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导者心理韧性下行传递效应的多元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樨樨 郝兴霖 王炳成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7,50,I0006,I0007,共13页
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危机挑战不可或缺的心理能力。如何促进领导者心理韧性的下行传递效应成为提升领导有效性、强化员工心理韧性,进而增强组织危机应对能力的关键。本文融合质性与实证方法,挖掘并验证了心理韧性下行传递效应的实现机制... 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危机挑战不可或缺的心理能力。如何促进领导者心理韧性的下行传递效应成为提升领导有效性、强化员工心理韧性,进而增强组织危机应对能力的关键。本文融合质性与实证方法,挖掘并验证了心理韧性下行传递效应的实现机制。首先,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过程,构建了领导者心理韧性的下行传递效应理论模型,并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了不同传递路径的实现机制。其次,运用Bootst rap方法,通过纵向追踪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普适性。结论包括:1.心理韧性下行传递效应实现机制包括情感传递、认知传递和行为传递三条路径,各路径存在协同作用关系;2.领导与员工间的积极情绪感染构成心理韧性的情感传递路径;3.领导建设性反馈和员工自我效能感搭建了心理韧性的认知传递路径;4.领导容错行为和员工差错反思构成心理韧性的行为传递路径。研究结论增添了心理韧性在组织行为领域的应用场景,为增强组织环境适应力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下行传递效应 扎根理论 Bootstrap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产业集聚与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耦合模型构建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樨樨 张鹏飞 徐子轶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128,共11页
海洋产业集聚与海洋科技人才集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呈现耦合发展态势。两者相互配合的协调与发展阶段的同步决定了我国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质量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为评判指标,通过构建海洋产业集聚与海洋科技人才... 海洋产业集聚与海洋科技人才集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呈现耦合发展态势。两者相互配合的协调与发展阶段的同步决定了我国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质量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为评判指标,通过构建海洋产业集聚与海洋科技人才集聚耦合发展评判模型,定量评估两者的协同发展现状,提出现阶段两大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集聚 海洋科技人才集聚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对城镇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樨樨 王利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130,共15页
全面二孩新政背景下,再度生育对城镇女性就业质量的冲击成为其生育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再次聚焦生育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作特性和工作环境显著影响女性就业质量,属激励性因素;劳动关系、工作价值和社会环境相关因素验... 全面二孩新政背景下,再度生育对城镇女性就业质量的冲击成为其生育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再次聚焦生育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作特性和工作环境显著影响女性就业质量,属激励性因素;劳动关系、工作价值和社会环境相关因素验证为非显性因素,属保健性因素。生育对城镇女性工资率呈显著负向效应,每生育一个子女会使其工资率下降9%—10%,"生育代价"普遍存在。因此,政府与用人单位双方应逐步营造女性就业保护环境,完善支持照料体系,强化生育治理工作,兼顾生育新政的平稳落地与女性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生育 就业质量 有序LOGIT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樨樨 朱庆林 谭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71,共7页
沿海11省市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试验田,海洋经济的全面推开需要海洋科技人才的支撑。伴随着海洋产业集聚规模化,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呈现区域分布非均衡性特征。以海洋产业为主导,融合教育、科研、经济及生活环境等评价要素构建立体化评... 沿海11省市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试验田,海洋经济的全面推开需要海洋科技人才的支撑。伴随着海洋产业集聚规模化,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呈现区域分布非均衡性特征。以海洋产业为主导,融合教育、科研、经济及生活环境等评价要素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对沿海11省市的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力进行综合评价,依据集聚力排序将评价目标划分为强、中、弱三类地区,从地缘优势角度提出集聚力强弱地区的联动互补策略,为地方政府的科学施政提供精确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集聚 海洋科技人才 集聚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创业人口规模增量典型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樨樨 周振 汤丽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8,共9页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创业人口数量,是破解就业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落地、提升经济活力的高效举措。利用2008 2014年全国面板数据对影响创业人口规模增量的典型性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人力资本水平与失业人口对创业人口规...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创业人口数量,是破解就业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落地、提升经济活力的高效举措。利用2008 2014年全国面板数据对影响创业人口规模增量的典型性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人力资本水平与失业人口对创业人口规模增量具有显著影响,外向型发展水平、城镇化、房价等其他因素验证为非显性因素;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因区域发展实际的差异而产生异质性效应。因此,有的放矢地分区域制定相应对策,才能高瞻远瞩地把控新常态下的创业脉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人口规模增量 典型因素 假设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二孩”背景下城镇女性就业压力与就业满意度的新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樨樨 王利华 生光旭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全面二孩"新政的实施,使得城镇女性面临新的生育与就业抉择,因此,聚焦城镇女性就业压力与就业满意度的新转变,重构综合评价体系尤为必要。