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氮烷热裂解过程中的有机-无机转化特性
1
作者 张潇 陈建军 +2 位作者 李晓鸿 张梦娜 陆俊冲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了探究聚硅氮烷(Polysilazane, PSZ)热裂解过程中的有机-无机转化特性,以甲基氢二氯硅烷和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通过氨解、热聚合制得PSZ;利用FT-IR、TG-DTA、PY/GC/MS等测试手段对PSZ的热裂解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探讨不同热解温度下... 为了探究聚硅氮烷(Polysilazane, PSZ)热裂解过程中的有机-无机转化特性,以甲基氢二氯硅烷和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通过氨解、热聚合制得PSZ;利用FT-IR、TG-DTA、PY/GC/MS等测试手段对PSZ的热裂解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探讨不同热解温度下PSZ的组成结构及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PSZ以Si—N—Si为骨架,Si—H、N—H及Si—CH_(3)键为侧基,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基团的吸收峰减弱。根据TG-DTA、PY/GC/MS的测试结果可以将PSZ热分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4~395℃,质量损失20.80%,该阶段包含了大部分化学反应及挥发性裂解产物的逸散,主要发生了的交联反应、重排反应及环化反应等,产生了NH_(4)、C_(6)H_(21)N_(3)Si_(3)及C_(8)H_(28)N_(4)Si_(4)等气体物质,350℃时PSZ中已基本完成交联反应;第二阶段为395~800℃,质量损失17.80%,在400℃时主要为大分子气体产物的挥发,500℃时PSZ中的有机官能团分解断裂成小分子物质逸出,并发生热解重排,正在逐渐向无机物转化,800℃时样品完成无机转变。研究结果可为聚硅氮烷纤维热分解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氮烷 先驱体 热裂解 有机-无机转化 热分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城教融合背景下铜梁区科创新城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2
作者 卢窈 张梦娜 胡宇 《上海包装》 202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产城教背景下的空间规划设计研究能为铜梁高新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融合支撑,助力铜梁成为社会经济增长新动力源,培育人才并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概述了产城教产业区发展与规划背景,分析了国内外产城教空间规划案例,探讨了... 产城教背景下的空间规划设计研究能为铜梁高新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融合支撑,助力铜梁成为社会经济增长新动力源,培育人才并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概述了产城教产业区发展与规划背景,分析了国内外产城教空间规划案例,探讨了产城教融合背景下铜梁区科创新城空间规划设计,旨在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机遇,打造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现代制造业基地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为铜梁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设计 铜梁区科创新城 产城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旅居康养路径研究——以南昌为例
3
作者 张梦娜 张蓓 +1 位作者 周彦丽 孙瑜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84-86,共3页
乡村旅居康养是以乡村康养服务体系和旅居生活方式为核心,倡导“康养、社交、度假、文娱”新时代旅居理念,并成为一种新的康养生活方式。通过对城市中老年人的问卷调查,了解城市中老年人对乡村旅居康养的认知度和需求度。通过对南昌市1... 乡村旅居康养是以乡村康养服务体系和旅居生活方式为核心,倡导“康养、社交、度假、文娱”新时代旅居理念,并成为一种新的康养生活方式。通过对城市中老年人的问卷调查,了解城市中老年人对乡村旅居康养的认知度和需求度。通过对南昌市13个传统村落的实地勘察,分析其传统村落中的村民意愿及康养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情况,由此发现南昌市传统村落旅居康养的供需矛盾,分析传统村落在旅居康养供给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以优化供需平衡,从而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以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旅居康养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居康养 认知需求 传统村落 供需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测试反拨作用述评
4
作者 张梦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1期62-63,共2页
反拨作用在语言测试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反拨作用的概念层面、语言测试对教与学各方面的影响、促进反拨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根据反拨作用研究的程序和综合理论模型对目前语言测试研究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分析... 反拨作用在语言测试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反拨作用的概念层面、语言测试对教与学各方面的影响、促进反拨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根据反拨作用研究的程序和综合理论模型对目前语言测试研究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未来反拨作用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拨作用 促进因素 问题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建立及药物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泽生 李雨蒙 +3 位作者 张梦娜 高山 郭擎 孙艳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8-203,共6页
