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高效开发主控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费世祥 崔越华 +9 位作者 李小锋 汪淑洁 王晔 张正涛 孟培龙 郑小鹏 徐运动 高建文 罗文琴 蒋婷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87,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岩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深层煤岩气地质特征区域变化较快,勘探评价阶段开展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改造试验,气井产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特征。为了揭示影响煤岩气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充分...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岩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深层煤岩气地质特征区域变化较快,勘探评价阶段开展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改造试验,气井产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特征。为了揭示影响煤岩气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充分利用先导试验区深层煤岩气动态和静态资料,按照地质-工程一体化融合分析思路,精细描述煤岩地质特征,并精细评价投产井的生产指标。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系统聚类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不同地质工程因素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煤岩结构和热演化成熟度等区域地质特征相近条件下,地质因素中煤岩厚度和含气性对煤岩气产能影响显著,工程因素中钻遇煤岩长度(L)、总液量(W)、加砂量(S)和加砂强度(Sq)与产能正相关性较好。②工程因素与首年日产气量相关性明显优于地质因素,且地质-工程复合因子相关性明显优于单因素,增加井控体积和改造规模有利于气井高产。③在水平井开发中,当目标层煤岩厚度为6~10 m、平均加砂强度为5.5 t/m时,为实现水平井单井最终累计产气量(EUR)达到5000×10^(4) m^(3),需要的水平段长度为1000~1500 m。④综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及随机森林模型等创建了基于地质及工艺参数的深层煤岩气单井产能预测新方法,采用22口井盲井验证,预测符合率高达91%。该研究成果对深层煤岩气目标区优选及开发方案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其他煤岩气区块开发技术对策优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地质特征 产能预测 水平井开发 深层煤岩气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本溪组煤岩气储集层评价及甜点区优选
2
作者 张正涛 费世祥 +6 位作者 罗文琴 钟广浩 兰天君 王晔 崔越华 汪淑洁 张芳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为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炭系本溪组煤岩气产量影响因素及建产有利目标区域,基于研究区基础地质特征及测试资料,针对8号煤层,开展储集层精细表征及含气主控因素分析,构建其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并优选其甜点区。研究区整体为平缓的西倾... 为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炭系本溪组煤岩气产量影响因素及建产有利目标区域,基于研究区基础地质特征及测试资料,针对8号煤层,开展储集层精细表征及含气主控因素分析,构建其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并优选其甜点区。研究区整体为平缓的西倾单斜,8号煤层发育稳定,厚度为6.0~12.0 m,储盖组合以煤-泥岩为主,煤岩结构多为Ⅰ分型和Ⅱ分型。煤岩平面上呈带状分布,整体含气量较高,平均可达23.17 m^(3)/t,埋藏深度、成熟度、正向构造、裂缝发育程度和储盖组合是影响含气量的主要因素。基于岩相、含气量、岩石力学、地应力、裂缝等,综合资源量、构造、煤层及其顶底板应力等,提出了煤岩气储集层甜点区优选方案,并优选出Ⅰ类甜点区777 km2和Ⅱ类甜点区56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炭系 本溪组 煤岩气 储集层评价 甜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灾害风险防范:现状、挑战与科学问题
3
作者 崔鹏 王岩 +6 位作者 张国涛 张正涛 雷雨 王昊 王姣 郝建盛 朱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9-460,共12页
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益加剧,灾害活动出现新特点和新趋势,灾害风险急剧增加,防灾减灾面临新的挑战。文中从气候驱动因子跨圈层致灾特征、灾害活动的海-陆时空联动特性等角度分析了气候驱动下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与活动特征,阐述... 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益加剧,灾害活动出现新特点和新趋势,灾害风险急剧增加,防灾减灾面临新的挑战。文中从气候驱动因子跨圈层致灾特征、灾害活动的海-陆时空联动特性等角度分析了气候驱动下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与活动特征,阐述了气候变化灾害风险出现的新常态与新挑战,探讨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成效与局限。面对灾害风险的新态势与新挑战,为了加强灾害风险防范的科技支撑能力,提出了5个关键科学问题:气候变化对圈层过程的影响及致灾机制、极端天气驱动的巨灾预测与风险演化、巨灾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机制与风险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灾害风险动态防控体系、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社会建设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自然灾害 风险防范 灾害演化 气候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外观检测中的图像扩增方法综述
