moL/LNaCI水溶液中配成2g/L溶液,用p甘露聚糖酶在45℃降解不同时间(0~90min),得到10个反应液样,用同一NaCl溶液稀释至适当浓度,用激光光散射法在25℃测定其重均分子量‰及其中5个样的特性黏数[η],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Mark-Houwink[η]-M^-w关系式中的常数K=0.075mL/g,α=0,662(分子量范围2.435×10^6-2.210×10^5)。图4表3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尔胶 低分子量 酶降解 Β-甘露聚糖酶 降解反应条件 分子量测定 Mark-Houwink方程 压裂液稠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渗透率改进剂FA-RPM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邱晓惠 张汝生 +3 位作者 杨振周 张海波 陈继楠 蒋子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介绍了适合在近水地层和中高含水地层进行增产措施改造的相渗透率改进剂FA-RPM的作用机理,该改进剂可有效控制水的产出,具有地面粘度低、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易控制等特点,与常规胍胶压裂液体系配伍性好,耐盐耐冲刷。室内研究表明,该改... 介绍了适合在近水地层和中高含水地层进行增产措施改造的相渗透率改进剂FA-RPM的作用机理,该改进剂可有效控制水的产出,具有地面粘度低、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易控制等特点,与常规胍胶压裂液体系配伍性好,耐盐耐冲刷。室内研究表明,该改进剂进入地层后吸附在岩石表面,反应聚合形成刷状结构的聚合物,可大幅降低水相渗透率;但对油相渗透率改变很小,具有选择性改变相渗透率的特性;热稳定性和盐稳定性良好;随含水饱和度增加,水相渗透率大幅降低(达90%),油相渗透率改变较小,控水增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渗透率 改性剂 机理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mini表面活性剂及纳米材料的高效泡排剂 被引量:15
13
作者 武俊文 张汝生 +2 位作者 贾文峰 岑学齐 陈瞰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269,共7页
针对部分低压产水气井温度高、矿化度高以及含高浓度H_2S气体的特点,通过合成特殊梳状结构的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将其作为起泡剂分子,再加入改性后的一定尺寸、疏水程度的纳米粒子充当固态稳泡剂,制备出高效泡排剂。该高效泡排剂... 针对部分低压产水气井温度高、矿化度高以及含高浓度H_2S气体的特点,通过合成特殊梳状结构的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将其作为起泡剂分子,再加入改性后的一定尺寸、疏水程度的纳米粒子充当固态稳泡剂,制备出高效泡排剂。该高效泡排剂一方面利用特殊梳状结构的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在气液界面形成致密排列的结构,增强泡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固态稳泡剂——纳米粒子可以吸附在气水界面形成稳定的空间壁垒,从而阻止气泡的聚并和歧化;该体系极大程度的发挥了表面活性剂和纳米粒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泡沫稳定性的作用。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泡排剂在温度为150℃、矿化度为250000ppm、H_2S浓度为400ppm下起泡性、稳泡性优良,而压力的增加则会提高泡沫稳定性,可以满足高温、高矿化度及含酸性腐蚀气体产水气井的泡排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排剂 排水采气 泡沫 纳米材料 GEMINI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膨颗粒对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调堵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亮 张汝生 +2 位作者 伍亚军 武俊文 柳建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49,共5页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具有高温高盐、出水规律复杂等特点,普遍采收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填砂管模型和二维可视化缝洞模型研究了超支化缓膨颗粒在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条件下的选择性堵水机理和流道调整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缓膨颗粒...