使用调查数据,分别借助有序Logit模型和半参数有序Probit模型,测度了城镇女性的就业压... "全面二孩"新政的实施,使得城镇女性面临新的生育与就业抉择,因此,聚焦城镇女性就业压力与就业满意度的新转变,重构综合评价体系尤为必要。使用调查数据,分别借助有序Logit模型和半参数有序Probit模型,测度了城镇女性的就业压力,解析了就业压力与就业满意度的关联效应。研究表明:"全面二孩"政策使城镇女性更为关注工作生活平衡,同时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满意度感知更加敏感。其中工作生活平衡度和社会对话属高显著性指标,工作相关因素为一般显著性指标,而人力资本和工作环境呈弱显著性且有异动倾向。因此,要兼顾生育新政的平稳落地与就业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应加快改善女性就业保护环境,有效管理就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生育 就业压力 就业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就业结构失衡及其矫正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樨樨 周振 李聪聪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年第3期34-40,共7页
就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转方式、调结构"宏观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关联产业结构,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二、三产业偏离度保持持续下滑趋势。运用转角数据进行的结构预测表明,我国就业结构总体发展态势向好,... 就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转方式、调结构"宏观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关联产业结构,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二、三产业偏离度保持持续下滑趋势。运用转角数据进行的结构预测表明,我国就业结构总体发展态势向好,但整体格局的改变依然是一个缓慢过程。需要在结构预调的施政思路下,科学引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开辟新的就业增长点,促进就业结构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转角数据 结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二孩”背景下城镇已婚女性就业模式新趋向——基于时间配置决策理论的检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樨樨 李聪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8,共8页
"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对城镇已婚女性既有的就业模式与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通过对中国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知,相较于正规就业,灵活就业女性的职业处境为劣势。通过改良基准模型,形成生育及再生育、家庭收入... "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对城镇已婚女性既有的就业模式与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通过对中国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知,相较于正规就业,灵活就业女性的职业处境为劣势。通过改良基准模型,形成生育及再生育、家庭收入的时间配置决策模型,对两部门时间配置决策进行现期与跨期分析表明,职业女性愿意投入到市场部门的时间缩短,主动型灵活就业模式更受女性青睐。同时,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在时间配置决策的倒逼下呈现弹性化、过渡化发展趋势。因此,要引入"轻雇佣"等灵活就业方式,加强生育间隔期培训,逐步实现对家政、托管服务的扶持与有效监督,有效提升女性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模式 正规就业 灵活就业 时间配置决策 保留工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泡沫抑制了生育率复苏吗?——论生育率与房价的动态因果关系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樨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5,180,共13页
人口与住房是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关键之一。通过解析生育率与房价之间关联的动态变化规律得出的分群体生育调整对策,将更具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双向政策意涵。为此,选取2000—2018年长时间链条的住宅均价与出生率数... 人口与住房是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关键之一。通过解析生育率与房价之间关联的动态变化规律得出的分群体生育调整对策,将更具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双向政策意涵。为此,选取2000—2018年长时间链条的住宅均价与出生率数据,采用拔靴分样本滚动窗口因果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其结果显示,生育率与房价的双向影响具有时变特点;生育率对房价的最终影响取决于财富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博弈结果;房价快速上涨在特定时间段内对生育率提升的抑制作用显著。政府相关部门可针对有房与无房两类城镇育龄群体及农村居民对症下药,包括适当放宽有购买能力、有房育龄群体的购房限制,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及房屋改造补贴;因地制宜建设“稳租金”商品房,匹配育孩数量为无房育龄群体提供租金及购房优惠;完善农村地区宅基地灵活配置机制,从而击碎生育藩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率 房价 人口 住房 拔靴因果关系检验 财富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生育对城镇女性职业中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樨樨 杜玉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9-168,175-176,共11页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深入推行,城镇女性的生育习惯与生育行为逐渐发生改变,面临因生育及二次生育而职业中断的窘境,聚焦生育与职业中断成为当前女性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基于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测度城镇女性职业中断...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深入推行,城镇女性的生育习惯与生育行为逐渐发生改变,面临因生育及二次生育而职业中断的窘境,聚焦生育与职业中断成为当前女性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基于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测度城镇女性职业中断的影响因素,借助Probit模型剖析生育对城镇女性职业中断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生育和抚养意愿越强的女性越容易发生职业中断,生育年龄越大、生育间隔越长越有利于女性就业;家庭照料、就业支持和育儿假正向影响女性再就业;生育保险、生育津贴和托幼服务对避免女性职业中断具有积极效果,劳动合同、就业培训和就业补助是女性就业的重要保障,性别歧视会加重女性职业中断。因此,应健全"二孩"配套政策,优化社会支持体系;在家庭内部建立工作—家庭平衡机制,完善家庭照料体系;重塑组织文化,最大限度地吸纳女性就业;努力提升女性人力资本存量,从而营造高涵养力的就业环境,建立健全生育与就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生育 城镇女性 职业中断 充分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牧场生态系统优化的政策仿真与模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樨樨 刘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8-176,共9页