4
作者 魏静 史庆丰 +3 位作者 沈飞 张正涛 陶显 罗惠元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3-1462,共40页
图像扩增是工业外观检测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助于提升检测模型泛化性,避免过拟合.根据扩增结果的不同来源,将当前工业图像扩增方法分为基于传统变换和基于模型生成两类.基于传统变换的扩增方法包括基于图像空间和特征空间两类;根据... 图像扩增是工业外观检测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助于提升检测模型泛化性,避免过拟合.根据扩增结果的不同来源,将当前工业图像扩增方法分为基于传统变换和基于模型生成两类.基于传统变换的扩增方法包括基于图像空间和特征空间两类;根据模型输入条件信息的不同,基于模型生成的方法分为无条件、低维条件和图像条件三类.对相关方法的原理、应用效果、优缺点等进行分析,重点介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扩散模型等模型生成的扩增方法.依据扩增结果的标注类型和方法的技术特点,对三类基于模型生成方法的相关文献分类统计,通过多维表格阐述各类方法的研究细节,对其基础模型、评价指标、扩增性能等综合分析.最后,总结当前工业图像扩增领域存在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扩增 图像生成 生成对抗网络 扩散模型 表面缺陷检测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正涛 王兴艳 +2 位作者 潘晓丽 殷亮亮 张国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6-4069,共14页
为明确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活动特征以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开展研究,并对断裂活动对烃源岩、储层、圈闭及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研究... 为明确沙南凹陷新生代断裂活动特征以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开展研究,并对断裂活动对烃源岩、储层、圈闭及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研究区断裂可划分为三级及上、下两套断裂系统,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期、东营组沉积期是断裂活动高峰期;高活动速率主要同沉积断层下降盘为优质烃源岩发育区,凹陷北侧不同类型断层边界决定了多种类型砂体发育模式,断裂作用控制了构造及岩性圈闭的形成,断裂及断裂砂体耦合是研究区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发育凹陷内部中央隆起区南北两侧“断控”双通道近源成藏、凹陷北侧陡坡带“断-砂耦合”阶梯状网毯输导远源成藏、凹陷斜坡下部“断控”前缘砂体源内成藏3种断裂控藏模式;凹陷北侧深层岩性圈闭、凹陷北侧陡坡带中浅部构造圈闭是后续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断裂体系 断裂控藏 新生代 沙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包皮岛状皮瓣阴道成形术在46,XX性发育异常患儿女性化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正涛 刘国昌 +4 位作者 邓富铭 高晓峰 朱士博 赵天鑫 伏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带蒂包皮岛状皮瓣阴道成形术在46,XX性发育异常(46,XX differences of sex development/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46,XX DSD)患儿女性化手术中的应用,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 目的探讨带蒂包皮岛状皮瓣阴道成形术在46,XX性发育异常(46,XX differences of sex development/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46,XX DSD)患儿女性化手术中的应用,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泌尿外科采用带蒂包皮岛状皮瓣阴道成形+阴蒂短缩、Y-V阴唇成形手术治疗46,XX DSD患儿共9例。此9例全部为21-羟化酶缺乏导致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均为失盐型,外阴Prader分型为Ⅲ~Ⅴ型,泌尿生殖窦造影均为高位尿道阴道合流。平均年龄20.2个月(10~62个月)。观察术后外生殖器外观及术后尿道阴道瘘、阴道狭窄、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例中失访1例,8例获随访;术后3~4 d拆除敷料,术后5~7 d出院,术后2周拔除尿管及阴道支架管。8例术后外生殖器外观均得到患儿家属认可,仅1例出现阴道狭窄,经阴道扩张改善。8例均未出现尿失禁及尿频、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无一例出现尿道阴道瘘。随访12~60个月,术后外生殖器外观和早期排尿功能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带蒂包皮岛状皮瓣阴道成形术是治疗46,XX DSD高位尿道阴道合流的有效方法,可单独或联合整体尿生殖窦游离(total urogenital mobilization,TUM)成形阴道。术后可获得开口于前庭的无狭窄阴道、良好的排尿控制能力和满意的外生殖器外观,适用于各种外阴女性化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成形术 带蒂包皮岛状皮瓣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H型钢的圆铝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分析
7
