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互评互学”组织模式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率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永蕾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15,共5页
“互评互学”的教学模式是以现代的学习观和交往理论为指导,遵循主体性、合作性、激励性、有效性、互动性原则,从优化学习环境和优化学习过程入手建构的一种提高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组织模式,它突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 “互评互学”的教学模式是以现代的学习观和交往理论为指导,遵循主体性、合作性、激励性、有效性、互动性原则,从优化学习环境和优化学习过程入手建构的一种提高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组织模式,它突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往,能够显现小组成员互帮互学互评的作用,实现课堂的多维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互评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穆作文教学观及启示
2
作者 张永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60,共3页
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语文词汇、语法、修辞等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在培养并体现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自使用白话文教学以来,关于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一直备受关注。钱穆,江苏无锡人,在中国史学、文... 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语文词汇、语法、修辞等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在培养并体现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自使用白话文教学以来,关于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一直备受关注。钱穆,江苏无锡人,在中国史学、文学、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但他曾说:“教育乃余终身志业所在。”[1]钱穆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从1912年任职小学教员至1986年结束家中授课,历时70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中国史学 教学观 小学教员 写作兴趣 观察生活 江苏无锡 教育事业 个体差异 感受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多功能评价及分区管控 被引量:52
3
作者 熊昌盛 张永蕾 +2 位作者 王雅娟 栾乔林 刘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114,共11页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市级尺度上耕地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开展分区保护划定,协调耕地多功能性以服务国家耕地保护战略。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空间自相关分析与三角坐标图分析。研究结果:(1)2017年全国耕地多功能存在显著...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市级尺度上耕地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开展分区保护划定,协调耕地多功能性以服务国家耕地保护战略。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空间自相关分析与三角坐标图分析。研究结果:(1)2017年全国耕地多功能存在显著空间差异,生产功能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生活功能呈“两头高、中间低,内陆高、沿海低”的分布特征,而生态功能沿胡焕庸线呈“东低西高”的分布格局;(2)全国耕地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均呈空间聚集性分布特点,据此基于空间聚集性及全国农业区划提出耕地多功能分区方案;(3)全国各市耕地多功能之间的协调度存在显著差异,高值区以生态主导型和协调型为主,低值区以协调型为主,据此提出基于空间协调度的耕地多功能分区方案。研究结论:全国耕地多功能呈明显空间分异规律,相应分区方案可为宏观层面耕地保护的精准施策及空间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耕地多功能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聚集性 空间协调度 分区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以欧阳修的《秋声赋》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永蕾 《教师》 2022年第23期21-23,共3页
文章以欧阳修的《秋声赋》为例,立足语文课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联想、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文本,逐步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秋声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