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静压下长杆中轴向应力波衰减研究
1
作者 卢勇 张永民 +2 位作者 张少杰 罗成 邱爱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5-172,200,共9页
针对用于非常规页岩油开发的可控冲击波设备负载推送杆,该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高静压环境的内置吸收杆应力波衰减结构,基于LSDYAN软件与简化Johnson-Cook本构模型,开展了推送杆中应力波衰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试验数据对材料... 针对用于非常规页岩油开发的可控冲击波设备负载推送杆,该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高静压环境的内置吸收杆应力波衰减结构,基于LSDYAN软件与简化Johnson-Cook本构模型,开展了推送杆中应力波衰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试验数据对材料模型参数及数值算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外部环境、不同载荷参数及不同吸收杆参数对应力波衰减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是否存在静压对吸收杆的应力波吸收效果无显著影响,但静压会在空腔区造成部分应力集中,在50 MPa外压力下内壁等效集中应力峰值可达100 MPa;吸收杆对应力波能量的吸收效果取决于其脱离壁面前注入其中的能量;在载荷参数适配的条件下,通过串接多个吸收杆结构可以增加对应力波的衰减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水下高静压环境下的结构抗冲击防护设计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水压 应力波衰减 有限元分析 抗冲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设施西瓜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许丽婷 董登峰 +5 位作者 朱雪荣 许烨 张永民 王敏鸽 张华 郑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35-38,共4页
为研究渭南地区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和设施西瓜产量的影响,于2023年3—7月进行大田试验,设置银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T1)、白色全生物降解地膜(T2)、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T3)3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以黑色普通地膜(CK)为对照,测定... 为研究渭南地区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和设施西瓜产量的影响,于2023年3—7月进行大田试验,设置银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T1)、白色全生物降解地膜(T2)、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T3)3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以黑色普通地膜(CK)为对照,测定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处理的西瓜产量及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指标,并对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T3)45 d后开始降解,91 d地膜出现网状裂纹,大部分地膜破碎成小块。全生育时期各处理0~3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均表现为CK>T3>T2>T1,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幅度减小。覆膜处理下设施西瓜全生育期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14:30时土温达到最高,10、20 cm土层处,在土壤温度最高的14:30时,T1、T2和T3分别较CK降低5.8(4.0)、3.7(2.4)和1.9(1.1)℃,T3较T1、T2的降幅小。在产量方面,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T3)产量较CK增加19.38%。从设施西瓜产量和水热动态、生态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可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渭南地区设施西瓜生产中,且能有效缓解普通地膜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土壤含水率 土壤温度 降解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压下两间隙气体开关结构及电场优化设计
3
作者 卢勇 张永民 +2 位作者 王昊东 张少杰 邱爱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163,共10页