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近年来,建立体外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来模拟机体胰岛素抵抗已成为研究热点。肝脏、脂肪组织和骨骼肌是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采用高胰岛素浓度、高糖高脂和地塞米松等体... 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近年来,建立体外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来模拟机体胰岛素抵抗已成为研究热点。肝脏、脂肪组织和骨骼肌是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采用高胰岛素浓度、高糖高脂和地塞米松等体外诱导Hep G2细胞、3T3-L1细胞和C2C12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葡萄糖摄取率的变化,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从而筛选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中西药物。本文主要对糖尿病发病现状、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建立方法、潜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评价做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细胞 胰岛素抵抗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泽生 吴天宸 +3 位作者 郭擎 张梦娜 卢亚莉 张颖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167,共6页
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等防腐剂检测的报道层出不穷。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测方法一般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而样品前处理方法则普遍较复杂,且直接影响着处理过程中防腐剂的提取率,在很... 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等防腐剂检测的报道层出不穷。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测方法一般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而样品前处理方法则普遍较复杂,且直接影响着处理过程中防腐剂的提取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检测结果,同时也决定了整个检测过程的复杂程度、时间及成本。传统前处理方法一般包括稀释进样、超声提取,虽然操作简单,但适用范围狭窄,不能起到彻底除杂的效果;而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分散萃取等方法则属于较新颖的方法,能够在净化样品的基础上,提取出目标防腐剂,为样品前处理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并对2014年之前检测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文献中提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苯甲酸 山梨酸 检测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田强 张梦娜 +3 位作者 赵琳 徐瑞 张滢 马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7-42,共6页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法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法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测定,评价厚朴叶7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厚朴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正丁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分别为40.67μg/m L和26.67μg/m L;乙醇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在浓度为0.1 mg/m L时,其FRAP值为24.54%;含量测定显示,乙醇提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174.14 mg/g;相关系数表明,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乙醇可以作为厚朴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的优选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叶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手性肌醇及D-松醇对缓解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泽生 张梦娜 +3 位作者 高云峰 牛会园 崖薷丹 袁璐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8-63,共6页
对D-手性肌醇及D-松醇缓解胰岛素抵抗作用进行评价,选用HepG2人肝癌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手性肌醇及D-松醇实验组,分别设立50、100、200、400mg/L4个剂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受试样品... 对D-手性肌醇及D-松醇缓解胰岛素抵抗作用进行评价,选用HepG2人肝癌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手性肌醇及D-松醇实验组,分别设立50、100、200、400mg/L4个剂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受试样品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选用1×10^-6mol/L浓度的胰岛素诱导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给予不同浓度D-手性肌醇及D-松醇,考察二者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00-1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D-手性肌醇和D-松醇对HepG2细胞的正常增殖无显著影响。D-手性肌醇浓度为50、100和200 mg/L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浓度为400 mg/L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D-松醇浓度为200 mg/L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浓度为400 mg/L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D-手性肌醇和D-松醇均能够缓解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现象,且在1000 mg/L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正常增殖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手性肌醇 D-松醇 HEPG2细胞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模式的远程云台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梦娜 于鸿洋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5-148,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远程控制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的远程云台控制系统。