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具有高温高盐、出水规律复杂等特点,普遍采收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填砂管模型和二维可视化缝洞模型研究了超支化缓膨颗粒在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条件下的选择性堵水机理和流道调整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缓膨颗粒具有优良的抗温抗盐性能、油水选择性和液流转向性能。缓膨颗粒在模拟水中的最大膨胀倍数为14倍,堵水率66.7%,堵油率7.0%;可有效封堵高渗管,调剖后高渗管与低渗管的分流比从98∶2降至23∶77。微观可视化物模实验结果表明,水化膨胀的弹性颗粒在大尺寸裂缝中通过挤压变形和堆积压实作用形成卡封,从而调整流道促使深部液流转向,并通过逐级封堵和运移来实现后续水驱沿程扩大波及效率,有利于提高缝洞型油藏采收率。图11参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缓膨颗粒 油水选择性 调堵机理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含量凝析油泡排剂的研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武俊文 张汝生 +3 位作者 王海波 岑学齐 贾文峰 肖在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8-512,534,共6页
针对龙凤山气区出水气井普遍具有井较深(>3000 m)、气层温度较高(104~149℃)、部分区块凝析油含量特高(10%~60%)的特点,研制了一种有机铵盐型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将氟碳表面活性剂与实验室自制起泡剂(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与α-烯基... 针对龙凤山气区出水气井普遍具有井较深(>3000 m)、气层温度较高(104~149℃)、部分区块凝析油含量特高(10%~60%)的特点,研制了一种有机铵盐型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将氟碳表面活性剂与实验室自制起泡剂(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与α-烯基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0∶1)按质量比1∶15混合,得到耐高含量凝析油的泡排剂PQ-Y,考察了该泡排剂在高凝析油含量下的起泡力、稳泡力和携液能力及耐温耐盐性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泡排剂在160℃老化14 h后的初始起泡高度H0和5 min后泡沫高度H5仍分别高达194 mm和186 mm,在矿化度高达250000 mg/L时其H0和H5仍分别高达189 mm和180 mm,在50%石油醚含量下初始起泡高度H0和5min后泡沫高度H5分别高达171 mm和168 mm,携液速率达8 mL/min,证明其有较强的抗凝析油能力。在龙凤山北201-XY井现场试验中,平均产气量由7256 m^3/d提高到11329 m^3/d,提高幅度达56%;平均油套压差由2.66 MPa下降到2.38 MPa,下降10.5%;携液增产效果明显。该泡排剂可满足凝析油含量较高气区排水采气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泡沫 表面活性剂 凝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颗粒碳酸盐岩三维酸蚀分形数学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小刚 杨兆中 +2 位作者 苏建政 刘长印 张汝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酸化压裂作为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重要增产措施,其增产效果与酸岩反应过程有密切联系。前人的酸岩反应数学模型未考虑岩石颗粒表面的分形特征和酸液对岩石颗粒的三维溶蚀,与实际酸岩反应过程存在明显差异。首先运用分形几何方法对粗糙颗粒... 酸化压裂作为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重要增产措施,其增产效果与酸岩反应过程有密切联系。前人的酸岩反应数学模型未考虑岩石颗粒表面的分形特征和酸液对岩石颗粒的三维溶蚀,与实际酸岩反应过程存在明显差异。首先运用分形几何方法对粗糙颗粒的面积、体积等形状特征量进行规范表征,然后以化学反应动力学、传质理论为基础,建立岩石颗粒三维酸蚀分形数学模型,进而分析完全溶蚀时间、溶蚀率等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碳酸盐岩颗粒表面分形维数对颗粒完全溶蚀时间的影响很显著,而且分形维数越高,完全溶蚀时间越长;溶蚀时间并非随着颗粒当量半径、氢离子主体量含量增加而单调递增或递减;当相对反应时间一定时,分形维数越高,颗粒溶蚀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数学模型 碳酸盐岩 酸化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酸液稠化剂对储集层的伤害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鑫 张士诚 +2 位作者 李小刚 张汝生 崔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0-463,共4页