为解决可控冲击波设备的两间隙气体火花开关在非常规页岩油开发中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静压、有限空间中的气体火花开关结构强度与电场分布同步优化的设计方法。基于有限元模拟与理论分析,评估了50 MPa外部高静压对气... 为解决可控冲击波设备的两间隙气体火花开关在非常规页岩油开发中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静压、有限空间中的气体火花开关结构强度与电场分布同步优化的设计方法。基于有限元模拟与理论分析,评估了50 MPa外部高静压对气体火花开关结构强度的影响,针对结构强度足够的气体火花开关模型,通过高斯定理对开关内部的电场分布进行了优化分析,给出了两电极气体火花开关结构强度与电场分布同步优化的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开关结构强度主要与腔室壁厚正相关,而壁厚的增加会提高开关异常放电概率,在特定的壁厚参数下,电极半径存在最佳值使得绝缘子表面电场强度最低。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对现有开关电场分布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后的开关间隙电场的不均匀度有轻微提高,而高压绝缘子内、外表面电场强度分别衰减了59.6%与31.0%。通过先增加结构强度、后优化电场分布的方法,实现了对冲击波设备的两电极气体火花开关结构强度与电场分布的同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火花开关 有限元模拟 高静压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功能化壳聚糖微球高效降解染料研究
4
作者 谢欢 穆蒙 张永民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6,共8页
传统吸附剂只能对染料进行吸附而无法兼顾染料的降解。将二茂铁(Fc)作为芬顿反应活性基团及交联剂,壳聚糖(CS)作为骨架,通过乳液交联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功能化多孔微球材料(CS-Fc)。CS-Fc不仅能够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O)迅速吸附,通过引... 传统吸附剂只能对染料进行吸附而无法兼顾染料的降解。将二茂铁(Fc)作为芬顿反应活性基团及交联剂,壳聚糖(CS)作为骨架,通过乳液交联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功能化多孔微球材料(CS-Fc)。CS-Fc不仅能够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O)迅速吸附,通过引入催化降解也能够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实现迅速去除。其中,对MO的去除效率从32%提高到了99%,MB从5%显著提高到了99%。CS-Fc/H_(2)O_(2)体系在中性及高浓度废水条件下依然能保持95%以上的高去除率。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可知,羟基自由基是参与降解的主要活性氧。微球通过简单的离心、水洗快速回收,五次循环后去除率超过85%。这种功能化的绿色环保多孔微球有望成为处理广谱污染物有前途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微球 芬顿降解 阴阳离子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内过滤对浆态床反应器操作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谷平 张永民 +6 位作者 杜晖 王亚军 柳永兵 张浩 田佰起 薛蓉 张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0-919,共10页
浆态床反应器是低温费-托合成工艺普遍采用的反应器形式,常采用器内过滤系统连续分离反应生成的液体产品。通过实验方法从不同条件下过滤区域的漏气率与平均气含率的变化及气体反冲洗对床层操作稳定性的影响2个方面,研究了器内过滤对浆... 浆态床反应器是低温费-托合成工艺普遍采用的反应器形式,常采用器内过滤系统连续分离反应生成的液体产品。通过实验方法从不同条件下过滤区域的漏气率与平均气含率的变化及气体反冲洗对床层操作稳定性的影响2个方面,研究了器内过滤对浆态床反应器操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为气体从过滤器处的泄漏,过滤区域平均气含率出现明显降低;过滤压差从8 kPa增至16 kPa,漏气率与气含率均随之增加,但平均气含率的平均增长值从0.0059降至0.0044;气-液体系的漏气率最大,平均气含率相对较低,范围为0.063~0.145;增加浆液颗粒质量分数到5%时,由于漏气率下降,平均气含率范围扩大至0.062~0.146。滤芯孔隙从80μm减小至30μm,气-液体系下漏气率降低幅度增大,平均气含率的平均增长值从0.0040增至0.0049;当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颗粒后漏气率降低幅度开始下降,平均气含率的平均增长值也从0.0018降至0.0012。从过滤区域床层压差波动看,气体反冲洗对浆态床操作稳定性存在明显扰动,且滤芯孔隙越大,这种扰动效应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床反应器 器内过滤 平均气含率 漏气率 反冲洗 约翰逊网滤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脉冲可控冲击波煤储层增透原理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55
6
作者 张永民 邱爱慈 秦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85,共7页
为解决煤层气高效开发和煤矿瓦斯治理面临的煤储层增透改造技术难题,研发成功了强度、作用区域、作用次数可控的电脉冲可控冲击波增透煤层新技术,并已开展了多种现场应用探索。冲击波通过破裂、撕裂、弹性声波扰动等方式改造煤储层,具... 为解决煤层气高效开发和煤矿瓦斯治理面临的煤储层增透改造技术难题,研发成功了强度、作用区域、作用次数可控的电脉冲可控冲击波增透煤层新技术,并已开展了多种现场应用探索。冲击波通过破裂、撕裂、弹性声波扰动等方式改造煤储层,具有分段、分频带的基本特征,这种基本特征与重复加载的疲劳效应结合,使得可控冲击波技术具有其他储层改造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改造效果取决于冲击波幅值、加载次数与煤储层物性的耦合特性,冲击波幅值与煤层物性的耦合作用决定着冲击波在煤层中的传播特性,加载次数与煤储层物性的耦合则与煤储层疲劳效应有关。发明了电脉冲可控冲击波井下作业装置,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现场作业工艺流程。现场试验证实了该项技术在顺层钻孔煤层改造及瓦斯抽采中的效益和有效性,并显示出地面煤层气井煤储层改造的可观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 可控冲击波 煤层增透 瓦斯抽采 煤层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项新技术在“闪光二号”加速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永民 邱爱慈 +11 位作者 黄建军 来定国 孙风举 陈维青 任书庆 杨莉 程亮 张玉英 谢霖燊 黄勇 姚伟博 蒯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6-880,共5页
