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龙子不同地理居群染色体组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普 刘永章 胡健饶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研究了浙江洞头、温州、泰顺和江西南丰四个地理居群中国石龙子的染色体组型.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中国石龙子四个不同地理居群的二倍体均为2n=26=18m+4sm+4t,NF=48,第2对染色体为随体染色体;洞头、温州、泰顺和... 研究了浙江洞头、温州、泰顺和江西南丰四个地理居群中国石龙子的染色体组型.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中国石龙子四个不同地理居群的二倍体均为2n=26=18m+4sm+4t,NF=48,第2对染色体为随体染色体;洞头、温州、泰顺和江西南丰4个居群的随体染色体(2q)上的次缢痕出现率分别为40%、63%、80%和97%;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多对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值和着丝粒指数差异显著.中国石龙子不同地理居群的核型分化具有多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居群 中国石龙子 染色体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不同群体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志华 贾守菊 +3 位作者 董迎辉 柴雪良 陆荣茂 张永普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30,共6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技术(PAGE)对来自山东野生、江苏野生、浙江养殖、广西野生白色壳4个文蛤M eretrix m eretrix群体两种组织(消化腺、闭壳肌)的EST、MDH、ME、ADH、SOD、CAT等6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蛤不同组织之间、...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技术(PAGE)对来自山东野生、江苏野生、浙江养殖、广西野生白色壳4个文蛤M eretrix m eretrix群体两种组织(消化腺、闭壳肌)的EST、MDH、ME、ADH、SOD、CAT等6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蛤不同组织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之间的同工酶酶谱均有较明显的差别;广西白壳群体的多种同工酶酶谱与其它几个群体相比有较大差异,说明该种群与另外3个群体种质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对山东野生、广西普通壳色和广西白色壳色3个群体的4种同工酶(EST、AMY、MDH、SOD)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普通壳色群体和山东群体的酶谱相似,而与广西白色壳群体差异明显,初步推测广西白色壳群体为文蛤属的其他种类;在文蛤各群体中均找到了特征性酶带,可以作为区别于文蛤不同群体的蛋白标记,用于文蛤种质资源的分析鉴定,并可为选育优良品种文蛤提供遗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地理群体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类型对平胸龟幼体摄食和消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建伟 张永普 +1 位作者 柳劲松 杜卫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25±1)℃水温下,以鱼肉、猪肉和配合饲料3种食物投喂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幼体,测定食物类型对其摄食、消化及饵料湿重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食物种类不影响平胸龟幼体的摄入能,平均为139.3 J/(d.g),但显著影响... 在(25±1)℃水温下,以鱼肉、猪肉和配合饲料3种食物投喂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幼体,测定食物类型对其摄食、消化及饵料湿重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食物种类不影响平胸龟幼体的摄入能,平均为139.3 J/(d.g),但显著影响幼龟的表观消化率、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以及饵料湿重转化率。其中,摄食配合饲料的表观消化率(91.9%)低于鱼肉(94.1%)和猪肉(94.7%),蛋白质消化率亦为配合饲料<鱼肉<猪肉,但配合饲料的脂肪消化率和饵料湿重转化率则显著高于鱼肉和猪肉。因此,从饵料湿重转化率及养殖效益考虑,配合饲料优于鱼肉和猪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幼体 食物类型 摄食量 消化率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蚶人工育苗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炯明 肖国强 +1 位作者 柴雪良 张永普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27,共3页
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图见彩中插2)属软体动物、瓣鳃纲、列齿目、蚶科。壳小,长卵圆形,两壳相等,壳表面凸,壳质坚厚,壳高与壳宽略相等,壳顶位于背缘中央,两壳顶相距甚近。栖息于潮间带泥沙质海底,壳被橄榄色外皮,... 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图见彩中插2)属软体动物、瓣鳃纲、列齿目、蚶科。壳小,长卵圆形,两壳相等,壳表面凸,壳质坚厚,壳高与壳宽略相等,壳顶位于背缘中央,两壳顶相距甚近。栖息于潮间带泥沙质海底,壳被橄榄色外皮,分布于菲律宾、日本和中国沿海,在中国的山东至福建沿海都有分布,尤其在中国南方沿海产量较高。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育苗技术 橄榄色 中国沿海 软体动物 沙质海底 福建沿海 中国南方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鸟类新记录--漠䳭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化斌 范忠勇 +2 位作者 王青良 钱程 张永普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73-75,共3页
