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震作用下水电站溢洪洞控制段结构震损模式分析
1
作者 张汉云 章寰宇 +3 位作者 毕仲辉 宋琰 李潇寒 王皓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58,176,共5页
溢洪洞进水口控制段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泄洪系统的首部结构,在强震发生后,为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应保证枢纽泄水通畅、及时降低库水位的使用功能。因此,有必要对溢洪洞控制段在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进行专门研究。采用黏弹性人工... 溢洪洞进水口控制段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泄洪系统的首部结构,在强震发生后,为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应保证枢纽泄水通畅、及时降低库水位的使用功能。因此,有必要对溢洪洞控制段在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进行专门研究。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及其地震动输入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效应,采用双标量本构模型模拟混凝土的损伤开裂,建立溢洪洞控制段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揭示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溢洪洞控制段结构的损伤分布和模式。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结构拉损伤分布面积大于压损伤面积;^(#)1、^(#)3溢洪洞控制段受地震损伤较^(#)2控制段严重,震损出现在闸墩与基岩交界处、弧形闸门支撑梁与闸墙交界处、进口溢流面与闸墙的交界处、门机大梁两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洪洞 黏弹性人工边界 塑性损伤模型 损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GA协同寻优的大跨度双曲桁架拱钢闸门结构优化设计
2
作者 王皓臣 张燎军 +3 位作者 张汉云 章寰宇 林润丰 宋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49,共5页
针对大跨度双曲桁架拱钢闸门结构的优化设计,采用拉丁超立方随机抽样方法建立试验抽样点,通过对抽样点的训练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同时协同遗传算法(GA)的全局搜索能力,基于ANN模型构造相应的适应度函数,提出了一种ANN-GA协... 针对大跨度双曲桁架拱钢闸门结构的优化设计,采用拉丁超立方随机抽样方法建立试验抽样点,通过对抽样点的训练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同时协同遗传算法(GA)的全局搜索能力,基于ANN模型构造相应的适应度函数,提出了一种ANN-GA协同优化的结构优化模型,并对某拟建60 m大跨度双曲桁架拱钢闸门关键构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ANN模型可有效应用于结构尺寸与闸门总质量及最大折算应力的非线性建模,训练后的ANN-GA模型可根据结构尺寸准确预测该结构尺寸下所对应的闸门总质量及最大应力值;通过建立基于ANN模型构建的适应度函数,GA可实现在ANN模型预测的基础上快速全局寻优并快速收敛,基于ANN-GA的协同优化方法对于闸门结构尺寸优化切实有效。研究成果可为闸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闸门 结构优化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头下游面裂缝对重力坝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宋琰 张汉云 +2 位作者 章寰宇 王皓臣 涂千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1,78,共5页
某已建重力坝泄洪坝段在运行过程中,坝头下游面出现深层裂缝。为评估裂缝对坝段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泄洪坝段-地基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开裂坝体的地震动力响应,基于热—应力耦合接触模型模拟坝头裂缝,分析了裂缝开度随季节温度的变化,根... 某已建重力坝泄洪坝段在运行过程中,坝头下游面出现深层裂缝。为评估裂缝对坝段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泄洪坝段-地基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开裂坝体的地震动力响应,基于热—应力耦合接触模型模拟坝头裂缝,分析了裂缝开度随季节温度的变化,根据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结果,预测坝头带裂缝及裂缝开度最大时,溢流坝段在设计地震作用下裂缝扩展的可能性,分析了坝体的强度和建基面抗震稳定性。结果表明,设计地震作用下,该坝头裂缝发展的可能性较小,坝头裂缝对坝段整体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重力坝 热应力耦合接触模型 裂缝开度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作用下泵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路静 李灿 +2 位作者 张燎军 张汉云 季旭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26,共4页
在泵站运行过程中,由转轮和导叶之间水体的动静干扰所引起的压力脉动是引起泵站混凝土结构及机组振动的主要原因。现有关于泵站及水电站厂房的研究中,仅以数值参数形式表达脉动,并未真实反映流体与导叶间的相互水力干涉。采用有限元软件... 在泵站运行过程中,由转轮和导叶之间水体的动静干扰所引起的压力脉动是引起泵站混凝土结构及机组振动的主要原因。现有关于泵站及水电站厂房的研究中,仅以数值参数形式表达脉动,并未真实反映流体与导叶间的相互水力干涉。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泵站混凝土结构、流道和流体的耦合三维模型,特别将机架、轴流泵等金属结构建入模型中,真实反映流体与固定导叶间的相互水力干涉,模拟脉动传递路径。分析了泵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振动特性,并对泵站运行安全性作出评价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大体积混凝土 流固耦合 传递路径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结构与加锚岩体联合受力的船闸闸首抗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熊梦琪 李亚军 +2 位作者 陈小虎 张汉云 蒋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5,72,共7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结构与加锚岩体的非线性接触对闸首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双线五级船闸的第一级闸首为例,在ADINA有限元软件中建立库水-结构-锚杆-基岩动力相互作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约束函数的非线性接触单元模拟了闸首结构中...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结构与加锚岩体的非线性接触对闸首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双线五级船闸的第一级闸首为例,在ADINA有限元软件中建立库水-结构-锚杆-基岩动力相互作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约束函数的非线性接触单元模拟了闸首结构中的各类接触问题,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模拟了地震作用下闸首结构的动力响应、锚杆受力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接触面的接触状态。结果表明:设计地震作用下闸首各边墩均向航槽侧变形,位移沿高度方向递增;锚杆轴向拉应力的最大值小于其抗拉强度;不同介质间的接触面上部有往复开合的现象,接触面最大张开度沿高度方向递增,地震结束时接触面恢复到震前的紧贴状态;设计地震作用下该船闸闸首的结构变形、结构应力、锚杆受力情况及接触面接触状态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闸首 接触单元 锚杆 动力响应 抗震性能 非线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地面厂房鞭梢效应及抗震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汉云 张燎军 +1 位作者 李龙仲 胡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2,共5页