为追踪国际上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方向,在"闪光二号"加速器上开展了水介质形成线并联技术、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技术和同步触发技术等研究。经过3维结构下电场分布的模拟计算和绝缘设计,采用3根6Ω小水线并联组成了2Ω水介质形... 为追踪国际上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方向,在"闪光二号"加速器上开展了水介质形成线并联技术、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技术和同步触发技术等研究。经过3维结构下电场分布的模拟计算和绝缘设计,采用3根6Ω小水线并联组成了2Ω水介质形成线,研制成功了作为主开关的3 MV多级多通道气体触发开关,并实现了3个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的并联运行;采用工作时延446 ns的同步触发系统实现了Marx发生器与主开关的延时同步运行。真空负压下的涡流循环冲刷消除水中气泡技术应用于水介质形成线上,有效消除了并联形成线汇聚结构处的气泡,提高了加速器运行的安全性。经过调试后,加速器重新获得了稳定的运行状态,几项新技术的应用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加速器 水线并联 气体主开关 同步触发 MARX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煤层可控冲击波增透瓦斯抽采创新实践——以贵州水城矿区中井煤矿为例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永民 蒙祖智 +3 位作者 秦勇 张志峰 赵有志 邱爱慈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88-2400,共13页
松软煤层瓦斯低成本高效抽采属于世界性技术难题之一,中井煤矿回采工作面规模煤层可控冲击波增透效果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示范。通过可控冲击波增透煤层钻孔,单孔日均瓦斯抽采量平均提高3.37倍,最高达到6.54倍,瓦斯浓度平均提... 松软煤层瓦斯低成本高效抽采属于世界性技术难题之一,中井煤矿回采工作面规模煤层可控冲击波增透效果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示范。通过可控冲击波增透煤层钻孔,单孔日均瓦斯抽采量平均提高3.37倍,最高达到6.54倍,瓦斯浓度平均提高2.31倍,增透有效半径可达40~60m,将原来的难以抽采煤层转变为可以抽采~容易抽采煤层,需要的钻孔工程量只有传统抽采工程的11%~18%。在钻孔直径、冲击能量条件相同条件下,示范区煤层增透的最佳冲击密度在1.0~1.1次/m,增透段长度应大于120m;在最佳冲击密度条件下,回采工作面抽采孔增透效果主要与抽采开始时机、周围抽采环境有关,巷道掘进暴露越晚以及回采工作面增透孔相互干扰越明显,抽采效果越好。与传统钻孔抽采流量幂指数单调衰减曲线形态不同,增透孔瓦斯流量曲线表现为“两段式”变化的典型特征,其中多数孔第1阶段流量曲线出现类似于煤层气地面井排水降压的流量“峰”,第2阶段流量衰减系数也远远小于对比基准。分析认为,产生上述效果的机理在于两个方面:①以冲击波增透孔为中心向外,煤层流场由井巷采动流场向冲击波改造流场过渡,大大扩展了原有的有效流场半径,冲击波改造流场类似于地面井煤层流场,可以通过排水降压形式产出煤层瓦斯;②冲击波改造流场为抽采影响带流场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瓦斯气源,有效阻滞了瓦斯流量衰减系数的快速降低,显著提高了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冲击波 松软煤层 瓦斯抽采 增效机理 水城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醚磺酸钠及其与重烷基苯磺酸钠复配物的耐盐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永民 牛金平 李秋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正癸烷为油相,考察了EO加合数n=4,6,8的3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SO-n及其与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复配物的微乳相图,测定了各体系的最佳盐含量、最佳中相微乳体积及乳化度。3种NPSO-n耐一价和二价无机盐性能优异,对于NaCl,最佳盐含... 以正癸烷为油相,考察了EO加合数n=4,6,8的3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SO-n及其与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复配物的微乳相图,测定了各体系的最佳盐含量、最佳中相微乳体积及乳化度。3种NPSO-n耐一价和二价无机盐性能优异,对于NaCl,最佳盐含量分别为65.49、101.18、108.84g/L,对于CaCl2,最佳盐含量均≥126.04 g/L。HABS的耐盐(NaCl)性差,加入NPSO-n可改善HABS的耐盐性。用模拟油田采出水配制、含(NPSO-n+HABS)1.0 g/L、加有6.0 g/L Na2CO3的水溶液,与大庆原油间45℃时的界面张力,在NPSO-n与HABS质量比为3∶7时有最低值,在n=6时达10-3mN/m数量级,n=4或8时仅达10-2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重烷基苯磺酸钠 混合表面活性剂 耐盐钙性 微乳液 相图 界面张力 大庆原油 驱油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永民 赵钢生 +2 位作者 赵品益 陈欣 赵胜春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骶骨骨折病例作回顾分析,根据Denis骶骨骨折分类法,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Ⅰ型骨折中2例伴有L4或L5神经根损伤,1例L4、L5神经根损伤。