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机器学习的卵巢癌多检验指标联合诊断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桐硕 任鹤菲 +5 位作者 曹瑾 崔云涛 刘金龙 陈晓 吴龙涛 李艳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08-913,共6页
目的构建一种集成特征降维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的机器学习诊断模型,开发临床常规血液指标对卵巢癌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明确诊断的卵巢癌患者作为病例组(n=185),将其他恶性妇科肿瘤患者(n=138)、良性妇科疾病患者(n=339)... 目的构建一种集成特征降维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的机器学习诊断模型,开发临床常规血液指标对卵巢癌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明确诊断的卵巢癌患者作为病例组(n=185),将其他恶性妇科肿瘤患者(n=138)、良性妇科疾病患者(n=339)与正常体检者(n=92)三类人群作为整体对照组。借助电子病历挖掘系统获取人口学资料以及肿瘤标志物、血细胞分析、性激素等6类共计28项实验室检测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检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再将低维度特征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变量建立诊断模型,同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以提高模型的训练速度和分类精度。结果机器学习诊断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948,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86.9%,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项检测CA125的传统方式。该模型对不同病程分期的卵巢癌均能进行准确诊断,并且在三个对照亚组中均表现出对卵巢癌一定的鉴别能力。结论利用机器学习整合多项常规检验指标可有效提升卵巢癌的诊断效能,为卵巢癌的智能化辅助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机器学习 检验指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红河沉积体系物源分析及油气意义分析
2
作者 张桐硕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129-129,131,共2页
本文从红河沉积体系物的物源分析入手,对沉积物的演化特征进行讲解,并探索沉积体系物源对油气勘探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 沉积体系 物源 油气勘探 红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直流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师长立 韦统振 +2 位作者 霍群海 何俊强 张桐硕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54-658,共5页
直流配电系统中分布式储能系统采用电压型下垂控制策略时,分布式储能各个单元之间耦合程度很高,易受线路阻抗的影响,均流效果较差。针对电压型下垂控制策略的不足,本工作提出一种电流型下垂控制策略,分析了关键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实现... 直流配电系统中分布式储能系统采用电压型下垂控制策略时,分布式储能各个单元之间耦合程度很高,易受线路阻抗的影响,均流效果较差。针对电压型下垂控制策略的不足,本工作提出一种电流型下垂控制策略,分析了关键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分布式储能系统各单元之间线路阻抗解耦。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以储能变换器采用Buck/Boost双向变换器为例,搭建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电流型下垂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电压下垂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功率分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分布式储能系统 线路阻抗 阻抗解耦 电流下垂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位数回归建立tPSA、fPSA、fPSA/tPSA的年龄特异性参考区间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凤玲 张桐硕 +1 位作者 祝峰 汤元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江苏扬州地区健康男性总前列腺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以及二者比值(fPSA/tPSA)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建立实验室的特异性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8年武警江苏总队医院健康体检男性3402例,最终纳入分位数回归分析1369例,收... 目的观察江苏扬州地区健康男性总前列腺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以及二者比值(fPSA/tPSA)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建立实验室的特异性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8年武警江苏总队医院健康体检男性3402例,最终纳入分位数回归分析1369例,收集tPSA、fPSA、fPSA/tPSA检测结果;利用R语言程序包分别拟合tPSA、fPSA、fPSA/tPSA的5%和95%分位点的回归模型,探索年龄因素对参考区间分布的影响,以10年为1个亚组建立不同年龄段的参考区间。结果tPSA、fPSA、fPSA/tPSA结果呈明显的偏态分布,并存在年龄依赖性。tPSA和fPSA的参考区间上限值(95%分位点)在30~40岁最低,随后升高,呈“U”型分布;fPSA/tPSA的参考区间下限值(5%分位点)整体呈降低趋势。结论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于建立PSA等非正态分布检验指标的参考区间有良好的适用性,可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修正或完善试剂说明书所给的参考区间,按年龄等影响因素建立所在实验室的特异性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参考区间 分位数回归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外周血S100B蛋白与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代晨 王明丽 +6 位作者 江继鹏 张桐硕 陈旭义 马珂 徐会友 靳颖 张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7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生物蛋白S100B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8例,其中创伤性脑损伤患者8例(TBI组)、脑出血患者10例(CH组),另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例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生物蛋白S100B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8例,其中创伤性脑损伤患者8例(TBI组)、脑出血患者10例(CH组),另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入院即刻静脉血,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S100B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外周血S100B蛋白与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组、CH组S100B、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白细胞数增多(P均<0.05).外周血S100B水平与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9,0.774;P均<0.01).结论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外周血S100B水平升高,外周血S100B水平与脑损伤急性期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呈正相关.外周血S100B水平可能反应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脑损伤急性期诊断治疗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生物蛋白 S100B蛋白 创伤性脑损伤 脑出血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