以某水电站地面厂房为例,研究了厂房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鞭梢效应,探讨了鞭梢效应的成因和机理,根据水电站厂房的几何构造、受力特点和动力特性建立了整体和局部模型,并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 以某水电站地面厂房为例,研究了厂房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鞭梢效应,探讨了鞭梢效应的成因和机理,根据水电站厂房的几何构造、受力特点和动力特性建立了整体和局部模型,并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从基础传来的地震波经厂房下部结构放大后,对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显著,而上部结构的鞭梢效应也对下部结构的地震响应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地面厂房 上部结构 下部结构 鞭梢效应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纵梁弧形闸门锈蚀后工作性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汉云 张燎军 +1 位作者 田宏吉 张冬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8-81,86,共5页
某水电站放空洞工作闸门运行20多年来,一直处于挡水状态,未进行过工作闸门的启闭操作。为确保该在役闸门的安全运行,掌握其运行性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需要对锈蚀后闸门进行安全评价。针对该主纵梁弧形闸门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根据... 某水电站放空洞工作闸门运行20多年来,一直处于挡水状态,未进行过工作闸门的启闭操作。为确保该在役闸门的安全运行,掌握其运行性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需要对锈蚀后闸门进行安全评价。针对该主纵梁弧形闸门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检测结果模拟其锈蚀,提出在圆柱坐标系下对其进行有限元后处理分析,以便准确和合理地反映弧形薄壁空间结构的变形特点和应力分布,进而对不同工况下闸门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结果表明,运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和合理地反映弧形薄壁空间结构的变形特点和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锈蚀 有限单元法 圆柱坐标系 工作性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设计反应谱特性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汉云 张燎军 李琳湘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88,共5页
汶川地震后相关部门结合震害调研和抗震经验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编,标准设计反应谱曲线下降段指数由0.9调整为0.6,场地类别及其相关的反应谱特征周期有所调整。根据新老抗震设计规范的不同规定,对我国西南某水电站进水塔... 汶川地震后相关部门结合震害调研和抗震经验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编,标准设计反应谱曲线下降段指数由0.9调整为0.6,场地类别及其相关的反应谱特征周期有所调整。根据新老抗震设计规范的不同规定,对我国西南某水电站进水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研究比较新老标准设计反应谱特性的变化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旧规范DL 5073—2000,满足最大设计地震要求的进水塔抗震能力为0.299 g,而根据新规范NB 35047—2015,抗震能力为0.192 g,降低了35.8%。因此,标准设计反应谱特性的变化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水工抗震规范的应用和工程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反应谱 进水塔 增量动力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水库布置的精密仪器厂房微变形与微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汉云 王晨 +4 位作者 季永兴 张云娟 王英洁 高晨晨 董永霞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43,共9页
高桩框架结构通常用于跨水库建筑物设计,具有桩基悬空高、侧向刚度小等特点,在外界环境变化下易产生变形和振动,影响工程正常运行。针对高桩框架结构的微变形和微振动问题,提出在桩基外部加土体保护的方法进行控制,并以某高桩框架结构为... 高桩框架结构通常用于跨水库建筑物设计,具有桩基悬空高、侧向刚度小等特点,在外界环境变化下易产生变形和振动,影响工程正常运行。针对高桩框架结构的微变形和微振动问题,提出在桩基外部加土体保护的方法进行控制,并以某高桩框架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高桩框架、高桩框架+土体保护两种设计方案下整体结构的自振特性、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微变形、高铁经过时的微振动及波浪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数值分析表明,高桩框架+土体保护方案可以降低桩基体系的高阶自振频率,避免与场地的共振风险,有效控制温度变化导致的微变形和高铁经过导致的微振动在允许范围内,大幅降低桩基体系在波浪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向变形。因此,在桩基外部设置土体保护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桩框架结构的微变形和微振动,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振动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水库建筑物 精密装置厂房 桩基 土体保护 微变形控制 微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哲学思维教哲学——反思中学哲学教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汉云 刘宏佺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59,共5页