在中国海洋渔业产业面临资源枯竭、投产失衡、负生态效应背景之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成为支撑蓝色粮仓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改善海域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实体。激发海洋牧场政策内驱力,挖掘海洋牧场发展潜力,推动渔业产业新旧功能转... 在中国海洋渔业产业面临资源枯竭、投产失衡、负生态效应背景之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成为支撑蓝色粮仓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改善海域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实体。激发海洋牧场政策内驱力,挖掘海洋牧场发展潜力,推动渔业产业新旧功能转换及转型升级是促进中国海洋经济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科学确定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构成及评价指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解析生态系统多变量间杂糅关系;选取政策调节变量对海洋牧场生态系统优化的政策组合进行5种模式仿真,尝试模拟2017—2035年不同政策模式下中国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由对比分析可知:10个牧场区在海洋科研投入、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与机构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依赖海洋科研与环境投入,环境保护与提升的不间断投入需持续增强;海洋科研投入以技术升级为媒介提升牧场环境质量,但水产技术推广的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应重点关注水产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与再培训。发挥科技与环境政策协同效应是提升政策绩效的关键,健全完善“政企学研”多元融合投入机制,加快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改革向常态化、专业化、信息化转变,以域外经验借鉴为契机打造水产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特色化体系,打磨政策适配与衔接细节,形成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创新政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生态系统 系统动力学 政策仿真 系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涵养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研究——兼议科技人才涵养力与房地产价格的双向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樨樨 孙妙春 汤丽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3,172,共8页
科技人才涵养力是指某地区集聚并能较好留存科技人才、保持科技人才稳定性的综合能力。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测度各因素与科技人才涵养力的关联程度的结果表明,科技人才在选择集聚地时更多地会关注该地区人文与自然环境,这与传统观点认为... 科技人才涵养力是指某地区集聚并能较好留存科技人才、保持科技人才稳定性的综合能力。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测度各因素与科技人才涵养力的关联程度的结果表明,科技人才在选择集聚地时更多地会关注该地区人文与自然环境,这与传统观点认为的经济发展水平起关键作用并非完全吻合;房价与科技人才涵养力之间的依存度较高;教育与科研经费投入也是其中值得关注的因素。影响科技人才涵养力的各因素对不同地区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以一二三线代表城市北京、天津和西安为样本,探究科技人才涵养力与房价的双向效应后发现,一二线城市科技人才涵养力对房价有直接正向作用,三线城市没有显著影响;一线城市房价对科技人才涵养力几乎没有影响,二三线城市则具有反向作用。因此,各地应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高效提升科技人才涵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人才涵养力 灰色关联度 房地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及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樨樨 曹正旭 徐士元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148,共12页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的战略决策,引导工业生态化、绿色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选取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期望SBM模型测算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探索性空...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的战略决策,引导工业生态化、绿色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选取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期望SBM模型测算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空间计量方法考察区域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稳定期、波动期、上升期三个阶段,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效率值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阶梯性特征凸显。(2)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相关性显著,主要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H-H集聚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地区,L-L集聚区局部空间稳定性较差,逐渐由西部向中部转移,形成集中连片的"区块状"空间分布格局。(3)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本地和邻近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工业集聚对本地和毗邻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当地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周边城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SBM模型 空间自相关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樨樨 韩秀元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105,共12页