2021年11月25日,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观察记录到1只漠䳭Oenanthe deserti雌鸟,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鹟科Muscicapidae䳭属Oenanthe,经查阅文献确认为浙江省鸟类新记录,推测其为浙江罕见的迷鸟记录。
关键词 漠䳭 鸟类 新记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对浙南岛屿日本花棘石鳖的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晓雯 张华伟 +2 位作者 余海 彭欣 张永普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5-278,共14页
采用COⅠ、16S rRNA两种分子标记对中国浙江南部沿海岛屿岩相潮间带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 japonica)13个群体遗传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75 bp,16S rRNA基因长度为517 bp,A+T比例分别为62.5%和64.9%... 采用COⅠ、16S rRNA两种分子标记对中国浙江南部沿海岛屿岩相潮间带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 japonica)13个群体遗传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75 bp,16S rRNA基因长度为517 bp,A+T比例分别为62.5%和64.9%。COⅠ基因总多态位点数为41个,单倍型多样性指数0.847,核苷酸多态性指数为0.006 0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4.057 8;16S rRNA基因的总多态位点数为9个,单倍型多样性指数0.665,核苷酸多态性指数为0.001 6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0.871 2。以Acanthopleura brevispinosa和A.granulata为外群构建了ML和BI系统发育树,其拓扑结构显示,基于COⅠ基因的日本花棘石鳖形成2个分支;基于16S rRNA基因的日本花棘石鳖群体仅聚合为一支。不同地理群体单倍型散乱分布,没有出现明显的地理结构和遗传谱系结构,表明各岛屿的日本花棘石鳖为近期分化并存在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花棘石鳖 COⅠ基因 16S RRNA基因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模式对中国水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萧云朴 周化斌 +1 位作者 温端元 张永普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288-290,293,共4页
通过对水泥池CM1j与土池CM2j 2个区组分别设计CMi1、CMi2、CMi3、CMi4 4种养殖模式,依次为蛇鱼混养、蛇蟹混养、蛇与茭白套养及仿生态养殖,研究了养殖模式对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Gray)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养殖模式对体质量(BM... 通过对水泥池CM1j与土池CM2j 2个区组分别设计CMi1、CMi2、CMi3、CMi4 4种养殖模式,依次为蛇鱼混养、蛇蟹混养、蛇与茭白套养及仿生态养殖,研究了养殖模式对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Gray)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养殖模式对体质量(BM)、相对体质量生长率(GRM)、月增体质量(MMG)、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体质量与体长比及Le Cren相对状态指数(RCF)等生长参数影响极显著(P<0.01),CM2j优于CM1j,CMi4最佳,CMi1次之,CMi3再次之,CMi2最差,表明土池仿生态养殖为最佳的养殖模式,可为中国水蛇大规模商业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中国水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翼手目一新记录种——小黄蝠
8
作者 徐志旺 周佳俊 +2 位作者 徐晓薇 解雷 张永普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50-152,共3页
2022年6月17日,在浙江省温州市高教园区的丝葵Washingtonia filifera上采集到2只雌性蝙蝠标本,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体质量和形态测量,并对其线粒体COI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利用NCBI中的BLAST功能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相似度进行物... 2022年6月17日,在浙江省温州市高教园区的丝葵Washingtonia filifera上采集到2只雌性蝙蝠标本,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体质量和形态测量,并对其线粒体COI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利用NCBI中的BLAST功能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相似度进行物种鉴定。经鉴定,确定2只标本为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黄蝠属Scotophilus的小黄蝠Scotophilus kuhlii Leach,1821,为浙江省翼手目Chiroptera新记录种;该种在浙江省的发现,使该物种的地理分布最北缘,从福建扩散到了浙江温州。标本保存于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翼手目 小黄蝠 COI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