哲学教育要遵循哲学本性,符合学生的需要与接受能力,以发挥其功能;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形态与其他形态之间的关系;讲述观点要凸显思维过程;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灵;要善于把深刻的道理与通俗的表达结合起来,倡导... 哲学教育要遵循哲学本性,符合学生的需要与接受能力,以发挥其功能;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形态与其他形态之间的关系;讲述观点要凸显思维过程;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灵;要善于把深刻的道理与通俗的表达结合起来,倡导学生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育 哲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桥对进水塔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汉云 张云娟 +2 位作者 张生太 王晨 王英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地震作用下,进水塔与工作桥、库水、地基的相互作用复杂。通过建立塔身主体结构-启闭机房-工作桥-地基-库水整体有限元模型,基于势流体理论模拟结构与库水的相互作用,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考虑地基辐射阻尼,研究结构与库水、工作桥和地基... 地震作用下,进水塔与工作桥、库水、地基的相互作用复杂。通过建立塔身主体结构-启闭机房-工作桥-地基-库水整体有限元模型,基于势流体理论模拟结构与库水的相互作用,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考虑地基辐射阻尼,研究结构与库水、工作桥和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对进水塔整体体系自振特性和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蓄水位下,工作桥的存在会使进水塔结构的顺流向位移最大减小25.15%,加速度最大减小14.33%,进水塔关键点最大拉应力降幅可达12.0%以上;考虑地基的辐射阻尼效应时,进水塔结构的动力响应明显减小,其关键点的最大拉应力降幅可达40%以上。相比工作桥,地基辐射阻尼效应对进水塔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加速度、位移和应力响应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塔 抗震性能 工作桥 势流体 动水压力 黏弹性人工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财会监督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汉云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160,F0003,共7页
文章基于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探讨财会监督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措施。通过深入分析现有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如监督体系分散、实践性导向和问效有责不足等),提出多维度加强... 文章基于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探讨财会监督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措施。通过深入分析现有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如监督体系分散、实践性导向和问效有责不足等),提出多维度加强财会监督的策略(包括构建“大财会”监督体系,强化实践性导向的监督,以及加强问效有责的监督体系);同时,引入科技前沿技术(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监督的效率和透明度;最后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财会监督的创新与实践对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为提升监督工作有效性提供了创新性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会监督 透明度 责任感 精准化 系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体系·程度──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哲学常识)的认识
13
作者 张汉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42,共6页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标准》 人生价值观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哲学常识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连接方式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龙仲 张燎军 +1 位作者 张汉云 胡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69,共5页
基于某水电站厂房钢管混凝土排架结构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建立了包括上下部结构的整体机组段三维精细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ADINA的约束方程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排架结构与上部屋顶和吊车梁不同连接方式对排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振型... 基于某水电站厂房钢管混凝土排架结构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建立了包括上下部结构的整体机组段三维精细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ADINA的约束方程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排架结构与上部屋顶和吊车梁不同连接方式对排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研究了不同连接方式下对排架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方法与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连接方式 钢管混凝土 约束方程 强度 刚度 地震反应 AD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排架柱耐火性能分析
15
作者 胡森 张燎军 +1 位作者 张汉云 李龙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7-179,95,共4页
基于新疆柳树沟水电站厂房钢管混凝土排架柱的构造形式、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考虑火灾作用下材料热力学参数随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变化的特点,应用有限元程序ADINA建立了排架柱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有限元程序ADINA中的TMC热机耦合模块进... 基于新疆柳树沟水电站厂房钢管混凝土排架柱的构造形式、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考虑火灾作用下材料热力学参数随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变化的特点,应用有限元程序ADINA建立了排架柱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有限元程序ADINA中的TMC热机耦合模块进行了瞬态热分析,探究了钢管混凝土排架柱在火灾作用下的温度场分布和温度应力变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排架柱 耐火性能 温度场 温度应力 AD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制流道立式轴流泵站振动特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路静 张燎军 +2 位作者 张汉云 王家骐 陈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49,共4页