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良性集聚发展离不开人才环境的引致与涵养。在重塑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内涵与特质提炼的基础上,构建人才集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权和熵权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归纳与对比分析方法,依照由面及点,由... 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良性集聚发展离不开人才环境的引致与涵养。在重塑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内涵与特质提炼的基础上,构建人才集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权和熵权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归纳与对比分析方法,依照由面及点,由趋势到典型的逻辑脉络深刻解析我国各地区人才集聚发展环境的现状与优劣,从人才环境发展梯度、软硬件环境兼顾与各分项环境入手,因地制宜地提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环境提升的细化对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人才 人才集聚 集聚环境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人才集聚互动关系的建模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樨樨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2-75,共4页
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定性描述,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刻画。通过对模型信息的深入挖掘,提出了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高技术人才集聚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的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理论、实证与政策框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樨樨 生光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通过构建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实证检验,在解析影响路径的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与Dprobit模型对各因素影响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的可能性及其边际效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月平均收入、提供... 通过构建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实证检验,在解析影响路径的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与Dprobit模型对各因素影响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的可能性及其边际效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月平均收入、提供家庭补助与税收减免、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对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个人月平均收入影响最为显著;6岁及以下孩子数量、家庭月平均收入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消极。通过逐步实现政府主导的"婴儿所、托儿所、幼儿园"一体化学龄前儿童社区看护,对育后女性提供家庭补助或税收减免,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并进行分类帮扶,鼓励用人单位实施"柔性工作模式"等,可帮助城镇女性兼顾生育与就业,为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推行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城镇女性 就业 劳动参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才集聚预警机制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樨樨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60,共9页
以北京为例,为实现中国集聚高地的人才发散与分流进行预警机制研究,指出北京的人才集聚程度已经亮起"黄灯",应通过疏通人才流动渠道,强化伙伴城市引力以及人才国际化战略建立针对人才集聚发展的调节理念。
关键词 人才集聚 模糊综合评判 预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才集聚与城市化水平互动关系的建模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樨樨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3期63-67,共5页
城市化进程推动人才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才集聚提供了重要平台;人才集聚是城市化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动力和必然结果。我国人才集聚与城市化之间互动关系的量化研究需要借助模型工具,通过对模型信息的深入挖掘,从城市化六大要素角度提... 城市化进程推动人才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才集聚提供了重要平台;人才集聚是城市化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动力和必然结果。我国人才集聚与城市化之间互动关系的量化研究需要借助模型工具,通过对模型信息的深入挖掘,从城市化六大要素角度提出促进我国人才集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集聚 城市化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女性人力资本贬损的生育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樨樨 孙法芝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43,共12页
在全面二孩政策遇冷、生育难题凸显的同时,女性高昂的生育代价已转化为现实生育成本,成为女性生育与就业决策的重要考量,无形代价之一便是人力资本存量损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系统... 在全面二孩政策遇冷、生育难题凸显的同时,女性高昂的生育代价已转化为现实生育成本,成为女性生育与就业决策的重要考量,无形代价之一便是人力资本存量损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系统考察生育对城镇女性人力资本贬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生育是导致城镇女性人力资本贬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学历越高、工作经验越丰富、周工作时间越长、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社会公平感越强,人力资本越不易贬损。不同生育群体人力资本贬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非公部门或较低学历群体育后人力资本贬损程度超过50%,工作经验欠缺群体人力资本现值下降34.51%。政府相关部门应在03岁幼托服务体系构建、育后针对性培训等市场失灵领域及时补位,构筑维权屏障,搀扶育后女性完成心理过渡,锻造人力资本自我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孩政策 城镇女性 人力资本贬损 生育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评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樨樨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19-120,共2页
产业的良性集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通过工资等信号引发人才集聚和人才结构调整。文章指出,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产业集聚引致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加速产业集聚升级。
关键词 人才集聚 产业集聚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