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苈胶压裂液研究:水溶液黏度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栌丹 潘竟军 +2 位作者 陈国锦 徐冬梅 邬国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0-252,272,共4页
苦苈胶是一种新的水基压裂液增稠剂,其红外光谱与瓜尔胶相同,化学成分应为半乳甘露聚糖。以瓜尔胶为对比剂考察了商品苦苈胶水溶液的黏度特性。与工业特级、一级瓜尔胶相比,同浓度的苦苈胶溶液的表面张力略高,即界面活性很弱;表现黏度... 苦苈胶是一种新的水基压裂液增稠剂,其红外光谱与瓜尔胶相同,化学成分应为半乳甘露聚糖。以瓜尔胶为对比剂考察了商品苦苈胶水溶液的黏度特性。与工业特级、一级瓜尔胶相比,同浓度的苦苈胶溶液的表面张力略高,即界面活性很弱;表现黏度(25℃)较高,温度升高时表观黏度的降幅较小,即增黏性和耐温度较好(0.4%溶液的表观黏度,20℃、90℃时分别为51.1和35.4 mPa.s);在宽pH范围内(3.8-10.9)0.4%溶液的表观黏度与pH值间的关系相似,即表观黏度(25℃)在弱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较高,在使用压裂液的弱碱性条件下较低。以氯化物形式加入的金属阳离子浓度增大时,3种商品植物胶水溶液表观黏度(25℃)降低的趋势大体相同,降幅有所差别:Na+(0-20 g/L)、Ca2+(0-8 g/L)、K+(0-41.9 g/L)、F3+(0-5 g/L)引起的黏度下降分别为轻微、较小、较大、很大;0.4%苦苈胶溶液的黏度(25℃)在K+浓度增至31.4和41.9 g/L时下降9%和11%,在Fe3+浓度增至1.5 g/L时下降11%,Fe3+对瓜尔胶溶液黏度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苈胶 水溶液 黏度性能 增稠剂 水基压裂液 植物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苈胶压裂液研究:冻胶性质
2
作者 张栌丹 潘竟军 +2 位作者 徐冬梅 韩晓强 陈国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195,共3页
比较了苦苈胶、瓜尔胶压裂液的交联特性和黏弹性。苦苈胶可以作为油田水基压裂液的增稠剂,与硼砂和有机硼交联时,冻胶黏度随胶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浓度下剪切30 min,苦苈胶冻胶黏度略高于瓜尔胶冻胶,耐剪切性较好。在能形成冻胶的p... 比较了苦苈胶、瓜尔胶压裂液的交联特性和黏弹性。苦苈胶可以作为油田水基压裂液的增稠剂,与硼砂和有机硼交联时,冻胶黏度随胶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浓度下剪切30 min,苦苈胶冻胶黏度略高于瓜尔胶冻胶,耐剪切性较好。在能形成冻胶的pH值范围内,冻胶黏度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从8.78增至10.24时,苦苈胶冻胶黏度由85.46 mPa.s增至167.25 mPa.s。金属离子价态越高,对冻胶黏度的影响越大;金属离子浓度越高,冻胶黏度越小。离子浓度相同时,苦苈胶冻胶黏度高于瓜尔胶冻胶。当钙离子浓度从0增加到4 g/L时,苦苈胶冻胶黏度由400 mPa.s降至250 mPa.s,降幅达37.5%,特级瓜尔胶和二级瓜尔胶冻胶黏度分别降低45.8%和63.9%。加入三价铁离子,无法成胶。黏弹性测试结果表明,苦苈胶冻胶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均高于瓜尔胶冻胶,黏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苈胶 瓜尔胶 水基冻胶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P-2型低伤害气井压井液的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邬国栋 王玉斌 +2 位作者 钟志英 李泌 张栌丹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6-378,共3页
裂缝性火山岩气藏压井液的潜在伤害因素主要是固相堵塞和滤液侵入。为避免伤害,研究开发了GCP-2型低伤害气井压井液。该压井液体系密度调节范围在1.0~2.3 g.cm-3,具有无固相、密度调节范围大、低滤失、低黏度、低伤害等特点;对金属基本... 裂缝性火山岩气藏压井液的潜在伤害因素主要是固相堵塞和滤液侵入。为避免伤害,研究开发了GCP-2型低伤害气井压井液。该压井液体系密度调节范围在1.0~2.3 g.cm-3,具有无固相、密度调节范围大、低滤失、低黏度、低伤害等特点;对金属基本无腐蚀;防膨性能优于常规压井液和6%KCl溶液;在常温和120℃高温下密闭静置14 d,体系密度基本不变,黏度变化率小于30%,滤失性变化很小。新疆克拉美丽气田滴西17高压气井大修套管补贴作业,选用密度1.5 g.cm-3的GCP-2型气井压井液作为修井液,在气层打开的情况下,在GCP-2型气井压井液中进行膨胀管套管补贴,修井作业15d,压井液体系均一,性能稳定,保证了修井作业顺利完成,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伤害 气井 储层保护 压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固相气井储层保护液在克拉美丽气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邬国栋 王玉斌 +2 位作者 钟志英 李泌 张栌丹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48-150,154,共4页