Ⅱ型12例伴有S1、S2神经根损伤。...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骶骨骨折病例作回顾分析,根据Denis骶骨骨折分类法,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Ⅰ型骨折中2例伴有L4或L5神经根损伤,1例L4、L5神经根损伤。Ⅱ型12例伴有S1、S2神经根损伤。Ⅲ型3例单侧S1、S2神经根损伤,2例双侧S1、S2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Ⅰ型骨折15例予保守治疗,Ⅱ、Ⅲ型骨折21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8例无神经损伤或损伤轻微者单纯行骶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3例伴有严重神经损伤者,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神经探查松解术。结果:随访6~36个月,36例骶骨骨折均愈合,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神经症状完全恢复,2例Ⅱ型残留骶神经损伤症状,2例Ⅲ型残留鞍区感觉减退、排尿乏力及性功能减退等症状。结论:骶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应取决于骨折类型及骶神经损伤程度。Ⅰ型骶骨骨折保守治疗效果满意,Ⅱ、Ⅲ型骶骨骨折需切复内固定手术,有严重骶神经损伤者需神经探查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周围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挡板对催化裂化颗粒湍动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永民 王红梅 +1 位作者 卢春喜 时铭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8-122,共5页
针对一个具有一层导向挡板的催化裂化颗粒流化床,在500 mm×30 mm×6 000 mm的大型二维流化床冷模装置中,考察了湍动流化状态下的气固流动现象、床层密度分布、压力脉动和床层膨胀率,并与自由床中的气固流动规律进行了对比。结... 针对一个具有一层导向挡板的催化裂化颗粒流化床,在500 mm×30 mm×6 000 mm的大型二维流化床冷模装置中,考察了湍动流化状态下的气固流动现象、床层密度分布、压力脉动和床层膨胀率,并与自由床中的气固流动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流化床中加入挡板后,其下部将会出现一个低密度区,而在其上部则会出现一个高密度区;挡板的加入将大大降低床层的压力脉动,压力脉动和挡板下方气垫的高度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挡板对气泡破碎的能力和抑制颗粒返混的能力;相比自由床,挡板床具有较小的起始湍动速度和较大的床层膨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挡板 流化床 颗粒 流体动力特性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动态模拟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张克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73,共6页
近几十年来 ,过垦和过牧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该地区以沙漠化加剧为主要特征的生存环境演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根据 2期 (1985年和2 0 0 0年 )土地利用空间... 近几十年来 ,过垦和过牧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该地区以沙漠化加剧为主要特征的生存环境演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根据 2期 (1985年和2 0 0 0年 )土地利用空间图形数据 ,结合地形、土壤、居民点和城镇以及各级道路的分布等驱动因素 ,构建了对近 15年来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模拟的CLUE S模型 .结果表明 ,地形、居民点和城镇分布、土壤类型以及乡级道路分布是研究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分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构建的CLUE S模型具有较好的时空动态变化模拟能力 ,在基本单元 (15 0 0m× 15 0 0m栅格 )的水平上 ,模型对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 2 0 0 0年土地利用分布格局模拟的正确率为 91 5 % ,kappa指数是 0 90 .因此 ,该模型可以作为今后探索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前景的重要工具 ,为该地区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永民 牛金平 李秋小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共4页
