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上卧盾构隧道扰动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毫毫 雷明锋 +3 位作者 刘凌晖 李玉峰 唐钱龙 王立川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6-404,共9页
针对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施工时,对既有上卧盾构隧道结构的扰动影响问题,应用非线性接触理论和多尺度混合建模技术,建立三维非连续精细化数值模型,重点分析隧道正交下穿施工扰动下,既有上卧盾构隧道管片与接头受力和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施工时,对既有上卧盾构隧道结构的扰动影响问题,应用非线性接触理论和多尺度混合建模技术,建立三维非连续精细化数值模型,重点分析隧道正交下穿施工扰动下,既有上卧盾构隧道管片与接头受力和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建隧道下穿施工诱发既有上卧盾构隧道整体下沉,表现为隧道结构竖向收敛波动和仰拱沉降显著;纵缝接头变形以张开为主,环缝接头变形以错台为主,且同一环中拱顶处变形最大;环缝接头应力集中明显,靠近交叉点处管片环缝的最大、最小应力均接近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局部裂损风险高;受下部开挖影响,上卧盾构隧道环缝接头螺栓剪应力值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 管片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气态水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娜 赵方方 +2 位作者 张毫毫 乔凤超 何满潮 《矿业科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36-347,共12页
吸水是导致岩石尤其是含黏土软岩变形乃至破坏的最重要的诱因之一。本文通过对采自国内三个不同矿区的若干深部软岩样品进行气态水吸附实验,得到了三组不同类型岩石的气态水吸附曲线;通过对吸水曲线进行回归拟合建立了各类岩石的吸水特... 吸水是导致岩石尤其是含黏土软岩变形乃至破坏的最重要的诱因之一。本文通过对采自国内三个不同矿区的若干深部软岩样品进行气态水吸附实验,得到了三组不同类型岩石的气态水吸附曲线;通过对吸水曲线进行回归拟合建立了各类岩石的吸水特征函数,对比分析得出岩石的气态水吸附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此外,结合X射线衍射实验、扫描电镜实验及压汞实验,得到了岩样的矿物组成、微观结构及孔隙率、孔隙分形维数等重要参数,综合分析了各因素对岩样气态水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岩石样品气态水吸附随时间动态变化均表现为减速吸水过程,并可以用负指数函数进行拟合。三种岩样吸水能力差异显著,按大小排序依次为:大强砾岩>沙吉海泥岩>哈拉沟砂岩。黏土矿物成分的含量越高,岩石的吸水率、吸水速率就越大;而黏土矿物成分中,蒙脱石又对岩石吸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岩样的有效孔隙率越大,其吸附气态水的能力越强;岩样的有效孔隙结构越复杂,其吸附气态水的能力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沉积岩 气态水吸附 黏土矿物 微观结构 有效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限工况下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安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林松 张毫毫 +3 位作者 雷明锋 朱彬彬 林赞权 龚琛杰 《施工技术》 CAS 2021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依据某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系统研究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在超限错台和大张开变形下的安全性问题。根据该隧道运营期监控量测数据,分别从纵缝错台、环缝错台、环间张开方面选取最不利工况,再以最不利工况为分析对象,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建... 依据某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系统研究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在超限错台和大张开变形下的安全性问题。根据该隧道运营期监控量测数据,分别从纵缝错台、环缝错台、环间张开方面选取最不利工况,再以最不利工况为分析对象,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三维精细化非连续接触有限元仿真模型。借助有限元分析探明在既有超限错台、张开变形时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与变形规律,并评估管片间的螺栓应力,最后给出隧道结构在超限错台、张开变形时,结构安全需重视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 有限元分析 衬砌 模拟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立柱混凝土可视化快速浇筑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文京 张立 +2 位作者 张毫毫 刘锐 尹业兵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0年第6期193-195,198,共4页
传统立柱模筑方法往往存在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低下等不足,并且在传统模筑施工下,由于模板的"黑箱效应"无法实时监测到混凝土浇筑质量,从而造成混凝土结构缺陷并产生不良效果。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麓枫路站模筑工程,... 传统立柱模筑方法往往存在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低下等不足,并且在传统模筑施工下,由于模板的"黑箱效应"无法实时监测到混凝土浇筑质量,从而造成混凝土结构缺陷并产生不良效果。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麓枫路站模筑工程,通过大量调研和实验,设计提出了基于透明模板的立柱混凝土可视化快速浇筑施工技术。该技术将行走台车、透明模板和智能测控结合,可有效缩短模筑工艺的施工时间;同时采用透明模板替代传统木质模板,利用伸缩式导管和防溅射护架,实现了浇筑和提升同步、连续作业,避免了混凝土溅射对透明模板的污染,确保透明模板可以实时监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模筑施工中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适用于地铁车站立柱混凝土的可视化快速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立柱混凝土 透明模板 可视化快速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基坑侧墙找平层带模喷射施工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钟文京 张毫毫 +2 位作者 张立 李玉峰 钟志全 《建筑机械》 2019年第11期95-98,共4页
本文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麓枫路站模筑工程,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现场实验,设计提出了基坑侧墙找平层带模喷射施工技术。该技术将移动模板与喷射混凝土结合,实现“翻模式”施工;同时利用喷射混凝土填充速度快、凝结固化时间短的特点... 本文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麓枫路站模筑工程,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现场实验,设计提出了基坑侧墙找平层带模喷射施工技术。该技术将移动模板与喷射混凝土结合,实现“翻模式”施工;同时利用喷射混凝土填充速度快、凝结固化时间短的特点,充分发挥喷射混凝土施工时的高压风冲击力,保障混凝土充填的密实性,免除了模筑混凝土工艺中的振捣工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模筑施工中影响施工进度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适用于基坑侧墙找平层的快速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模筑混凝土 带模喷射 快速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