作者 李兵 李佳 +2 位作者 周博 张正涛 王良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080-13090,共11页
为研究内置H型钢的圆铝合金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及受力机理,采用ABAQUS建立了该类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验证基础上,研究了试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对典型试件进行了受力全过程分析以及接触力分析,研究了试件不同高... 为研究内置H型钢的圆铝合金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及受力机理,采用ABAQUS建立了该类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验证基础上,研究了试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对典型试件进行了受力全过程分析以及接触力分析,研究了试件不同高度处的截面各组成部分的荷载分担情况,总结了试件各部分之间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含钢率、铝合金管壁厚以及截面构造对试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铝合金管、混凝土以及H型钢表现出良好的组合效应,通过参数分析发现,轴压短柱受力过程中的横向变形随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增大而增大,参数分析中圆铝合金管壁厚对轴压短柱的承载能力影响最大。可见内置H型钢的圆铝合金管混凝土柱组合构件在受轴向荷载时表现出较强的承载能力以及良好的抵抗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H型钢的圆铝合金管混凝土柱 轴压性能 有限元分析 极限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平面测量 被引量:57
8
作者 尹英杰 徐德 +2 位作者 张正涛 王欣刚 屈稳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3年第4期347-352,共6页
针对平面上目标的定位及长度测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测量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讨论了标定点的选取原则。在被测目标所在平面上放置平面靶标,在平面靶标上选取标定点,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取模型参数,实现单目视觉测量模型的... 针对平面上目标的定位及长度测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测量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讨论了标定点的选取原则。在被测目标所在平面上放置平面靶标,在平面靶标上选取标定点,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取模型参数,实现单目视觉测量模型的标定。利用标定出的模型参数,根据目标的图像坐标计算出其平面坐标位置,从而实现目标的定位及长度测量。标定点个数至少为4个,并且标定点需满足特定的位置关系。实验中测得目标长度的相对误差小于0.3%,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模型 标定 平面靶标 单目视觉 视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 被引量:32
9
作者 高超 陈实 +2 位作者 翟建青 张正涛 刘青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4,共9页
采用淮河流域内1959—2008年110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结合流域1978—2008年农作物旱涝灾害受灾面积数据,基于降水致灾因子与农作物承灾体受损程度等研究,提出旱、涝致灾气候阈值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旱涝灾害发生的时空特征,确定淮河... 采用淮河流域内1959—2008年110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结合流域1978—2008年农作物旱涝灾害受灾面积数据,基于降水致灾因子与农作物承灾体受损程度等研究,提出旱、涝致灾气候阈值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旱涝灾害发生的时空特征,确定淮河流域合理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区间并建立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致灾气候阈值可通过计算发生旱涝事件时间段累积降水量除以1959—2008年相应时段累积降水量的平均值来定义,得到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在不同尺度下对旱、涝灾害事件均有较好地稳定反映,可满足研究区旱、涝事件分析需求;②洪涝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而干旱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相关系数高达0.96,构建了基于干旱致灾气候阈值的农作物受灾面积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洪涝 致灾气候阈值 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压力型pL级微点胶技术 被引量:15
10
作者 史亚莉 张文生 +2 位作者 徐德 张正涛 张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24-2730,共7页
