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启动引物特异性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PCR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徐义刚 李丹丹 +4 位作者 张柏棋 刘忠梅 魏冬旭 刘新亮 李苏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6-89,共4页
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iap基因为靶基因,利用一新型PCR引物设计方法——双启动引物(Dual-primingoligonucleotide,DPO),建立了特异性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DPO—PCR方法,测试了DPO—PCR方法退火温度不敏感性、特异性及... 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iap基因为靶基因,利用一新型PCR引物设计方法——双启动引物(Dual-primingoligonucleotide,DPO),建立了特异性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DPO—PCR方法,测试了DPO—PCR方法退火温度不敏感性、特异性及灵敏度,并在实践检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灵敏度为1.51×10^2CFU/mL;退火温度不敏感性测试中,与常规PCR引物相比,DPO引物在48~68℃退火温度范围内均能够高效率地扩增靶基因;特异性测试中,DPO—PCR方法能特异地检测出目标菌,与其他菌株无非特异性扩增反应,比常规PCR方法显示出更强的特异性。实践应用证明,利用DPO—PCR方法对130份样本进行检测,共计检出9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样本,经国标法(GB/T4789.30—2008)复检,两者检测结果一致,显示出良好的实用性,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iap基因 DPO-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基因芯片法同时检测3种食源性病原菌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启新 张蕾 +5 位作者 张柏棋 赵浩军 韩勤 毛永杨 彭飞进 李苏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91-19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3种食源性病原菌的液相基因芯片方法。方法: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3SrDNA、志贺氏菌iapH、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iap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获得大小为246、112bp和174bp的目的片段;将探...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3种食源性病原菌的液相基因芯片方法。方法: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3SrDNA、志贺氏菌iapH、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iap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获得大小为246、112bp和174bp的目的片段;将探针偶联到编码微球上,制成基因芯片,与目的片段进行杂交,建立3种食源性病原菌的液相基因芯片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建立的液相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8、44、21CFU/mL。结论:成功建立了3种致病菌的液相基因芯片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基因芯片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志贺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在检验检疫领域应用的重要作用
3
作者 张柏棋 秦成 胡振 《现代食品》 2016年第21期125-126,共2页
就检验检疫基层来说,新媒体畅通了检验检疫基层与高层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搭建了检验检疫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新媒体在检验检疫基层建设中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人们的行为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微博... 就检验检疫基层来说,新媒体畅通了检验检疫基层与高层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搭建了检验检疫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新媒体在检验检疫基层建设中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人们的行为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从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开始,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媒体打破了时空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终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检验检疫 信息传递渠道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