以羟乙基磺酸钠为磺化剂,烷烃为溶剂,共沸回流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SO)。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采用一次性加入羟乙基磺酸钠粉末,n(羟乙基磺酸钠):n[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1:1.2,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壬基... 以羟乙基磺酸钠为磺化剂,烷烃为溶剂,共沸回流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SO)。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采用一次性加入羟乙基磺酸钠粉末,n(羟乙基磺酸钠):n[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1:1.2,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醚质量的2%~4%,在80 mL正癸烷存在下共沸回流反应100min,收率(以羟乙基磺酸钠质量计)可达到60%。提纯后产物纯度达到99.56%,采用IR光谱鉴定了产物结构,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29.20 mN/m)、优异的润湿性、发泡性、抗高温性和耐钙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羟乙基磺酸钠 合成 表面活性剂 单因素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电压下气体开关的击穿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永民 来定国 +3 位作者 程亮 任书庆 张玉英 关志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67-1270,共4页
采用快速Marx发生器产生ns量级的高电压脉冲,分别开展了不同脉冲电压值下气体开关自击穿实验,获得了气体开关在不同气压下的击穿电压和击穿延迟时间以及抖动。详细介绍了纳秒脉冲电压作用下,气体火花开关击穿电压和击穿延迟时间随工作... 采用快速Marx发生器产生ns量级的高电压脉冲,分别开展了不同脉冲电压值下气体开关自击穿实验,获得了气体开关在不同气压下的击穿电压和击穿延迟时间以及抖动。详细介绍了纳秒脉冲电压作用下,气体火花开关击穿电压和击穿延迟时间随工作气压变化的特点,指出了气体开关在不同场合应用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开关 脉冲电压 击穿时延 击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动流化床中气泡行为和压力脉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永民 卢春喜 时铭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68,共6页
详细研究了在500mm×30mm×6000mm大型二维湍动流化床中FCC催化剂颗粒的床层轴向空隙率分布和床层的压力脉动。根据床层空隙率变化,建立了1个可以同时适用于鼓泡流化床和湍动流化床的气泡平均直径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 详细研究了在500mm×30mm×6000mm大型二维湍动流化床中FCC催化剂颗粒的床层轴向空隙率分布和床层的压力脉动。根据床层空隙率变化,建立了1个可以同时适用于鼓泡流化床和湍动流化床的气泡平均直径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观察和实验测得的床膨胀规律均一致,并且与床层压力脉动的变化趋势也一致。在压力脉动沿床层轴向高度的分布图中,曲线呈水平"S"型。根据压力脉动的变化,床层可以分为分布板影响区、气泡生长区、料面影响区和稀相区4个区。根据床层稀、密相压力脉动的剧烈变化,提出了一种确定稀-密相界面高度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动流化床 气泡 压力脉动 流态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永民 牛金平 李秋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4-968,共5页
对合成的不同碳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AnESO,EO=3,n=14,16,18)的应用性能及与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的复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AnESO的γcmc分别为36.16mN·m^-1,35.47mN·m^-1和34.85mN·m^-1,A14... 对合成的不同碳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AnESO,EO=3,n=14,16,18)的应用性能及与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的复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AnESO的γcmc分别为36.16mN·m^-1,35.47mN·m^-1和34.85mN·m^-1,A14ESO发泡性较好,A18ESO稳泡性较强,耐钙稳定性分别达到了8700mg/L,9500mg/L和10000mg/L,耐盐性为A18ESO〉A16ESO〉A14ESO;(2)A。ESO与HABS复配可以改善HABS的耐盐性,A。ESO/HABS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在ω(AnESO):ω(HABS)约为3:7时最低,达到了3.9×10^-1mN·m^-1,1.4×10^-2mN·m^-1和4.3×10^-3mN·m^-1,A18ESO/HABS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在NaCI含量为0~15000mg·L^-1下均达到10^-3mN·m^-1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重烷基苯磺酸钠 界面张力 耐盐性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永民 程维明 +1 位作者 刘海江 曹彦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根据2005年和2010年的2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GIS技术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从全省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根据2005年和2010年的2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GIS技术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从全省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加(增幅分别为6.71%和16.97%),而耕地和水域减少(减幅分别为1.26%和0.98%)。