针对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装配冷冻靶中靶丸与充气管零件时对用胶量的要求(3pL),对时间/压力型pL级微点胶技术进行了研究。将细胞实验用的微注射器改造成时间/压力型微量点胶机,并使用针尖最小内径为0.5μm,由石英材料制作的毛细针进行点... 针对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装配冷冻靶中靶丸与充气管零件时对用胶量的要求(3pL),对时间/压力型pL级微点胶技术进行了研究。将细胞实验用的微注射器改造成时间/压力型微量点胶机,并使用针尖最小内径为0.5μm,由石英材料制作的毛细针进行点胶。搭建了一个微点胶实验平台,设计了分辨率为1.57μm的双目显微视觉检测系统,对毛细针尖的位置和胶滴大小进行实时检测,并使用分辨率为3μm的三自由度微运动平台对针尖位置进行控制。介绍了微点胶实验平台的硬件组成、控制系统以及点胶流程,并在该平台上进行了胶量控制、胶滴定位实验和胶斑测量实验,研究了影响胶量控制的主要因素和最小可控胶量等关键微点胶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使用黏度为5P的紫外固化环氧胶,该平台可实现的最小点胶量为2pL,可用于需要pL级点胶的微装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 微点胶实验平台 时间/压力型点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胶接的pL级点胶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亚莉 李福东 +2 位作者 杨鑫 张正涛 徐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44-2750,共7页
为了获得与微米级零件尺寸相匹配的pL级胶滴,分析了注射式、喷射式和转移式3种常用的微小液滴生成机制。基于注射式原理设计了一种时间压力型pL级点胶方案,通过视觉在线检测胶斑直径,控制点胶针尖内径、作用压力和时间,得到pL级胶斑。... 为了获得与微米级零件尺寸相匹配的pL级胶滴,分析了注射式、喷射式和转移式3种常用的微小液滴生成机制。基于注射式原理设计了一种时间压力型pL级点胶方案,通过视觉在线检测胶斑直径,控制点胶针尖内径、作用压力和时间,得到pL级胶斑。实验研究了针尖内径、压力、时间对胶斑直径的影响,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中冷冻靶装配时靶丸零件与充气管零件之间的微胶接。实验结果表明:胶斑直径与点胶针尖内径、压力和时间三者成正比例关系,当使用端部1.2μm内径的点胶针,设置压力为0psi(1psi≈6.895kPa),时间为8~10s时,可以满足胶斑体积小于3pL,直径小于40μm的指标要求。该方法可实现微米级零件微胶接时的pL级点胶,而且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装配 微胶接 pL级胶滴 点胶 时间压力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元件激光损伤在线检测装置 被引量:7
12
作者 史亚莉 陶显 +3 位作者 周信达 张家斌 丁磊 张正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29,共7页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装置,用于激光损伤实验中光学元件表面损伤的自动化在线检测。装置主要由自动变倍显微相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两维扫描轴、调焦轴、快速复位平台和系统控制器组成。两维扫描轴按照规划好的"...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装置,用于激光损伤实验中光学元件表面损伤的自动化在线检测。装置主要由自动变倍显微相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两维扫描轴、调焦轴、快速复位平台和系统控制器组成。两维扫描轴按照规划好的"弓"形路径对光学元件表面激光辐照区域进行扫描,调焦轴对位移传感器反馈的离焦量进行实时修正,显微相机采集子图像并进行保存。首先,分析影响图像拼接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并通过图像矫正等方法进行补偿;然后,利用图像拼接技术将矫正后的子图像矩阵进行高精度无缝拼接,得到大面积高分辨率的光学元件表面损伤图像;最后,对损伤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损伤个数和损伤面积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在5 min内实现了光学元件表面15 mm×15 mm区域的扫描拼接和检测,成像系统分辨率优于228 lp/mm,图像拼接误差小于2 pix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损伤检测 光学元件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尺度微管微球三维半自动装配点胶系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史亚莉 张正涛 徐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21-3128,共8页
设计和搭建了一个3D半自动装配点胶系统,用于完成跨尺度零件微管与微球的三维装配点胶任务。系统主要由体视显微镜、变焦金相显微镜、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源、pL级点胶机、微操作手和零件夹持器组成。采用显微镜高低倍转换的方式实现了... 设计和搭建了一个3D半自动装配点胶系统,用于完成跨尺度零件微管与微球的三维装配点胶任务。系统主要由体视显微镜、变焦金相显微镜、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源、pL级点胶机、微操作手和零件夹持器组成。采用显微镜高低倍转换的方式实现了零件跨尺度特征的检测。基于提出的半自动装配点胶策略,并配合人工引导和显微视觉伺服技术,快速完成了跨尺度零件的半自动高精度对准和插入点胶。在搭建完成的系统上开展微管与微球的装配点胶实验,对提出的方法和装配精度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的位置对准误差优于1μm,角度对准误差优于0.5°,可以实现末端直径10μm的微管与孔径12μm的微球之间的装配和胶接,基本满足对该组件的装配精度和成功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尺度零件 装配策略 微装配 微点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视觉系统对柱状微零件自动聚焦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李焱 徐德 +1 位作者 张正涛 张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8期122-126,142,共6页