随着新疆油田克拉美丽气田的不断开发,高压高产气井的储层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降低固相物质及入井液滤失对气藏的伤害,研究开发了无固相气井储层保护液。该储层保护液具有体系无固相、密度调节范围大、低滤失、低粘度、低伤害、性... 随着新疆油田克拉美丽气田的不断开发,高压高产气井的储层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降低固相物质及入井液滤失对气藏的伤害,研究开发了无固相气井储层保护液。该储层保护液具有体系无固相、密度调节范围大、低滤失、低粘度、低伤害、性能稳定等特点,密度在1.0g/cm3~2.30g/cm3。滴西17高压气井大修套管补贴作业,在打开气层情况下选用密度1.50g/cm3的无固相气井储层保护液作为修井液,在无固相气井储层保护液中套管补贴2段射孔段,修井作业15天,无固相储层保护液体系均一、性能稳定,保证了修井作业顺利完成,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美丽 气井 套管补贴 无固相 储层保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硼耐高温缓交联压裂液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邬国栋 王玉斌 +3 位作者 袁文义 国红 张栌丹 陈雨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3,共4页
对耐温缓交联瓜胶压裂液体系进行了研究。选择羟丙基瓜胶作为水基冻胶压裂液的稠化剂,无机硼作为交联剂,KY-1作为延缓交联助剂,探讨了KY-1的延缓交联的机理;考察了原液中防膨剂、交联液中无机硼、KY-1、NaOH和交联比等因素对交联时... 对耐温缓交联瓜胶压裂液体系进行了研究。选择羟丙基瓜胶作为水基冻胶压裂液的稠化剂,无机硼作为交联剂,KY-1作为延缓交联助剂,探讨了KY-1的延缓交联的机理;考察了原液中防膨剂、交联液中无机硼、KY-1、NaOH和交联比等因素对交联时间的影响,以及交联比、无机硼浓度、NaOH浓度对压裂液冻胶耐温性能的影响。针对不同地层温度设计了适用于地温(小于140℃)的耐温缓交联压裂液配方,采用HAAKERS150流变仪对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进行了测试,在170S。剪切速率下剪切60~120min后,保留黏度大干80mPa·S;采用毛细管法测得破胶液黏度小于5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胶压裂液 耐温 缓交联 无机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水敏低渗油藏酸化防膨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吕毓刚 潘海燕 +3 位作者 邬国栋 周明 张栌丹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79,共4页
针对石西油田低渗油藏强水敏性伤害储层,油井转注水初期,普遍存在注入压力高、注不进的实际问题,基于黏土矿物的防膨原理和现场防膨经验,为了提高XH-F3防膨剂的防膨效果,采用乙醇与注入水混配,其防膨率得到显著提高,满足了油田指标要求... 针对石西油田低渗油藏强水敏性伤害储层,油井转注水初期,普遍存在注入压力高、注不进的实际问题,基于黏土矿物的防膨原理和现场防膨经验,为了提高XH-F3防膨剂的防膨效果,采用乙醇与注入水混配,其防膨率得到显著提高,满足了油田指标要求。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防膨技术,岩心破碎率低、腐蚀率低,配伍性好。现场实验表明,注入该防膨型醇水配制的酸液,酸化后注入压力大大下降,注水量增加3~5倍,达到了防止黏土矿物膨胀、实现近井地带酸化解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水敏 防膨剂 静态实验 动态实验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美术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作品选
7
作者 陈嵚崟 游光威 +35 位作者 郭泽辉 刘美晓 鲁文静 付钰 田珍 刘雨 陈肯 朱谦 陈咏鑫 应当 周航 赵和语 黄雪玉 余熙龙 王旭 陈如诗 邓璇 张栌丹 侯嘉祺 冰瑶 冰洋 邹密 刘洋 田德晴 陈思宏 冯芷毓 余汉橙 彭瑞娴 姚子豪 黄贻宪 邹继枭 范智鹏 苏睿 王子菡 饶东萍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98-108,共1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火驱先导试验区移动火源燃烧效率研究
8
作者 谢建利 继周 +2 位作者 韩晓强 张栌丹 将晓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100,共3页
噶尔盆地西北缘东段红山嘴油区火驱试验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面积驱热开采工艺技术的开发,但这种开发工艺后期存在难度:一是难以提高油气资源的驱油效率;二是由于向油层大量注入蒸汽,导致油层含水率增高,资... 噶尔盆地西北缘东段红山嘴油区火驱试验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面积驱热开采工艺技术的开发,但这种开发工艺后期存在难度:一是难以提高油气资源的驱油效率;二是由于向油层大量注入蒸汽,导致油层含水率增高,资源的汽驱末期综合含水率已达89%。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稠油区块热采的最终采收率,保持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以红山嘴油区红浅1井火驱先导试验区为例,通过对火驱试验区油层移动火源燃烧效率研究分析,建立了适宜于火驱的最佳燃烧模式。利用德国益康烟气分析仪跟踪分析燃烧动态参数,优化控制核心变量:注气强度、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效率、注采比,不失时机采取调剖、封堵、关停、调控和引产等控制一线井产气量措施,保证稠油火驱先导试验区油层移动火源均匀推进,最大限度的提高火驱驱油效率,获得传统工艺无法开发的能源,为优化火驱燃烧过程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技术 燃烧效率 提高采收率 红浅1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