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光下硅和光合细菌对番茄幼苗生长及栽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秦志翔 张植涵 +4 位作者 刘杰 徐梦珠 石玉 侯雷平 张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6-938,共13页
为明确硅肥和光合细菌对日光温室弱光环境下番茄生长的影响,以‘中杂9号’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模式,遮阳网模拟弱光环境,使用外源1.5 mmol·L^(−1)硅酸钠和75倍光合细菌单施和混施的方式,设置5个试验处理:正常光(CK)、弱光(... 为明确硅肥和光合细菌对日光温室弱光环境下番茄生长的影响,以‘中杂9号’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模式,遮阳网模拟弱光环境,使用外源1.5 mmol·L^(−1)硅酸钠和75倍光合细菌单施和混施的方式,设置5个试验处理:正常光(CK)、弱光(LL)、弱光+硅(LS)、弱光+光合细菌(LP)和弱光+硅+光合细菌(LPS),以期为施用硅肥和光合细菌缓解设施番茄弱光胁迫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LL处理下,基质的pH和蔗糖酶、脲酶、中性及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CK处理显著降低,而基质的EC、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提高12.21%~227.32%;LS、LP和LPS处理较LL处理均能提高蔗糖酶、中性及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以LPS效果最好,酶活性均显著增加30%以上。2)LL处理下,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显著下降;LS、LP和LPS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番茄的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壮苗指数40%以上,平衡了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3)LL处理下,番茄植株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a/b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与LL处理相比,LS、LP和LPS处理番茄植株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也显著增加40%以上。4)LL处理下,番茄地上部对氮、钙和镁的吸收量较CK处理显著增加,而地上部对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吸收以及植株对各元素的积累受到显著抑制;与LL处理相比,LS、LP和LPS处理番茄植株对多数大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LPS处理的总体促进效果最好。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弱光下基质pH和碱解氮的含量正向影响番茄幼苗根系形态的建成,同时,根系形态与番茄幼苗生物量积累呈正相关,而与植株高度与节间距呈负相关。对番茄形态参数和矿质元素等19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综合排名为:CK>LPS>LP>LS>LL。综上,弱光条件下,通过混合施用1.5 mmol·L^(−1)硅酸钠和75倍光合细菌,基质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番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状况明显改善,同时促进了番茄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弱光 硅肥 光合细菌 基质理化性状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