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建筑浮搁式柱础节点力学性能分析
1
作者 张梓巍 白玉星 龙锐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55,共8页
浮搁式柱础是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柱础连接形式。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浮搁式柱础节点的力学性能,以中国传统木结构中的浮搁式柱础节点为研究对象,建立浮搁柱础节点(圆截面)处柱底总反力及柱底合反力臂的理论公式,利用AB... 浮搁式柱础是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柱础连接形式。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浮搁式柱础节点的力学性能,以中国传统木结构中的浮搁式柱础节点为研究对象,建立浮搁柱础节点(圆截面)处柱底总反力及柱底合反力臂的理论公式,利用ABAQUS对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浮搁式柱础抗侧移弹簧刚度k、弯矩-转角(M-θ)关系、自振基本周期T和柱底应力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浮搁式木柱上部所承受的竖向荷载值会较为显著的影响柱脚处的力学性能。当柱脚处的水平作用力处于较低水平时,浮搁式木柱的力学表现与同条件的固接式木柱相似,但随着水平作用力的持续增大,浮搁式木柱的力学表现与固接式木柱之间的差异会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搁式柱础 节点力学性能 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燕尾榫节点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白玉星 张梓巍 +1 位作者 龙锐 孙澜曦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5,共7页
为探究不同工况对燕尾榫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清工部《清代工程则例》及《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为权衡标准,以其他学者的木材材性试验结果为参照,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清代燕尾榫进行了拟静力荷载数值模拟,探究了榫头平面外不同... 为探究不同工况对燕尾榫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清工部《清代工程则例》及《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为权衡标准,以其他学者的木材材性试验结果为参照,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清代燕尾榫进行了拟静力荷载数值模拟,探究了榫头平面外不同转角、不同材料、不同柱端轴向荷载、不同荷载位置对燕尾榫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燕尾榫卯的滞回曲线均呈“倒Z型”。2)燕尾榫节点处的最大弯矩在枋体侧向转角为0°、1.41°、2.82°时分别为0.896、0.914、0.979 kN·m。当柱顶的轴向荷载从0增加至50 kN时,燕尾榫节点的双向最大弯矩分别从0.896、0.523 kN·m变为2.680、5.129 kN·m。双向屈服弯矩分别从0.823、0.473 kN·m变为2.366、4.172 kN·m。当柱顶轴向荷载由50 kN增加至100 kN时,双向最大弯矩、屈服弯矩变化值均不超过1%。3)枋侧施加0、25、50 mm水平位移时对应的燕尾榫节点峰值粘滞阻尼系数分别为22.05%、28.50%、2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应力 燕尾榫节点 力学性能 拟静力试验 数值模拟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精细化DEM生成 被引量:10
3
作者 戴华毅 李守军 +3 位作者 张梓巍 阳凡林 毛冬海 陈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7-83,共7页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及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实际外业测量中受视场角限制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获取待测区域完整的点云数据的问题,本文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差异和点云密度的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融合方法。通过差分数...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及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实际外业测量中受视场角限制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获取待测区域完整的点云数据的问题,本文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差异和点云密度的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融合方法。通过差分数字高程模型对点云进行分块,并基于点云密度选取融合范围,将分块后的影像点云配准到激光点云的孔洞和稀疏区域。本文方法能够提高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融合效果,保持激光点云的精度并保留更多的细节特征,实现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高质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云 影像点云 分块配准 点云融合 差分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