酸压措施中常用酸液的稠化剂大多是采用聚丙烯酰胺类的高分子聚合物。这些稠化剂降解后仍然具有一定的黏度,酸压施工后残留在地层中造成储集层伤害,直接影响酸压效果。配制了3类聚合物酸液稠化剂的残酸(胶凝酸、交联酸和温控变黏酸),针... 酸压措施中常用酸液的稠化剂大多是采用聚丙烯酰胺类的高分子聚合物。这些稠化剂降解后仍然具有一定的黏度,酸压施工后残留在地层中造成储集层伤害,直接影响酸压效果。配制了3类聚合物酸液稠化剂的残酸(胶凝酸、交联酸和温控变黏酸),针对这3类残酸对碳酸盐岩高渗岩心和低渗岩心渗透率伤害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类酸液的残酸对碳酸盐岩高渗岩心的基质渗透率伤害率要大于对低渗岩心的伤害率,即岩心初始渗透率越大,孔隙越发育,受大分子聚合物降解产物的伤害越严重。3类酸液的残酸所产生的滤饼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都相对较低,不是导致储集层伤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酸 交联酸 温控变黏酸 稠化剂 渗透率 储集层伤害 基质伤害率 滤饼伤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可视化酸液指进模拟装置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小刚 宋瑞 +2 位作者 张汝生 杨兆中 林鑫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裂缝中的酸液指进是酸压过程中发生的重要现象,目前多采用模拟手段进行研究。然而现有物理模拟实验与实际酸压过程缺乏必要的相似性。鉴于此,建立相似准则并确定相似比例尺,研制出了大尺寸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并进行了模拟实验。与前人... 裂缝中的酸液指进是酸压过程中发生的重要现象,目前多采用模拟手段进行研究。然而现有物理模拟实验与实际酸压过程缺乏必要的相似性。鉴于此,建立相似准则并确定相似比例尺,研制出了大尺寸可视化物理模拟装置并进行了模拟实验。与前人类似装置相比,该模拟装置具有三板双缝的结构特点,不仅可考察不同黏度差、密度差以及不同注酸流量、不同温度下的指进行为,还可进行酸岩反应、酸液滤失和不同裂缝倾角影响下的中低压酸液指进可视化模拟。模拟实验发现酸液指进形态复杂,需要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演化规律进行定量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进 可视化 大尺寸 实验装置 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参数对沥青质井筒析出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川 张汝生 +2 位作者 张祖国 佘跃惠 吴正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针对油田沥青质井筒沉积问题,开展了生产参数对沥青质井筒析出影响规律研究,研究中采用了压差法,高温高压条件下测定温度、油气比、流速等对沥青质析出压力与再溶解的临界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析出压力(p_(onset))与温... 针对油田沥青质井筒沉积问题,开展了生产参数对沥青质井筒析出影响规律研究,研究中采用了压差法,高温高压条件下测定温度、油气比、流速等对沥青质析出压力与再溶解的临界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析出压力(p_(onset))与温度成反比,而沥青质再溶解的临界压力(p_(red))与温度成正比;温度一定,沥青质析出压力(p_(onset))随着油气比增大而增大,即原油中溶解气体量大,沥青质沉积的趋势增大;油气比和温度一定时,流速变化对沥青质的析出压力和再溶解压力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析出规律 温度 油气比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南油田超深井重复酸化增注工作液 被引量:5
20
作者 舒玉华 张汝生 蒋卫东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根据储层特征、储层的敏感性、前期地层损害及重复酸化等因素,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出了适合塔里木轮南油田二井区的重复酸化增注工作液,即有机缓速酸体系。该体系既满足了深度酸化和重复酸化工作液要求,又能降低地层二次损害。通过在L... 根据储层特征、储层的敏感性、前期地层损害及重复酸化等因素,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出了适合塔里木轮南油田二井区的重复酸化增注工作液,即有机缓速酸体系。该体系既满足了深度酸化和重复酸化工作液要求,又能降低地层二次损害。通过在LN2-4-6和LN2-2-7井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酸化效果,表明该酸化工作液与该井区储层的适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油田 超深井 重复酸化 增注 工作液 深井钻井 缓速酸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