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SOCKET通信建立连接,然后再向服务器发送控制命令(自定义协议)。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后...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远程控制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的远程云台控制系统。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SOCKET通信建立连接,然后再向服务器发送控制命令(自定义协议)。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后首先验证此客户端具有何种级别的控制权限(最高、一般或者无权限),然后再根据客户端权限大小判断是否可以控制云台。若客户端得到控制权限,则服务器端将客户端发送的命令转化为相应的云台控制命令(PELCO-D协议),再通过串口与云台通信最终实现控制云台全方位转动以及放缩聚焦等功能。系统测试表明,该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台控制 SOCKET通信 控制权限 串口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凡尼氏炭角菌发酵菌丝体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强 王君 +3 位作者 张梦娜 马林 贺新生 袁小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3,共5页
分别采用4种不同溶剂(乙醇、甲醇、丙酮和水)对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进行提取,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在各提取物浓度为2.5 mg... 分别采用4种不同溶剂(乙醇、甲醇、丙酮和水)对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进行提取,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在各提取物浓度为2.5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以水提物为最高(91.8%),其次为60%丙酮提取物和70%乙醇提取物,清除率分别为89.6%和83.6%,甲醇提取物的清除率最低(75.1%)。各溶剂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强弱依次为:水>60%乙醇>70%乙醇>60%丙酮>甲醇。菌丝体水提物的总酚含量最高,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甲醇提取物。总体而言,薛凡尼氏炭角菌菌丝体水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能具有开发为食品抗氧化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凡尼氏炭角菌 菌丝体 抗氧化 自由基清除 总还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标中各类液体食品内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泽生 吴天宸 +3 位作者 张梦娜 郭擎 高云峰 张颖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6-152,共7页
现行的国标中有关检测液体食品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方法重复较多,样品分类较不明确。而且其中多数方法在样品处理时都需要经过水浴加热,调节p H等对提取结果没有明显作用的步骤,这会加重处理过程的繁杂程度,从某种程度上影响检测工... 现行的国标中有关检测液体食品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方法重复较多,样品分类较不明确。而且其中多数方法在样品处理时都需要经过水浴加热,调节p H等对提取结果没有明显作用的步骤,这会加重处理过程的繁杂程度,从某种程度上影响检测工作的效率。本试验对现行的多个国标中这两种防腐剂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删去了一些多余、对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影响的步骤,同时对国标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一种简单除去固体杂质后直接稀释进样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以上,能高效、准确地检测出各类液体食品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标 改进 苯甲酸钠 山梨酸钾 直接稀释进样 液体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归因研究
12
作者 张梦娜 《海外英语》 2018年第8期51-52,共2页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使大学英语课堂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生态教育学的理论,对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失衡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最终提出了解决高职大学英语生态系统失衡现象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大学英语 课堂生态 系统 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手性肌醇对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泽生 张梦娜 +3 位作者 高云峰 袁璐 牛会园 崖薷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71,共6页
主要探究D-手性肌醇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原合成的影响。实验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高脂高糖饲料配合注射STZ溶液建造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D-手性肌醇低剂量组(L,30 mg/(... 主要探究D-手性肌醇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原合成的影响。实验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高脂高糖饲料配合注射STZ溶液建造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D-手性肌醇低剂量组(L,30 mg/(kg BW·d))、D-手性肌醇高剂量组(H,60mg/(kg BW·d))和D-手性肌醇正常高剂量组(NH,60 mg/(kg BW·d))。N组和NH组饲喂正常饲料,其余3组饲喂高脂高糖饲料,5周后大鼠处死,对其肝脏和骨骼肌中的糖原含量进行检测,并利用PCR技术对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的PI3K、Akt、GSK-3β和GS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D-手性肌醇可以显著提高肝糖原含量(p<0.01)肌糖原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且能促进肝脏和骨骼肌中PI3K、Akt和GS基因的表达,抑制GSK-3β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手性肌醇 糖原合成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松醇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泽生 张梦娜 +1 位作者 高云峰 吴天宸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8,共6页