针对显微视觉中的柱状物体图像的清晰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检测图像特征并跟踪特征区域进行自动聚焦的方法。该聚焦算法包括聚焦评价函数、聚焦搜索算法和聚焦区域选择。该聚焦搜索算法实现了显微视觉系统下快速准确的聚焦,克服了爬山... 针对显微视觉中的柱状物体图像的清晰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检测图像特征并跟踪特征区域进行自动聚焦的方法。该聚焦算法包括聚焦评价函数、聚焦搜索算法和聚焦区域选择。该聚焦搜索算法实现了显微视觉系统下快速准确的聚焦,克服了爬山搜索算法的缺点,有效避免搜索结果陷入局部极大值。显微视觉中对聚焦区域的选择尤为重要,以图像特征区域作为聚焦区域,实时检测该特征区域进行聚焦,实现了在景深小于柱状物体半径的情形下对柱状物体边缘的精确聚焦。粗聚焦后电机位置的标准差为205μm,精聚焦后电机位置的标准差为37μm。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聚焦方法能够满足微装配系统对显微视觉的聚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区域选择 聚焦搜索算法 自动聚焦 柱状零件 显微视觉 微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AST——一种分析气候极端事件变化的新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烨 李宁 +1 位作者 张正涛 张洁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4期196-199,共4页
为了分析北京气候变化对极端事件频次的影响,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北京站1952-2010年年平均温度数据进行突变分析,在不能成功地检测到北京年平均温度的突变情况时,引入BFAST方法处理月平均温度时间序列,这是由于月平均温度数... 为了分析北京气候变化对极端事件频次的影响,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北京站1952-2010年年平均温度数据进行突变分析,在不能成功地检测到北京年平均温度的突变情况时,引入BFAST方法处理月平均温度时间序列,这是由于月平均温度数据与年数据相比更加精细,灾害或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在月数据上有更加良好的反映,得到月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后,进一步探究北京极端高温事件频次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BFAST监测到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突变点与极端高温频次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它是一个判定气候变化情况和分析气候极端事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突变检验 BFAST方法 气候变化 极端高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技论文数量和内容看自然灾害风险度评估方法的转变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宁 王烨 张正涛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3期8-14,共7页
灾害风险评估是灾害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使评估的内容更加贴近灾害管理的需求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通过统计20年来自然灾害主流期刊的251篇有关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文献,将风险度计量方法归纳为两种,一是指标综合风险度,二是损失概率... 灾害风险评估是灾害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使评估的内容更加贴近灾害管理的需求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通过统计20年来自然灾害主流期刊的251篇有关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文献,将风险度计量方法归纳为两种,一是指标综合风险度,二是损失概率风险度。系统地总结了两种方法应用数量的总体占比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显示,从自然灾害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承灾体暴露度的求解指标综合风险度的论文占比53%,数目逐年上升;关注灾害可能性与后果的严重程度的求解损失概率风险度的论文占比23%,2006年以来有较大的上升趋势。应用损失概率风险度方法的论文数量的快速上升显示研究内容从风险识别向着减少损失的风险评价发生转变。这表明中国正有更多的学者在关注求解灾害损失概率的风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系统 损失概率 易损性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与微球装配中的姿态检测与姿态对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福东 徐德 +1 位作者 史亚莉 张正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研究了微装配中的微管与微球的姿态检测与对准,以精确获取其姿态,使微管高精度对准微球上的微孔,然后插入微孔,保证微管与微球的高质量装配。针对显微相机的景深小、视野小,传统的基于立体视觉的姿态测量方法不能实现微管与微孔的姿态测... 研究了微装配中的微管与微球的姿态检测与对准,以精确获取其姿态,使微管高精度对准微球上的微孔,然后插入微孔,保证微管与微球的高质量装配。针对显微相机的景深小、视野小,传统的基于立体视觉的姿态测量方法不能实现微管与微孔的姿态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的微孔与微管的姿态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目显微视觉,通过显微相机的聚焦运动,在每个显微相机中分别单独测量出微孔、微管的投影线,然后根据两条投影线与显微相机光轴信息分别计算出微孔、微管在微管操作手坐标系中的姿态向量。以微管姿态向量为基准,通过微球姿态调整平台分别绕x,y旋转调整微球上微孔的姿态向量,实现了微管与微球的对准。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姿态测量与对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视觉 微装配 姿态检测 姿态对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微视觉的微零件在线检测与装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娟 张正涛 徐德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8-855,共8页
