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北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前景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德民
张根袁
+4 位作者
关俊朋
张硕
张婧琪
孔令昊
邵俊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4,共7页
苏北盆地属于中、新生代"断陷型"盆地,发育前震旦系变质基底及古生代海相台地沉积,经历燕山期大规模岩浆-火山-构造活动,之后连续断陷沉降并沉积了厚度巨大的新生代地层;新生代苏北盆地处于持续活跃的洋陆构造带内,其特殊的...
苏北盆地属于中、新生代"断陷型"盆地,发育前震旦系变质基底及古生代海相台地沉积,经历燕山期大规模岩浆-火山-构造活动,之后连续断陷沉降并沉积了厚度巨大的新生代地层;新生代苏北盆地处于持续活跃的洋陆构造带内,其特殊的构造位置使区内拥有相对高的大地热流值和较大的地温梯度,具有巨大的地热资源潜力。基于区域地热地质综合研究,本文针对苏北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地温数据、地球物理信息等系统分析,初步证实了盆地内不仅存在浅部中低温地热资源,而且推断出盆地深部拥有温度较高的干热岩资源,其热源主要来源于深部的地幔,是本地区新生代区域伸展裂陷、地幔上涌、岩石圈减薄等作用的结果。根据干热岩选区的科学准则,盆地内优势前景区拥有丰富的动态热源、导热效果极佳的热通道、规模巨大的优势热储、良好保温作用的热盖层,并依据此初步建立成因模型,为进一步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干热岩
潜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大亚湾NW-SE向断陷系统地热资源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根袁
刘德民
+3 位作者
张婧琪
温琛
康志强
关俊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博罗-大亚湾断陷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西南部,处在我国东南沿海构造活动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洋陆系统相互作用导致构造活动活跃,岩浆侵入、火山喷发频繁,地震活动强烈,地表热流值较全国而言比较高...
博罗-大亚湾断陷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西南部,处在我国东南沿海构造活动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洋陆系统相互作用导致构造活动活跃,岩浆侵入、火山喷发频繁,地震活动强烈,地表热流值较全国而言比较高,沿着北西走向的博罗-大亚湾线性断陷系统内发育厚层的陆相碎屑沉积,众多的高温热泉出露在裂陷边界,显示出良好的地热资源潜力。通过研究分析深部重磁电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发现区域内不仅拥有丰富的浅层次水热型地热热源,深部层位可能存在优质的干热岩储层,初步推断其热源来自新生代南海地幔底辟作用,其导致壳幔物质非均匀流动,在陆壳地区底部发生熔融,向浅部不断传导形成线性热隆伸展构造,控制着整个断陷内的地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罗-大亚湾断陷
地热系统
新生代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北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前景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德民
张根袁
关俊朋
张硕
张婧琪
孔令昊
邵俊琦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4,共7页
基金
江苏省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江苏省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苏财建[2018]96号)”“苏北盆地干热岩控热构造背景研究(2018016417)”“广西干热岩选区预测与分级评价(2019016110)”。
文摘
苏北盆地属于中、新生代"断陷型"盆地,发育前震旦系变质基底及古生代海相台地沉积,经历燕山期大规模岩浆-火山-构造活动,之后连续断陷沉降并沉积了厚度巨大的新生代地层;新生代苏北盆地处于持续活跃的洋陆构造带内,其特殊的构造位置使区内拥有相对高的大地热流值和较大的地温梯度,具有巨大的地热资源潜力。基于区域地热地质综合研究,本文针对苏北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地温数据、地球物理信息等系统分析,初步证实了盆地内不仅存在浅部中低温地热资源,而且推断出盆地深部拥有温度较高的干热岩资源,其热源主要来源于深部的地幔,是本地区新生代区域伸展裂陷、地幔上涌、岩石圈减薄等作用的结果。根据干热岩选区的科学准则,盆地内优势前景区拥有丰富的动态热源、导热效果极佳的热通道、规模巨大的优势热储、良好保温作用的热盖层,并依据此初步建立成因模型,为进一步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干热岩
潜力分析
Keywords
Subei Basin
hot dry rock
potential analysis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大亚湾NW-SE向断陷系统地热资源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根袁
刘德民
张婧琪
温琛
康志强
关俊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基金
广州能源研究所“东南沿海干热岩控热构造调查与研究项目”(2018296001)
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苏北盆地干热岩控热构造背景专题研究项目”(2018016417)。
文摘
博罗-大亚湾断陷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西南部,处在我国东南沿海构造活动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洋陆系统相互作用导致构造活动活跃,岩浆侵入、火山喷发频繁,地震活动强烈,地表热流值较全国而言比较高,沿着北西走向的博罗-大亚湾线性断陷系统内发育厚层的陆相碎屑沉积,众多的高温热泉出露在裂陷边界,显示出良好的地热资源潜力。通过研究分析深部重磁电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发现区域内不仅拥有丰富的浅层次水热型地热热源,深部层位可能存在优质的干热岩储层,初步推断其热源来自新生代南海地幔底辟作用,其导致壳幔物质非均匀流动,在陆壳地区底部发生熔融,向浅部不断传导形成线性热隆伸展构造,控制着整个断陷内的地热系统。
关键词
博罗-大亚湾断陷
地热系统
新生代
地球物理
Keywords
Boluo-Dayawan fault depression(BDFD)
geothermal system
Cenozoic
geophysics
分类号
P314.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北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前景分析
刘德民
张根袁
关俊朋
张硕
张婧琪
孔令昊
邵俊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大亚湾NW-SE向断陷系统地热资源分析
张根袁
刘德民
张婧琪
温琛
康志强
关俊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