D-松醇(D-pinitol,DP)是D-手性肌醇(D-chiro-inositol,DCI)的一种甲基化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具有广泛的植物来源。近年来研究发现,D-松醇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胰岛素增敏作用、降血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抗水肿等,因此D-松醇可以应用... D-松醇(D-pinitol,DP)是D-手性肌醇(D-chiro-inositol,DCI)的一种甲基化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具有广泛的植物来源。近年来研究发现,D-松醇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胰岛素增敏作用、降血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抗水肿等,因此D-松醇可以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原料和膳食补充剂。除此之外,D-松醇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也被逐渐推广。广阔的应用范围使D-松醇具备了良好的开发前景。目前对于D-松醇的制备,主要采用化学合成和从天然资源中提取这两种方法,并以后者为主。主要对D-松醇的结构、理化性质、制备、生理活性及D-松醇的应用与开发做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松醇 制备方法 生理活性 应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松醇复配Mn^(2+)对糖尿病ICR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泽生 高云峰 +2 位作者 张梦娜 吴天宸 蔡浩楠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0,共6页
对D-松醇复配Mn2+的降血糖活性进行探究,选用SPF级雄性ICR小鼠进行实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配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剂量组(D-松醇30mg/kg、D-松醇30mg/kg+Mn SO41.2mg/kg... 对D-松醇复配Mn2+的降血糖活性进行探究,选用SPF级雄性ICR小鼠进行实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配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剂量组(D-松醇30mg/kg、D-松醇30mg/kg+Mn SO41.2mg/kg、Mn SO41.2mg/kg)。灌胃治疗期间每周进行1次体重和空腹血糖(FBG)测定,4w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测定(OGTT),5w后小鼠处死并对其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计算胰岛抵抗指数(IRI)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β)。结果表明:剂量组经灌胃治疗5w后,显著性降低糖尿病小鼠餐后血糖值,提高了糖尿病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同时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FINS,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提高糖尿病小鼠HOME-β,说明D-松醇复配Mn2+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松醇 复配 Mn2+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松醇对二型糖尿病大鼠PI3K及下游糖原合成基因的调控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泽生 张梦娜 +2 位作者 高云峰 吴天宸 蔡浩楠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8-65,共8页
主要探究D-松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PI3K及下游糖原合成基因的调控作用,选用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配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模型对照组(C)、D-松醇低剂量组(L,30mg/(kg... 主要探究D-松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PI3K及下游糖原合成基因的调控作用,选用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配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模型对照组(C)、D-松醇低剂量组(L,30mg/(kg BW·d))、D-松醇高剂量组(H,60mg/(kg BW·d))和正常高剂量组(NH,60mg/(kg BW·d))。N组和NH组饲喂正常饲料,其余3组饲喂高脂高糖饲料,灌胃治疗期间定期进行体重和空腹血糖(FBG)测定,5周后大鼠处死并对其糖化血清蛋白(GS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肝糖原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从肝脏中提取m RNA,利用PCR技术对大鼠肝脏中的PI3K、Akt、GSK-3β和GS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灌胃治疗5周后,H组与C组相比FBG、GSP、AST和ALT水平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肝糖原含量极显著性增加(p<0.01),L组和H组PI3K、Akt和GS的表达上调,GSK-3β表达下调,说明D-松醇可以通过调控大鼠肝脏PI3K及下游糖原合成基因来调节患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松醇 降血糖 PI3K/AKT 糖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结节性硬化症患者自然病史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淑芳 张君嗣 +5 位作者 张梦娜 庞领玉 王杨阳 郭淑芳 刘梦佳 邹丽萍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0期16-18,1,共3页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的自然病史及临床特征,提高本病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91例TSC患儿临床资料,行脑电图、头颅MRI、心脏...