基于搭建的微装配实验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路显微视觉的粗精结合的微零件在线检测与装配策略,实现了对mm级复杂几何结构微零件的在线检测与装配。该策略通过粗调流程和精调流程分别在最小放大倍数和较高放大倍数下实现对微零件相对位... 基于搭建的微装配实验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路显微视觉的粗精结合的微零件在线检测与装配策略,实现了对mm级复杂几何结构微零件的在线检测与装配。该策略通过粗调流程和精调流程分别在最小放大倍数和较高放大倍数下实现对微零件相对位姿的检测与调整,从而实现微零件位姿对准与装配。基于图像特征区域跟踪,提出了一种自动变倍算法,在保证微零件特征区域位于视野范围内的同时,实现了对显微视觉系统的自动变倍。基于对微零件成像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图像特征的微零件相对位姿检测算法,实现了对微零件相对位姿的在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姿态检测误差小于0.5°,位置检测误差小于5μm。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检测 自动变倍 装配策略 显微视觉 微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改善脓毒症肠损伤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彪 张正涛 +4 位作者 左丹 杨洋 罗仁杰 赵乙汜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450,共7页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脓毒症中整蛋白营养制剂引起的代谢紊乱,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8~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整蛋白组(CLP+IPEN组),每组6只小鼠。CL...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脓毒症中整蛋白营养制剂引起的代谢紊乱,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8~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整蛋白组(CLP+IPEN组),每组6只小鼠。CLP组采用盲肠结扎和穿刺诱导脓毒症,而Sham组仅行剖腹手术,未行结扎穿刺。CLP+IPEN组术后接受额外的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每天监测体质量变化7 d,并在建模和喂养3 d后采集样本。染色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根据特定的标准,筛选整蛋白营养制剂治疗脓毒症的差异代谢物。结果:CLP组与CLP+IPEN组进行比较,发现有15种差异代谢物。在CLP+IPEN组中,3-甲基-1,3,5-戊三醇(dimethyl 3-hydroxy-3-methylpentane-1,5-dioate)、丙二酸(malonic acid)、苯酰胺(l-Serine,n-methoxycarbonylmethyl ester)等5种代谢物的含量比CLP组有所增加(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3组小鼠的体质量均逐渐减轻,其中CLP组在4 d的体质量减轻最为明显(P<0.05)。这表明,整蛋白营养制剂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的体质量减轻。CLP+IPEN组的Chiu评分明显低于CLP组(P<0.05),提示肠黏膜损伤明显减少。CLP组和Sham组中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结肠黏蛋白(recombinant mucin 2,MUC2)的表达均升高,提示脓毒症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与CLP组相比,CLP+IPEN组中Occludin、ZO-1和MUC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深入研究整蛋白营养制剂中脓毒症引起的代谢紊乱。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可以通过调节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和细胞色素P450物质的代谢来改善脓毒症相关肠道损伤的代谢紊乱。此外,这些制剂在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小鼠体质量减轻和减轻肠道损伤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潜力,从而为增强脓毒症治疗功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蛋白型 脓毒症 肠损伤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几何特征的显微视觉对准控制策略
20
作者 张娟 徐德 +1 位作者 张正涛 张文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0-253,共4页
针对特定夹持器和环形物,基于搭建的微装配实验平台,提出了一种显微视觉引导下,夹持器相对于环形物的趋近运动控制策略。在垂直显微视觉引导下,基于夹持器和环形物的几何先验知识,实现了夹持器和环形物的多几何特征提取,从而实现了二者... 针对特定夹持器和环形物,基于搭建的微装配实验平台,提出了一种显微视觉引导下,夹持器相对于环形物的趋近运动控制策略。在垂直显微视觉引导下,基于夹持器和环形物的几何先验知识,实现了夹持器和环形物的多几何特征提取,从而实现了二者相对位置检测,并且根据夹持器头的几何先验知识及显微视觉检测结果,实现了对夹持器头的持续跟踪。在视觉信息反馈下,采用变结构控制器控制夹持器的运动,实现了对夹持器的快速稳定运动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运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几何特征 视觉控制 微装配 视觉对准 变结构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