钢制流道立式轴流泵站设计方案与常规混凝土流道方案相比具有施工简便、水泵装置安装方便的优点。但泵站运行时,流道内复杂的水流条件对钢制薄壁结构产生的流激振动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泵站混凝土结... 钢制流道立式轴流泵站设计方案与常规混凝土流道方案相比具有施工简便、水泵装置安装方便的优点。但泵站运行时,流道内复杂的水流条件对钢制薄壁结构产生的流激振动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泵站混凝土结构—钢制流道—流体的三维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及共振校核,并在时域范围内进行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关键点的振动响应,并进行振动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钢制流道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研究结果对泵站钢制流道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站 钢制流道 流固耦合 振动特性 安全评价 AD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特高拱坝极限抗震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天骁 张燎军 +2 位作者 张汉云 史俊飞 翟亚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7-224,共8页
在对300 m级特高拱坝进行抗震安全评价时,常常面临着工程条件复杂、有限元模型自由度数目多、计算耗时较长、效率较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分析效率,节约计算成本,采用了耐震时程法来分析特高拱坝及坝基的动力损伤行为,并进行极限抗震能力... 在对300 m级特高拱坝进行抗震安全评价时,常常面临着工程条件复杂、有限元模型自由度数目多、计算耗时较长、效率较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分析效率,节约计算成本,采用了耐震时程法来分析特高拱坝及坝基的动力损伤行为,并进行极限抗震能力研究。基于耐震时程法理论,以《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标准反应谱为目标谱,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生成精度较高的3条耐震时程曲线。以我国西南地区某300 m级特高拱坝为例,建立了坝体—基岩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同时考虑地震动的输入、坝体及基岩的损伤开裂、横缝的动态开合等关键问题。通过考察拱冠梁最大相对位移、横缝最大开度、坝体损伤体积比、损伤耗能等指标来综合评价大坝的极限抗震能力。结果表明,耐震时程法能够很好的反映出特高拱坝在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且计算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耐震时程法 混凝土损伤 极限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测量技术的进水塔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才 张燎军 +3 位作者 张汉云 张云娟 王晨 史俊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0,共7页
高耸进水塔的抗震安全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倍受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破坏性动力模型试验基于非接触测量技术对地震作用下进水塔主-附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震损模式进行研究,将3D-DIC与OC非接触测量技术相结合并引入水工进... 高耸进水塔的抗震安全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倍受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破坏性动力模型试验基于非接触测量技术对地震作用下进水塔主-附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震损模式进行研究,将3D-DIC与OC非接触测量技术相结合并引入水工进水塔的破坏性动力模型试验中,全程测量进水塔模型从弹性阶段到破坏性阶段的动应变场,实时测量模型关键部位动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基于3D-DIC测量技术的应变场分析可以较好识别结构损伤发生和发展,确定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综合OC技术采集的动位移结果,可有效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极限承载能力。研究表明,3D-DIC与OC测量技术相结合适用于水工动力模型试验研究,且测量结果精确可信。本文研究成果可供高耸进水塔抗震设计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塔 动力破坏 振动台实验 3D-DIC OC 全场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边坡的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毕仲辉 张燎军 +2 位作者 翟亚飞 唐彧杰 张汉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4-220,共7页
层状边坡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边坡之一,研究其动力响应规律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真实模拟弹性波在层状地基中的传播过程,首先建立层状地基的黏弹性人工边界模型,然后根据波动力学理论推导了考虑介质交界面的一次反射的等... 层状边坡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边坡之一,研究其动力响应规律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真实模拟弹性波在层状地基中的传播过程,首先建立层状地基的黏弹性人工边界模型,然后根据波动力学理论推导了考虑介质交界面的一次反射的等效荷载计算公式,并通过两层地基算例验证该输入方法的精度;针对层状边坡,采用本文提出的地震动输入方法和一种传统的输入方法分别研究其动力响应规律。研究表明:在两层地基算例中,本文提出的地震动输入方法能较好满足工程抗震的精度要求;在边坡的动力分析中,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本文方法的边坡塑性应变能累积效应更加明显,且动力安全系数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边坡 波幅比 黏弹性人工边界 地震响应 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结构破坏性动力模型试验仿真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书明 张汉云 +3 位作者 蒋才 卢太奇 郗瑞娇 高力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6,共6页
在水工结构破坏性动力模型试验中,根据相似比控制模型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和强度等多项力学性能与原型材料对应相似是决定试验成果合理可信的关键技术。为改进和提高仿真混凝土的相似性,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为控制变量设计不同配比... 在水工结构破坏性动力模型试验中,根据相似比控制模型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和强度等多项力学性能与原型材料对应相似是决定试验成果合理可信的关键技术。为改进和提高仿真混凝土的相似性,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为控制变量设计不同配比方案,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进一步对比研究了不同细骨料及其不同组分对仿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相比常用的硫酸钡粉和矿石粉,滑石粉作为细骨料可以有效降低仿真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控制仿真混凝土的密度和拉压强度比接近常规混凝土,滑石粉不失为仿真混凝土细骨料的一种选择。试验得出重晶石砂、硫酸钡粉、矿石粉、滑石粉、水泥等不同组分对仿真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可为确定相似比模型试验中仿真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模型试验 相似比 仿真混凝土 配比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