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耕地与水域、耕地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之间的空间位置的变换,以及水域向未利用地的转变。从土地利用综合区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增幅为3.70%~16.71%),耕地减少(减幅为0.48%~2.15%)。此外,中原城市群区未利用地和林地的增加、水域的减少,豫北区林地和水域的减少,豫西南区水域的增加,以及黄淮四市区草地的增加也较显著。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区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之间的空间位置的变换。此外,中原城市群区耕地和林地、耕地和水域之间的位置变换,豫北区林地和水域向耕地的转变,豫西南区耕地向水域的转变,以及黄淮四市区耕地和水域之间的位置变换、耕地向草地的转变也较显著。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土地利用综合区 土地利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挡板布置方式与结构参数对细颗粒湍动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永民 卢春喜 时铭显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69,共6页
在大型二维流化床冷模装置上研究导向挡板布置方式和结构参数对细颗粒湍动流化床流动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挡板的加入对气泡产生破碎作用,同时对颗粒的轴向返混产生抑制作用,不同的挡板布置方式和结构参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 在大型二维流化床冷模装置上研究导向挡板布置方式和结构参数对细颗粒湍动流化床流动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挡板的加入对气泡产生破碎作用,同时对颗粒的轴向返混产生抑制作用,不同的挡板布置方式和结构参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挡板设置在床层中部对气泡的破碎效果最佳;挡板层数的增加有助于强化对气泡的破碎效果,同时还可增强对颗粒轴向返混的抑制作用;较小的叶片间距有助于破碎气泡,也有助于抑制颗粒轴向返混;较小的叶片倾角有助于抑制颗粕轴向返混,但对气泡破碎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挡板 流化床 结构 参数 流体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混装重铵油炸药混合螺旋的模拟研究
19
作者 石怡帆 胥维 +2 位作者 龚兵 田丰 张永民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8期41-43,共3页
为了研究混合螺旋的结构参数对现场混装重铵油炸药制备的影响规律,借助流体模拟仿真技术,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螺旋在不同螺距与转速下乳胶基质与粒状硝铵两相流的流场情况。结果表明:螺距对乳胶基质和粒状硝铵的混合影响更明显,转速对... 为了研究混合螺旋的结构参数对现场混装重铵油炸药制备的影响规律,借助流体模拟仿真技术,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螺旋在不同螺距与转速下乳胶基质与粒状硝铵两相流的流场情况。结果表明:螺距对乳胶基质和粒状硝铵的混合影响更明显,转速对轴功率的影响更大;在功率允许范围内,可通过适当降低螺距、增大转速来提高重铵油炸药的混合效果,并推算出轴功率,为混合螺旋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混装重铵油炸药 混合螺旋 流体仿真模拟技术 液相体积分数 轴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待生剂分配器性能的冷模实验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永民 赵超 +1 位作者 禹淞元 卢春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9-806,共8页
高效待生剂分配器对改善催化裂化再生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设计并建造了一套能够评价待生剂分配器性能的冷模实验装置,检验了依据现有工业设计方法制造的船型和管式分配器模型以及无分配器时的颗粒横向分配性能,对比了3种再生器待生剂... 高效待生剂分配器对改善催化裂化再生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设计并建造了一套能够评价待生剂分配器性能的冷模实验装置,检验了依据现有工业设计方法制造的船型和管式分配器模型以及无分配器时的颗粒横向分配性能,对比了3种再生器待生剂入口结构性能的优劣,并找出了它们存在的缺陷。结果表明,在大型工业装置中,管式分配器是唯一能够显著改善颗粒横向分配均匀性的待生剂分配器,但它必须消耗大量的输送风,会因此增加装置能耗,并对待生管路的颗粒输送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船型分配器对颗粒横向分配均匀性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尤其是在大型工业装置中。对于所有待生剂入口结构,增加输送风量能够显著改善颗粒横向分配的均匀性,增加松动风量也能改善船型和管式分配器的性能,但总体上效果不如增加输送风显著,而增大催化剂循环量后,3种待生剂入口结构的颗粒横向分配均匀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恶化。由于受管内气-固相流型转变的影响,管式分配器存在一个临界输送气速,在此临界气速以上,颗粒横向分配均匀性可以显著改善。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待生剂分配器的优化设计以及新型高效待生剂分配器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待生剂分配器 分配 再生器 催化裂化(FCC)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