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腕掌部伤指浅腱段带蒂滑行移植修复鞘内屈肌腱缺损的研究
1
作者 张树桧 李同森 +5 位作者 李亚平 郭漳生 时宏富 郑召民 马希峰 陈清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3期196-201,共6页
为给修复鞘内屈肌腱缺损提供一种带血供的滑膜腱移植体和方法,根据有关腕部屈肌腱的解剖文献[1~3],对腕掌部浅腱段的血供来源、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证实腕部及掌部近侧段的浅腱位于滑液囊内,腱表面覆盖着脏... 为给修复鞘内屈肌腱缺损提供一种带血供的滑膜腱移植体和方法,根据有关腕部屈肌腱的解剖文献[1~3],对腕掌部浅腱段的血供来源、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证实腕部及掌部近侧段的浅腱位于滑液囊内,腱表面覆盖着脏层滑膜,称作滑膜腱。其血供主要来自腱系膜的血管。因此在腕上和鞘区同时切断同一浅腱后,该腱段的血液供应仍很丰富,且该腱的滑行距离由原来的2.5cm增大到5cm以上。经尸体摸拟试验证实,用该段腱带腱系膜血管蒂滑行移植修复鞘内5cm以内的屈肌腱缺根的方法是可行的。为确保临床的可靠应用,进一步用鸡足长趾屈肌腱制成鞘内屈肌腱缺损,分别进行踝跖部浅腱段带蒂滑行移植和游离移植的动物模型,对两种移植腱的愈合全过程连续进行大体、光镜、电镜组织学和最大抗张强度、滑行距离生物力学的对比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滑行移植腱的血液供应始终很丰富;其愈合速度比游离移植腱快约14天;吻合处粘连轻而局限,呈膜状;愈合早期(3周)最大抗张强度、晚期(8周)滑行距离均明显优于游离移植腱。从而证明了血供在腱愈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腕掌部伤指浅腱段带蒂滑行移植的方法,对7例9指鞘内屈肌腱缺损的病人(最长5cm)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掌部浅腱段 带蒂滑行移植 鞘内屈肌腱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手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缝合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松林 王健 +1 位作者 马光义 张树桧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6期470-472,共3页
指伸腱止点撕脱的锤状指成功治疗的关键在于伸腱止点的重建是否成功,曾有作者使用过多种方法治疗,但无论骨性或腱性锤状指都会存在部分操作困难、效果不确定、钢丝抽出孔感染等不足之处。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8月采用逆向潜行缝合伸腱... 指伸腱止点撕脱的锤状指成功治疗的关键在于伸腱止点的重建是否成功,曾有作者使用过多种方法治疗,但无论骨性或腱性锤状指都会存在部分操作困难、效果不确定、钢丝抽出孔感染等不足之处。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8月采用逆向潜行缝合伸腱止点对86指锤状指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缝合技术 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在手部感染创面的应用
3
作者 薛孟周 雷万军 +4 位作者 张树桧 郑召民 傅玉坤 王喜梅 宋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3期260-262,共3页
我们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严重于外伤感染创面取得了成功。感染创面的扩创及清洗使其成为相对的“新鲜创面”,并用敏感抗生素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该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的特点:①手术简单,不吻合血管,成功率高;②皮瓣血运好,... 我们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严重于外伤感染创面取得了成功。感染创面的扩创及清洗使其成为相对的“新鲜创面”,并用敏感抗生素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该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的特点:①手术简单,不吻合血管,成功率高;②皮瓣血运好,抗感染力强;③最大程度的保留和恢复了患手的功能和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逆行岛状皮瓣 手部感染 创面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