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的自然病史及临床特征,提高本病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91例TSC患儿临床资料,行脑电图、头颅MRI、心脏及肾脏超声等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确诊中位年龄为5个月(0.1~77个月);癫痫发作154例(80.6%),中位发作频率为4/d,平均应用2种抗癫痫药物;发现颅内病变(皮质结节、室管膜下结节、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脑白质病变)164例(89.6%);合并孤独症者110例(57.6%),合并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者135例(70.7%);发现心脏损害(心脏横纹肌瘤、心室及心房壁异常)52例(28.7%);发现肾脏损害(肾囊肿/多囊肾、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5例(30.6%);发现皮肤损害(色素脱失斑、皮脂腺瘤、鲨鱼皮样斑、甲周纤维瘤)188例(98.4%)。结论 中国儿童TSC患者大多存在颅内病变,80%左右的患儿可有癫痫发作,常合并孤独症、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和肾脏损害。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注册编号:Chi CTROOB-15006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儿童 癫痫 孤独性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松醇对高脂血症仓鼠血脂的影响
18
作者 张泽生 高云峰 +2 位作者 张梦娜 蔡浩楠 吴天宸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3-57,共5页
对D-松醇的降血脂活性进行研究,选用SPF级雄性仓鼠进行实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仓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剂量组(50mg/(kg BW·d)、100mg/(kg BW·d)和200mg/(kg BW·d))。灌胃治疗期间每周称量体重,... 对D-松醇的降血脂活性进行研究,选用SPF级雄性仓鼠进行实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仓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剂量组(50mg/(kg BW·d)、100mg/(kg BW·d)和200mg/(kg BW·d))。灌胃治疗期间每周称量体重,禁食(不禁水)12h后眼眶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6周后仓鼠处死,并对其肝脏、粪便中的TC、TG含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剂量组经灌胃治疗6周后,高血脂仓鼠血清中的TC和TG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肝脏中TC、TG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粪便中的TC含量有所增加。说明D-松醇能有效调节高脂血症仓鼠的TC和TG水平,加速TC在仓鼠体内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松醇 高脂血症 仓鼠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苯唑与铜对不同生命阶段斑马鱼的联合急性毒性效应
19
作者 张忠煜 谢瑶 +2 位作者 郭梦宇 张梦娜 邱立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807,共10页
为明确杀菌剂腈苯唑与铜对不同生命阶段斑马鱼的联合急性毒性效应,分别测定了腈苯唑与铜单独暴露,以及二者按照等毒性配比、不同质量浓度配比下的混合体系对斑马鱼不同生命阶段的急性毒性,并分别采用相加指数(AI)法、共毒系数(CTC)法对... 为明确杀菌剂腈苯唑与铜对不同生命阶段斑马鱼的联合急性毒性效应,分别测定了腈苯唑与铜单独暴露,以及二者按照等毒性配比、不同质量浓度配比下的混合体系对斑马鱼不同生命阶段的急性毒性,并分别采用相加指数(AI)法、共毒系数(CTC)法对其联合急性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腈苯唑对斑马鱼成鱼、胚胎、仔鱼的96 h-LC_(50)值分别为2.615、4.121和4.140 mg/L,而铜对该不同阶段斑马鱼的96 h-LC_(50)值分别为0.235、0.353和0.429 mg/L,急性毒性大小均为成鱼>胚胎>仔鱼。两者混配后,对斑马鱼仔鱼与胚胎的毒性效应均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在等毒性配比中,腈苯唑与铜对仔鱼和胚胎的96 h-LC_(50)值分别为2.051和2.207 mg/L,AI法与CTC法评价结果均为加和作用;对成鱼的96 h-LC_(50)值为1.755 mg/L,但评价结果有差异,分别为拮抗和加和效应。在不同质量浓度配比中,腈苯唑与铜的2:8、5:5、8:2混配组合对胚胎96 h-LC_(50)值分别为0.272、0.378和0.785 mg/L,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对仔鱼的96 h-LC_(50)值分别为0.532、0.621和0.934 mg/L,为协同或加和作用,且两种方法评价结果一致;对成鱼的96 h-LC_(50)值分别为0.434、0.653和1.053 mg/L,除了在8:2比例下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分别为拮抗和加和效应外,其余比例下均为拮抗效应。由此表明:腈苯唑与铜混配后对于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具有更强的急性毒性,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腈苯唑与铜混合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苯唑 混配 斑马鱼 联合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填料的制备及其在蜂蜜中喹诺酮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爱华 张梦娜 +1 位作者 李优鑫 包建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8-201,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在20~60μm之间的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PS-DVB)微球。通过使用氯乙酰氯对该微球进行功能化,再与三甲胺反应,得到了一种含有季铵基团的PS-DVB微球。将该微球作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填料而用于蜂蜜...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在20~60μm之间的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PS-DVB)微球。通过使用氯乙酰氯对该微球进行功能化,再与三甲胺反应,得到了一种含有季铵基团的PS-DVB微球。将该微球作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填料而用于蜂蜜中5种喹诺酮药物检测的前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蜂蜜中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较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聚合 苯乙烯-二乙烯苯 阴离子交换 蜂蜜 喹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