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湍流模型对轴流泵全工况计算精度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陈迪 张校文 +3 位作者 汤方平 王林 许旭东 关子龙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47-56,共10页
【目的】研究湍流模型在轴流泵全工况的数值模拟过程中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Standardk-ε、RNG k-ε和SST k-ω3种湍流模型对轴流泵进行全工况的数值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内流场进行分析。【结果】在... 【目的】研究湍流模型在轴流泵全工况的数值模拟过程中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Standardk-ε、RNG k-ε和SST k-ω3种湍流模型对轴流泵进行全工况的数值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内流场进行分析。【结果】在定常状态下,采用Standardk-ε、RNG k-ε、SST k-ω3种湍流模型计算的扬程曲线与试验曲线的趋势基本一致。在正转逆流制动工况中,采用Standardk-ε和SST k-ω湍流模型计算扬程的精度相近且高于RNG k-ε湍流模型的计算精度,相较于RNG k-ε湍流模型扬程计算最大误差减小了0.13m和0.22m,平均误差减小了0.55m和0.48m。在正转水泵小流量工况中,采用Standardk-ε湍流模型计算的扬程值最大误差和平均误差最小,计算精度相对于其他2种湍流模型显著提高,相较于RNG k-ε和SST k-ω湍流模型扬程计算最大误差减小了1.19m和0.96m,计算的平均误差减小了0.56m和0.68m。在反转顺流制动工况中,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计算扬程的精度更高,相较于Standardk-ε和RNGk-ε湍流模型扬程计算最大误差减小了1.08m和1.63m,计算的平均误差减小了0.6m和0.9m。在反转水泵工况中,采用Standardk-ε湍流模型计算的计算扬程的精度更高,相较于RNG k-ε和SST k-ω湍流模型扬程计算最大误差减小了0.65m和0.74m,计算的平均误差减小了0.34m和0.44m。在正转水泵大流量工况、正转顺流制动工况、正转和反转的水轮机工况中,数值模拟的内流场流态平顺,外特性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试验值,精度较高,且3种湍流模型的外特性计算结果相互接近。【结论】在实际轴流泵数值模拟计算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选用计算效果更好的湍流模型来保证计算的结果精确度。研究成果为特殊运行工况的轴流泵的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轴流泵 数值模拟 计算精度 全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组泵站正向进水阵列式隔板整流模拟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校文 刘超 +3 位作者 荣迎春 冯旭松 傅题善 孙玉民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8-384,共7页
针对多机组正向进水泵站前池内存在不良流态的问题,采用CFD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开机工况下的泵站前池流场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利用阵列式隔板整流的措施,并评判了阵列式隔板整流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开机工况下,前... 针对多机组正向进水泵站前池内存在不良流态的问题,采用CFD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开机工况下的泵站前池流场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利用阵列式隔板整流的措施,并评判了阵列式隔板整流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开机工况下,前池内均存在大范围的回流与旋涡区,前池出口断面流速均匀度为38.42%~57.39%,水泵进水条件较差.为改善正向进水泵站前池的不良流态,提出一种利用阵列式隔板整流的措施.采用阵列式隔板整流后,前池内回流与旋涡区得到减小、转移,回流与旋涡区对主流的挤压明显减弱,前池出口断面流速均匀度提高到47.23%~63.17%,水泵进水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试验测量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数值模拟得到了试验的验证.研究成果可为多机组正向进水泵站的建设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正向进水 前池 流态 数值模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超低扬程泵装置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校文 刘超 +2 位作者 张重阳 宋希杰 查智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0-216,224,共8页
针对可用于双向抽水的一种新型双向超低扬程泵装置,基于CFX软件对泵装置进行三维流动数值模拟,分析了泵装置的内部流动特性,并对泵装置的整体性能作出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流量Q=4.8m^3/s)与大流量工况(流量Q=5.4m^3/s)下,... 针对可用于双向抽水的一种新型双向超低扬程泵装置,基于CFX软件对泵装置进行三维流动数值模拟,分析了泵装置的内部流动特性,并对泵装置的整体性能作出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流量Q=4.8m^3/s)与大流量工况(流量Q=5.4m^3/s)下,叶轮进口断面流速均匀度达到90%左右,叶轮进口断面流态良好,足以保证水泵的性能,扩散导叶出口断面流线较为平顺,扩散导叶对水流速度环量的回收较好。泵装置进水水力损失较小,出水水力损失较大。该装置在设计工况(流量Q=4.8m^3/s)下的效率最高,达到71.09%,对应的扬程为1.345m,泵装置高效区运行的流量范围较大。新型双向超低扬程泵装置在自流引排水且实际扬程很低的沿江滨湖地区,是一种可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 低扬程 泵装置 流动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式轴流泵水力模型导叶改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悦婷 汤方平 +4 位作者 张校文 王林 刘雨夕 戴健 王海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5-662,共8页
为改善轴流泵导叶与叶轮的匹配性,以某立式轴流泵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对水力模型导叶改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和模型试验,对匹配不同导叶的轴流泵水力模型进行比对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最大误... 为改善轴流泵导叶与叶轮的匹配性,以某立式轴流泵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对水力模型导叶改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和模型试验,对匹配不同导叶的轴流泵水力模型进行比对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小于5%,性能曲线的整体趋势相对良好,数值计算方法合理可靠;在设计流量工况下,优化后的导叶能够减小导叶体的水力损失及导叶出口环量,动能回收效果较好,在有效降低设计扬程的同时保证泵站以80.7%的效率高效运行;不同导叶对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性能有明显影响,优化后的导叶能够改变装置设计流量,使泵装置高效区向大流量偏移,同时提高小流量工况下泵的装置扬程,降低大流量工况下的装置扬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泵装置 导叶改型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